化学组成Pb5[PO4]3Cl,晶体常呈六方柱状或针状,也有晶簇状、球状、粒状、肾状集合体。常呈黄绿、绿、黄、褐、橙红等色。树脂至金刚光泽,半透明。常呈黄绿色,有时呈褐色或桔**。树脂光泽。硬度3.5-4。比重6.5-7.1。见于铅矿床的氧化带中,是地表水中所含磷酸与铅矿物作用的产物。磷氯铅矿因其鲜艳的颜色及密布的六方柱晶体,句有很好观赏性,此类矿物数量也少。显得名贵。多呈板状集合产出,晶洞较少见.
磷氯铅矿作为铅矿石并不重要,但若五彩缤纷、晶莹透亮、精美多姿便成为一种十分可爱的观赏石。1992年第38届美国图桑宝石矿物展委员会选磷氯铅矿作为主题矿物,不少磷氯铅矿系数10 years前采自欧美不同国家的古老铅矿区,具有历史意义,即具有“纪念石”的特性。深绿(草绿)色的晶体较绿**、褐色或白色更有魅力。
颜色多样,从深绿、黄绿、绿黄、柠檬黄、褐、灰白至白色均有,含Cr2O3的少数晶体呈鲜红或桔红色,透明度:半透明至不透明,光泽:油脂-金刚,条痕:白色,或略带各种颜色,硬度:3.5~4.0,形态:常呈短的六方柱、六方双锥,晶头往往呈凹入面,比重:7.04~7.24。主要产于铅锌矿床的氧化带。是由地表水(有时含磷酸)与方铅矿、磷灰石、毒砂等原生矿物相互作用的产物。与白铅矿、铅矾、菱锌矿、异极矿、褐铁矿等伴生,有时还见到方铅矿、闪锌矿等硫化矿物。产地:美国爱达荷州、德国埃姆斯地区、英国坎布兰、墨西哥齐瓦瓦及札卡特卡斯、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俄罗斯乌拉尔、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美国宾西法尼亚和亚里桑那、西班牙、西南非洲、中国。
1984-1988:理学学士 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中国南京)
1990-1993:理学硕士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导师:顾坤健教授、嵇汝运院士)
1996-2000:化学博士 北卡州立大学化学系(美国罗利,导师:王炳和教授)
2000-2001:博士后 亚利桑那大学化学系(美国图桑,导师:Victor J. Hruby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