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陆镇横沟村位于郑陆镇东部,交通十分便捷。2001年村域优化调整与后横沟村合并,成立了新的横沟村, 新成立的横沟村总面积为2.48平方公里,辖22 个村民小组,总人口为3112人。全村有大小企业共14家,其中2000万以上的规模企业有3家, 2013年实现工业产值2.8亿元,村集体经济总收入100万元,全村农民人收入达12300元。
近年来,横沟的村级经济健康稳定增长,社会公益事业也得到了同步发展,为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全村硬化道路面积 21余万平方米,家家户户贯通了水泥路;全村安装路灯298盏;中心河二侧种植香樟树木2300余棵。在 2003年—2010 年对全村主要生活用水河清淤 8 条计 23000 余方;在 2005 年对全村自来水管网实行彻底改造,改用长江水。为保证村民有一个洁净的环境,按上级要求全村实行环境的长效管理,同时也提高了村民的环境卫生意识。
横沟村与粮庄桥村、舜南村、查家村、舜北村、省岸村、翟家村、焦溪社区、施家巷村、董墅村、石堰村、牟家村、徐家村、新沟桥村、三皇庙村相邻。
横沟村附近有寺墩遗址、大圣庵、北夏墅学校旧址、黄天荡许宅、仲明中学旧址、美新照相馆旧址等旅游景点,有天宁寺素食、常州芝麻糖、金钱菜、龙城东坡宴、常州公婆饼等特产。
常州天宁区邮编
牟家村——国家级农村现代化示范区、江苏省最具魅力休闲乡村。这里,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天人合一,相映成趣,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范。
牟家村,位于常州市武进区郑陆镇,全村总面积2.1平方公里,下设6个村民小组,615户,户籍人口2186人,常住人口5000余人,全村净资产近1亿元,村级年收入1000余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万余元。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牟家人敢于探索、勇于实践,从一穷二白的小村庄发展为远近闻名的综合实力强村,从杂乱无章的原始村落发展为赏心悦目的新型田园都市,从平淡无趣的农村生活发展为丰富多彩的现代文化牟家的巨变无不体现了牟家人“创先进、共奋斗”的牟家精神。
艰苦发展之路。70年代,牟家村是一个农业为主、工业落后、生活贫困的农业村;80年代,牟家村办起了第一家村级工业企业——牟家村农机厂,开始涉足工业领域,并不断发展壮大;90年代,牟家村工农业快速发展,跃升“亿元村”;21世纪初,牟家村完成了集体企业统一改制,成立了全省首家“以土地为中心”的股份经济合作社,集体资产的“资产重组”和“二次分配”成为村级收入和村民收入的新增长点,更为牟家村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不可或缺的经济保障。
创新发展之路。2005年,党中央作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牟家村两委敏锐把握时代脉搏,吃透方针政策,立足村情谋发展,与时俱进闯新路,率先启动了农村城市化建设。按照“规划先行、科学布局、长期建设、集中居住”的原则,统筹规划了600亩观光休闲农业区、300亩居民生活区和600亩工业集中区,并一以贯之加以实施。创新发展现代特色农业,600亩的农业生态休闲观光园融合了农业生产、农业科研、农业观光等,并成功开发二条农业旅游线路,实现了农业生产和观光旅游的有机结合,先后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中国休闲旅游自然村、江苏省四星级乡村旅游点等。率先启动集中居住建设,牟家村从1997年起全面停办农户自建房,按照村民自愿原则,统一代建安置,集中居住,目前全村集中居住率已超60%,已建成牟家村别墅区、袁家村别墅村、南苑别墅区、南苑公寓楼小区和申怡花苑公寓小区,小区内配套设施全部到位,标准化物业管理。
牟家村附近有寺墩遗址、大圣庵、北夏墅学校旧址、黄天荡许宅、仲明中学旧址、美新照相馆旧址等旅游景点,有天宁寺素食、常州芝麻糖、金钱菜、龙城东坡宴、常州公婆饼等特产。
常州天宁区邮编是213101。天宁区辖6个街道、1个镇:雕庄街道、青龙街道、茶山街道、红梅街道、天宁街道、兰陵街道、郑陆镇,60个村、74个社区,区人民政府驻政府青龙街道境内,办公地址为竹林北路256号。
天宁区位于常州市东北部,东及东北与无锡江阴市接壤,南邻武进区,西接钟楼区,西北与新北区相连,总面积154.84平方千米。天宁区地处长江下游南岸,属太湖流域水网平原。境内地势平坦,西北略向东南倾斜,地面高程3米至6米。地表主要由粒径较小的淤积物和湖积物组成,大部分为冲积相粘性土。
天宁区属北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润,雨量丰沛,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7.2℃,年日照时数1651.7小时,年降水量1123.5毫米。
天宁区境内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澡港河直通长江,采菱港与太湖相连,北塘河与大运河、长江贯通,境内有采菱港、大通河、西河、横塘河、宁河、申浦河、黄天荡河、青龙港、丁塘港、芦浦港、童家浜、草塘浜、黄家浜、隆兴浜、窑墩浜等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