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安是甘肃省天水市的一个县。
秦安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天水市北部,渭河支流葫芦河下游,?秦安县地处黄土高原内陆,地貌特征体现了典型的黄土梁、沟壑和河谷地形。县域东西长约65千米,南北宽约50千米,总面积1601平方千米。
秦安县的特点
秦安古称成纪,史载“羲里娲乡”地,已发现仰韶、马家窑、齐家文化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72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即大地湾、兴国寺、文庙大成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65处。
当时宋金对峙,长期战乱,统治者为求安宁缀以“安”字,而起名为秦安。秦安县属陇中黄土高原西部梁峁沟壑区,山多川少,梁峁起伏,沟壑纵横,是甘肃省十八个干旱县之一。
甘肃天水邮编741000。
天水市,古称秦州、上邽,甘肃省辖地级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天水市是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复确定的甘肃省域副中心城市,关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截至2022年4月,天水市辖2个区、5个县,总面积1.43万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末,天水市常住人口为295.44万人。
天水市因“天河注水”的传说而得名,拥有约8000年的文明史,以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秦早期文化、麦积山石窟文化和三国古战场文化为代表的“五大文化”。天水市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截至2022年4月,天水市共有旅游景区景点228处。
天水历史文化
1、伏羲文化
五千多年前出现的伏羲文化是中华文化与文明的源头。传说伏羲皇发明网罟,教民渔猎,创八卦,别姓氏,倡导彩陶文化、玉石文化、龙文化等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2、大地湾文化
大地湾文化是华夏先民在黄河流域创造的古老文明,是华夏文明的来源之一,中国新石器时代发现的最早的遗址。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城东北45千米处的五营乡邵店村。是黄河中游最早也是延续时间最长的旧石器文化和新石器时代文化,存在于约距今4800至60000年。
3、石窟文化
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麦积山石窟,因该山状如堆积的麦垛而得名,位于天水东南约30千米山中。据文献记载,石窟始建于后秦,大兴于北魏明元帝、太武帝时期,孝文帝太和元年后又有所发展。西魏文帝元宝炬皇后乙弗氏死后,在这里开凿麦积崖为龛而埋葬。北周的保定、天和年间,秦州大都督李允信为亡父建造七佛阁,成为中国著名石窟群之一。
4、先秦文化
天水是秦国的发祥地,秦人先祖赢非子在此牧马有功,于公元前890年被周孝王封邑于秦亭,即今天水一带,经二百多年的发展壮大,于公元前762年东迁陕西关中一带,开始了统一六国的步伐。秦人在统一六国的过程中,于公元前688年在天水市的清水、甘谷两地建立了邽县和冀县,这是中国历史上建城设县最早的县。秦国早期文化遗存主要集中在甘肃天水一带。
5、三国文化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割据称雄,因天水市战略地位的重要,一些帝王将相,军事首领在这里演出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历史活剧,诸葛亮六出祁山、失街亭、收姜维等故事,都发生在天水。
以上内容参考-天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