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首都叫伊斯兰堡。
伊斯兰堡是世界上年轻的都城之一,也是一座优美而富有特色的现代化城市。伊斯兰堡位于巴基斯坦国境东北部海拔540米的山麓平原上,北靠马尔加拉山,东临拉瓦尔湖,西南距拉瓦尔品第11公里。
伊斯兰堡是一座年轻的城市,市区内没有文物古迹,但它自然景色清新优美,建筑富有浓郁的伊斯兰风格。
伊斯兰堡首都区多现代化建筑,并具有传统的伊斯兰特色。分行政、使馆、居民、工业、商业、绿化等区,四边各有一条高速公路。有汽车车厢制造业和一些中小型轻工业。有真纳大学、伊克巴尔函授大学、核子科学技术研究所等。
最佳旅游时间
伊斯兰堡位于巴基斯坦北部区域,这里的气候较为炎热,每年的2、3月份是旅游的最佳时节。这时候的伊斯兰堡气温不高,较为宜人,同时也是整座城市绿意最浓的时候,游客可以欣赏到遍布全城的花朵,感受这座花园之城的魅力。
巴基斯坦国内的大部分地区处于亚热带,南部属热带气候,北部部分高海拔地区终年积雪。年平均气温27度,年均降雨量270毫升。伊斯兰堡最炎热的时节是6、7月份,大部分地区中午的气温超过35℃,因此应当避开此时间旅行。
巴基斯坦国际伊斯兰大学的简介
巴基斯坦独立之初国土曾经还包括今天的孟加拉国全境,首都也设在今天的孟加拉国首都达卡。后来孟加拉国也独立,成为一个单独的国家,这才形成了今天南亚三国的局面。而这三国家的独立地位,无论这三国的***和人民还是国际社会,都是有共识的
巴基斯坦概况
XINHUANET 来源: 新华网
字体:大 中 小 背景色
国名: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
(The Islamic Republic of Pakistan)
独立日:8月14日(1947年)
国庆日:3月23日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左侧是白色竖长方形,宽度占整个旗面的1/4;右侧为深绿色长方形,中央有一颗白色五角星和一弯白色新月。白色象征和平,代表国内信奉印度教、佛教、基督教、袄教的居民和其他少数民族;绿色象征繁荣,还代表伊斯兰教。新月象征进步,五角星象征光明;新月和五角星还象征对伊斯兰教的信仰。
国徽:颜色同国旗;深绿色和白色。顶端是五角星和新月图案;中间是盾徽,盾面分为四部分,分别绘有棉花、小麦、茶、黄麻四种农作物。盾徽两侧饰以鲜花、绿叶。下端的绿色饰带上用乌尔都文(巴国语)写着“虔诚、统一、戒律”。
国花:茉莉
国家政要: 总统佩尔韦兹·穆沙拉夫 (Pervez Musharraf),2001年6月就任,2002年11月再次就任,任期5年;总理肖卡特·阿齐兹(Shaukat Aziz ),2004年8月任职。
自然地理: 面积为79.6万平方公里 。位于南亚次大陆西北部,南濒阿拉伯海,东、北、西三面分别与印度、中国、阿富汗和伊朗为邻。海岸线长980公里。全境五分之三为山区和丘陵地,南部沿海一带为不毛荒漠,向北伸展则是连绵的高原牧场和肥田沃土。喜玛拉雅山、喀喇昆仑山和兴都库什山这三条世界上有名的大山脉在巴西北部汇聚,形成了奇特的景观。源自中国的印度河进入巴境后,自北向南,长驱2300公里,最后注入阿拉伯海。除南部属热带气候外,其余属亚热带气候。
轻柔飘逸的“莎丽”
人口: 约1. 49亿(2004年)。巴基斯坦是一个由旁遮普(占63%)、信德(占18%)、帕坦(占11%)和俾路支(占4%)等民族组成的多民族伊斯兰国家,95%以上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国教),少数信奉基督教、印度教和锡克教等。乌尔都语为国语,英语为官方语言。主要民族语言有旁遮普语、信德语、普什图语和俾路支语等。
首都:伊斯兰堡(Islamabad)(旧译伊斯兰巴德)位于巴基斯坦东北部的波特瓦尔高原上,背依马尔加拉山,东临清澈的拉瓦尔湖,南面是一片葱绿的山丘,气候宜人,景色秀丽。1959年,巴基斯坦政府决定在这里建设新首都,1970年基本建成,有人口约104万(2004年)。
巴基斯坦北部山区吉德拉尔一古堡
行政区划:全国共分四个省,十个联邦直辖部落地区和联邦首都伊斯兰堡。各省下设专区、县、乡、村联会。 巴基斯坦历史名城拉合尔
简史:“巴基斯坦”源自波斯文,意为“圣洁的土地”或 “清真之国”。巴基斯坦历史悠久,早在5000年前,这里就孕育着灿烂的印度河文明。闻名遐迩的青铜时代的莫亨珠达罗古城遗址可与古尼罗河文明相媲美。历史上,巴基斯坦和印度原是一个国家,后沦为英国殖民地。1947年6月,印巴根据《蒙巴顿方案》实行分治。同年8月14日,巴基斯坦宣布独立。1956年3月23日,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正式成立。 印巴冲突的由来
巴海军舰艇编队2003年
10月在上海进行友好访问
政治:巴基斯坦建国后曾于1956年、1962年和1973年先后颁布过三部宪法。1977年,齐亚·哈克实行军法管制,部分暂停实行宪法。1985年通过了宪法第8修正案,授予总统解散国民议会和联邦内阁、任免军队首脑和法官的权力。1991年7月通过的宪法第12修正案规定联邦政府有权设立特别法庭和上诉法庭,以打击犯罪,整治社会治安。1997年4月,谢里夫政府在议会通过宪法第13修正案,取消总统解散国民议会和联邦内阁的权力,并将解散省议会和省内阁、任免省督、三军参谋长和参联会主席以及最高法院法官的权力归还总理行使。随后,巴议会通过旨在严禁议员叛党的宪法第14修正案"反跳槽法"。1999年穆沙拉夫执政后颁布临时宪法1号令,宣布暂停实施宪法。2002年8月,穆颁布“法律框架令(LFO)”,宣布恢复1973年宪法和哈克时代宪法第8修正案,规定总统有权解散国民议会、任命参联会主席和三军参谋长。2003年12月,巴议会通过宪法第17修正案,规定总统经最高法院批准后有权解散议会,与总理协商后有权任免三军***。
议会实行两院制,由国民议会(下院)和参议院(上院)组成,联邦立法机构。国民议会经普选产生,参议院按每省议席均等的原则,由省议会和国民议会遴选产生。国民议会议席共342席,议员任期5年。参议院设100个议席,议员任期6年,每3年退职半数。
以佛塔为图案的岩画
巴基斯坦吉拉斯岩画(左图) 巴基斯坦的山区小镇吉拉斯素以古老岩画而闻名。从首都伊斯兰堡出发,沿着印度河驱车北行约420公里,就可以到达“吉拉斯一期”岩画遗址。在河岸两旁一块块黝黑而光滑的岩石上,当地先民通过简朴的岩画为我们遗留下了早期人类社会广阔的生活风貌。由于被刻画在巨大的岩石上,吉拉斯岩画至今仍然静静地躺在印度河岸边等待人们的观赏。它就象一座露天的博物馆,无时无刻不在向来往的人们讲述着印度河文明悠久的历史。 组图:美丽的巴基斯坦
2004年2月20日,在伊斯兰堡举行的一个婚礼上,挂满装饰品和钱币的新郎在家门口接受亲友的祝福
经济:巴基斯坦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4%。被誉为粮仓的印度河平原和北部山谷建有庞大的灌溉系统,为水稻、小麦、棉花、甘蔗等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水利条件。粮食基本自给自足,大米、棉花还有出口。由于地处亚热带,水果资源非常丰富,巴基斯坦素有东方“水果篮”之称。在平原洼地盛产香蕉、桔子、芒果、番石榴和各种瓜类,在山地高原则盛产桃子、葡萄、柿子等。主要矿藏储备有天然气、石油、煤、铁、铜、铝土等,还有大量的铬矿、大理石和宝石。工业落后,最主要的工业是棉纺织业,此外还有毛纺织、制糖、造纸、烟草、制革、机器制造、化肥、水泥、电力、天然气、石油等工业。主要进口石油及石油制品、机械和交通设备、钢铁产品、化肥和电器产品,主要出口棉花、大米、纺织品、皮革制品和地毯。巴基斯坦的手工艺品,以技术精湛,历史悠久而著称于世。巴手工艺史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它的骆驼皮和鹿皮制品、地毯、缟玛瑙制品等历经几千年匠人们的琢磨,已日臻完善。
新闻出版: 英文报纸有《新闻报》、《黎明报》、《国民报》等;乌尔都文报纸有《战斗报》、 《时代之声》和《东方报》等。主要通讯社有巴基斯坦联合通讯社(国有)、 巴基斯坦国际通讯社(私营)。广播电台有巴基斯坦广播公司,有27个电台,对外用7种语言广播。电视台有巴基斯坦电视公司,主要城市均有电视台。
2003年11月4日,穆沙拉夫
总统在北大发表演讲
外交: 奉行独立和不结盟外交政策,注重发展同伊斯兰国家和中国的关系。致力于维护南亚地区和平与稳定,在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同时,发展同西方国家的关系。
伊斯兰堡国际伊斯兰大学奠基于1980年11月11日〔伊斯兰历15世纪的第一天〕。接受沙特阿拉伯及伊斯兰世界联盟的资助。于1985年竣工,该校独立办学,不隶属巴基斯坦教育部。其权力机构为最高会议,由17人组成,主席和副主席分别由巴基斯坦总统和伊斯兰世界联盟秘书长担任,成员中除7名为巴基斯坦人外,其他分别是麦加大学、利雅得大学、开罗大学、爱资哈尔大学、马来西亚及麦地那国际伊斯兰大学等校校长和科威特及摩洛哥国际伊斯兰教科文基金组织负责人等。
巴基斯坦国际伊斯兰大学虽然是一所伊斯兰大学,但它的学制仍受英国教育模式的影响。自1985年重新命名后,巴基斯坦国际伊斯兰大学便采用西方的学分制,并沿用伊斯兰教“有教无类、学术自由”的制度。入学的学生除了学完所选的专业课程外,还要必修大学规定的公共课。大学的学位参照欧美国家高等教育惯例,实行学位制,根据不同学科的学分,最低学位是学士学位,此外获得学士学位的学生还可以申请硕士和博士学位,该校学位被世界各国教育部门承认。
这所新时代的国际性伊斯兰大学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出色地担当起了国际伊斯兰文化教育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