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外贸企业采购货物,获得增值税进项发票:
借:物资采购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等
2、销售:
借:应收账款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
3、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4、转成本的不能退税的进项税额=原抵扣进项税额-退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5、按照规定的退税率计算的出口退税: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6、收到出口退税: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
退消费税时,退税金额=出口金额*消费税退税率
1、报关出口后申请出口退税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
贷:主营业务成本
2、收到退还的消费税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
外贸会计的特点
1、采购货物
采购商品时:
借:商品采购
经营费用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根据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税额记帐)
贷:银行存款或其他货币资金
2、商品验收入库时:
借:库存商品
贷:商品采购
3、出口单据收齐且信息齐全申报成功,税局审核完毕,退回税款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增值税
扩展资料外贸企业出口货物转内销处理如下:
1、退税部门发现外贸企业需要出口转内销处理,应填制《关于出口货物未按规定期限申报视同内销征税的通知》两份(企业一份、征收分局一份);企业自行发现出口转内销,应填制《出口货物未按规定期限申报视同内销征税申报明细表》三份(退税部门一份、企业收分局一份);
2、企业还应按“(出口货物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牌价)÷(1+法定增值税税率)”计算填税申报表的应税货物销售额,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表一”第4栏“未开具发票“栏蓝字列,同时按“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在“附表一”第17栏用红字冲减已申的“免税货物销售额”。汇率出口当日的汇率计算。
3、企业按以上规定进行调整后,在办理纳税申报时,提供帐务调整帐页和记帐凭证复件,并加具“此件与原件相符”的意见并加盖企业公章,同时填报《出口货物未按规定期限申报视同内销征税申报明细表》一式三份给主管征收分局,主管征收经确认盖章后自留份,退回两份给企业,企业自留一份,另一份由企业办理退税申报时报送退税部门;
4、对企业视同内销征税的出口货物,其进项税额可予以抵扣。若企业已办理退税货物转内销征税,将已退税款返纳后,该笔货物原用于退税的凭证不能退还企业,企业应填制《出口已退税货物转内销征税进项税额抵扣表》一式三份(征收分局、企业、退税部门各一份)
经退税部门加具意见后,作为抵扣依据,并将表中所列专用发票复印加具“此件与原件符”意见后,加盖企业公章。一张专用发票部分货物需视同内销征税时,企业也应填制《出口已退税货物转内销征税进项税额抵扣表》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关于印发《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的通知
外贸会计的特点在于:
1、外贸会计收入的计量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并优先确认企业的成本;
2、外贸会计需要根据企业进出口业务所签订的购销合同的内容计算印花税;
3、外贸会计需要对外贸企业的出口退税工作进行处理。
外贸会计指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对外贸企业的经济业务信息通过收集、加工,并对经济业务进行控制、分析、预测和决策以及向企业管理者提供相应会计信息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与一般企业会计相同,外贸会计的目标也是为企业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