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乡村:东邻盛泽镇,北邻震泽镇,苏震桃、嘉浔湖公路贯穿,上苏嘉杭高速只需15分钟。2003年7月由原富乡、永宁、高路等三村合并而来,区域面积6.26平方公里,有41个村民小组。
富乡村与后练村、开阳村、严东村、严慕村、迎春村、贤胡村、仙南村、桃花源村、戴家浜村、陶墩村、新蕾村、水家港村、新和村、梵香村相邻。
永宁塘桥
又名姜池桥,位于吴江市桃源镇富乡村,跨蒿草路港支流。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建造。1994年7月29日列为吴江市文物控制单位。梁式三孔石桥,南北走向。全长25.7米,宽2.05米,跨径11
富乡村附近有永宁塘桥、广福村遗址、福事桥、大善桥、桃源青龙桥、中共浙西路东特委和中共吴兴县委旧址等旅游景点,有洞庭碧螺春茶、太湖大闸蟹、吴江香青菜、丁香萝卜、同里状元蹄等特产。
南乡村,原名南二十铺村,位于六安市南郊,六舒三、六毛公路并轨经过南乡村,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居金安区中店乡的北面。与本区先生店乡、望城街道、裕安区城南镇接壤。总面积5.8平方公里,辖14个村民组,499户,农业人口1861人,加上南山学校和外来流动人口,全村人口达3500余人。村党支部分为四个党小组(即木鱼山党小组、黄泥窑党小组、草塘党小组、大桥党小组),党员47人(其中女党员9人)。村“两委”成员9人(含选聘大学生一人)。全村耕地面积1986亩,是以农业为主,林业、种植业、养殖业并齐发展的村。
村内山青水秀、环境优美,近年来,热土涌动,商机初现,吸引了大批有识之士前来光顾投资,目前入住村内的企业与单位有:六安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六安市祥龙药业有限公司、安徽国防科技学院南山分校、金安区职业中专学校、六安市康华食品有限公司、博士锁业、九隆皮革有限公司、皖西交通技工学校、六安市南山加油站、六安市宏储物流有限公司、六安松林建材有限公司、六安豪源砼业有限公司、金安区国土局中店中心所、六安南山35千伏变电所等。餐饮服务业也迅速发展,现有“乡村人家”、“洪山寨农家食府”、“鸿运酒楼”、“南山新区大酒店”、“香满园酒店”、“毛家私房菜”、“南山农家饭庄”、“陈家大院”、“李文军酒店”、“川行土菜馆”、“兴元大酒店”等。通过入驻企业和本土餐饮服务业的带动,加快了我村经济的快步发展。
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遵照原六安地委何宗新书记关于家乡南乡村综合治理的“一水、二路,三山、四树,五教、六科,七庄、八墓,九美、十富”二十字设想,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有关部门和领导、社会各界仁人志士的大力支持下,2005年应广大村民的要求,在土地、建设、规划部门的指导下,南乡村在六舒三公路5.4km南山学校路东段开辟一片荒地,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施工,新建了中店乡富南山康居苑,作为南乡村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以点带面使南乡村新农村建设迈上新的台阶。2006年引进合肥星耀置业有限公司投资200多万元,成立了南山供水公司,开通了自市区至南乡村饮用自来水工程,解决了村民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人畜与工农业生产生活用水有了根本保障。2007年与2009年经过努力,多方争取支持,对村内原有9公里砂石路中的8.128公里路段实施了两次改造升级,使全村基本上实现了户户通了砂石路,组组通了水泥路,过去“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时代已经结束。2008年利用南乡村现有山场资源,引进萧县等地一批种植大户,带动我村部分农民发展经果林种植业,注册了“福南山”品牌,成立了油桃发展合作社,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2009年在市区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开通了自市内东大街至村内南山学校的18路公交车,方便了村民的出行,缩小了城乡差距。2010年六安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兴茂悠然南山”正式落户我村,通过近两年的努力,兴茂悠然南山建设已初具规模,区内道路通畅、绿树成荫,是集旅游、商住、接待、休闲、观光为一体的风水宝地。
南乡村附近有六安梦幻海洋大世界、六安皖西大裂谷、悠然蓝溪旅游景区、皖西博物馆、悠然南山度假区等旅游景点,有贡席、六安麻辣面、六安锅贴、六安包子、六安水饺等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