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
2007年10月,为加快郑州国际航空枢纽建设,河南省委、省政府批准设立郑州航空港区。
2010年10月24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设立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
2011年4月,根据中央编办批复精神,经河南省委、省政府批准设立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郑州航空港区)管理委员会,为省政府派出机构。
2012年11月17日,国务院批准《中原经济区规划》,提出以郑州航空港为主体,以综合保税区和关联产业园区为载体,以综合交通枢纽为依托,以发展航空货运为突破口,建设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
扩展资料:
空间结构:
以空港为核心,两翼展开三大功能布局,整体构建“一核领三区、两廊系三心、两轴连三环”的城市空间结构。
一核领三区:以空港为发展极核,围绕机场形成空港核心区。以轴线辐射周边形成北、东、南三区。
两廊系三心:依托南水北调和小清河打造两条滨水景观廊道,形成实验区“X”形生态景观骨架。同时结合城市功能形成三大城市中心:北区公共文化航空商务中心、南区生产性服务中心、东区航空会展交易中心。
两轴连三环:依托新G107、迎宾大道打造城市发展轴带,形成实验区十字形城市发展主轴。同时结合骨干路网体系形成机场功能环、城市核心环、拓展协调环的三环骨架。
郑州市人民政府-区情概览
开车去航空港区上班
河南省郑州市航空港区属于新郑市
作为实验区的重要一部分,位于郑州市区东南约20公里的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郑州航空港区),是河南省对外开放的前沿和基地,也是郑州都市区建设规划的“六城十组团”之一——航空城。?
综保区(港区)正在推进制造业集群、大型航空枢纽建设和集铁、公、机于一体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建设。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分为北部16平方公里的物流商贸区和南部26平方公里的临空产业区。其中,南部临空产业区以加工制造功能为主,主要布局工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临港物流园区等,重点发展航空器材及相关零部件制造加工、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精细化工等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和高附加值的出口加工业。
扩展资料
战略定位
国际航空物流中心
建设郑州国际航空货运机场,进一步发展连接世界重要枢纽机场和主要经济体的航空物流通道,完善陆空衔接的现代综合运输体系,提升货运中转和集疏能力,逐步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国际航空物流中心。
以航空经济为引领的现代产业基地
发挥航空运输综合带动作用,强化创新驱动,吸引高端要素集聚,大力发展航空设备制造维修、航空物流等重点产业,培育壮大与航空关联的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形成全球生产和消费供应链重要节点。
内陆地区对外开放重要门户
提升航空港开放门户功能,推进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发展和陆空口岸建设,完善国际化营商环境,提升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层次,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建设富有活力的开放新高地。
现代航空都市
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坚持集约、智能、绿色、低碳发展,优化实验区空间布局,以航兴区、以区促航、产城融合,建设具有较高品位和国际化程度的城市综合服务区,形成空港、产业、居住、生态功能区共同支撑的航空都市。
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
强化产业集聚和综合服务功能,增强综合实力,延伸面向周边区域的产业和服务链,推动与郑州中心城区、郑汴新区联动发展,建设成为中原经济区最具发展活力和增长潜力的区域。
-郑州航空港区
灵活性和便捷性。开车上班可以根据个人的时间安排和需求,选择最合适的出发时间和路线,相比于依赖公共交通工具的固定班次和路线,开车可以更加灵活地选择出行方式,减少等待时间和排队拥挤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