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创办于2001年,前身是百年顺德一中初中部。学校先后于2011、2012年开设国际部和高中部,现已形成初中、高中、国际“三位一体”的多元化办学格局,获得国际承认的剑桥IGCSE资格证书和IBDP资格证书。目前有学生3600多人,58个初中班,20个高中班,10个国际班,共88个教学班。学校荟萃,师资精良,现有博士研究生6人,硕士研究生83人;正高级教师2人,特级教师5人;、省级骨干教师22人。
学校先后荣获全国学校体育工作示范学校、全国民办教育示范学校、全国民办教育改革与创新示范学校、广东省一级学校、广东省德育示范学校、广东省首批安全文明校园等24项省级以上荣誉称号,被誉为顺德市民心目中教育的“金字招牌”,莘莘学子向往的“读书的好地方”。
培养并造就每一位学生有学问、有领导才能和国际视野,成为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热心服务社会、全面发展的优秀公民,共同为世界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这是德胜学校的愿景。自信坚毅、开拓进取的德胜人,正朝着“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中外文化交融的世界一流”这个宏伟目标昂首迈进!
根据学校发展需要,现面向国内外诚聘优秀教师。
一、招聘岗位
国内部、国际部各学科教师若干名。
二、招聘条件
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毕业,博士毕业生、有经验高层次教师优先。
三、工资待遇
1.国内部
(1)硕士毕业生年薪14-18万、博士毕业生年薪15-19万,中高级教师年薪17-21万,正高级、特级等高层次教师22-30万。
(2)享受政策规定的社会保险等待遇。
2.国际部
待遇面议
四、招聘程序
1.报名
凡应聘者请将个人简历(含联系电话和个人近照)、荣誉证书等复印件纸质材料装订成册或电子材料压缩打包。提交方式可选择:
(1)快递:纸质材料寄往“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大良新城区民兴路德胜学校行政事务部梁老师收(邮编:528333)”。
(2)邮件:电子版应聘材料请压缩打包发至1297642874@qq。
2.考核
考核分面试、笔试、试教三个部分。面试包括说课、答辩两个环节。笔试以考核学科专业素质为主,采取闭卷形式进行。面试、笔试均合格者,将安排一节课指定内容进行试教。
3.聘用
经考核录用后办理毕业生接收及签订聘用合同。试用期满由学校考核领导小组进行考核,试用考核合格,按程序办理转正手续。
聘用教师人事档案由顺德区教育局代管,教师在职称评定、业务进修、评优奖励、荣誉授予等方面与本地公办教师享有同等待遇。
五、联系方法
地址: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大良新城区民兴路德胜学校行政事务部
0757-22325006(梁老师)0757-22325007(王老师)
邮编:528333
邮箱:1297642874@qq
网址:desheng-school
一、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邮编是多少
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的邮编为400067,该校地址位于重庆市巴南区尚文大道887号,是一所由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主管的重庆市唯一公办全日制综合性高等艺术学院。
二、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简介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是2013年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教育部备案的公办综合性高等艺术职业学院。学院的成立填补了重庆艺术类高职院校设置空白。学院办学基础为重庆艺术学校,曾培育出蒋勤勤、殷桃、吕一、汪子涵、朱晓渔、周莉、刘靓靓、王弋等一大批知名艺术家和影视明星,也有德艺双馨并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青年艺术家陈涛,学校被誉为“艺术家的摇篮”。学生在金马奖、金K奖、IBM国际魔术大赛、国际标准舞世界锦标赛、桃李杯、荷花杯、梨花杯、孔雀奖、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国际国内知名艺术赛事上斩获殊荣。时任文化部部长孙家正亲笔题写校训“厚德博艺、真诚求索”,对学校发展寄予厚望。
截至目前,学院先后开设26个专业,设置国控专业4个,立项建设国家级骨干专业2个、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双师型教师培养基地1个、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2个;立项建设市级重点骨干专业4个、实训基地3个、教学资源库3个、双基地2个(其中培育1个)。已形成艺术表演类、艺术设计类、文化和旅游服务类、文化传播类、学前与艺术教育类五大专业群协调发展布局,并以专业群重组系部,设立艺术表演系、艺术设计系、文化管理系(文化传播系)、艺术教育系、基础教育部(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院拥有一支素质过硬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达73.6%。学院充分发挥艺术类院校办学优势,在全国各地基层文化单位、文化艺术企事业单位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和用人平台100余家,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习实践条件和就业空间。
学院依托文化和旅游部授予的全国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培训基地等五个金字招牌,立足重庆、辐射西部、服务全国,培训各级各类文化人才8000余人次;依托重庆市社会艺术水平考级中心、青少年艺术培训学校,常年开展青少年艺术培训7000余人次、社会艺术水平考级超过5万人次,形成培训有品牌、考级全覆盖的青少年艺术普及教育体系;同时发挥演艺服务市场和文化扶贫作用,受益群众15000余人次,彰显学院办学服务社会功能。
学院立足当前、展望未来,着力建成“生态、开放、融合、智慧”、具有浓厚文化艺术内涵的特色校园,积极探索多学制多层次教育模式,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剧目创作、社会合作等方面加大力度,努力提升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将学院建成集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学院,“立足重庆、辐射西部、面向全国”,努力打造西部文化艺术人才培养高地,为重庆乃至西部地区的文化艺术事业做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