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山的诗句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5.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7.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9.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2.关于萋萋的诗句杨柳双禽
作者:赵不易
千树垂杨绕汴堤,锦帆去后草萋萋。
金陵歌
作者:袁袠
翠华想像宸游处,碧草萋萋辇路长。
宿白羊湖
作者:叶子奇
客思官程意转迷,湘江南去草萋萋。
归次曲阿作
作者:徐繗
曲阿城外草萋萋,匹马东归日正西。
秦淮斗草篇
作者:吴兆
此时芳草萋萋长,秦淮女儿多闲想。
奉酬王司训云笺之贶(二首)
作者:聂大年
写得新词谁解唱,薛涛坟上草萋萋。
蒿里曲(三首)
作者:刘基
涧草萋萋泉汩汩,紫兰香老棠梨发。
题李陵苏武泣别图
作者:刘炳
目断关河夕照迷,茂陵烟树草萋萋。
林七钦山庄
作者:林鸿
明日却从城市去,林间相送草萋萋。
3.关于玉门关的古诗唐*王之涣 《凉州词》黄沙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维 《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注:阳关即玉门关]唐*骆宾王《在军中赠先还知己》蓬转俱行役,瓜时独未还.魂迷金阙路,望断玉门关.献凯多惭霍,论封几谢班.风尘催白首,岁月损红颜.落雁低秋塞,惊凫起暝湾.胡霜如剑锷,汉月似刀环.别后边庭树,相思几度攀.唐*王昌龄 《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唐*胡曾《独不见》玉关一自有氛埃,年少从军竟未回.门外尘凝张乐榭,水边香灭按歌台.窗残夜月人何处,帘卷春风燕复来.万里寂寥音信绝,寸心争忍不成灰.唐*胡曾 《咏史诗·玉门关》西戎不敢过天山,定远功成白马闲.半夜帐中停烛坐,唯思生入玉门关.唐*柳中庸 《征人怨》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唐*李白 《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元*张养浩《双调·沉醉东风》班定远飘零玉关,楚灵均憔悴江干.李斯有黄犬悲,陆机有华亭叹.张柬之老来遭难.把个苏子瞻长流了四五番.因此上功名意懒.清*杨昌浚 《边塞词》大将西征人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4.关于山的诗句1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唐 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2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唐 李白《劳劳亭》
3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唐 李白《蜀道》
4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唐 李白《关山月》
5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 李白《望天门山》
6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唐 李白《游金陵凤凰台》
7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唐 柳宗元《绝句》
8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9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0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唐 杜甫《赠卫八处士》
1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 杜甫《望岳》
1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
13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唐·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14山寺月中寻桂子,郡守枕上看潮头。——唐 白居易《忆江南》
15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唐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16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唐 王之涣《登鹳雀楼》
17青海长云暗雪山,一片孤城万仞山——唐 王昌龄《从军行》
18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唐——唐 李益 《喜见外弟又言别》
19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唐 王维《山居秋暝》
20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唐 ·王维《汉江临眺》
21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唐· 王湾《次北固山下》
22想象昆山姿,缅邈区中缘。——南朝 宋 谢灵运《登江中孤屿》
23岷山高已峻,燕水清切寒。——南朝 宋 吴迈远《棹歌行》
24摧折寒山里,遂死无人窥。——南朝 梁 吴均《伤友》
25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朝 梁 王籍《入若耶溪》
26水雾杂山烟,冥冥不见天。——南朝 梁 伏挺《行舟值早雾》
27淮源比桐柏,方山似削成。——南朝 陈 沈炯《长安还至方山怆然自伤》
28远戍唯闻鼓,寒山但见松。——南朝 陈 阴铿《晚出新亭》
29太息关山月,风尘客子衣。——南朝 陈 江总《遇长安使寄裴尚书》
30关山四面绝,故乡几千里?——北朝 刘昶《断句》
5.关于登山的诗句1、有关“登山”
唐代诗人李颀有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山行--- 唐朝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古风----李白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望岳》---杜甫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晋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宋郭熙: 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欲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唐司空图: 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唐王维: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唐韩愈: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唐李白: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山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唐张锡: 山之妙在峰回路转,水之妙在风起波生。
唐李白: 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
元张养浩: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
2、有关”观海“的诗句
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望月怀古——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失,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长歌行——汉乐府
6.关于青海木里的地理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天俊县木里镇。位于青海省东北部祁连山南麓,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境东北部,青海湖西北侧,西北部与甘肃省交界,属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管辖,是海西州主要的牧业县之一。地理位置介于东经96°49′42″—99°41′48″之间,北纬36°53′—48°39′12″之间,全县总面积2.5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3.5%,其中天然草场和宜建人工草场2355.73万亩,占总面积的61.05%;退化黑土滩和风沙地143.65万亩,占总面积的3.73%;冰川和水域78.34万亩,占总面积的2.03%。全县最高海拔5826.8米,最低海拔2850米,相对高差近3000米。县城新源镇海拔3406米。全年无绝对无霜期,农作物不宜成熟,畜牧业是全县的主导产业。总面积2万平方千米。2003年末总人口1.8万人。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80%,还有汉、蒙古、回等民族。县人民政府驻新源镇,距州府驻地223千米。邮编:817200。代码:632823。区号:0977。拼音:Tianjun Xian。
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端的祁连山中段南部地区,高山纵横,山脉呈东南西北走向,以山地为主,高山、中低山、山谷和山间盆地相间分布。布哈河自西北向东南流经县境南部,疏勒河自东南向西北流经县境北部。属高原寒带气候,年均温-1.5℃,年降水量360毫米。
天峻县辖3个镇、7个乡:新源镇、木里镇、江河镇、苏里乡、龙门乡、舟群乡、智合玛乡、快尔玛乡、生格乡、阳康乡。 全县下辖12个乡,62个牧委会。
第二十一届金钥匙科技竞赛的试题,不要答案
七言绝句属于格律要求比较严格的近体诗。首先是篇幅固定。全诗四句,每句七字,总共二十八字。其次是押韵严格,表现为通常只押平声韵且不能出韵。还要讲究平仄,即要求符合平仄律,就是在一般情况下,以两个音节(两个字)为一个音步,平仄交互安排。
根据首句头两字的平仄,七言绝句分为平起式和仄起式两大类。
其中平起式又分两种:
一、平起平收,首句押韵;
二、平起仄收,首句不押韵。
仄起式也分两种:
一、仄起平收,首句押韵;
二、仄起仄收,首句不押韵。
按平仄律,七言绝句有四种标准句型:
一、平平仄仄仄平平(平起平收,末了两字是平平,称之为平平脚);
二、平平仄仄平平仄(平起仄收,末了两字是平仄,称之为平仄脚);
三、仄仄平平仄仄平(仄起平收,末了两字是仄平,称之为仄平脚);
四、仄仄平平平仄仄(仄起仄收,末了两字是仄仄,称之为仄仄脚)。
其平仄粘对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即所谓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但也要避免犯孤平和三平调。
扩展资料:
七言绝句的发展历程:
初唐时,七言绝句不仅数量较少,题材狭窄,而且在诗坛上的影响也很小,艺术上也不够成熟,不仅未能充分协律,而且作风比较板滞(如常用对仗作结,有类律诗的前半截),缺乏悠远的韵度。初唐比较知名的诗人如沈佺期、宋之问,律诗写得很好,七绝水平却一般。
进入盛唐,大量的七绝诗人涌现,在艺术上有了长足的进步,完全可以与五绝并驾齐驱。李白、王昌龄、王之涣、王维、贾至、高适、岑参、常建等确是当时诗坛上的一批七绝高手。代表七绝最高成就的是李白和王昌龄二人。
王昌龄率先并大力创作七绝,在他的笔下七绝的题材得到了大大拓展,举凡从军、出塞、怀古、赠别、狩猎、宴饮以及奉佛、崇道、闺思、宫怨等等,无不可用七绝来表现,扩大了七绝在诗坛的影响。李白的七言绝句则更能体现盛唐绝句的典型风貌。
中唐时,擅长七绝的诗人不少,如李益和刘禹锡等,但基本路子并未突破前人。及至晚唐,七绝在杜牧、李商隐和温庭筠手里又有了新的发展。
—七言绝句
第21届国际科学与和平周全国中小学生(江苏地区)
金钥匙科技竞赛
小学个人决赛赛题
(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市(县)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校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邮编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
一、知识题(本题由选择题和判断题组成,共30题,每题1.5分,共45分。中高年级全做)
(一)选择题(单选题。请把选项字母填入题前括号内。每题1.5分,共15题)
1.( )下列动物中,属于脊椎动物的是:
A.蚂蚁 B.壁虎 C.蜗牛
2.( )下列垃圾中,可以通过堆积自然分解,成为有用的有机肥料的是:
A.碎菜叶、蛋壳 B.陶瓷碗、头发 C.废纸、塑料袋
3.( )大多数鸟都有单腿站立的习惯,不过也有的鸟不会单腿站立。请将下面不会单腿站立的鸟找出来。
A.鹭鸶 B.鸵鸟 C.白鹭
4.( )为什么眼睛不怕冷?
A.眼睛能够汇聚太阳能,所以不怕冷
B.因为眼睛外面有一层膜,能保证眼睛不怕冷
C.眼睛里没有感觉寒冷的神经
5.( )在神七返回舱返回地面的过程中,宇航员应该保持下列哪种姿势才不会受伤害?
A.令自己倒立 B.抱着头坐在座位上 C.躺下来
6.( )汽车在雪地上行驶时,车轮上套上铁链是为了:
A.减少摩擦力 B.增大摩擦力 C.让雪化得更快些
7.( )下列食品中,含蛋白质较高的是:
A.米饭 B.鱼 C.苹果
8.( )阳光是以下列哪种形式传播的?
A.直线 B.折线 C.曲线
9.( )下列动物中,能和蚂蚁归为一类的是:
A.蜘蛛 B.蜻蜓 C.蚯蚓
10.( )塑料最大的缺点是:
A.太脆 B.不易分解 C.不牢固
11.( )植物身上的刺是从哪里来的?
A.是由自身的某些器官演变出来的 B.植物的皮肤生病才会长刺
C.植物吸收的肥料多了就会长刺
12.( )常温下,下列哪种物质能导电?
A.橡皮 B.陶瓷 C.铅笔芯
13.( )如果你带着一个氢气球坐在一辆匀速直线行驶的汽车上,汽车突然刹车,氢气球会有什么变化呢?
A.向前运动 B.原地不动 C.向后运动
14.( )将一片树叶放入液氮中,一分钟之后拿出来,会出现什么情况?
A.树叶会卷起来 B.树叶会变成** C. 树叶变脆了,一敲就碎
15.( )流星雨是怎样形成的?
A.流星体在大气层里燃烧,我们就看见了流星
B.很多星星一起出来溜达,就会出现流星雨
C.流星雨就像闪电一样,是云层撞击放电的结果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1.5分,共15题)
1.( )植物之所以呈现绿色,是因为植物只吸收阳光中绿色的光。
2.( )珊瑚是一种植物。
3.( )植物开什么颜色的花是由基因决定的。
4.( )海洋底部是一块巨大的平地,没有高低起伏。
5.( )人的身体并不是完全对称的。
6.( )抗生素既能杀死细菌,也能杀死病毒。
7.( )遇到太强的声音时,张大嘴巴或捂住耳朵,对耳朵都能起到保护作用。
8.( )记忆合金只有在热水中才能恢复到原来的模样。
9.( )要使两个物体之间实现热传递,只能通过两个物体直接接触。
10.( )在有些地方,所谓饥荒季节并不一定指冬天。例如在非洲草原上,每当旱季来临,成群的斑马、水牛等动物就找不到吃的东西。
11.( )植物离开了土壤就没法生存。
12.( )鲸是用肺呼吸的,所以把它捉到岸上,只要给它足够的水喝,它仍旧可以存活。
13.( )企鹅一般一胎只生一个蛋。
14.( )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物质。
15.( )蜻蜓是蚊子的天敌,但是在水里,蜻蜓的幼虫水虿和蚊子的幼虫孑孓却能和平相处。
二、综合应用题(中年级同学做第一问,高年级同学全做。满分30分)
1.树荫下的“月牙”形状(单选题,在正确选项前打“√”)
夏日的一天上午,小明不经意往地上一看,发现茂密的树荫下,有一个个像“月牙”形状的光斑,这似乎和往日圆形的光斑有些不同。
问题:
(1)当时,可能发生了什么样的天文现象?(中年级同学答对得15分,高年级同学答对得7.5分)
A.日全食 B.日偏食 C.日环食
(2)树荫下会显现出“月牙”形状的光斑或者圆形的光斑,这和什么原理有关?(高年级做,7.5分)
A.小孔成像 B.光的折射 C.光的衍射
2. 木块的沉浮
把3块质量和体积相同的木块,分别放到3个分别盛有自来水、井水和盐水的容器中。可以看到木块沉浮的位置不同,如图A、B、C所示。
问题:
(1)请指出A、B、C各盛的是什么水。(中年级同学答对得15分,高年级同学答对得9分)
这是真的,我要参加比赛,来时给我们的。
(2)木块的沉浮位置不同和什么有关系?(高年级做,6分)
A.水的密度 B.水的温度 C.水的体积
三、发散思维题(中高年级都做。满分10分)
用气球做实验
想想看,用气球可以做什么样的科学实验呢?(以气球为主题,可以添加其他实验器材)每正确答出一个得2.5分,答对4个或4个以上得满分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