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居里(1867-1934年)世称“居里夫人”,全名:玛丽亚·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 法国著名波兰裔科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1867年11月7日生于华沙。
1903年,居里夫妇和贝克勒尔由于对放射性的研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11年,因发现元素钋和镭再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2] ,成为历史上第一个两获诺贝尔奖的人。居里夫人的成就包括开创了放射性理论、发明分离放射性同位素技术、发现两种新元素钋和镭。在她的指导下,人们第一次将放射性同位素用于治疗癌症。由于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居里夫人于1934年7月3日因恶性白血病逝世。
海伦·凯勒(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出生于亚拉巴马州北部一个小城镇——塔斯喀姆比亚。是美国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毕业于美国拉德克利夫学院。在十九个月时因患猩红热而被夺去视力和听力。享年88岁,却有87年生活在无光、无声的世界里。在此时间里,她写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人生故事》《石墙故事》等,并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机构,1964年荣获“总统自由勋章”,次年入选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二十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之一。1899年6月考入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海伦·凯勒的代表作。该书的前半部分主要写了海伦变成盲聋人后的生活,后半部分则介绍了海伦的求学生涯。同时也介绍她体会不同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以及她的慈善活动等等。她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赐予的一切。此外,本书中收录的《我的人生故事》是海伦·凯勒的自传性作品,被世界称为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
花木兰(412年-502年),北魏时期,北方游牧民族柔然族不断南下骚扰,北魏政权规定每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线。但是木兰的父亲年事已高又体弱多病,无法上战场,家中弟弟年龄尚幼,所以,木兰决定替父从军,从此开始了她长达十几年的军旅生活。
去边关打仗,对于很多男子来说都是艰苦的事情,而木兰既要隐瞒身份,又要与伙伴们一起杀敌,这就比一般从军的人更加艰难!可喜的是花木兰最终还是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数十年后凯旋回家。皇帝因为她的功劳之大,赦免其欺君之罪,同时认为她有能力在朝廷效力,任得一官半职.然而,花木兰因家有老父需要照顾拒绝了,请求皇帝能让自己返乡,去补偿和孝敬父母。
武则天唐高宗李治皇后,后为周则天皇帝,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624—705年)。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东)人。
武氏自立为皇后之后,开始参预朝政,与高宗并称“二圣”。683 年,高宗死,李显继位为中宗,尊武氏为皇太后,由太后临朝称制。翌年,废李显为庐陵王,立李旦为睿宗,武太后掌实权。690 年,废李旦自立为则天皇帝,改国号为周,改元天授,史称“武周”。
武则天称帝后,大开科举,破格用人;奖励农桑,发展经济;知人善任,容人纳谏。在她掌理朝政近半个世纪,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为后来“开元盛世”打下基础。
王昭君原名王嫱,字昭君,西汉南郡(今湖北省兴山县高阳镇)人,与西施、貂婵、杨贵妃并称我国四大美女。汉元帝时被选入宫。竟宁元年春(公元前33年),匈奴呼韩邪单于入汉亲觐元帝,要求“婿汉氏以自亲”。为维护民族团结,王照君毅然“出塞”。
入匈奴后,被封为宁胡阏氏(即皇后),从此汉匈两族和睦相处,“数世不见烽火之警,人民炽盛,牛羊遍野”。董必武有诗赞曰:“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词容各摅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
:玛丽·居里(Marie Curie,1867年11月7日—1934年7月4日),出生于华沙,世称“居里夫人”,全名玛丽亚·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Maria Sk?odowska Curie),法国著名波兰裔科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
海伦·凯勒(Helen Keller,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美国著名的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在十九个月时因患急性胃充血、脑充血而被夺去视力和听力。1887年与莎莉文老师相遇。1899年6月考入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
花木兰(412年-502年),花木兰的事迹流传至今,中国古代巾帼英雄,忠孝节义,代父从军击败入侵民族而流传千古,唐代皇帝追封为“孝烈将军”。花木兰故事的流传,应归功于《木兰辞》这一方民歌,但花木兰的姓氏、籍贯等,史书并无确载。
武则天(公元624年—公元705年12月16日),本名珝,后改名曌,山西文水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正统女皇帝(690年―705年在位),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后世将其与汉朝的吕后并称为“吕武”。
王昭君(约前52年—约8年),名嫱,字昭君,乳名皓月,西汉南郡秭归人,今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人,西汉元帝时和亲宫女,与貂蝉、西施、杨玉环(杨贵妃)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晋朝时为避司马昭讳,又称“明妃”,王明君。
"护士节"是为了纪念谁?
100米女子世界纪录是10秒49。
女子100米的世界记录是10秒49,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的美国选手弗洛伦斯·格里菲斯·乔伊娜于1988年7月16日创造。三十年来,从未有人打破。美国现代女子短跑选手弗洛伦斯·格里菲斯·乔伊娜。她在1988年七月十六日在印第安纳波利斯举行的美国奥运预选赛中,创下了女子100米短跑10秒49的记录。
1988年韩国汉城奥运会上,有“花蝴蝶”美誉的美国短跑运动员格利非斯·乔伊娜在汉城奥运会上一人包揽了女子100米、200米和4×100米接力3个项目的金牌,并在4×400米接力项目中与队友一起夺得银牌。乔伊娜以21秒34刷新了女子200米的世界纪录,在100米项目中,她跑出的10秒49的成绩也是奥运会历史上的最快纪录。
她创造的女子100米10秒49和200米21秒34的世界纪录,20年来让所有人望尘莫及。即便是后来的美国短跑皇后琼斯(wiki),她的10秒65和21秒62的成绩与乔伊娜的纪录相比也黯然失色。
弗洛伦斯·格里菲思-乔伊纳简介
弗洛伦斯·格里菲思-乔伊纳(Florence-Griffith-Joyner,1959年12月21日至1998年9月21日),美国女子田径运动员。1983年,弗洛伦斯·格里菲思-乔伊纳获得赫尔辛基国际田联世界锦标赛女子200米项目第4名;1984年,获得洛杉矶奥运会女子200米项目银牌;1987年,获得罗马国际田联世界锦标赛200米项目银牌。
1988年,她获得汉城奥运会女子100米、200米、4×100米接力金牌以及4×400米接力银牌。1989年乔伊娜在欧文斯奖的领奖台上宣布自己退役。1998年9月21日,38岁的她在睡眠中去世的消息传来。随后的尸检报告宣布她死于癫痫病发作而引起的窒息,而非违禁药物。1999年她仍被权威人士评选为20世纪夏季奥运会10名女子最佳运动员之一。
5.12国际护士节的来历是为了纪念近代护理的创始人——英国护士弗洛伦斯·南丁格尔而设立的。
1820年5月12日,“提灯女神”南丁格尔出生于佛罗伦萨市的一个英国上流社会家庭。她出身名门,却专门赈济穷人,不惜与家人冷战数年;为了终生致力于护理事业,拒绝了所有求婚者,终身未嫁;她亲赴战场照料伤员,每晚手执风灯巡视,被誉为“提灯女神”。
“5.12"国际护士节设立在南丁格尔的生日这一天,就是为了纪念这位近代护理事业的创始人。她用一生的忘我工作证明了护士工作的重要性,“南丁格尔”,就是护士精神的代名词。
护士节来历:
1854年至1856年间,英法联军与沙俄发生激战。在英国一家医院任护士主任的南丁格尔,带领38名护士奔走前线,参加护理伤病员的工作。
因当时医疗管理混乱,护理质量很差,伤病员死亡率高达42%。在这种情况下,南丁格尔下定决心潜心改善病室的卫生条件,并加强对病人的护理和营养。半年之后,医院的伤病员死亡率下降到了2.2%。这一事迹传遍全欧。
1860年,她在英国伦敦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正规护士学校。她的护士工作专著,成了医院管理、护士教育的基础教材。鉴于南丁格尔推动了世界各地护理工作和护士教育的发展,因此被誉为“近代护理创始人”。南丁格尔1910年在睡梦中逝世后,国际护士理事会把她的生日5月12日定为“国际护士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