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为两个不同的省级自治区。
西藏,简称“藏”。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边陲,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西藏位于青藏高原西南部,素有“世界屋脊”之称。西藏北邻新疆,东接四川,东北紧靠青海,东南连接云南,是中国西南边陲的重要门户。
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市。位于中国华北地区,东北部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交界,南部与山西、陕西、宁夏相邻,西南部与甘肃毗连,北部与俄罗斯、蒙古接壤,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地跨黄河、额尔古纳河、嫩江、西辽河四大水系。
扩展资料一、内蒙古
蒙古族人的传统饮食比较粗犷,以羊肉、奶、野菜及面食为主要原料。烹调方法相对比较简单,以烤最为著名。崇尚丰满实在,注重原料的本味。特色美食有烤羊腿、全羊席、手抓羊肉、奶酪、马奶酒、莜麦面、资山熏鸡、肉干、哈达饼、蒙古馅饼、蜜麻叶、德兴元烧麦等。
传统食品分为白食和红食两种。白食蒙古语叫查干伊德,是牛、马、羊、骆驼的奶制品。红食蒙古语叫乌兰伊德,即牛、羊等牲畜的肉制品。白食是蒙古族的敬客食品,按照蒙古族的习惯,白色表示纯洁、吉祥、崇高,因此白食是蒙古人待客的最高礼遇。
蒙古族敬酒:蒙古族斟酒敬客考究,酒是最能表达朋友之忠诚的珍贵食品。主人将酒斟在银碗或金杯中,托在哈达上,唱起祝酒歌,表达自己的真诚与感情,此时客人应随即接过酒,能饮则饮,不能饮则品尝少许,然后将酒归还主人,不可推让,谢绝主人的敬酒。
二、西藏
藏族有着自己独特的食品结构和饮食习惯,其中酥油、茶叶、糌粑、牛羊肉被称为西藏饮食的“四宝”,此外,还有青稞酒和各式奶制品。
藏餐分为主食、菜肴、汤三大类。藏餐的口味讲究清淡、平和,很多菜,除了盐巴和葱蒜,一般不放辛辣的调料。在食肉方面,藏族禁忌较多。一般只吃牛羊肉,不吃马、驴、骡,尤忌吃狗肉。鱼、虾、蛇、鳝等水产海鲜类食品,除部分城镇居民外,农牧区群众一般不习惯食用。
酒文化:西藏的青稞酒是用青稞直接酿成的,度数较低,藏族群众无论男女老少都喜欢喝,是喜庆过节所必备的。藏族饮酒的礼仪和习俗比较丰富,每酿新酒,必先以“酒新”敬神,然后依循“长幼有序”的古训首先向家中的长辈敬酒,其后家人才能畅饮。
茶文化:酥油茶是西藏的藏族人不可缺少的饮料,做酥油茶离不开酥油、盐和茶,酥油是从牛羊奶里提炼的奶油,以夏季牦牛奶里提炼的金**酥油为最好,从羊奶里提炼的则为纯白色。藏民族饮茶时讲究长幼、主客之序。客人饮茶不能太急太快,一般以三碗为最吉利。
-内蒙古
-西藏
全自治区辖:1个地级市、6个地区;1个市辖区、1个县级市、71个县。
拉萨市 辖1个市辖区、7个县
城关区
林周县(甘丹曲果镇) 达孜县(德庆镇) 尼木县(塔荣镇) 当雄县(当曲卡镇) 曲水县(曲水镇)
墨竹工卡县(工卡镇) 堆龙德庆县(东嘎镇)
那曲地区 辖10个县,地区行政公署驻那曲县
那曲县(那曲镇) 嘉黎县(阿扎镇) 申扎县(申扎镇) 巴青县(拉西镇) 聂荣县(聂荣镇)
尼玛县(尼玛镇) 比如县(比如镇) 索 县(亚拉镇) 班戈县(普保镇) 安多县(帕那镇)
昌都地区 辖11个县,地区行政公署驻昌都县
昌都县(城关镇) 芒康县(嘎托镇) 贡觉县(莫洛镇) 八宿县(白玛镇) 左贡县(旺达镇)
边坝县(草卡镇) 洛隆县(孜托镇) 江达县(江达镇) 类乌齐县(桑多镇) 丁青县(丁青镇)
察雅县(烟多镇)
山南地区 辖12个县,地区行政公署驻乃东县
乃东县(泽当镇) 琼结县(琼结镇) 措美县(措美镇) 加查县(安绕镇) 贡嘎县(吉雄镇)
洛扎县(洛扎镇) 曲松县(曲松镇) 桑日县(桑日镇) 扎囊县(扎塘镇) 错那县(错那镇)
隆子县(隆子镇) 浪卡子县(浪卡子镇)
日喀则地区 辖1个县级市、17个县,地区行政公署驻日喀则市
日喀则市
定结县(江嘎镇) 萨迦县(萨迦镇) 江孜县(江孜镇) 拉孜县(曲下镇) 定日县(协格尔镇)
康马县(康马镇) 聂拉木县(聂拉木镇) 吉隆县(宗嘎镇) 亚东县(下司马镇) 谢通门县(卡嘎镇)
昂仁县(卡嘎乡) 岗巴县(岗巴镇) 仲巴县(拉让乡) 萨嘎县(加加镇) 仁布县(德吉林镇)
白朗县(洛江镇) 南木林县(南木林镇)
阿里地区 辖7个县,地区行政公署驻噶尔县
噶尔县(狮泉河镇) 措勤县(措勤镇) 普兰县(普兰镇) 革吉县(革吉镇) 日土县(日土镇)
札达县(托林镇) 改则县(改则镇)
林芝地区 辖7个县,地区行政公署驻林芝县
林芝县(八一镇) 墨脱县(墨脱镇) 朗 县(朗镇) 米林县(米林镇) 察隅县(竹瓦根镇)
波密县(扎木镇) 工布江达县(工布江达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