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商品的分类
1.《商品分类及编码协调制度》
简称《协调制度》。国际上,《协调制度》采用六位数编码。我国在六位数编码的基础上,使用的是十位数编码,前两位码代表章(Chapter),第三、四位码为商品在该章的位置,上述第一至第四位码称为节(Heading),其后续接的第五、六位码称为目(sub-heading),前面六位码各国均一致,第七位码以后各国可依本身需要而定(美国及加拿大采用十位码,欧共体为八位码)。
2.HS编码中,“类”的编排原则
“类”基本上是按经济部门划分的,《协调制度》将商品分为21类。
3.HS编码中,“章”的编排原则
《协调制度》将商品分为97章。
①商品原材料的属性原则
按商品原材料的属性分类,将不同原料的产品一般归人不同的章内。
②加工程度的原则
章内按产品的加工程度从原料到成品顺序排列。
③商品的用途或性能的原则
④注释的原则
正确的归类和HS编码十分重要,尤其是要特别关注“注释”中的例外情况。
4.国际危险货物分类
凡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特性,在运输、装卸和储存保管过程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毁损而需要特别防护的货物,均属危险货物。
《国际海上危险货物运输规则》将危险货物划分9大类24小类,共计2500多种。
有一句话叫做选择努力更重要,是的选好了外贸产品将会事半功倍。我10年外贸经验,可以提供几个参考依据。
1.市场容量足够大的产品。市场容量足够大,就证明了有做大的可能,有很大的市场,证明每个国家都需要,那么做这行业生意的人也会很多,找到客户的几率就会大很多,相比冷门行业获得客户的成功低得多。
2.一般来说,体积小,重量低但是货值高的产品。我曾今刚毕业的时候做过一种产品叫塑料袋,这种产品客户一般都会打样,你发个快递的成本都要几十美金了,而一个袋子才零点几分钱。。。。算上海运费,客户大部分都会在他们国家当地购买了,没必要进口。
3.有附加值的产品。有附加值的产品做起来利润比较高,有一定的门槛,竞争也会相应的比较低。做起来会免去了客户为几毛钱的价格差距离你而去的尴尬,不会出现客户到处报价的情况。
4.新手建议选择成品行业,不要选择原料市场,上游产品市场,这样子做起来会比较累,订单周期也比较长。
5趋势产品,就是你看到市场的卖的比较火爆的产品,这个是最好判断的。
希望对你有帮助!
关注私信我可以得上电子档的名录!
12年外贸经验,也走南闯北,还在非洲飘了三年,简单说说吧。
1:外贸的原单和跟单,衣服鞋子包包之类,但是货很少,一般仿品居多,你拿到肯定赚了,不愁卖的。
2:小商品,以义乌为尊,好多商品的质量好的超乎你的想象,我以前一直以为国产的精品很少,后来发现是价格不对。但是很多小商品老板不对国人开放,怕被复制这个有些伤。
3:如楼上朋友所说的机器人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