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外贸自营,这是一个非常不好、且危险的信号。
一:对外贸企业的影响。
对于外贸企业,基本上没有能力与平台竞争,因为它跟平台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上。
(1)卖家能力有限,平台能力无边。
作为普通卖家,能力是非常有限的,且不说行业间的隔阂,就是一个品类,也涉及到非常多的品牌、规格等,能搞好几个就算不错了。
而对于利润以亿美元计的阿里就不一样了,它可以一个品类养一个团队,这个体量是一般卖家无法抗衡的。
(2)卖家辛苦积累流量,平台可以轻松收割。
作为普通卖家,要自己找货源、自己联系客户,从无到有,摸爬滚打慢慢才能做起来,流量弥足珍贵。而平台掌握所有卖家、所有客户的所有信息,轻松收割。
你的货源可能是考察了几十家公司才能定下来,人家几个数据拉出来就搞定了,你还需要辛苦搞什么市场调研,人家鼠标点几下就OK。
(3)平台成本优势明显。
一般的卖家,客户非常有限,订单才多少、成本能做到多少。而平台可以把某个产品所有客户集合成一个大单,跟厂家的谈判地位立马上升,成本立刻下降,且这个幅度不会小。
二: 阿里自营存在的问题。
阿里作为平台,触手伸向实体交易,作为卖家与平台上其他 商家竞争,存在较大的问题:
(1) 交易数据是买家、卖家的,平台不能随意使用。
平台拥有顾客的所有信息,包括采购什么产品、价格、数量、品牌、采购周期等,与其他卖家仅知道自己顾客的信息不同,阿里拥有的是全站顾客不管它从哪个卖家那里买。
平台很容易从成千上万个商品中,找出那些卖家分散无力团结起来抵抗的品类,再从中筛选需求大、复购多、成本低且利润率高的。这次阿里自营选择美容、运动、居家、电子等品类,就有这样的特点。
另外,作为平台,阿里也能快速找出这个品类应该找哪些厂家,因为所有卖家的产品产自哪里、卖的怎么样、退货或售后问题多不多,它也一清二楚。
在这样的情况下,所有的卖家根本无法与阿里自营抗衡。
(2)作为第三方平台,对卖家不能卸磨杀驴。
与京东不同,京东先是自购自销,等市场影响起来后,再开放第三方卖家入驻,等于最初的流量,是京东自己造就的。
而阿里最开始就是邀请的第三方入驻,所有的客户流量,都是商家交易产生的。
在流量产生后,阿里自己进来卖货,就像是你家附近某个门面的房东,看到租客火锅店生意不错,就把店收回来自己搞火锅,这种方式虽不违法,但显得肮脏龌龊。
(3)阿里自营是资本无序扩张的表现。
去年国家明确提出不能放任资本的无限扩张,阿里年底就开始搞自营,延续了自己一惯的藐视政策的风格。
阿里作为巨头公司,应该去做真正的技术、真正的创新,不能说按华为、亚马逊或马斯克那样来要求,但至少要把对科学、对 社会 的贡献纳入企业的目标中。
而阿里并不,只会从利润考虑,创造不了真正的技术,就想办法搜刮存量财富,把其他卖家的生意做成自己的生意,正是平台“搜刮存量”的现实案例。
三:外贸企业有没有应对方法。
有人说要稿私域流量,这个对99.99%的卖家而言,是非常不现实的。且不说成本,长期使用平台形成的交易习惯就非常难以改变,等你私域流量出来了,可能客户都跑光了。
也有人说要掌握核心 科技 、不怕阿里竞争,这怕也是一厢情愿,哪有那么多独一份的技术,在这样竞争中,极少有什么技术能打得过平台。
有效的应对方法,少之又少,但要怎么办,说起来其实挺简单,就是“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尽量把渠道拓展开来,至少不能集中在某一个平台。
但,这等于什么也没说,因为你已经没有了机会。
只能说之前交易渠道多样化的卖家,受伤害能稍微小点。这次阿里的动作,也会让更多的人把渠道增加到其他平台上,所以某多、某东有更多的机会抢些外贸交易份额。
以前在工厂工作的时候接触过阿里巴巴的平台,其实从几年前阿里巴巴推出一达通和强制信保订单的时候我就觉得哪里有些不对。结果今年阿里巴巴开始搞起了自营店瞬间秒懂。
对于已经做了很久的阿里巴巴平台的卖家来讲其实还是比较难受的。毕竟赶上了第一波风口,业务大了想转型挑头就难了。
作为一个外贸人目前认为脱离了阿里自营店之后可行的办法是自建站+SNS社媒结合的形式
目前的自建站其实很多,大多数都有固定的模板。像worldpress和ueeshop。前者费用较贵,后者相对便宜些。其实自己站操作起来还不算太难,毕竟我们不是程序员需要些代码。难点是在后期的seo优化。这个涉及面比较广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完的。这个需要你懂Google的一些优化和而且要符合谷歌的规则 ,前期可以找专门的SEO团队或者公司来做。一本学习一边摸索
另外一方面就是吧自建站做好之后再SNS社媒上来进行营销宣传,打造品牌和口碑。可以在facebook,ins和领英上发布关于企业文化内容和产品更新内容等等。如果有视频团队也可以试着在youtube上来发些行业或者产品视频。
第一部分 开始管理平台前
1.首先,以买家的姿态登陆阿里巴巴国际站的首页,查看大致的板块分布。
2.输入与你产品相关的关键词,看同行的情况:产品名称;产品;简要描述;最小订单量;价格。
3. 针对排名靠前的网站或与你产品十分相似的网站多留心,进去看看他们网站的整体状况:公司橱窗的设置(主要是关键词);产品分组;公司栏目;New products(可以知道同行的最新动向);产品内容。
4. 收集信息:
1产品:这个就不用多讲了,你可以自己弄,也可以从人家网站里copy!
2收集相关的关键词,当然也可以借助Google 等关键词工具来找关键词;关键词越多越好,关键词越多(至少达到三位数),覆盖面越广,被搜索到的几率也就越大;当然要是与你产品相关的关键词,不相关的设置了也没有什么意思,反而会影响你的专业度。搜集关键词的时候要已买家的姿态去收集。比如说你们公司产品型号为ABC, 这对于你来说很熟悉,也许它是非常畅销的产品,但是对于老外来说他并比不知晓,你设置了也没有什么用,常称之为“无效关键词”。找出来的关键词可以先输入到Google、阿里巴巴等网站的首页,如果出来的内容很少,说明使用率不高。(本人认为关键词是要和自己的目标客户相结合的,需要分析自己产品的客户人群,特点,每个公司,公司的产品都不一样,要突出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突出不同点)
3产品的相关描述:在发布产品的时候填写详细描述时用到。如果你们公司有现存的英文资料,那就很好了。如果没有,直接copy同行较为好的产品描述(当然产品要一样)。——其实alibaba的描述可以做一个模板,有很多的产品只是样式换了一下,功能性能什么的都是一样的,不需要每个编写,做一个五星级的产品描述模板,然后就套用到相似的产品上面了,节省时间还能获得比较好的排名。
第二部分 管理后台(能够完善好的尽量完善好)
收集好了相关的信息,关键就是怎么样实实在在的去操作了。
一、 网站非产品信息的完善。
1公司介绍 尽量把能天完整的信息填好,像主营业务之类的全部填满;公司形象图:一般顺序为 公司外观形象图—办公室---流水线。认 证信息全部填好,传上公司相关证书的。栏目一栏 全部填好,能上传的传;管理层,最好做一个清晰的组织结构图,那样显得很专业。
2企业网站设计 里面可以选择很多风格,选出几个觉得还行的,有个是可以上传的,这个建议做一张带有公司产品等的传上去(花钱不多),注意每种风格对于这张的要求也不一样。一般来讲一两个月内换一种风格。还有域名管理等这里就不详述了。
二、设置产品组 根据第一部分第3条,借鉴同行的,只能借鉴如果一样也就没有什么新意,根据产品不同而设定。排列顺序现有最畅销的产品的产品组开始。——永远记得向同行,向你的敌人学习
三、橱窗产品
橱窗产品的曝光率①是普通产品的好几倍,简单的来讲,如果发布两个产品信息内容完全一致,而一个是橱窗产品一个是普通产品的话,橱窗产品的那个排名绝对会靠前,因此橱窗的设置是很关键的;设置橱窗产品的要清晰最好有点特色,关键词要最热门的,不然就浪费橱窗产品了。
四、发布产品
曝光率基本由四项匹配②决定,要想排名上去四项匹配是前提。
1产品名称 产品名称要新颖,就拿 hose而言,AISI304 flexible hose 和 hose 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就像我们去逛街一样。不能太长,累赘的话一定不要加上去。两个产品,比如 xxxxxxxxxxx 和xxxxxxxxx at low price 其他信息一模一样,第一个的排名一定会靠前(我已验证过)。要加上一些吸引客户的单词 但不宜过长,也并不是很长的产品名称的排名就一定不好。这中间的东西我难以讲清,慢慢体会吧!
2关键词 关键词在以前说过了,一定不要设置无效的关键词,橱窗设置最热门的。三个关键词可以一样。比如关键词是flexible metal hose,那么关键词全都设置成flexible metal hose,这样设置的竞争力比只设置 一个flexible metal hose,其他关键词设成别的要大的多;因为阿里巴巴的是可以无限上传的,所以没有必要三个关键词设置成不同的,其他关键词在另外发布产品就是了。
3简要描述
它是要符合四项匹配的,里面不要写 low price, professional manufacturer, good quality 之类的;说的好点这些是套话,说的不好听那是废话。简要描述的字数是有限制的,不要浪费字数。里面因显示的是与关键词匹配的单词,公司的卖点,比如 Rosh 等认 证,质量保证期,从事这行有多少年经验,和哪个在国际上有名的公司合作过 等等。
4详细描述 它是要符合四项匹配的,里面主要体现的是产品性能参数等。
5其他信息 要清晰,最好能拿去广告公司做一下,效应很重要,当客户搜索产品的时候,最先吸引他眼球的是然后才是产品名称再是简要描述。自定义属性,附加信息能够填好的,都填好 让老外了解的多一些,觉得很专业。
6第一个产品要发布好,发布了,就可以通过发布类似产品来操作了,一分钟一个产品,很快的;再则发布产品的时候尽量按一个系列或一个组来发布那样对于管理起来就更加方便了。
五、更新产品
刚刚开始一般上下午个更新一次,排名上去了也就不用那么频繁了,稳定的排名一个月不更新排名依然靠前不变(亲身经历)。我在网上看到关于阿里巴巴刷新技巧有的无效的帖子,但我验证过,至今还可以用。
1如果用的是主帐号(1),可以自行设置一个子帐号(2)。只要对每页产品更换了负,责人就完成了更新,例如:先,管理普通产品---选定一页----分配负责人(至2)---全选---分配负责人(至1),这样就完成了一页产品的更新了。排名上去了之后产品就不必每天给新了。——这个以前不知道,没研究过
2更新还可以通过调整产品组来完成。新建一个产品组如“other”,在管理普通产品里,中上部分有个“产品组”,旁边的小三角形,选中一个产品组如“123”(共2页),先全选 再调整产品组至 other,再把第二页的调到other这个产品组里,最后把“other” 组内的产品调到“123”这个组内就行了;其他产品组 如“456” 执行上面这个操作就行了,看似麻烦其实很简单。——这个以前不知道,没研究过
六数据管家
数据管家就是针对于上周平台信息的一个反馈,一般在每周三上午会更新。里面有个热门搜索词,在设置关键词的时候可以参考一下。其他信息可以按照提示去分析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