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公开信息显示, 湖北 大学知行学院地址在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谌家矶街兴盛路特1号,邮编:430011。
学校简介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创办于2000年,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湖北大学举办的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湖北省首批应用转型发展试点高校,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候选单位。
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提高办学质量和科技创新能力为主线,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和开放办学,全面实施综合改革,将学校建设成为规模结构合理,优势特色鲜明,创新 创业 能力突出,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贡献的应用技术型高校。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发展,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较好地实现了办学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知行合一”的办学特色日益彰显。
学校秉承“厚德载物,认知践行”的育人理念。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呼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能力素质的新要求,突出能力本位,注重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以培养“专业有潜力、 就业 有优势、创业有能力、发展有后劲,服务于生产、管理一线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精心营造“读 书 在知行”的校园文化氛围。
荆州教育学院邮编 附地址和介绍
一、湖北大学在哪个区 湖北大学 是在武汉市武昌区,具体地址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该校是湖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
二、湖北大学简介
一、历史沿革
1931年,学校前身湖北省立教育学院在武昌宝积庵诞生,此后迭经国立湖北师范学院、湖北省教育学院、湖北省教师进修学院、湖北师范专科学校、武汉师范专科学校和武汉师范学院等时期。1984年8月,更名改制为 湖北大学 。2013年7月,湖北省人民政府、教育部签署文件,共建 湖北大学 。
二、办学条件
现有武昌主校区、汉口校区、阳逻校区等3个校区,总占地面积2100余亩。校舍总建筑面积71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3.76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24亿元。图书馆总面积4.73万平方米,馆藏纸质文献241.51万册,电子图书总量297.58万册,中外文数据库311个。
三、人才培养
现有在校普通全日制本专科生1.8万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6000余人。有3个国家级产教融合基地、2个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3个省级大学生实习实训(示范)基地、11个省级研究生工作站与研究生教育实践基地、1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大学生创新活动基地。曾荣获6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87项省级教学成果奖。获批2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93个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拔尖创新人才试验计划项目。有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0个省级品牌专业、6项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1个省级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10个省级“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项目。有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有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3门省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0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9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52门在线开放课程上线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全国地方高校优课联盟等社会公众平台。学校是国家级创新创业示范高校,获批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近550项。
新世纪以来, 湖北大学 较早提出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目标,较早开办了包括国家文科和理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在内的各级各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验班近20个,率先实施了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的“楚才计划”,成立了湖北高校首家通识教育学院。此外,还积极组织实施了相近学科联合培养、文史哲打通培养,以及按一级学科大类培养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004年,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评“优秀”,2017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特别是近年来,学校通过大力实施“一流本科教育工程”、“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计划”、“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以及本硕博贯通培养的“十年树人计划”等一系列举措,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确保了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2016年,成功获批国家级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学生多次在全国“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数学建模大赛、电子设计大赛、大学生英语竞赛等重大赛事中获一等奖。校五人制足球队自2003年组建以来,获得全国冠军15次,5次代表中国参加世界大学生五人制足球锦标赛,并取得中国在该项目历史上的最好成绩第7名。校龙狮团自2006年组建以来,获第五届世界龙狮锦标赛北狮项目2个世界冠军。
四、学科专业
学科专业涵盖哲、经、法、教、文、史、理、工、农、医、管、艺等12个学科门类。其中,材料科学、化学2个学科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全球前1%,材料科学学科入选US News世界最佳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纳米科学与技术入选软科世界一流学科,跻身世界高水平学科行列。材料科学与化学、中国语言文学与哲学文化、生物学入选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有15个学科在湖北省属高校中排名第一,8个学科在湖北地区高校中排名前三。现设有18个学科性学院,本科专业78个。有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拥有16个“十二五”湖北省重点一级学科,2个“十三五”湖北省优势特色学科群,44个“楚天学者计划”设岗学科。
五、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433人,其中正、副教授885人,博士生导师129人、硕士生导师808人。学校有双聘院士2人、“*奖励计划”2人、“”5人、“*”6人、国家“杰青”2人、国家“优青”2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2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人、“百千万人才工程”5人、全国模范教师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6人、中科院“*”2人。有湖北省“*”21人、“楚天学者计划”183人,36人享受国务院和湖北省、武汉市政府特殊津贴,27人获批国家和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六、科研与服务
学校现建有省部共建生物催化与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药物高通量筛选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湖北省重点实验室6个、工程实验室3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个、基础条件平台1个,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2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2个,省文化厅重点研究基地1个,是3个湖北省“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牵头单位和1个国家级、3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参与单位。学校牵头与有关单位(企业)联合组建了天沭新能源材料工业研究设计院、 湖北大学 —贵州地税电子税务研究中心、湖北省精细磷化工技术研究院、湖北区域发展研究院和湖北县域治理研究院等多个科研机构,整合校内人文学科组建了高等人文研究院。
学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专门史、哲学与文化、文学与语言、理论经济学、新型材料、生物技术、基础数学、生态环境、化学化工、信息与电子、教师教育等领域形成了较为明显的优势和特色,曾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现建有30余个校企研发中心,与省内各市(州)均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具有旅游规划和土地规划甲级资质,主持完成全省40%以上的旅游规划。积极参与“智库”建设,相关专家学者为各级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提供了一大批高水平的思想理论成果和决策咨询方案,湖北县域治理研究院入选湖北改革智库、湖北文化建设研究院入选湖北省委决定重点建设的全省十大新型智库。近年来,学校多次被评为全省“服务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先进单位”,进入“在鄂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排行榜”前十名。
七、国际交流
学校已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50所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关系,并先后与美国孟菲斯大学、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大学合作建立孔子学院,与波兰雅盖隆学院合作建立孔子课堂。其中,美国孟菲斯大学孔子学院和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孔子学院多次荣获“全球先进孔子学院”称号。学校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招收国际学生,现有本、硕、博等各类国际学生200余人。“ 湖北大学 巴西研究中心”和“ 湖北大学 拉丁美洲研究中心”双双获得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备案。“能源捕获和环境传感绿色技术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入选国家外国专家局“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经教育部批准设立教育部出国留学行前培训与研究中心,经湖北省教育厅批准接收湖北省教育自费留学服务中心,外事工作与留学管理服务体系不断健全。
八、桃李芬芳
建校以来,学校已累计培养输送各类高级专门人才30余万人,用人单位一致赞誉 湖北大学 毕业生“留得住、用得上”,学生普遍具备为人诚实、专业扎实、做事踏实的“三实”精神。一大批毕业生已成长为湖北乃至全国党政管理、教育科技、新闻出版、企业经营等领域的精英和骨干力量,拥有院士、专家学者、党政领导、知名企业家等众多杰出校友。学校被誉为“培养优秀干部、优秀教师、优秀新闻工作者的摇篮”。
九、发展目标
面向未来,学校将立足湖北、服务地方、辐射全国、走向世界,在“十三五”末期,力争实现若干核心指标进入全国高校前100名、综合办学实力和水平向全国高校100强迈进的目标;在建校100周年之际,努力建成有较高国际影响和重要国内贡献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邮编 附地址和介绍
湖北大学在安徽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2013-
湖北大学教务系统登录入口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教务处电话 附号码及其他****
湖北大学邮编 附地址和介绍
湖北大学教务处官网登陆地址
湖北大学教务处新系统入口:jwc.hubu.edu/
湖北大学在哪里 附准确地址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在哪里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 ;
一、荆州教育学院邮编是多少 荆州教育学院的邮编为434001,该校地址位于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江津东路100号,是一所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公办高等专科院校。
二、荆州教育学院简介
荆州教育学院创办于1971年,前身是沙市师范学校,1997年更名为荆州教育学院,2013年,湖北省档案学校并入我院,是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公办高等专科学校。学院位于人文荟萃的历史文化名城——荆州,占地面积200余亩,校舍面积10万平方米。按现代化标准修建了艺术楼、培训楼、图书馆、计算机网络中心、数字化普通话测试中心、数码钢琴教室、蒙台棱利教室、情景教室、沙盘游戏教室、录播教室、钢琴练习室、舞蹈室、绘画室、机电实验室、实习工厂等教育教学设施,配备了国家标准运动场、篮球场、网球场、羽毛球场等运动设施,教育教学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环境雅致。
学院设有学前教育系、中文系、外语系、计算机科学系、体育系、艺术系、管理科学系、信息工程系、乘务系、航空机电系、中专部等11个教学系、部,共开设19个专业,23个专业方向,涵盖文、教、理、工、管、经等6个学科门类。并与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合作开办了网络教育荆州教育学院学习中心。学院拥有一支业务精湛、结构合理、教学能力强和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3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共56人,讲师73人,外藉教师2人。随着教师队伍整体实力的不断增强,学院科研成果丰硕,“十二五”期间,学院教师共公开发表论文265篇、出版教材13本、著作16部。《荆州教育学院学报》共出版20期。省级课题结题10项,市级课题1项。荆州市社会科学(第五、六、七届)评奖共5项成果获奖,荆州市自然科学评奖共1项成果获奖。
学院建有微格教室、多媒体试听教室、电子阅览室、多功能演艺大厅;配备音乐、美术、舞蹈等专业教室和80间钢琴训练房;配备有数字语音、网络教育技术、数控技术、模具制造技术、汽车运用技术、电子电工技术、电工电拖、餐饮服务、客房服务、珠宝加工等11个实训实验室及12间机电房;配有电脑1000余台。并与市内外重点幼儿园、工厂企业和星级酒店建立了与专业学习配套的实训中心和校外学习基地。院图书馆共有藏书25万册,国内外各类期刊1000余种。
学院将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作为办学的重要抓手,一直重视营造高品位的校园文化,长期坚持举办“校园百家讲坛”、“毕业生汇报演出”、“大学生田径运动会”、“学前教育五项全能竞赛”、“红五月艺术节”、“校园之星评选”等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致力于不断充实学生业余生活和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为学生认知社会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并通过建立健全各种“奖、贷、勤、补、减”助学机制,完善了资助保障体系,为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建校四十多年来,学院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以改革促进步,办学规模逐步扩大,专业建设日益加强,办学效益不断提高,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素质良好、实践能力强和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毕业生。近年来,以98%的一次性就业率、100%的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率赢得了社会赞誉,并在“湖北微笑大使”选拔赛、 湖北大学 生计算机技术大赛、湖北大专学生英语应用技能考核、湖北省大学生运动会等赛事中不断取得骄人成绩。另外,荆州市教育干部培训中心、荆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荆州市普通话培训测试工作站设在我院,并承担省级以上培训项目,包括“国培计划”-湖北省幼儿园骨干教师置换培训项目,“国培计划”-湖北省幼儿园转岗教师培训项目,“国培计划”-湖北省幼儿园骨干教师短期集中培训项目,“国培计划”-湖北省幼教专家巡回讲学项目,“国培计划”-湖北省项目县幼师培训团队置换研修项目,“国培计划”-湖北省中小学校长培训管理者研修项目,湖北省“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培训项目,为全市乃至全省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十三五”期间,学院将继续坚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承“成长、成人、成才、成功”的校训和“人本立校、品牌兴校、特色强校、文化融校、法规治校、经营活校”的办学理念,坚持“两多一全”和“一主三副”的办学特色,进一步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努力提升办学水平,以高质量的教学,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适用性人才而努力奋斗。
荆州教育学院教务处电话
荆州教育学院在哪里
荆州教育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
荆州教育学院有哪些专业 附好的重点专业名单
荆州教育学院录取通知书,开学时间,入学考试指南军训宿舍条件转专业政策
荆州教育学院开学时间入学指南及录取通知书发放时间查询
荆州教育学院宿舍条件,宿舍和环境空调及分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