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正定防贫中心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南侧的文化路与东外环路交叉口东行500米处。
解释:正定防贫中心是负责扶贫工作的机构,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该中心的具体地址在文化路与东外环路交叉口东行500米处。该中心的主要职责是负责石家庄市正定县的扶贫工作,包括制定扶贫计划、资金分配、扶贫政策的研究和制定等。同时,该中心还负责监督扶贫资金的使用情况,确保扶贫工作的有效实施。该中心的成立对于推动正定县的脱贫攻坚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拓展:除了正定防贫中心,全国各地都设有类似的扶贫机构,负责本地区的扶贫工作。这些机构与地方政府、扶贫企业、慈善组织等合作,通过一系列的扶贫措施,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提高其生活水平。同时,这些机构也负责监督扶贫资金的使用情况,确保扶贫工作的有效实施。
河南省信阳市息县邮编号是多少
邮编:421000
回雁峰前声断处,青杉翠竹是衡州。
雁峰区,衡阳市中心城区,雁城雅称的发祥地。下辖五个街道、一个乡、一个镇、一个农场,面积94平方公里,人口23万,是在原衡阳市城南区基础上并入原郊区和衡南县部分乡镇村组成的。
雁峰区是繁华的商业中心。城区街道纵横交错,商业网点密集,店铺毗连,行人熙攘,车水马龙,一派繁荣。
雁峰区是重要的工业基地。境内坐落国有大中型企业近200家,涉及冶炼、机械、化工、纺织、医药等众多行业,对衡阳的工业振兴、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雁峰区是恬人的旅游胜地。以境内的南岳第一峰——回雁峰为龙头,将岳屏公园、东洲岛、奇罡山、黄巢岭等旅游景点有机地融入南岳大旅游圈。
雁峰区是居家置业的乐园。交通发达,铁路、公路四通八达,湘江河水依区而行,千吨级码头、先锋码头是湘江衡阳段水运中心。社会服务完善,通信便捷畅通,金融职能齐全,社区服务等配套体系完备。
雁峰区更有优越的投资环境。地理位置优越,经济政策优惠,投资环境优良。如今,区委、区政府致力于衡阳中央商务区的打造,以形成湘南地区信息流、人才流、物资流的“洼地”。
一个融金融、商贸、管理、信息、服务、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化中央商务区即将崛起。
自然地理
雁峰区地处衡阳盆地,衡阳市中心城区。雁峰区以红岩丘陵地貌为主,丘陵地形。雁峰区地貌类型以岗丘为主。
资料:
一般在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的起伏不大,坡度和缓,顶部浑圆,连续分布的圆丘状地貌集群。丘陵是山地久经侵蚀的结果。在地貌演化过程中,丘陵是山地向平原过渡的中间阶段。从构造上看丘陵所在地区一般地壳抬升缓慢,从气候条件上看,一般在温暖湿润地区丘陵分布较多。根据起伏高度,相对高度小于100米者为低丘陵,100-200米者为高丘陵。从发展经济、建设开发山区的角度上看,山地、丘陵及部分高原具有共性。山区矿产资源、水力资源、森林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多种经济。
盆地四周高、中间低,整个地形像一个大盆。盆地的四周一般有高原或山地围绕, 中部是平原或丘陵。 盆地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地壳构造运动形成的盆地,称为构造 盆地。另一种是由冰川、流水、风和岩溶侵蚀形成的盆地,称为侵蚀盆地,主要由澜沧江及其支流侵蚀扩展而成。
衡山又称南岳,是我国五岳之一,位于湖南省衡山县,衡山方圆800里,共有72峰,据说每座峰的峰名各有来历,它对游人开放的游览面积有85平方公里,它最南端的就是著名的回雁峰,古人一直认为南迁的大雁飞到回雁峰后就不再往南飞了;它的北端则是起始于长沙境内的岳麓山。由于气候条件较其他四岳为好,处处是茂林修竹,终年翠绿;奇花异草,四时放香,自然景色十分秀丽,因而又有“南岳独秀”的美称。清人魏源在<<衡岳吟>>中说:“恒山如行,岱(泰)山如坐,华山如立,嵩山如卧,惟有南岳独如飞。”这是对衡山的赞美。
回雁峰位于衡阳市南区雁峰,为南岳72峰之首,海拔96.8米。相传北雁南飞,至此歇翅停回,故名回雁峰。回雁峰之名来源有二:一曰北雁南飞越冬,至此气暖,不再南飞而北归;一曰山形似雁,张翼回翔。回雁峰海拔96.8米,山虽不高,因历史名人的诗文以它为典故者甚多,文因景成,景借文传,故名扬天下。
发源于广西兴安的湘江干流,自祁东归阳镇入境,依次流经祁东县、衡南县、常宁市、市区、衡阳县、衡山县和衡东县,衡阳境内长226公里。衡阳境内流域面积在3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湘江一级支流有舂陵水,蒸水,耒水、_水。
雁峰区全年平均气温18.2℃,极端最低气温-1.3℃,极端最高气温为37.7℃,降水量明显偏多,日照偏少,冬暖夏凉明显,汛期多雨,雨季结束不明显,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大陆东岸的亚热带地区,这里冬季不冷,1月平均温普遍在0℃以上,夏季较热,7月平均温一般为25℃左右,冬夏风向有明显变化,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较少。这类气候以我国东南部最为典型。其它地区,由于冬季也有相当数量的降水,冬夏干湿差别不大,因此被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历史沿革
回雁峰是南岳第一峰,坐落于市区,相传“北雁南飞,至此歇翅停回”,故市区又名雁峰。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全国将原楚国南部分为黔中、长沙两郡,长沙郡包括衡阳地域。
公元220年,孙吴于长沙郡东南设置湘东郡,郡治设在今酃县;并于长沙郡西部设衡阳郡,郡治设在今湘乡,下辖蒸阳(今衡阳县)、重安(今衡南县)、湘南、湘西(今衡山、衡东、南岳区)、湘乡、益阳等县。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以衡阳命名的郡。
公元589年,隋灭陈,改郡为州,废湘东、衡阳郡,设衡州,将临蒸改为衡阳县,州城、县城均在今江东岸。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出现衡阳县。
2001年4月4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1]34号):撤销衡阳市江东区、城南区、城北区、郊区,设立衡阳市珠晖区、雁峰区、石鼓区、蒸湘区。雁峰区辖原城南区的雁峰、白沙洲、黄茶岭、天马山、先锋路5个街道和原郊区的湘江乡(不含杨柳村)、岳屏乡(不含联合、岳屏、北塘3个村)以及衡南县的文昌乡。区人民政府驻湘江南路。
风土人情
衡阳群众喜欢看戏、听说唱,因而地方剧曲种类繁多,流传也广。主要有花鼓戏、湘剧、祁剧、地花鼓、木偶戏、皮影戏、鬼脸戏、渔鼓、丝弦、小调、莲花剧、打连厢、打钱鞭、布围戏、独角戏以及瑶族谈笑等。衡阳花鼓戏以小旦、小生、小丑“三小”见长,是群众最喜欢的剧种之一。它起源于清顺治年间,由原衡山的“采茶调”和衡阳的“车马灯”等民间歌舞发展而成,因声腔语言相近,流传地方相通,故统称“衡阳花鼓戏”。以后,逐步流入全省其他地区。1983年编修的《中国戏剧.湖南卷》中,将流行在湘南各地的花鼓戏统称为“衡州花鼓戏”。湘剧属湖南地方剧的一种,于三百年前由邻近县流入我市,因受地方方言的影响,逐步演变成为具有衡阳特色的衡阳湘剧。祁剧因发祥于祁东、祁阳(原属一县)而得名,明朝中叶由“弋阳腔”传入祁东、祁阳,与本地民歌小调相结合,从而诞生了这一种新剧——祁剧。
这些戏曲中运用地方方言,有唱有做,配以乐器,亲切动听,妙趣横生,很受群众欢迎。花鼓戏《打铁》曾被灌成唱片播放全国;湘剧《醉打山门》在1952年全国第一届戏剧观摩汇演中,主演获一等奖,“一曲《醉打》,誉满京华”!
衡阳湘剧,民间称为“衡州班子”或“衡州大戏班子”,亦称为“衡阳汉调”,是我省特色浓郁的地方大戏剧种之一。流行地区甚广,涉及到整个湘南东部,包括衡阳市、郴州市和衡阳、衡山、衡东、耒阳、常宁、安仁、炎陵、茶陵、攸县、永兴、桂东、宜章、汝城、桂阳、郴县等县市,还曾流行于江西永新和广东乐昌等地。
衡阳的戏剧演出活动历史悠久。早在公元1274年,文天祥路经衡阳,为其时歌舞戏曲之盛所感,写有《衡州上元记》,详细记载了那年他所见到的正月十五,衡阳人民“为百戏之舞”的盛况。具体说到衡阳湘剧的源起,则传说不一。有人说,是当时在衡阳经商的江西商人从家乡邀来戏班演出,将衡阳湘剧最初演唱的高腔带到了衡阳,一些出自弋阳诸腔的剧目,至今仍保留在衡阳湘剧的传统剧目中。衡阳湘剧昆腔的传入,有人说是源自桂端王府的昆腔班,1579年,明神宗第7子桂端王朱常瀛就藩衡阳,带来了一个唱昆腔的戏班,在府中还建了一座戏台,将昆腔传入了衡阳。也有人说,在清咸丰年间,一些湖北汉班艺人来到衡阳,组班或搭班演出,给衡阳带来许多皮簧腔剧目,再加上本省湘剧祁剧声的融入,形成了衡阳湘剧的弹腔。
从目前衡阳湘剧的声腔构成来看,正是包含了高腔,昆腔,弹腔三种主要声腔。上述几说也是从不同侧面描述了衡阳湘剧源流的一脉。根据清人杨恩寿、王凯运在《坦园日记》和《湘绮楼日记》中的记载,他们在清咸丰、同治年间在衡阳看到的那些衡阳戏班演出的剧目,基本上显示出了衡阳湘剧初步定型的剧种形态。
衡阳湘剧的传统剧目十分丰富,在几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历经衍变和消长,至今记录在册的仍有613出。从不同剧目所用的不同声腔来划分,有昆腔戏41个,高腔戏97个,高昆腔间唱戏47个,弹腔戏418个,杂腔小调戏10个。从剧目的长短来划分,则有连台本戏6个,整本戏113个,散折戏465个。
连台本戏是多在酬神活动频繁的秋冬之时连台演出,每天演一本,演唱时用大鼓大锣伴奏,因而又称“大鼓戏”,主要有《目连传》、《封神传》、《岳飞传》、《西游记》、《混元盒》等。
整本戏,或称正本戏。每本演出时间多在5小时左右,故事内容独立完整。著名的有五大本高昆混合演唱的剧目“青、红、绿、白、黄”。青,即《青梅会》,表现刘备、曹操煮酒论英雄的故事。红,即《红梅阁》,演李慧娘的故事。绿,即《绿袍相》,演刘湛与徐月娘的故事。白,即《白兔记》,演刘智远的故事。黄,即《黄金印》,演苏秦六国封相的故事。另外,《天意图》、《麒麟阁》、《古城会》、《衣带诏》、《置田庄》、《雁门关》、《祭风台》、《莲花山》、《双奇配》、《一捧雪》、《双连帕》、《三节义》等,也是衡阳湘剧戏班必演的看家戏。
散折戏,或称单折戏,为戏班常演的精彩折子戏。演出时间每折一小时左右。盛演不衰的散折戏主要有《醉打山门》、《打碑杀庙》、《昭君和番》、《佳期拷红》、《游街坠马》、《思凡》、《描容上京》、《八戒闹庄》、《打鼓骂曹》、《杨滚教枪》、《骂府生祭》、《打龙棚》、《雁门提潘》、《高旺进表》、《攀良起解》等。
衡阳湘剧的音乐分为唱腔音乐和伴奏音乐两部分,包括昆腔、高腔、弹腔、杂腔小调等四种声腔和过场曲牌、 打击乐曲。唱腔今以弹腔和高腔为主,尚保存一部分昆腔剧目。舞台语言以衡州官话为基础,结合中州韵规范而成。
衡阳湘剧的昆腔,格律同于昆曲,但咬字颇具地方特色,上声字依湘南上声字调高唱, 使唱腔悠扬清亮。传统曲牌有“粗牌子”、“细牌子”之分,前者古朴粗犷,腔简字多,演唱速度稍快,用唢呐和笛子伴奏;后者细柔婉转,腔繁字疏,演唱速度较慢, 以曲笛伴奏。
衡阳湘剧的高腔曲牌,可分为《驻云飞》、《四朝元》、《锦堂月》、《桂枝香》、《香罗带》、《八声甘州歌》、《锁南枝》、《一枝花》、《驻马听》、 《汉腔》等类,分“腔”与“放流”两个部分。腔尾由人声帮腔,打击乐伴奏;放流字多腔少,曲调为朗诵体,由鼓板击拍。高腔由一个人清唱,众人帮腔,不要音乐伴奏,地方特色十分浓郁。
衡阳湘剧的弹腔也分南、北路,地方特色十分浓郁。南路唱腔无行当之分,但各行当的演唱风格有所区别。北路生旦分腔,小生与旦行同,净行与生行同。旦腔比生腔高五度。旋律低且深沉,声调凄凉、哀苦。
衡阳湘剧现行的脚色行当分为生、花、旦三大行。其中生行又分老生、正生、小生,花行又分大花、二花、三花(即丑),旦行又分正旦、老旦、小旦,共九个行当故称“九人头”。老生偏重靠把戏和拐杖戏。靠把戏多扮演年高位重人物, 重功架气度,以扎靠和把子功见长;拐杖戏表现年老体衰、老态龙钟的人物,戴白胡子,拄拐杖,唱做并兼,尤重白口。正生戏路较广,偏重唱功做功。小生行多扮演儒生及青年文官武将等人物,演唱时本嗓和假嗓交替运用,唱,做,念、打,缺一不可。大花行多扮演忠臣良将、草莽英雄、奸臣、小人,唱念运用霸音、虎音、炸音。二花行多饰演性格豪爽、勇猛、憨直、机趣或凶残的人物,重武功身法,以配戏为主。三花行道白以衡阳方言为主,还有苏白、山西白、京白和湖北话等多种地方语言。正旦多扮演贞妇、烈女, 表演端庄稳重,小旦戏路较宽,角色身份、年龄不一,要求唱、做、念、打俱全。老旦以配戏为主,角色有贫富之分。这些行当虽然严谨规范,但历代的衡阳湘剧艺术家,却可以利用行当的表演程式,表现不同人物的情感,刻划不同人物的个性。
衡阳湘剧的表演艺术主要有三种表演风格。一是昆腔戏动作细腻、舞蹈性强的风格。二是高腔戏动作古朴,泥土气息浓,唱、念多的风格。三是弹腔戏动作规范化程度高,多用程式、大段板式变化的唱腔或整段念白手段刻划人物的风格。
衡阳湘剧艺人在新中国建立之前,社会地位卑微,生活贫苦。1949年,仅存零散戏班5个,艺人不足200,演出日见萧条,衡阳湘剧艺术濒临绝境。新中国建立之后,衡阳湘剧艺术有了较快的发展,在政府的支持下,组建了一批专业剧团和民间职业剧团,培养了一批学有所长的演员、乐师,充实剧团演出阵营,整理、改编、 创作了许多优秀传统剧目和现代戏、历史故事戏。其中《醉打山门》被评为湖南省和中南区的优秀剧目,进京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 《雁门提潘》和《芦花荡》两剧,也曾到北京汇报演出。谭保成、谭松月、谭贵昌、罗金城、王桂枝等一批艺术家,受到党和政府的奖励,衡阳湘剧这一古老的剧种,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正焕发出新的青春风采。
经济概况
雁峰区内交通发达,通讯快捷。湘桂铁路,衡枣高速公路,西外环线贯穿其间,湘江依区而行,水运畅通,城区道路纵横交错。程控电话可直拨世界各地,国际国内图文传真方便迅捷。分布在境内的国、省、市大型工业企业基础雄厚,是全市的机械、化工、纺织、医药等工业生产的重要基地。
雁峰区商贸、金融、服务业繁荣。中山南路店铺林立,商品琳琅满目,人流如潮,已成为全国文明的繁华商业街;先锋路电脑一条街充满着E时代的气息;环城南路饮食街处处体现出中华美食文化。区内的工、农集贸市场已成为全市的重要商品集散地。区内拥有全市最高档的宾馆、商厦,金融机构星罗棋布。
区内农村经济活跃,农业资源丰富,全区林地面积2.6万亩,森林覆盖率20%。适宜的气候, 优越的自然条件为发展高效农业提供了基础。
行政区划
Yanfeng Qu
430406
421001
湘江南路
截至2005年12月31日,雁峰区辖5个街道、1个镇、1个乡。
先锋街道
辖:沿江南路、中山南路、光辉、左家台、爱民路、先锋、黄青巷7个社区居委会。
雁峰街道
辖:打线坪、接龙村、余德塘、雨花亭、巷荫岭、雁峰路、厉家冲、新家村、当家村9个社区居委会;岳东村委会。
天马山街道
辖:岳屏、洪家塘、苏眼井、胜利山、天马山、荣誉路口6个社区居委会。
黄茶岭街道
辖:黄茶岭、珠江桥、茶叶塘、营盘村、衡常村、黄 茶路、小塘村、雷公塘、丁家牌楼9个社区居委会;红旗村委会。
白沙洲街道
辖:新矿村、铜桥港、园林、欧水岭、纺织新村、联盟山、白沙洲、白竹皂、塑田村、金龙村10个社区居委会。
岳屏镇
辖:三0一、芝麻塘2个居委会;文昌、斯林、山田寺、复龙、公益、东风、水东、前进、金桥、兴隆、隆桥11个村委会;岳屏农场、跃进农场。
湘江乡
辖:东洲、湘江、五星、高兴、茶园、奇峰、茅叶、长塘、白沙9个村委会。
湘江农场
辖:农业村委会。
2016年2月16日,雁峰区上榜2015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邮编:464000
息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大别山北麓,有“不息之壤”之称。属于信阳市。面积1835平方千米,人口101万。年平均气温15.2°C,年降水量为946毫米,无霜期222天。县内已形成以农副产品加工、建材等为龙头的工业生产体系;土特产有香稻丸、蜂蜜。中药材半夏驰名中外,有“息半夏”之称。旅游景点有新石器时代的“秦楼遗址”、周代的“青龙寺”等。
息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自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分封赐土,羽达建息国至今,已历数3000多年。息夫人爱国爱民“三年不语”,深受百姓敬仰;公元前538年赖子国虽为楚灭,但臣民不降,“赖、罗、傅同宗”;新息候马援,边关平叛安民,“马革裹尸”,至今激励后人;“秦楼遗址”,新石器时代文化遗产犹在;“申息之师”,人民吃苦耐劳,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尚存。虽历史风云多起,可“息”字岿然不变。
息县名胜古迹,如繁星灿烂。曾被苏东坡誉为“东南第一峰”的濮公山隔淮与县城相望。站在峰顶,可南阅楚天,北眺中原。刘邓大军南下,将军试水,传为美谈,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深深的足迹。“濮山拱翠”、“古息含烟”、“兴国寻幽”、“竖斧春耕”、“寨河晚渡”、“葛陂夜雨”、“广丰浸碧”、“淮汝交流”等八大景观,把息县绘就成一幅瑰丽的画卷。
息县物阜年华、人杰地灵;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息县盛产小麦、水稻,历代民间素有“有钱难买息县坡,一半米饭一半馍”的俗语。油菜、花生、芝麻产量高,质量好,是河南省油料生产20强县之一。香稻丸乃历代贡米,素有“一块香稻香满坡,一把香米香满锅”之美誉;息石灰长期占有豫、鄂、皖三省市场;红麻产量名列全国县级榜首;息生猪在港、澳市场久享盛誉;息半夏是国家重点出口中药之一。彭店的西瓜,白店的白菜、大蒜,关店的葡萄都是豫南名贵特产。
息县物华天宝,名扬中外。息县工业发展迅速,拥有总面积6平方公里的民营科技园区。化肥、造纸、纺织、水泥、酿酒、饲料、石灰等近百家工矿企业竞相争辉。金伦纸业集团是河南省最大商品浆生产企业,金旺化工集团在全国小氮肥企业排名前20位,香米贡酒、千真酒系列荣获巴黎世界名酒评选会金奖、国家“紫微杯”奖和河南省“黄河杯”奖,金濮建材集团是全省水泥百强企业,金叶纺织集团生产的绵纱畅销全国各地。
古老息州换新颜,息县大地尽朝晖。息县地处南北陆地和淮河东西水路交通要道,历代商贾游客多会于此,曾建有湖北、山西、江西三个商务会馆。息县交通便利,106国道穿境而过,阿深高速公路南北穿境50公里,宁西铁路横穿东西境内,南靠信叶高速30公里,西临京珠高速40公里,全县实现村村通油路。电力、通信、邮政网络覆盖全境,村村通电话、乡乡通闭路电视。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迅速,基础设施十分完备。
自然环境
息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信阳市东北部,地处大别山北麓,黄淮海平原南缘,现有国土面积1895平方公里。西距信阳市74公里、北距郑州市307公里。地形以低平的平原和缓丘为主,呈西北向东南略为倾斜,平均海拔47米。淮河横贯全境,境内流长75.5公里。淮河以北为平原,占全县总面积的88.6%;淮河以南为缓丘垄岗,占全县总面积的11.4%。气候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形气候,年平均气温15.2度,年平均降雨量为946毫米,全年无霜期200天左右。
历史沿革
息县历史悠久,夏、商时期属豫州,周武王时封文王37子羽达为息侯,始建息侯国,公元前682年,楚灭息国置县,此后两千多年历史中,曾设新息县、息侯国、东豫州、息州,数经分合,直到明洪武年间置县至今。
人口区划 到2003年年底,全县总人口为91.4万,其中非农业人口78万人,占总人口的85.3%。现辖6镇14乡1个管理区、336个行政村、9个居委会。
经济情况
2003年全县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5.95亿元,完成财政收入11416万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23.4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2亿元。城镇居民职工人均收入4626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693元。
工业经济
息县工业发展迅速,拥有总控制面积6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全县重点工业企业总资产10.35亿元。已形成以农副产品加工、建材、造纸、化工、麻纺、饲料、酿酒七大产业为龙头,以化肥、纸浆、棉纱、电机、石灰、微粉、香米贡酒、饲料9个产品为拳头的工业生产体系。产品逐步打入国际市场。金伦纸业集团是河南省最大商品浆生产企业,金旺化工集团在全国小氮肥企业排名前20位。香米贡酒、千真酒系列荣获巴黎世界名酒评选会金奖、国家“紫微杯”奖和河南省“黄河杯”奖。金濮建材集团是全省水泥百强企业,金达纺织集团生产的棉纱畅销全国各地。工业经济综合指数居全市首位。
农业经济
全县有耕地面积191万亩,人均耕地面积约2亩。粮食总产量达到4.5亿公斤,是河南省商品粮基地和黄淮河平原农业开发县,被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农作物有小麦、水稻、大豆、花生、玉米等,经济作物主要有红麻、棉花、油菜、芝麻等。畜牧业在农业生产中比重较大,主产肉牛、瘦肉猪、山羊、绵羊、家禽等,肉类年总产量4.3万吨。全县林网面积达126万亩,是河南省造林绿化“十佳县”,全国平原造林绿化“百佳县”。农业经济总收入19.32亿元。
商贸投资
现有各类商业经营网点3878个,从业人员11977人,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0.95亿元,完成第三产业增加值6.8亿元。2003年累计吸引投资总额3.4亿元,其中外资1.2亿元。注册非公有制企业17937家,固定资产6.95亿元,完成产值55.7亿元,利税5.5亿元。
基础设施
境内交通便捷,路网纵横交错,106国道、宁西铁路和建设中的阿深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村村通油路工程正在抓紧实施,现平均每百平方公里拥有公路42公里。全县程控电话装机5.3万余门,所有乡村全部实现电话程控化。移动用户已达到1.5万户。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完成旧城改造18万平方米,新建城区12.5万平方米,城乡居住条件普遍改善,城镇人均住房16.7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14.5平方米,城区园林绿化面积25万平方米,占城市面积28%。电力供应充足,是全市唯一拥有两座110千伏变电站的县区。
科教文卫
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0906人。其中高级职称390人,中级职称2474人,初级职称8042人,到2003年底,共建立民办科研开发机构5个,实施科技项目56项,开发科技新产品18项,申请专利26项,有48项成果获国家、省、市奖励,科技进步贡献率达38%。建有较现代的图书、文化设施,闭路电视已能覆盖全县所有乡村,拥有县级电视台、广播电台各一座。有8个文学艺术协会,拥有会员300多人。各类作品多次在国家、省、市报刊上发表并获奖。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401所,在校学生19.5万人,小学入学率达100%,初中入学率达99.7%,“两基”巩固率小学达100%,初中97.5%。全县有各类医疗机构29个,专业卫生技术人员2310人,平均每万人拥有医生25.3人,每万人拥有床位4 .1张。医疗设备先进。
名优特产
息县的物产丰富,名优特产甚多。主要有香稻丸、息半夏、息石灰、生猪、黄牛、红麻等,矿产资源中石灰岩、黄沙储量丰富。红麻以拉力强、纤维长、色泽白、质地柔软、吸潮性好著称,种植面积大,产量名列全国县级榜首,生猪色鲜味美好,肉质嫩,瘦肉率高,在港澳市场久享盛誉。息县香稻丸圆如珍珠,色泽光亮,香气馥郁,畅销中外。香米贡酒荣获巴黎世界名酒评选金奖、国家“紫薇杯”奖和河南省“黄河杯”奖,是河南省十大名酒之一。息县石灰素以息灰著称,长期占有豫、鄂、皖三省市场。息县半夏以个大、色好、粉足、体重、疗效高等特点,驰名海内外,是国家重点出口中药之一。
人文景观
濮公山位于淮河南岸,被宋朝诗人苏东坡誉为“东南第一峰”。境内有古息国故城遗址、秦楼遗址、赖国故城遗址等数十处省、地、县文物保护单位。古息州州衙谯楼始建成于元代元贞元年(1295年),高9米,面积414.5平方米,全楼三楹,回廊四面,丹青栋绿、琉瓦映石,蔚为壮观。
进入二十一世纪,开放的息县到处生机勃发,经济社会发展一日千里。息县县委、县政府正团结和带领全县百万人民努力打造和谐的息县。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下,储备了一大批对息县经济社会发展极具战略意义的项目。
息县方言、节俗、礼仪
息县位于黄淮流域南缘,方言属北方方言,同时融入部分吴楚方言成分。总体上息县方言是北方方言中江淮次方言的一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及对外交流,普通话逐渐普及,在公务、商务,汇演过程中,普通话得到广泛使用。
一、息县方言,特殊词汇举例如下:
1、名称
坡 儿 坐的地方(多指椅、凳)。 接下壳子:多嘴惹人烦. 绝窝头:没子老人自嘲
路坝子 水宅的出路。 扁咀子: 鸭子. 脚鱼:鳖 . 虫船子:蚯蚓. 物件:东西
坡豇子 豇豆。 梦孩:智障者. 寡汉条子:光棍. 业雄(去球)勒:人或事不行了
砍干子宝 一种-的方式(通常分 对子和干子)
荷 包 衣服口袋。 二饼:眼镜. 秀咪(南关多称呼):长得好看 甜杆子:甘蔗.
粪远子 挑粪的浅竹篮 牙狗:公狗 下碱脚:打地基 鸡婿眼:夜间视力差.
2、人品,称谓
大 : 父亲 . 老干爷:岳父 老干娘:岳母.
大大 : 大伯父 .
花娘 : 小婶子.
3、日常生活
克饭 吃饭 (又有些地方吃饱饭了叫: 斗饱勒 海饱勒 )
咽菜 劝人吃菜 ; 叨菜 用筷子夹菜. 菜狠子:指大量吃菜的人.
不咋作 一般化 (也有叫: 不咋_ )
荷包蛋 水煮去壳的整生鸡蛋(溏心).
黑饭 晚饭 豌豆油酱:一种扁形的油炸豌豆拌面食品.
手灌子 一种安葬死人用的由自已女儿手捧,用灌头瓶子里面装上米饭上面叉上筷子做的一种祭品
孝帐 一种安葬死人用的由晚辈打着,用白布和竹竿做的一种祭品
孝手巾 一种安葬死人发给每个前来的亲友的白布块
刀头 儿 大年三十晚上或正月十月晚上去租坟祭奠租宗 用大块肥肉上面叉上筷子做的一种祭品
过油 用油炸食品
燎锅底儿 贺迁新居
送筐子 为生小孩的人家送礼
4、动作行为 .
嗯 是的(肯定应答)
送灯 大年三十晚上或正月十月晚上去租坟上烧纸烧香 供刀头儿 放鞭炮祭奠租宗
喊彩 一种男女结婚时新郎头
放炮 1 放鞭炮 2 指矿山上按放0炸石头 3 车胎0 4 打麻将点炮了 5 男女-
哎咬流歪:一种口头语(一搬表惊讶)
给你不把豆呀子:(侮辱人)表骂人的意思
日他姐:一种口头语 牛逼吊二:指某人很牛
夯:用粗棍打. _(Kuo):用细棍打. rou:用手背打.
白兴 别高兴得太早
跑窝子 指女的乱找男人.
窝囊 肮脏 活的差劲.
喳呼 乱说话
撤吊蛋:否定某人所说的话(不正确或不合理与自已不差别)
搞煞子(弄啥子) 干什么
你真懈 好多意思,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意思比如说你干什么事儿搞的很个性可以说你真懈,你说的话很幽默,我们可以说你真懈, 比如说某人很坏,我们可以说:他最懈了!这个词语用途很广,用不同的语调说出来的意思也是不同的!
枪蛋(戗蛋) 这个意思也有很多,比如淮河以南的几个乡镇的意思通常是说某人很幽默说的话很有意思,很少情况说别人很坏,但在广大的淮河北部他们那边的意思是某人非常之坏,而且很0!!!(有故意想找岔激惹出个事)
搞某鸟〔diao}啊(淮南叫:搞摸醒) 问一个熟人在干什么
唉哟儿来(有的叫: 幺海) 通常表示大吃一惊,口头语. 去个球哎:算了.
5、新时期流行的语言
面的 (港田)机动三轮车客载 牛逼:时髦 前卫.
蹦迪 跳迪斯克舞 咪细咪细:让人请客.
开筹备会 婚礼前喝酒会餐 抹点油:额外给点好处.
卡拉OK 利用VCD音响唱歌 脑子进水:办事或说话不合付常理.
上点家伙: 给相关有权的人送财或物,使事情办的顺利.
二、节俗
春节,节时为农历正月初一,又称元旦节。现代人们多于春节期间给长辈拜年。
上元节,节时为农历正月十五日,又称元宵节。息县人自古以来对此特别重视,故有“十五大似年”之说。人们习惯于天不黑就吃“午饭”。吃节饭就标志着过节,故有“早十五,晚年下”之俗。社会上众人欢度元宵节是从当天夜晚举行,其形式有门前挂灯笼;大集镇放焰火,举行灯展,玩龙舞狮,偏僻村庄儿童提灯笼相聚玩耍等,前后三天,往往玩至深夜方散。现于正月十六日,接姑娘回娘家颇有盛行。
清明节,节时在农历三月初,公历4月5日前后,是扫墓祭祖的日子,也是春耕农时季节,稻区开始[泡稻种。各家各户门口插几条嫩柳枝,头带柳叶的风俗。
端午节,节时农历五月五日,又称端午节。过端阳节的意义,是纪念屈原。是指家家户户用糯米,竹裤叶包三角行粽子,门头插艾,点燃菖薄驱毒虫,饮-酒。
乞节,节时在农历七月七。传说为牛郎、织女相会日期,是日夜晚姑娘们遥看牛郎、织女星,暗暗祝愿祈祷,希望能选配理想伴侣。少男少女,于是日夜嘴咬丝瓜根,能听到牛朗和织女说话,实为无稽之谈。
中秋节,节时在农历八月十五日,八月十五日为三秋恰半,金风荐爽,瓜果成熟,丹桂飘香,秋收到仓,银蟾满光,是赏月的良好机会。过此节源于传统习惯,以佳节庆祝一年来辛勤劳动获得的丰收成果。是日夜,举家团圆,吃月饼,鲜果,焦馍,赏明月,喝佳酿,趁月光到田野“摸秋”。
重阳节,节时在农历九月九日,古代过此节形式有登高泛萸,酿菊花酒,作糕点敬老师,逆女忏悔等。
腊八节,节时在农历十二月八日,家家做“腊八粥”(糯米、红枣、莲子、豆类、糖等煮制而成)吃。腊八又是出嫁迎娶的好日子。
小年,节时在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过小年主要是为了祭灶神,为其送行。据民间习惯认为,灶神是上天派驻到各家各户主持小神,一年一度于小年夜晚回到天堂,向玉黄大帝汇报民间情况,并领受第二年的旨意,于大年夜晚返回驻家。各家是日杀掉启明老公鸡,给灶神当马骑,更换新灶历,烧掉旧历,寓意迎接美好的新年,制作米糖,摆酒菜,让灶神“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待到天黑时,焚香烧纸,鞭炮齐鸣,把灶神送上天。送走灶神,举家入席,欢度小年。到大年夜晚,少不了烧香放鞭炮迎接灶神一举,此俗民众对此颇为重视。
大年,年时在农历十二月三十日(或二十九日),又称除夕。过大年为一年中最为隆重的节日。进入腊月就开始准备过年的吃穿用物,谓为“办年货”,将室内外打扫一新,寓有“除旧岁”之意。城镇各家店铺货物齐全,堆摊垒架,供顾客挑选,农民将农副、土特产品带到集市销售,再买回所需年货,呈现购销两旺的繁荣景象,使新年气氛更加浓厚。临近过年,于二十七、八日,开始以清油炸鱼肉鸡等,称为“过油”。年三伞(或二十九)早上,开始换挑符,贴门神(春联),更换中堂和神祖牌位。也有穷家于二十八就把门神贴上,故有“二十八,贴花花”民谚。早贴门神的含义是拒讨帐上门,民俗中有“门神贴上门,要帐不进门”之戒规。年三十晚上设香案列猪头(或大块刀肉)、酒肴、果品,焚香烧纸放鞭炮,举家以辈次,年岁大小跪垫叩拜。然后,合家吃过年团圆饭,年饭是尽其所有,以丰盛为好。饭后撤席,家长端坐堂屋中上方,晚辈依次叩头,向老人“辞岁”,老人赏赐“压岁钱”。除夕夜晚通宵达旦不眠,称为“守岁”(或称为守皮袄)。五炉香后,家长到屋外门前,烧纸焚香放鞭炮,为“接年“(迎财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农历传统节日,由原来以封建迷信为主要内容的形式,逐渐转变为家人团聚,吃顿丰盛的酒宴,亲朋互访,设宴招待,以示对节日的庆祝,但有许多老年人,仍有敬神祭祖活动,多不公开举行。除农历传统节日外,以公历命名的新节日,逐渐为人们所重视。元月1日为元旦节。3月8日为妇女节,3月12日为植树节,5月1日为国际劳动节,5月4日为青年节,6月1日为儿童节,7月1日为中国0纪念日,8月1日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9月10日为教师节,10月1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届时,政府或单位组织集体庆祝活动。
三、礼仪
拜年礼,自古以来,于春节闲遐之际,互相往来,访亲探友,尊长隆师,称为“拜年”。从正月初一至十六日,拜年盛行,初一至初五为拜年高峰期,十六以后拜年称“晚年”,出了正月相互来往不再称拜年。到主要亲族拜年的顺序为:“初一叔(伯),初二舅,初三初四拜岳父”,即初一,二给本族和姥娘家长辈拜年,初四以后,次要亲戚,朋友之间才开始相互交拜。拜年时,多数都要带几包糕点,红糖之类的礼物。新女婿给岳父、母拜第一个新年,要带上比较丰富的礼物(原封退回),凡拜客至家,主人都要准备丰盛的酒宴招待,临走时,主人只收下礼物的一部分,余下留作“压筐底”,主人并给新女婿和儿童拜客串钱。同辈或朋友之间先为年轻者至年长者家拜年,受拜者必回拜,否则为不礼貌。晚辈行拜年礼为“叩头”,平辈相拜礼为“作揖”,现代拜年均改为握手问好。
过春节长辈给晚辈,特别是儿童给串钱,又称压岁钱。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绝大部分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过年给儿童馈以重金,少则几百元,多则上千元。并相互攀比,此类现象既浪费,又不文明,容易影响儿童成长。
婚礼礼仪,改革开放以来,息县基本形式新式的结婚礼仪,结婚需持双方身份证到民政部门办理结婚登记手续,领取结婚证书方能生效,婚礼有主婚人,证婚人,证婚人讲话,新婚夫妇给与会同志鞠躬,夫妇相互鞠躬,介绍自己的恋爱经过,请同志们吃喜糖,给来客敬酒,并表示今后互敬互爱。另有旅游结婚形式,即新婚夫妇领取结婚证后,或由公家集体组织,或任其自由行动,到大城市或名山佳水胜地度婚假,称为“度蜜月”。但在农村,仍有媒人说亲,父母强当家的订婚旧俗,父母往往以女为贵,向求婚者索取大量钱财,对方待媳妇到家门,已是一贫如洗,债务高垒。有些家境困难者,盼媳心切,逐独出心裁,想出换亲绝招,换亲是两家有儿有女,且年龄相当互换为媳,可减少大量聘礼,但往往因感情不好而引起不良后果。
生育喜庆之礼,历代把生男孩称为大喜,生女成为小喜。无论是大喜或小喜,亲友送礼贺喜,主人以礼设宴招待。所送礼品主要有油条、馓子、鸡蛋、母鸡、红糖及小孩衣物,现多为送钱。妇女生育休假一般为一个月时间,故称为“坐月子”,一月后称为“满月”。妇女在坐月子期间,忌进别人家宅,更不准进他家屋门,误犯者得赔礼道歉,并位其烧纸焚香放鞭炮,称为“祭宅”,妇女生小孩忌在娘家(入赘者例外)
建宅乔迁喜庆之礼,建宅为人生一件大事。经数年积蓄和工料筹备,选择合适基础,设计好看实惠式样,建宅盖房都希望经久坚固,居住安全舒适,避免在建造和居住时出事故,以求大吉大利,故于上梁或结顶时,贴楹联(以红纸或红绫,写上“姜太公在此,百物禁忌”或“吉星高照”等字样),撒谷雨(或点红小蒸馍),放大鞭,既表示欢庆,又寓意吉祥。而建宅必须立饮灶,待宅灶落成,迁入新居后,亲友多提肉掂酒前来祝贺乔迁之喜,俗称“燎锅底”,现多为送钱。更有一些风流雅士,粉饰升平,则集资镌匾相赠,匾位木制,红低金字,大书“瑞映华堂”等字样,为新宅更增光彩。
进入1990年代以来,一些外出务工的人员,回村盖起新居,但由于长年在外,盖好后即离去,形成空居,形成浪费。
开业、考取中专大学、参军入伍、转正进级、升官提拔、选送出国等,亲朋好友纷纷馈赠礼品或钱至家祝贺。人们多在喜庆时,以鸣鞭示众,设宴招待。此类馈赠送礼,相互攀比,礼金越来越重,已造成日常开支的重要负担开支。有些人已因此负债。
丧礼,改革开放以来,息县城区全部实行火葬,农村地区及国家政策允许的(例如因宗教信仰不同者)还以土葬为主。家里有丧事,首先请持事者,息县俗称持事客,共商安葬事宜。通常是停丧三日(也有4—7日者),亲朋前来治丧。火化后,将骨灰盒葬入墓穴。后设丧宴致谢。
2020年12月,2020中国十佳食品安全县排行榜发布,息县位列第1名。
2019年3月,息县上榜2018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19年3月,息县列入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鄂豫皖片区)。
2019年1月,农业农村部认定息县为全国第三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
2004年,息县位列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第74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