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本概况
Haynesville页岩气区,位于得克萨斯州东部与路易斯安那州西北部之间的Salt盆地西侧(图10-19),由美国切萨皮克(Chesapeake)能源公司于2007年发现。
目前,Haynesville页岩显现了较大的资源潜力,页岩气可采储量超过7.11×1012m3,是美国单井产能最高的含气页岩层。Haynesville页岩气区最大的特点是地层压力为异常高压,压力系数>2.0,超压的存在导致单井初始产量高,最高可达84.95×104m3/d,路易斯安那州核心区单井平均初始产量约为39.645×104m3/d,但生产初始递减快,单井估算最终可采储量(EUR)为0.43×108~1.28×108m3,2013年页岩气产量达到412×108m3。
2.页岩气地质特征
Haynesville页岩地层时代为晚侏罗世(晚启莫里支期),在东得克萨斯州和路易斯安那州西北部有两个沉积中心,为盆间隆起所分隔(图10-20)。Haynesville页岩在东部沉积中心厚107~122m,在西部沉积中心厚度一般<30.5m,沿西南方向逐渐变厚。Haynesville页岩埋藏深度较大,东部沉积中心埋深为3048~4572m,西部沉积中心埋深为3962~4877m。
图10-19 Haynesville页岩气生产区域与位置图
(据Ursula Hammes et al.,2011)
根据矿物成分、组构、生物群及沉积结构等特征,Haynesville 页岩可划分为3种岩相:①未成层球粒状硅质页岩岩相,TOC含量为3%~6%,薄片下见含粉砂级大小的硅质颗粒、球状粒、钙质超微化石、菊石类以及丝鳃软体动物,基质由大小为<2μm 至50μm的球状粒构成,有机质随机分散在硅质碎屑与炭质颗粒之间的基质中;②成层球粒状钙质或硅质页岩岩相,TOC 含量为2%~5%,沉积物呈球粒状,小球粒大小为10~50μm,大球粒为毫米级,由生物碎屑、有机体层、球状粒、黏土及方解石碎屑呈层状平行排列构成;③生物扰动钙质或硅质页岩岩相,TOC含量为2%~5%,指示为周期性氧化沉积环境,是掘穴生物偏好钻孔的成层页岩岩相。
Haynesville页岩具有有机质丰度高、储集性能较好、含气量高、黏土矿物含量低的特点。Haynesville页岩TOC含量为0.7%~6.2%,平均2.8%,有机质丰度从西北部向东南部TOC含量逐渐增高;纵向上高TOC含量的页岩主要分布于Haynesville页岩底部,与四川盆地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具有类似特征。目前Haynesville 页岩有机质演化程度高,处于高—过成熟阶段,镜质体反射率Ro为2.2%~3.2%;Haynesville页岩在美国典型的页岩中具有较好的储集性能,其总孔隙度为8%~9%,含气量在2.83~9.34m3/t之间,目前已成为北美页岩气产量最高的页岩层系。
Haynesville页岩基本电缆测井系列(伽马射线,电阻率,中子密度)与上覆的Bossier页岩和下伏 Haynesville 灰岩具有明显的差异,电阻率一般高于 Bossier 页岩,但低于Haynesville灰岩。相对于Bossier页岩,Haynesville页岩干酪根含量高,中子孔隙度较低,密度孔隙度较高。在最具潜力的Haynesville页岩气远景区带,其中子孔隙度曲线和密度孔隙度曲线值相近,呈叠置或相交状态,说明 Haynesville 页岩黏土含量低,干酪根含量高。
图10-20 Haynesville页岩厚度等值线图
(据Ursula Hammes et al.,2011)
1ft=0.3048m
Haynesville页岩由黏土矿物、石英、长石、黄铁矿、方解石胶结物、碳酸盐生物碎屑等组成,其中石英含量在50%~70%之间,黏土矿物含量30%~50%。方解石和硅质碎屑含量变化较大,盆地东部和北部以硅质碎屑沉积体系为主,页岩硅质含量较高;南部和西部以碳酸盐沉积为主,页岩中钙质含量高。黏土矿物主要由伊利石、云母构成,其次为绿泥石、高岭石;碳酸盐主要由方解石构成,含白云石、铁白云和菱铁矿,在部分区域方解石白云石化导致白云石成为主要的碳酸盐矿物。硅质碎屑矿物主要为石英,其次为斜长石,以粉砂-砂粒级大小的石英晶体存在。黄铁矿以结核、莓球状以及交代方解石胶结物、钙壳及介壳形式存在,遍布于全部基质中。
目前,Haynesville页岩气井深一般为3200~4200m,最深超过5639m,钻井方式普遍采用水平井钻井,水平段一般长914~1524m,水力压裂10~15段。在Haynesville页岩气生产中,高温高压在工程方面具有极大的挑战性,包括其对储层易变性、水力压裂的次数、水平井段长度、井间距以及油嘴尺寸的控制。裂缝在美国典型的页岩气区中广泛分布且在开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在Haynesville页岩中高有机碳含量的产层段天然裂缝却相对不发育(岩心观察中裂缝较少),裂缝在开采中作用不很明显。
3.页岩气形成与富集机制
Haynesville页岩气区位于墨西哥湾盆地北部边缘,为被动大陆边缘裂谷盆地,其厚度和岩相变化受裂谷盆地开启及后期继承性活动控制。周边沉积环境为碳酸盐台地、陆源大陆架陆坡和深水陆棚,既有原地碳酸盐沉积条件,又有异地搬运碎屑岩黏土输入,具有化学和碎屑岩沉积双重作用。Haynesville页岩沉积时处于侏罗纪全球厌氧环境背景下高海平面的海进时期,有机质生产旺盛,局部存在封闭条件,水体平静且分层明显,有机质形成与保存条件好,发育有机质含量高的黑色页岩,为页岩气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
Haynesville页岩自晚侏罗世沉积以来持续埋藏,进入大量生油气阶段(Ro=1.0%~1.3%),页岩内因大量生油气而产生异常高压,至白垩纪(100Ma)发生短暂抬升,部分泄压,之后持续缓慢埋藏。由于Haynesville页岩系统保存条件较好,页岩气未曾发生过大规模运移,在现今显示为明显的超压。超压减缓了压实作用对孔隙的破坏,Haynesville页岩中赋存了大量的烃类气体,使其成为具有高温、高压、高产的页岩气区。
众所周知桥梁是我们常见的一种交通方式,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出现了很多数量的桥梁,而且这些桥梁基本上设计都不相同的。因此,几乎每座桥梁,都是有着自己的特色,今天,小编为大家所介绍的这座桥梁,它也是一座规模比较庞大的桥梁,但是同时也被称之为?全世界最可怕的大桥?。
这座大桥,别说新手司机会害怕。就连一些特别有经验的老司机,都不敢尝试开车经过这座桥梁,通常多数都是选择代驾,这座桥梁地处于美国,也就是非常有名气的?切萨皮克湾大桥?。作为美国一座大型建筑桥梁,它于1964年的时候顺利通车。
该桥梁可以说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桥梁之一,切萨皮克湾大桥全长约有6.9KM左右,而且也因为这里附近有很热闹的海港,所以这里的船只比较多,为了给船只避免通行障碍,所以,将这座大桥设计在了距离海平面高达185英尺的地方。
但是,正是因为设计的高度如此之高,让许多想要来往这里的司机们,对此产生了很大的阻碍,原来,在建桥初期,两边的护栏设计,特别的低矮,而且没什么特殊的防护能力。如果汽车在行驶当中,一旦不小心,就有可能直接冲出护栏,因此别说是一些新手司机会害怕,就连一些特别有经验的老司机,也不敢轻易的开车来这里。
而且,当地政府似乎也考虑到这些情况,特意在这里成立了专门的?司机救援公司?。不仅可以处理桥梁上的突发情况,还可以提供代驾服务,虽然代价费用高达30美元,但是,因为每天要通过这里的司机很多,所以,找代驾的还是很多的。但是,却不是容易找到代驾,司机是需要预约才可以。
值得一提的亮点:切萨皮克湾大桥被称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尤其是桥梁的造型比较优美,再加上它自身配合了周边的一些风景,也因此成为人们喜欢观赏的风景线,尤其是站在大桥上向远处眺望,能够看到与众不同美丽的风景。
人们以前对于出国,只是想想的事情,但是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我们想要出国,可以说将是非常简单便捷的事情,而且,通过出国,也能够享受一些美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