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地址:山东省曲阜市静轩西路57号 邮编:273165
外国语学院前身是1960年创建的俄文专科。目前有教职工89人,其中有专任教师79人。教师中有教授9人、副教授20人、博士15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20人、外籍教师10人,有山东省教学名师1人,山东省重点学科首席专家1人,全国教育硕士优秀指导教师3人。教学、科研实力在山东省省属高校中名列前茅, 连续多年排名第一。
学院拥有英语、俄语、法语3个本科专业。其中英语专业是山东省特色专业,是山东省特色名校工程(专业)建设学科,连续几年在山东省本科专业质量评比中名列第一,英语语言学教学团队是山东省省级教学团队,拥有英语语言学概论省级精品课程1门,英语词汇学、高级综合英语和英语写作校级精品课程3门。近五年来,学院曾先后主持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重点项目3项,一般项目若干项,获得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若干项。目前在校本科生986人。
学院拥有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下设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并设有课程与教学论(英语教学论)硕士点及教育硕士(英语、俄语)、翻译硕士(英语笔译、英语口译)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此外,学院还在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下设的“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二级学科博士点招收博士研究生。目前全日制在校研究生205人。
学院拥有“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山东省“十二五”特色重点建设学科1个(分别是“九五”、“十五”省重点建设学科、“十一五”山东省外语类唯一的强化建设重点学科)。该学科在山东省高校中最早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3年);学院拥有“外国语言文化与翻译研究中心”山东省“十二五”强化建设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个、山东省“中西语言文化交流研究”基地1个。学院拥有外国语言研究所1个校级研究所以及外国语言学理论及应用研究、外语教育研究2个校级科研创新团队。学院拥有外国语言学研究、外语教育研究、语料库与翻译研究、国别文学与文化研究4个阵容齐整、特色鲜明、成果突出的学术研究团队。近五年来,先后主持、承担、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8项,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9项,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16项,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5项,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20余项,出版专著教材20多部,译著10余部,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科研成果丰硕,研究优势明显。
学院拥有独立使用的教学楼,面积达6325㎡,拥有资料室及重点学科资料室,现有工具书1155册,中外文图书资料2.3万册,音像资料千余套,有1个山东省省级数字化外语教学实验中心,可充分满足现代化外语教学实验与研究的需要。
学院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俄罗斯、澳大利亚、新西兰等数十个国家的20多所知名大学建立了友好关系,在合作办学、学生互派、学术交流等方面成效显著。
一、曲阜师范大学教务处联系电话和**** 曲阜师范大学教务处联系电话为0537-4456066,该校联系地址为山东省曲阜市静轩西路57号、邮编为273165、联系邮箱为jwc@qfnu.edu。
二、曲阜师范大学简介
曲阜师范大学1955年创建于济南,始称山东师范专科学校。1956年5月,被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曲阜师范学院,同年9月迁址曲阜,开启了兴办本科教育的历程。1970年9月至1974年4月,与 山东大学 文科合并成为新的 山东大学 。1974年4月恢复曲阜师范学院建制。1981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确立为重点建设的六所高校之一;同年,被批准为全国首批招收研究生的高校。1982年,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85年11月,学校更名为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建设日照校区。2003年,取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获得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优秀成绩。2012年,入选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2014年,入选惠普国际软件人才及产业基地项目共建高校。2017年,入选全国第二批创新创业教育示范高校、教育部实施卓越中学教师培养高校。2018年,入选全国创新创业教育典型经验高校50强、山东省首届文明校园。建校64年来,积淀形成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校训精神,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所拥有曲阜和日照两个校区、学科门类齐全、培养体系完善、办学条件优良、教学科研具有相当实力、师资力量比较雄厚的省属重点大学。
学校拥有ESI世界前1%学科3个(工程学、化学、数学),山东省一流学科5个(工程学、数学、中国史、化学、中国语言文学),15个学科入选软科2018“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居全国第107位,其中教育学学科位居全国前10%,在上榜高校中居第15位。设有博士一级学科11个(涵盖7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硕士一级学科25个(涵盖168个二级学科硕士点),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3个,博士后流动站7个,本科专业87个,形成了涵盖文、理、工、法等10大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学科专业体系。建有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个。建有省级协同创新中心3个,18个省级重点学科,8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山东省“十三五”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个省级重点智库,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山东省政府在我校设有6个省部级研究基地,构筑了充满活力的学术创新平台。形成了学士、硕士、博士以及博士后贯通培养,远程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相互衔接的层次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聘请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先生为名誉校长;现有教职工2289人,其中教授277人,副教授603人;拥有双聘院士2人,国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3人,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3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督学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青年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7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高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委员1人,国家和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2人,泰山学者特聘教授11人(含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3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9人,省智库高端人才专家8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7人,全国模范教师5人,全国教育硕士优秀教师5人,凝聚了一支高层次的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