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湖属于湖北省武汉市的黄陂区武湖街道,武湖又名北湖、黄汉湖,武湖被称为长江绿谷,是世界自然基金会湿地自然保护区。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武湖,因“武”得名,因“文”添彩,因“绿”增辉。黄陂南部武湖生态农业园区涉及我区近100平方公里。武湖农耕年华生态农业园,经过几年建设,已经形成了全国知名、全省样板的种类结合科技农业示范园区。湖区占地面积现已突破5万亩。以武湖、后湖、木兰湖、梅竹松湖等为依托,发展以观光渔业、观光水禽为主要特色的水上生态观光农业。
武湖发展历史
历史上的武湖,烟波浩渺,南通长江,北连滠水,是演练水军的理想之所。早在2000年前,武湖便以“武”出名。
据《广舆》记载:东汉江夏太守黄祖常率领水军到湖中操练,并将其坐骑拴在附近的辛店马场庙,而被湖水浸湿的铠甲,则晾晒在湖心岛的山坡上。后来晾甲的小山坡名为晾甲山,黄汉湖则更名为武湖。
因这里是水陆通达长江的五通口岸,军事要冲,土地又肥美,历来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东汉末年,名将黄祖在此湖练武、练兵,命名武湖。此后,三国名将文聘、孙权、孙壹,东晋朱伺,南朝梁武帝,宋朝管如德,元朝伯颜,元末天完政权倪文俊、明朝开国将领、济阳郡公丁普郎、民国胡龙骧等人都曾在此湖畔练武。
武湖(一般指武湖街道)属于黄陂区。
武湖街道,隶属于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地处黄陂区东南部,东与新洲区阳逻街道交界,南与洪山区天兴乡八吉府街道隔江相望,西与江岸区后湖街道一桥之隔,北与三里镇毗邻,总面积81平方千米。
武湖街道地势由西南向东北降低,地貌分属准平原花岗地、冲击平原地、湖洼平原地三种类型;地面高程多在海拔18—25米之间;境内最高峰位于立山头,位于青龙分场新华生产队,海拔27.6米;最低点鱼池地位于五七分场渔业队,海拔15.6米。
历史沿革: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4月,现武湖街道境域解放。
1960年,开始围垦。
1962年,设置农场编制,名为武湖农场;建场后,隶属孝感行署农垦局与黄陂县双重领导。
2005年,设武湖街道。
截至2021年10月31日,武湖街道辖12个社区:五通口社区、胜海社区、肖咀社区、新桥社区、滨湖社区、高车社区、青龙社区、沙口社区、东风社区、汉北社区、工贸社区、五七社区,街道办事处驻五通口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