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下列三种情况需要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开具《出口货物转内销证明》:
1.外贸企业发生原记入出口库存账的出口货物转内销或视同内销货物征税的,应于发生内销或视同内销货物的当月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开具《出口货物转内销证明》。
2.外贸企业已申报退(免)税的出口货物发生退运并转内销的,应于发生内销或视同内销货物的当月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开具《出口货物转内销证明》。
3.外贸企业转为生产企业,在批准变更退税计算方法次月的增值税纳税申报期内,可将原计入出口库存账的且未申报免退税的出口货物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出口转内销证明》。外贸企业应在取得出口货物转内销证明的下一个增值税纳税申报期内申报纳税时,以此作为进项税额的抵扣凭证使用。
传统工厂企业究竟要怎么才能转型外贸对接跨境电商?
外贸企业既有出口又有内销如何账务处理,
注意采购开过来的增值税转用发票必须保证内销的和外销的分开,不然会严重影响本人的出口退税。至于帐务处理和书上是一样的。
外贸企业出口货物转内销处理如下:
1、退税部门发现外贸企业需要出口转内销处理,应填制《关于出口货物未按规定期限申报视同内销征税的通知》两份(企业一份、征收分局一份);企业自行发现出口转内销,应填制《出口货物未按规定期限申报视同内销征税申报明细表》三份(退税部门一份、企业收分局一份);
2、企业还应按“(出口货物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牌价)÷(1+法定增值税税率)”计算填税申报表的应税货物销售额,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表一”第4栏“未开具发票“栏蓝字列,同时按“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在“附表一”第17栏用红字冲减已申的“免税货物销售额”。汇率出口当日的汇率计算。
3、企业按以上规定进行调整后,在办理纳税申报时,提供帐务调整帐页和记帐凭证复件,并加具“此件与原件相符”的意见并加盖企业公章,同时填报《出口货物未按规定期限申报视同内销征税申报明细表》一式三份给主管征收分局,主管征收经确认盖章后自留份,退回两份给企业,企业自留一份,另一份由企业办理退税申报时报送退税部门;
4、对企业视同内销征税的出口货物,其进项税额可予以抵扣。若企业已办理退税货物转内销征税,将已退税款返纳后,该笔货物原用于退税的凭证不能退还企业,企业应填制《出口已退税货物转内销征税进项税额抵扣表》一式三份(征收分局、企业、退税部门各一份)
经退税部门加具意见后,作为抵扣依据,并将表中所列专用发票影印加具“此件与原件符”意见后,加盖企业公章。一张专用发票部分货物需视同内销征税时,企业也应填制《出口已退税货物转内销征税进项税额抵扣表》处理。
出口转内销账务处理你取得的进项税要抵扣,一般规定是把你的出口关单和相应的发票到片管那里让做一个抵扣备案,而有些地方国税麻烦就不要你备案,这个视各地的税务部门的办事流程了
你的进项可以抵,同时你的出口收入为含税价,换成不含税价,做收入,那个税就是你的销售项税
销售项-你的抵扣进项交增值税,就是这样做。
出口视同内销账务处理(1)采购出口商品时
借:商品采购—出口商品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2)商品验收入库时
借:库存商品—出口商品
贷:商品采购—出口商品
(3)货物报关出口,以FOB价格确认外销收入
借:应收账款—应收
外汇
账款-客户
贷:主营业务收入-出口收入
(4)结转出口商品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出口商品
贷:库存商品—出口商品
(5)出口未申报退(免)税,按内销征税时
借:主营业务收入-出口收入
贷:主营业务收入-内销收入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一个本年,一个跨年的账务怎么处理(一)本年出口货物单证不齐,在本年视同内销征税
冲减出口销售收入,增加内销销售收入时,借记“主营业务收入——出口收入”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内销收入”科目;按照单证不齐出口销售额乘以征税税率计提销项税额,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
注意事项:1.对于单证不齐视同内销征税的出口货物,在账务上冲减出口销售收入的同时,应在“出口退税申报系统”中进行负数申报,冲减出口销售收入。2.对于单证不齐视同内销征税的出口货物已在“出口退税申报系统”中进行负数申报的,由于申报系统在计算“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时已包含该货物,所以在账务处理上可以不对该货物销售额乘以征退税率之差单独冲减“主营业务成本”,而是在月末将汇总计算的“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一次性结转至“主营业务成本”中。
(二)上年出口货物单证不齐,在本年视同内销征税
按照单证不齐出口销售额乘以征税税率计提销项税额,借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按照单证不齐出口销售额乘以征退税率之差冲减进项税额转出,借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红字)”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红字)”科目;按照单证不齐出口销售额乘以退税率冲减免抵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应纳税额)(红字)”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红字)”科目。
注意事项:1.对于上年出口货物单证不齐,在本年视同内销征税的出口货物,在账务上不进行收入的调整,在“出口退税申报系统”中也不进行调整。2.在填报《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表二)时,不要将上年单证不齐出口货物应冲减的“进项税额转出”与本年出口货物的“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混在一起,应分别体现。3.在录入“出口退税申报系统”(增值税申报表专案)中的“不得抵扣税额”时,只录入本年出口货物的“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不考虑上年单证不齐出口货物应冲减的“进项税额转出”。
外贸出口0税率账务处理外贸企业0退税率应该视同内销计提增值税,如出口收入为10000元,分录如下:
借:应收账款或其他 10000
贷:营业收入 8547.01
应税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452.99
之前做账的按9%的做了相同的账务处理的话,把属于0税率的金额算出来,红色冲回,再按0税率收入金额计提销项税额就可以了。
外贸企业的免抵退的概念及账务处理?
外贸企业不实行免抵退办法,而是免退办法,上个培训班吧,没两天给你讲不清楚。
外贸企业出口视同内销如何抵扣?如果发生出口转视同内销处理的话,进项税不能随意抵扣,要去国税出口退税所办理申请,批准后才可以抵扣。
外贸企业出口及退税的帐务处理如何做?1.收到水单并且该批货物全部结汇的情况下确认收入
2.按照水单上的美圆买入价(就你说的2006.2.15当日的汇率8.2)扣除银行手续费之后的价格
3.我只说出口退税那一步吧
借:应收出口退税
贷:应叫税金-应收出口退税
跨年的出口转内销账务处理金额要是不大就冲减5月份的销售收入,要是金额很大就计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直接冲减今年的收入
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问题内销你要交税的呀。 增值税发票可以抵扣的。
近一两年身边传统工厂订单不停向跨境电商客户渠道倾斜,传统贸易比重越来越低,之前主做oem的订单也在不停下滑,甚至一些大型oem直接终止合作,一些敏锐的制造业主意识到大势所趋,订单从集中度会走向碎片化,为客户提供精品和更优势的价格和服务体验是必然趋势,转型调整是必然。
大致身边接触跨境的供应商有三类,一些响应迅速的工厂已成立跨境电商团队,借助产品成本优势快速进入市场,也有一些因为缺少人才和对平台的不熟悉去代运营,也有的找到战略合作电商伙伴进行深度合作。
经过大半年一年的发展现在去看,借助产品成本优势进入市场的工厂很多因为思维无法到位库存积压,俨然当初早期红利为库存买单甚至跨境团队成为了工厂的累赘。
代运营基本上无疾而终,当初美好的憧憬承诺成了一道道坑,或多或少一些投入和损失。进行战略合作的工厂有的因为相互合理的分配和默契一年内双方都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也有的因为彼此分配利益问题分道扬镳。
近期跟这些朋友的聊天大家或多或少都有布局跨境的计划,但认为人才的欠缺和身边的这些例子让人举棋不定;反观思考最大的障碍并不是资金和人才而是制造业老板的思维转型;身边转型成功甚至弯道超车的个别例子是因为老板的魄力和长远眼光,失败的案例基本上是只想多一个渠道去销售工厂现有产品而已,最多是请几个懂得操作账号的人去经营。
对普通专业卖家而言工厂的最大优势在于:
1、产品品质的有效控制和新产品开发,老产品微创新的时效上;
2、强大的资金实力和传统贸易的渠道资源。
普通专业卖家对工厂而言最大的优势在于:
1、专注于跨境对各平台规则的熟练掌握,和政策调整及时性及不停自学习优化能力;
2、内部管理而言有成熟的电商思维,存在和要规避的风险都能通过内部制度和早期计划防范;
3、产品调研对现阶段同类产品通过数据分析调研基本上能确定是否是时下热销品和现有产品存在需改进的问题。
现阶段真正发展的实力卖家已经集中了工厂,普通专业卖家,专业物流服务商的优势,所以传统工厂要在跨境电商布局除了发挥现有优势资源外必须整合欠缺资源,个人觉得传统制造业工厂要做好跨境电商布局要么与专业卖家形成战略合作,专注做好适合电商订单模式的产品(数据分析调研产品进行更替研发,和产品各细节的完善如合理物流方案的包装和直观完整的产品说明书等,对电商碎片个性化订单的合理及时生产)。
又或者把跨境电商作为工厂发展战略,如经营工厂一样的高度去运营,当你有这样的决心去做所谓的人才问题和思路问题都将不会成为痛点。。。
本人从事传统贸易转型跨境电商一年左右,只是结合身边所见的一些浅薄思考,抛砖引玉希望能有更多思维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