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闽南理工学院邮编是多少 闽南理工学院的邮编为362700,该校地址位于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宝盖风景区,是一所普通本科高等学校。
二、闽南理工学院简介
学校位于我国历史文化名城、著名侨乡、“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福建省泉州市,坐落在台湾海峡西岸、滨海城市石狮宝盖山风景区,校园占地面积1100余亩,总建筑面积50万余平方米。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5000余人,教职工1100余人。
学校以“应用型、地方性、开放式、特色化”为办学定位和“融入泉州、立足闽南、面向福建、辐射全国”为办学面向,学科专业定位为:以工为主,以理为基,经管文教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学校现有光电与机电工程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信息管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财务与会计学院、外国语学院、体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1个教学单位;设置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数字媒体技术、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经济学、商务英语、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资产评估、电子商务、物联网工程、数字媒体艺术、休闲体育、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阿拉伯语、物业管理、国际商务等41个专业,形成理工、经管、服装艺术三大学科群和专业群。学校秉持创办人许景期董事长提出的“为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提供保障并创造价值”的办学理念,培养面向基层的“能说、会做、好就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和管理服务型人才。
目前,学校有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9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省级科研创新平台5个,省级应用型学科立项建设项目3个、培育项目1个,省级示范性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群2个,省级服务产业特色专业4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项目2个,省级学徒制项目1个,省级重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3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级公共基础课实验教学平台4个,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4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4个,省级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园1个等。学生踊跃参加各级各类科技、文化竞赛,近三年来获得国家、省级各类奖项500多项。
学校长期与省内外多所高校建立校际合作关系。与 东北大学 流程工业自动化全国重点实验室合作建立“柴天佑院士工作站”,与 厦门大学 签订两校《教育教学资源合作协议书》,在学科建设、课堂教学、教学管理、师资培训、学术交流、图书设备等教学资源方面,进行全面的实质性合作。学校自1998年办学以来,长期得到长春理工大学、 武汉纺织大学 、西安工程大学、惠州学院、闽南师范大学等省内外高校的大力支持。同时,学校与国内260多家大、中型企业、单位签定了密切的校企合作协议,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创造良好条件。
学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方针,高度重视学生就业工作,近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多次在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检查评估中获“优秀”成绩,毕业生深受社会各界广泛赞誉。
2015年以来,学校先后承办了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第九届海峡论坛·海峡两岸绿色生态合作研讨会、福建省第二十次鼓岭科学会议、首届海丝建筑文化高端论坛等重要活动。已连续五年承办全国高校毕业生服装设计大赛总决赛。
学校曾获省级文明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五四”红旗团委,泉州市社会力量办学先进单位、平安校园等荣誉称号。
一、漳州城市职业学院邮编是多少
漳州城市职业学院的邮编为363000,该校地址位于福建省漳州市西洋坪路10号,是一所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
二、漳州城市职业学院简介漳州城市职业学院是漳州市人民政府举办、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国家教育部备案的一所专科层次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校,属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学院办学历史可由龙溪师范学校溯源至1905年成立的汀漳龙师范传习所,有着百年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先后有许地山、林惠祥、黄稷堂、黄典诚等著名学者在此任教,培育了一批批优秀的小学教育工作者和一批批时代先锋、英才英烈,如彭冲、方毅、王德、李兆炳、苏静等老一辈革命家,王占春、高捷成、柯联魁等革命先烈,培养了许多优秀学生,如杨骚、沈柔坚、彭燕郊等著名专家学者。2003年,龙溪师范学校、云霄师范学校(创办于1958年)并入漳州教育学院(前身为1955年2月创办的龙溪专区小学行政干部讲习班);2007年漳州教育学院改制为普通高等职业学校,更名为“漳州城市职业学院”。2017年学院通过第二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2018年11月顺利通过评估回访,评估整改标志性成果获得专家一致好评。
学院坐落于漳州市芗城区西洋坪高校园区,校本部占地180亩,新华西校区7.8亩,农场93.38亩,校本部总建筑面积14.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2.11亿元;建有校内实训室177间、大学生创新创业园、附属幼儿园和校外实践基地119个。学院注重传承百年师范教育,大力发展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现有全日制在校生5887人(另有,五年专546人,新型职业农民258人)。设有教师教育系、学前教育系、文化艺术创意系、经济管理系、园林园艺系、食品工程系、电子信息工程系,共33个专业。目前学院拥有2个中央财政支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专业、1个省高职院校示范专业、1个省级精品专业、13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个省级教学改革综合试验项目、4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1门首批省级职业教育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被漳州市列为基础教育师资培训基地。
学院拥有一支人员精干、结构合理、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392人,专任教师237人,具有副高级以上教师92人,博士3人,“双师型”教师占55.6%。现有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专业带头人2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一批行业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能工巧匠、非遗传承人等吸纳进入“双师型”兼职教师队伍。
学院秉承龙溪师范百年老校的精神,坚持“以生为本”,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强化质量意识,注重品德修养、综合素质、技术技能和创新意识全面协调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积极探索教学改革,先后获得3个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学院2018年福建省高考(专科批)第一轮招生录取一次性招满,继春季招生全省仅四所高校一次性招满的高校之一又一次重大突破。春秋两批招生均实现“一次性招满”,投档率、录取率均达100%。毕业生以其适应性强、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而受到用人单位普遍欢迎。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
学院坚持开放办学,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境)内外高校、各县区政校企合作,推进“一县一协议”。积极承担漳州市公费师范男生教育,努力补齐漳州教育短板,新增三个国控教育专业,培养小学教育急需人才,现已形成比较完整的小学及以下教育师资培养体系;成立乡村振兴讲习所、开办新型职业农民学历教育大专班,助力乡村振兴。建有校园广播电视台,与漳州电视台深度合作;成立黄道周与闽南文化、闽南民间艺术、互联网经济、花卉、食品技术、智能产品开发等10个研究所,产出了一批研究创新成果。围绕“大抓工业,抓大工业”中心,着力工业包装设计、非遗文化产品传承、非遗知识产权保护等。
目前,学院正以,认真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精神饱满,信心百倍,蹄疾步稳,服务和服从“大抓工业,抓大工业”,大力推进“城市+”发展战略,持续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推进内涵建设,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区域知名、行业领先,具有一定示范和引领作用的高水平城市职业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