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编:512000
新丰雁塔
新丰雁塔
九栋十八井大宅院
九栋十八井大宅院
面 积: 2015.2平方千米
人 口: 50万人
代 码: 440233
邮 编: 511100
驻 地: 丰城街道
拼 音: Xinfeng Xian
区 号: 0751
车 牌: 粤F
新丰县位于广东省中部偏北,东江和流溪河三河水分流之处,是东江重要支流——新丰江的源头。东南与河源市接壤,东北和连平县毗邻,南临从化、龙门两县,西靠英德,西南与佛冈县相邻。县城距广州150千米,到韶关168千米。全县总面积2015.2平方千米,总人口50万人(2009年),其中农业人口20万人。
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全县山地面积1698.9平方千米,可耕地面积173.2平方千米,水域面积42.9平方千米,其他用地面积100.2平方千米。
被誉为“珠三角的后花园”。云髻山
(图为云髻山风景区)
基本概况
新丰县位于广东省中部偏北。东江和流溪河三河水分流之处,是东江重要支流——新丰江的源头。东南与河源市接壤,东北和连平县毗邻,南临从化、龙门两县,西靠英德,西南与佛冈县相邻。
全县总面积2015.2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1698.9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积173.2平方公里,水域面积42.9平方公里,其他用地面积100.2平方公里。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现辖10个镇,141个行政村,13个居委会,全县总人口2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7.8万人。县城设在丰城镇。新丰县交通便利,105国道纵贯县境,县城距广州150公里,至深圳180公里,到韶关168公里,全县实现了“四通”(通电、通电话、通邮、通公路),有106个行政村的公路实现了硬底化。
新丰县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南齐武帝元明元年(公元483年)建置新丰县,取义于“物产丰富”之意,故称“新丰”,属广州南海郡管辖。1951年12月,广东省东江人民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东江专署)成立,新丰隶属东江专署。1952年11月9日,新丰改属粤北公署。不久,粤北行政公署改称韶关专区。1975年1月,新丰县划归广州市管辖。1988年1月新丰县划回韶关市管辖直至现在。 新丰县民间艺术种类很多:“有跳师爷、舞火龙、舞凤、舞春牛、舞狮、八音、舞鲤鱼、唱采茶、唱山歌”,在众多的民间艺术中,舞纸马是该县的“拳头产品”。1988年,新丰的纸马舞不但在广州舞出了名堂,还拍成录像送上北京拿了奖。
新丰有极为丰富的自然资源,矿产资源品种多、含量高、储量大,铁矿储量1200多万吨,平均品位53.2%,稀土矿储量20万吨,瓷土储量2000万吨,还有大理石、花岗岩、石英石等品种。水能资源丰富,蕴藏量达13.1万千瓦,森林资源丰富,有林面积14.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78.6%,活立木蓄积量571.6万立方米,是广东省林业重点县之一,是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县。
主要景点有风景迷人的省级自然保护区云髻山。云髻山又名阿婆髻,在县城西北的8公里处,主峰海拔1438.8米,在全省是有名的高山之一。云髻山遍布奇峰怪石和自然岩洞,野生动、植物种类丰富,为省级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处于新丰江源头的新丰县,凭借源头优势大力建设生态新丰,发展生态旅游,打造以“云髻山、新丰江之源”的绿色生态旅游品牌,已经初见成效。
经济概况
新丰是粤北地区的一个农业重点县。建国前,县境内人口稀少,交通闭塞,工农业和第三产业十分滞后,尤其是工业基本上处于空白,经济相当落后;建国后,逐步完成了土地改革和实行对手工业及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济得到较快恢复和发展,但在“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期间,经济发展严重受阻,一落千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该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工业发展尤为迅速,现已形成了以电力、陶瓷、机械、建材、林产、化工、食品、农产品加工、人造花、纺织、制衣、建筑等为主要工业门类的工业体系。
跨入新世纪以来,新丰坚持发展为第一要点,明确走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之路,积极创造条件承接珠三角的产业转移和辐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突出生态县特色,发展生态旅游,努力打造广东无公害蔬菜、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示范县和新丰江之源生态县三大品牌,促进全县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03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GDP)12.3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实现工业总产值6.23亿元,同比增长26.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31.7%,实现利税6023万元,同比增长79%。实现农业总产值4.36亿元,同比增长5.5%;农村人均年纯收入3016元,同比增长114元;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实现粮经结构比例为39.1:60.9,蔬菜、水果、竹子、松香、花卉等初步形成商品基地化,无公害蔬菜和绿色食品生产成效显著,绿色品牌效应不断扩大,小白菜、佛手瓜、尖椒、玉角已获国家绿色食品认证,无公害蔬菜荣获国家商标总局认证的“丰绿牌”商标,同时还成为全省创建绿色食品示范县和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地区;水果面积发展到15.7万亩,竹子24.5万亩,松香基地52.3万亩,生态公益林61.7万亩。实现财政总收入20924万元;金融机构各项年末存款余额11.1亿元,同比增长11.8%,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年末存款余额8.7亿元,同比增长10.7%。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开发有一批花园式商住小区,中心镇建设积极推进,农村生态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累计完成农房改造21295户。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信息、饮食、中介服务等行业发展快速。
外引内联态势良好,民营经济和第三产业快速发展。2003年全县实际利用外资2040万美元,同比增长34.5%;内联项目54个,实际到位资金8亿元,同比增长95.7%,完现外贸出口总额468万美元。全县个体工商户达6238家,从业人员1.4万人,注册资金2.73亿元;私营企业115户,从业人员1500人,注册资金1.16亿元;实现第三产业产值同比增长9.2%,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长9.8%。一大批外源型工业企业投资落户紫城工业区,成为良好的招商引资发展平台和工业企业的规模载体;新丰的高山花卉、反季节蔬菜、反季节水果和生态观光农业已经成为台商的投资热点,目前有八家台资企业落户新丰从事高山花卉经营。
资源状况
山地资源:新丰县是山多地少的典型山区县,具有丰富的山地资源,全县山地面积254.8万亩,其中25坡度以下可开发的有40多万亩,且土质肥沃,开发潜力巨大,境内有众多海拔400至600米的高山小盆地,昼夜温差大,是种植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的良好场所;其中境内海拔1434米的云髻山是省级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面积0.27万公顷,区域内遍布奇峰怪石和天然岩洞,动植物种类丰富,具有较好的生态农业和旅游开发价值。
草地资源:新丰草地资源丰富,有效牧林地和草坡数十万亩,目前利用率不到20%;此外还有7.6万亩灌木林,18万亩疏林地和2.5万亩五边地,可发展养殖牛、羊、毛兔。
水资源:水能资源蕴藏量达13.1万千瓦,其中可开发利用的有10.5万千瓦;新丰县是新丰江的发源地,水质优良,无污染,是香港等地生产、生活用水的重要源泉;具有丰富的温泉和矿泉水资源可发利用。
矿产资源:全县矿产资源储量大,易于采掘,主要有铁矿、稀土、瓷土、石灰石、大理石、石英石、铜、钨、铅、锌等10多个品种,其中铁矿储蓄量达1200万吨,平均品位53.2%;稀土矿储藏量20万吨,平均品位0.096%;瓷土储藏量2000万吨,石灰石储藏量C级20万吨。D级达3亿吨,含氧化钙45%以上[3]。
行政区划
新丰县辖1个街道、6个镇:丰城街道、黄礤镇、马头镇、梅坑镇、沙田镇、遥田镇、回龙镇。共有13个居委会、141个行政村。
县人民政府驻丰城街道。
历史沿革
南齐武帝元明元年(公元483年)建置新丰县,取义于“物产丰富”之意,故称“新丰”,属广州南海郡管辖。
1951年12月,广东省东江人民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东江专署)成立,新丰隶属东江专署。1952年11月9日,新丰改属粤北公署(不久改称韶关专区)。1975年1月,新丰县划归广州市管辖。1988年1月新丰县划回韶关市管辖。
2000年,新丰县辖10个镇:丰城镇、大席镇、小正镇、马头镇、石角镇、回龙镇、沙田镇、梅坑镇、遥田镇、黄礤镇。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79388人,其中:丰城镇 67279人、黄礤镇 12269人、马头镇 19459人、梅坑镇 14672人、沙田镇 15989人、遥田镇 19921人、回龙镇 15300人、大席镇 3882人、石角镇 6100人、小正镇 4517人。
2002年,新丰县辖10个镇(丰城 黄祭 马头 梅坑 沙田 遥田 回龙 大席 石角 小镇),141个村委会、10个居委会。
2005年5月,新丰县辖10个镇(丰城、马头、梅坑、沙田、遥田、回龙、大席、石角、小镇、黄礤)。
2005年10月25日,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同意调整新丰县部分镇级行政区划的批复》(粤民区[2005]51号)批准撤销新丰县丰城镇,设立丰城街道办事处;撤销小正镇,并入梅坑镇;撤销大席镇、石角镇,并入马头镇。新丰县镇级行政区划从原来的10个镇调整为6个镇和1个街道办事处,具体如下:(1)撤销丰城镇,设立丰城街道办事处,作为新丰县的派出机关。丰城街道办事处管辖原丰城镇的行政区域范围,共有4个社区和25个村委会,总面积329.6平方千米,户籍人口8083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0542人。街道办事处驻原丰城镇政府驻地。(2)撤销小正镇,将其行政区域并入梅坑镇。调整后,梅坑镇管辖原小正镇和原梅坑镇的行政区域范围,共有2个社区和20个村委会,总面积310平方千米,户籍人口2538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395人。梅坑镇政府驻梅坑圩。(3)撤销大席镇、石角镇,将其行政区域并入马头镇。调整后,马头镇管辖原大席、石角、马头3镇的行政区域范围,共有3个社区和30个村委会,总面积530.9平方千米,户籍人口4244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297人。马头镇政府驻马头圩。(4)保留沙田镇、遥田镇、回龙镇、黄礤镇,各镇行政区域和镇人民政府驻地不变。
2005年12月31日合并乡镇后,新丰县下辖1个街道:丰城,6个镇:马头、梅坑、沙田、遥田、回龙、黄礤。
旅游信息
云髻山旅游区
儒林第
九栋十八井大宅院
西连山佛寺
雁 塔
鲁古河
燕子岩
(详情请见.xinfeng.gov/homepage/xf_news.jsp?item_id=49&item_name=景区景点)
附云髻山景区介绍:
云髻山旅游区属省级自然保护区,主峰海拔1438.8米,是珠江三角洲最高峰。她既有南方山水的钟灵毓秀,又有北国山岳的雄伟峻拔。二00六年荣获“广东最美丽乡村示范区”称号,“2006年度最受欢迎国内(外)旅游目的地”大型读者票选活动中,云髻山旅游区今天又被评为“最佳自驾游目的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云髻山,以雄伟原始的山和神圣洁净的水,令天下游客悠然陶醉,如入梦乡。
云髻山奇峰林立、怪石纷呈。狮子峰雄伟峻拔,玉女峰洒脱秀美,酒壶耳峰惟妙惟肖,五指山直插云霄满山异姿纷呈的象形山石,似人、似兽,或仰或立、或蹲或倚,千姿百态、美不胜收。雄师回眸,憨象施礼,金龟朝圣,猿人石,子母象等,个个形态逼真,栩栩如生。而最为独特神奇的天狗望月,则横空出世,俯瞰万象,令人感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神奇造化。
云髻山是新丰江的源头,滚滚东流的新丰江水蓄于新丰江水库,润泽下游的惠州、东莞、深圳、香港等地万千民众。区内新丰江源头三叠瀑布,落差128米,洁净的源头水从天而降,落在岩石上跳跃的窜泉飞珠,好似阿婆的云发,终日飘洒,奔飘而下,蔚为壮观;岩之景的剑龙瀑,水顺狭窄的沟槽倾斜而下,如连天接地的一束银线,堪称奇景;诗情画意的蕉风雨韵,飘洒飞扬的青龙瀑布、窜越飞天的飞龙瀑布等瀑布群,可谓三步一景,五步一观,异姿纷呈。
云髻山一年四季风光如画。春赏山花,春天是彩色的海洋,满山盛放着一簇簇没有名字的山花、野花,五彩缤纷,斑斓多姿,展示着大自然生命的绽放与延续;夏弄清风,夏天是郁郁葱葱的天地,阵阵山风吹过,夹着飞瀑,给人清凉爽快的感觉;秋观红叶,秋天是火红的日子,金红的枫叶成行成片,大山以最朴实的方式,用火一样地热情欢迎八方游客的到来;冬踏冰雪,冬天是玉色的世界,冰花、冰串、冰天雪地,晶莹剔透,白雪皑皑。
云髻山的森林、云海、湖水、温泉又是一大特色。这里的林海无边,植被茂密,有寄生树、石上竹、禾雀花等奇观,可谓争怪斗异,千姿百态;这里的云海翻腾,如棉絮,如地毯,人在其中,心旷神怡,犹如飘入仙境;在海拔八百米处的鸳鸯湖,宛如镶嵌在山中的璀璨明珠;这里的温泉,水色清透,含氟、钾、钠等多种微量元素,有良好的疗养和保健作用。
科教文卫
办学条件有较大的改善。从1990年至2005年的15年间,经过学校校舍危房改造、实施“普九”、教师安居工程建设、薄弱学校改造、学校布局调整、老区学校改造等重大举措,促进了新丰基础教育的全面发展,特别在办学条件方面,成绩尤为突出。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十余年间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连年征收700多万元,加之广大农村办学热情高涨,纷纷集资捐资建校,致使每年投入校舍、设备建设的资金达千万元。截至2004年秋,全县中学基本实现了楼房化,100%的完全小学、85%以上的教学点均得到改造,大部分学校成为园林式的学校,教学设备连年得到更新、充实,按类别标准配备。中学的实验室齐全,全部通过省、市的验收,电脑与语音室全面得到建设;各中心小学、县城小学电脑室、语音室正在建设之中。新丰一中投资270万元建起校园计算机网络,走在市属县中学的前头。兴建教师住房1600多套,基本实现教者有其居。
文化事业繁荣,文艺创作活跃。全年成功组织举办农村小戏小品调演、光彩之路卡拉OK比赛、夕阳红老人金婚文艺晚会、夏之声音乐晚会等活动,从而推动了城乡文化的发展。目前,全县现有文化馆(站)11个,博物馆1个,图书馆1个,藏书量4.8万册,借阅人数1.7万人次,借阅册数2.3万册次。**机构2个,全年放映**320场次,**观众6万人次。全县现有电视转播台1个,地面卫星接收站105座。
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全县卫生机构18个,其中县级医院2所,镇级卫生院10所,医院病床312张,其中县级医院207张,镇级医院105张;全县卫生技术人员613人。其中:执业医师148人,执业助理医师105人,注册护士188人。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民健身活动进入高潮,竞技体育成果丰硕。2005年,成功举办了市第十二届运动会开幕式。[1]
生态建设
到2004年6月底止,全县建设有生态公益林61.7万亩,松香基地52.3万亩,竹子基地24.5万亩,水果基地13.5万亩,速生丰产林基地 3 万亩。全县林业用地面积 161029.5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达149460.1公顷,灌木林地1965.1公顷,疏林地794.1公顷,可封育成林地1931.8公顷,未成林地3111.2公顷,暂未利用地2015.5公顷,活立木蓄积量为657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78.6%。[2]
2021年1月,2020年乡村振兴传播影响力县区排名发布,新丰县位列第324名。
2020年6月,新丰县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广东片区)。
2017年12月,新丰县上榜2017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特色魅力示范县。
2016年2月,新丰县上榜2015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常州市市民热线电话是多少?
到西安找蚯蚓,回宝应钓大鱼
游览宝应公园作文作业帮游览宝应公园美丽的纵棹园座落于宝应县繁华的县城中心。
她占地6亩,四周绿水环绕,公园内花红柳绿。
在万物复苏的春天,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有幸一睹她的芳容。
来到公园,我们首先看到的是鱼化龙石柱门。
它由四根柱子组成,高耸入云,就像是来到了传说中的南天门。
石柱门四面宽阔,呈四方形,设计别具一格。
那高高的石柱上,雕刻着龙关鱼身的怪物。
它象征着鲤鱼跳龙门,同时也激励着我们:从小做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像鲤鱼一样,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跃过知识海洋中的龙门,学得更多的知识,获取更高的学问。
顺着鱼化龙石柱门向东走,我们来到长廊。
它古色古香,两旁都有石凳,真是个休息的好地方。
走完长廊,过了枕流桥,我们来到了八宝亭。
八宝亭是宝应最古老的建筑之一。
它创建于1551年,距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八宝亭高5米,长12米,占地100平方米。
远看,八宝亭掩映在绿树红花之中。
在阳光的照耀下,顶上的琉璃瓦显得格外耀眼。
亭子四角向上翘起,中间顶着一只翠绿色的葫芦,样子非常迷人。
走上台阶,我们进入亭内。
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副对联:地呈八宝光千载,天赐九如福万岁。
这十四个龙飞凤舞的大字,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闪闪,显得异常美丽。
坐在亭内,近观绿树红花,远眺碧波荡漾的人工湖,真令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游完八宝亭,沿着鹅卵石小路,过了红木桥,我们来到竹深荷净堂。
记得清代潘耒曾经在《纵棹园游记》中写道:“有堂临水,曰‘竹深荷净堂’。
”这是一个四合院,院门上雕刻着两个门神,好像在保护着这座古建筑。
走进院门,是一大片空地,四周有游人休息的木椅。
坐在上面,欣赏着碧波荡漾、波光粼粼的人工湖,置身于古色古香的四合院当中,使人心情舒畅,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中间的那座三室一厅的四合院上,挂着“竹深荷净堂”的门牌,你看,这字写的多潇洒!多有风格!院落后,一座假山呈现在我们眼前,假山上的石头奇形怪状:有的像奔跑的兔子,有的像腾飞的老鹰,有的像驰骋的骏马……美丽的公园中亭台楼阁古色古香、错落有致、别具匠心,花儿五彩缤纷、色彩斑斓、千姿百态,树儿枝繁叶茂、高耸入云,公园里的古建筑与春天的美景相映衬、相融合,真令人流连忘返!我爱美丽的公园!
南通市通州区金郊初中八宝亭的由来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知县岳东升浚得宝河,于河边立碑建亭,纪念真如得宝之事。
清道光和民国初两度维修。
民国年间,八宝亭作阅览室。
50年代, 被占为私宅。
1983年于纵棹园内仿原型重建,亭为方形,琉璃瓦屋面,四角攒尖,高5米,周长12米,占地100平方米,由当代著名书法家赵朴初题额。
原亭内明嘉靖三十年残碑及道光、民国年间修亭碑记,亦移置于亭侧,并新立碑刻记八宝亭重建始末。
如同虎丘之于苏州,五亭桥之于扬州一样,八宝亭是宝应的象征。
来到宝应,不游八宝亭,诚憾事也。
关于宝应县国际学校的作文“Turn off the lights,let's make the change,看不见冰岛的冰……”今天,全球都关上了灯,唱响了这支歌,唱响了环保之歌,八点半到九点半的熄灯是全球人的责任,是身为21世纪公民的我们为地球奉献的一次机会。
你可别小看这一小时,它可是地球的黄金时段,只要有一亿户家庭参加,将可以少排55万吨二氧化碳,也就约是十八万人一生的总排放量。
这样的行动只要坚持下来,说不定就能使地球重获新生。
我们家也加入了其中,置身于保护地球的行列。
八时三十分,我举起手,拉下了总闸,刹时间,我们家一片漆黑,只能在窗外的路灯光下才能隐约看见家中的物品,同时,整个宝应县、整个中国、乃至整个地球都黯淡了下来,失去了往日的繁华,此时的地球仿佛是一块没有光泽的宝玉,平凡无比。
可在黑暗中,环保的力量却永不平息。
此时,我点亮了一支蜡烛,一道火光瞬间撕裂开了无边无际黑幕,用光的力量传递着环保,这是环保之光!从那橘红色的火光中我仿佛看见了地球在冲我们微笑,可那火光中我也宛如看见了日本福岛核电站,想到了由于地震海啸引起的重大核泄漏!竟达到了六级!也从这火光中想到了以后,我们滥用资源,资源快速枯竭,我们只能主要用核—这危险的“天使”,在无奈中引发了一次次核泄漏,那是多么的恐怖,生活在不安与恐惧之中。
宝应县有哪些名胜古迹八宝亭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知县岳东升浚得宝河,于河边立碑建亭,纪念真如得宝之事。
清道光和民国初两度维修。
民国年间,八宝亭作阅览室。
50年代, 被占为私宅。
1983年于纵棹园内仿原型重建,亭为方形,琉璃瓦屋面,四角攒尖,高5米,周长12米,占地100平方米,由当代著名书法家赵朴初题额。
原亭内明嘉靖三十年残碑及道光、民国年间修亭碑记,亦移置于亭侧,并新立碑刻记八宝亭重建始末。
纵棹园纵棹园本为清代康熙进士乔莱的私家园林,以荷景著称。
明代以前此地为一片汪塘,南通宋泾河,北达松冈。
明代中期,宝应望族胡氏于此建了画川别业(别墅),明末荒废。
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乔莱于此旧址上构筑了纵棹园。
此园积土为山,植树为林,小中见大,颇多野逸之趣。
亭台楼阁,景点甚多,曾吸引了不少学者名流咏诗作赋,对这清幽雅致的水景园林大加赞赏。
百年之后,乔氏中落,纵棹园改建画川书院,成为当时宝应的最高学府。
抗日战争期间,毁于兵火。
解放以后,在原址重建此园和宝应县中学。
1958名为人民公园。
1982年,宝应县人民 *** 为保留传统特色,恢复原名,仍称“纵棹园”,并加以扩建,修整一新。
目前,它位于城区中心,地处叶挺路、安宜路交汇点,占地面积68亩。
九里一千墩汉墓群从射阳湖镇赵家村起,一直延伸到天平乡的天平庄附近,东西长约4.5公里,在此范围内,墓墩数以千计,若悬盂覆釜。
史书上说项伯和建安七子陈琳墓在此。
这里曾出土“汉铜虎”、“千斤镫”、“双鱼铜洗”等汉代以来的铜器、陶器、玉器、铁器珍贵文物数百件。
清代这里发现了孔子见老子石门画像石,后因日寇侵占,画像石下落不明,其拓片鲁迅先生曾收藏过,现在南京博物院珍藏。
“九里一千墩” 汉墓群遗址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人们称它是“史籍的记载,文明的象征”。
仿照课文《我们爱你啊,中国》的第二小节,写两节以“我们爱你啊,...我们爱你啊,家乡 古城扬州历史悠久, 而家乡宝应则是嵌在这古城之上的一颗明珠。
春天,鸟语花香, 夏天,荷香莲美, 秋天,稻麦金黄, 冬天,梅香扑鼻, 啊,我们爱你家乡! 我们爱你-- 八宝亭的古色古香, 生态园的浓荫蔽日, 京航运河的碧波荡漾, 黄荡温泉的舒适宜人。
我们爱你-- 莲藕汁的清凉爽口, 大闸蟹的嫩滑细腻, 泾河西瓜的甘甜可口, 安丰卜页的味香质美。
我们爱你-- 博物馆的别具一格, 建筑小区的中西结合, 翔宇体育馆的结构精巧, 革命烈士纪念碑的永垂不朽。
我们爱你-- 春秋战国吴越的繁荣, 秦汉时期东阳的富饶, 隋唐之时安宜的兴旺, 改革开发后宝应的昌盛。
我们爱你-- 翠竹的挺拔,松柏的苍劲, 青松的高大伟岸,腊梅的冰清玉洁。
先人陈琳的才华横溢, 革命英雄华克之非凡的勇气、超人的毅力。
我们骄傲,我们欣喜, 我们努力,我们创新, 我们一定会好好学习, 让家乡的明天更加美好!...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泛水的来历泛水镇 泛水镇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西南部。
泛水镇是镶嵌在黄金水道京杭大运河上的一个明星古镇。
地处扬州市北部,是扬州市最大的乡镇之一,距宝应县城南18公里。
总面积172平方公里,人口近10万。
京沪高速公路、淮江公路、新淮江公路、大兴金公路、泛柳公路过境。
京杭大运河通航。
扬州市宝应县泛水镇是黄金水道京杭大运河畔的明星古镇,唐代集镇初具规模,自古就有“金泛水”美誉(民国童谣:金泛水,银宝应,铜打的高邮,铁做的界首。
)。
泛水地理条件优越,京沪高速、淮江公路,332省道穿境而过,南水北调宝应站就坐落在泛水境内,泛水运河大桥、淮江二线的建成将使泛水加快融入长三角经济圈。
已经开始建设的连淮扬镇高铁穿境而过。
泛水历史 从苏中宝应县城沿大运河南下约20公里,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镇——泛水镇。
泛水镇肇源于汉末,始建于唐,后又重建于明初。
明清运河繁忙的漕运必经泛水,其交通十分便利,商贾云集,经济发达,集镇规模不断增大,深厚的历史底蕴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存。
信息来源: ...
宝应有什么玩的地方扬州周恩来少年读书处扬州-少年读书处 1997年,-少年读书处被命名为首批扬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98年3月5日,在周总理百年诞辰之际正式对外开放。
2002年底,被江苏省人民 *** 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扬州八宝亭扬州八宝亭 八宝亭历经沧桑,是历史风云变幻的见证。
文人雅士、骚人墨客每至于此,总要凭吊一番,留下不少诗词歌赋。
明吴敏道诗说:“万木河干秀,千年宝气浮。
家家事蚕作,拾得采桑钩。
” “采桑钩”即为八宝之一。
宝应湖宝应湖位于盐城金湖公路西不员处,属浅水、封闭型湖泊。
据明代《隆庆县志》载:“清水湖在县南,东西长十二里,南北阔十八里,西南连汜光湖;汜光湖在县西南十五里,东西长三十里,南北阔十里,南会津湖,西通洒火湖;洒火湖在县西南四十里,西通衡阳河,东北入汜光湖;津湖在县南六十里,东通大运河,西北会汜光湖,清水、汜光、洒火、津湖汇合为一,人称宝应湖”。
九里一千墩汉墓群九里一千墩汉墓群位于宝应县射阳湖镇境内,从射阳湖镇赵家村起,一直延伸到天平乡的天平庄附近,东西长约4.5 公里,在此范围内,墓墩数以千计,若悬盂覆釜,史书上说项伯和建安七子陈琳墓在此,射阳湖镇原是汉代射阳县的治所,在其西南约16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星罗棋布地分列着许多高高矮矮、大大小小的土墩子,这就是历史上所称的“射阳墩”,因土墩数量很多,后来人们俗称为“九里一千墩”汉墓群。
纵棹园宝应湖位于宝应县城中心叶挺路和安宜路的交汇处,占地68亩,三面环水,典雅清秀,别具一格,清潘耒《纵棹园记》曰:“水之潴者因以为陂,流者因以为渠,平者为潭,曲者为涧,激而奔者为泉,淳而演迤者为塘、为沼”纵者即泛也;棹者即舟楫也,是文人墨客临波泛舟、修身养性的最佳去处。
纵棹园积土为山,植树为林,小中见大,颇多野逸之趣。
亭台楼阁,景点甚多,曾吸引了不少学者名流咏诗作赋,对这清幽雅致的水景园林大加赞赏。
扬州宝应县很穷吗都说“民以食为天”,吃是人生中的头等大事。
就像在介绍地方历史的书籍中,一定少不了介绍该地的饮食文化。
因为饮食文化是一个地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及参照物。
我们小组成员分别来自扬州和盐城两个不同的地区,对彼此的文化都有着极大的兴趣。
然而“地区文化”实在是一个很宽泛的词,涵盖面太广,所以我们决定从一个侧面——饮食文化来反映地区文化的丰富多彩。
地方性饮食文化是人类长期适应环境的具体创造,积淀了数千年古老文化思想,表达民间社会的乡情语言,反映着一定历史条件下区域社会、经济、文化等的综合影响,它包括饮食风味、方式、礼仪及形成和发展等,也从一个侧面反映着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
谈到吃,扬州的吃早已为世人所嘉誉,俗语有云“吃在扬州,穿在苏州,玩在杭州”,可见扬州人对吃的考究,早已闻名海内。
扬州饮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地域、民俗和社会环境诸多因素,也给扬州这座城市带来了无限荣耀和自豪,是一块闪亮的金字招牌。
在历史的进程中,扬州的饮食文化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充实,后来文人的介入是清代中叶扬州菜走上巅峰的催化剂。
文学介入扬州美食,远在汉赋、唐诗、宋词时便已结缘,但以清代为甚。
现在我们能欣赏到的清人咏食史、咏菜点、咏宴席、咏食俗的诗篇有200篇以上,使淮扬菜格调更加高雅,大大提升了文化品位。
扬州的先民早在约4000年前,就已经挣脱了茹毛饮血的蒙昧状态。
公元前468年,吴王夫差灭古邗国、凿邗沟、筑邗城,不仅对扬州城建,也对扬州烹饪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扬州饮食又分为扬州菜和扬州小吃两部分。
扬州菜系的主要特点是:选料严格、刀工精细、主料突出、注意本味、讲究火工、擅长炖焖、汤清味醇、浓而不腻、清淡鲜嫩、造型别致、咸中微甜、南北皆宜。
扬州厨师且精于瓜果食品雕刻。
扬州菜中又以扬州三头为代表:红楼宴、三头宴、全藕宴。
这是扬州菜的三颗明珠。
红楼宴是《红楼梦》书中所写菜肴的创新。
作者曹雪芹曾在扬州久留过,他的祖父曹寅到扬州接驾康熙皇帝时也曾设宴招待六司百宫。
中国红学会会长冯其庸先生吃过扬州菜的经典作品红楼宴之后,写道:“天下珍馐属扬州,三套鸭烩鲢鱼头。
红楼昨夜开新宴,馋煞九州饕餮侯。
”并且赞叹道:“红楼菜实在是扬州菜的体系”。
台湾著名美食家张起均也曾预言过,“一千四百年的繁华,终使扬州成为南方生活享受的中心;它的菜成为南方菜的代表。
” 三头宴是将扬州的三道传统名菜:拆烩鲢鱼头、清炖狮子头、扒烧整猪头发展而成的宴席。
鲢鱼头口味香醇,狮子头肥嫩不腻,整猪头香溢四座,均具有浓郁的乡土风味。
历代以来被称为水乡泽国,又被誉为荷藕之乡的宝应,根据历代祖先遗传的制作方法,又创新出50余种藕菜肴,形成独特的全藕席,宝应宾馆推出的该菜肴,深受中外来宾的欢迎和赞誉。
扬州著名的大菜有八宝葫芦、扒烧猪头、扬州狮子头、大煮干丝、三套鸭等一系列菜品,不可不尝。
八宝葫芦,此菜因形似葫芦而得名。
以整鸭脱骨法去鸭骨,在鸭腹内酿入糯米、鲜豌豆、熟火腿、莲籽、百合等八种馅料,精工制成葫芦形,蒸熟后装盘。
扒烧整猪头是将新鲜的猪头去除骨头、毛,从中间切开后洗净,放入锅中加入酱油、盐、冰糖等调品料煮烂即可食用。
此菜成品要保持“酥烂脱骨而不失其形”,色泽红亮,肥嫩香甜,软糯醇口,油而不腻,香气浓郁,甜中带咸,风味不凡。
扬州狮子头又有两种。
第一种是红烧狮子头,色泽红亮、香味诱人、肥而不腻、入口即化、老少咸宜。
另外一种是清炖蟹粉狮子头,肉质肥嫩,蟹粉鲜香,卤汁醇厚。
“大煮干丝”又称“鸡汁煮干丝”,是一道既清爽,又有营养的佳肴,其风味之美,历来被推为席上美馔,是淮阳菜系中的看家菜。
原料主要为淮扬方干,刀工要求极为精细,多种佐料的鲜香味经过烹调,复合到豆腐干丝里,异常珍美,百食不厌。
清代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扬州地方官员曾呈上“九丝汤”以“宠媚乾隆”。
三套鸭简单说就是家鸭里面套野鸭,野鸭里面再套鸽子。
家鸭肉肥味鲜,野鸭肉紧味香,鸽子肉松而嫩。
汤汁清鲜,带有腊香,多味复合,相得益彰,堪为一道冬令佳肴。
俗话说“宁吃飞禽一两,不吃走兽半斤”。
三禽同食,鲜中加鲜,美上加美,其味殊绝。
营养价值之高,是可想而知的。
再来看看扬州的小吃。
十大名点是:三丁包子、千层油糕、双麻酥饼、翡翠烧卖、干菜包子、野鸭菜包、糯米烧卖、蟹黄蒸饺、车螯烧卖、鸡丝卷子。
十佳风味小吃是:笋肉锅贴、扬州饼、蟹壳黄、鸡蛋火烧、咸锅饼、萝卜酥饼、鸡丝卷、三鲜锅饼、桂花糖藕粥、三色油饺。
十佳特色小吃是:四喜汤团、生肉藕夹、豆腐卷、笋肉小烧卖、赤豆元宵、五仁糕、葱油酥饼、黄桥烧饼、虾子饺面、笋肉馄饨。
不得不提的还有扬州的两个著名茶社——富春茶社和冶春茶社。
富春茶社的传统名点三丁包被评为名特食品,荣获商业部优质产品金鼎奖。
千层油糕、翡翠烧卖被誉为 “扬州双绝”。
冶春茶社所售的香茗“魁龙珠”,是用扬州本地的珠兰、浙江的龙井、安徽的魁针配制而成,同时以淮扬细点、小吃为主,如汤包、...
宝应县辖14个镇,分别是: 安宜镇、范水镇、夏集镇、柳堡镇、射阳湖镇、广洋湖镇、鲁垛镇、小官庄镇、望直港镇、曹甸镇、西安丰镇、山阳镇、黄塍镇、泾河镇。
宝应地处江苏省中部、长江三角洲北翼、里下河平原西北部,属宁镇扬同城化外围圈层,东接建湖、盐城、兴化,南连高邮,西和金湖县、洪泽区隔宝应湖、白马湖相望,北与周恩来总理故乡淮安毗邻。
世界文化遗产京杭运河穿邑而过,风光宜人,设施配套,悠久历史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
宝应秦时建县,始名东阳县、平安县、安宜县,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
公元762年,境内获“八宝”献于皇帝,唐肃宗视为定国之宝,遂改上元三年为宝应元年,赐安宜县名为“宝应”。
县人民 *** 驻安宜镇,邮编:225800。
代码:321023。
区号:0514。
...
转载请注明出处 ? 扬州宝应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行业 电话 内容
○公安 110 求助报警
○急救 120 医疗急救
○气象 121 天气预报
△电信 1000 咨询投诉
△工商 12315 投诉举报
○供电 95598 江苏电力热线
△邮政 185 客户服务中心
△建设 86680001 咨询维修
△煤气 86635533 咨询维修
○供水 88112339 咨询维修
△规划 86670041 咨询投诉
△国土 86675120 咨询投诉
○运管 88106643 的士投诉
△国税 86668539 咨询服务
△商检 86647923 业务咨询
○技监 12365 全省打假电话
△法院 85332228-6141 咨询投诉
△司法 12348 咨询服务
△汽车 56016 咨询服务
○火车 56012 咨询服务
○民航 88100463 咨询服务
○为全天候服务,△为工作时间服务。
你好,满意请采纳,不懂请再问,O(∩_∩)O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