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新疆和田地区墨玉县
邮编:848100代码:653222区号:0903拼音:MoyuXian
墨玉县位于昆仑山北麓,塔里木盆地西南部,喀拉喀什河西岸。东以喀拉喀什河为界与和田县、洛浦县相望,西临戈壁与皮山县接壤,南抵喀喇昆仑山北麓,北入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与阿瓦提县相邻。县城喀拉喀什镇距乌鲁木齐公路里程1535千米。全县总面积25788.86平方千米,总人口429160人(2003年)。有维吾尔、汉、回、哈萨克等民族。
南窄北宽,地势南高北低,地形分三个地貌单位:南部为山腰起伏山区;中部为洪水冲积扇平原;西北部是冲积沙漠平原。属暖温带干燥荒漠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升温快,夏季炎热、干燥少雨,秋季降温快。降水量稀少,光照充足,无霜期长,昼夜温差大,年均气温11.6℃,年均降水41毫米。
行政区划
墨玉县辖1个镇、15个乡:喀拉卡什镇、喀尔赛乡、奎牙乡、扎瓦乡、阿克萨拉依乡、乌尔其乡、托胡拉乡、萨依巴格乡、加汗巴格乡、普恰克其乡、芒来乡、阔依其乡、雅瓦乡、吐外特乡、英也尔乡、喀瓦克乡。县境内有兵团十四师四十七团场。
喀拉喀什镇
代码:653222100辖22个村委会:喀帕克拉村、托万喀帕克拉村、其曼巴格村、喀赞村、喀拉巴格村、托万喀拉巴格村、乔如克拉村、库都村、托万艾日克村、阿亚克阿特巴什村、巴什阿特巴什村、阿热巴格村、英协海尔村、阔纳协海尔村、塔那依贝希村、乌依巴格村、克日米其村、兰干村、喀亚什村、都先拜巴扎村、阿勒吞其村、斯孜村。
托胡拉乡
代码:653222205辖11个村委会:喀热满村、塔什坎特村、布古其村、巴热特拉村、包日其村、巴什古热村、阿亚克古热村、喀拉塔木村、美巴格村、巴扎布依村、托胡拉村。
加汗巴格乡
代码:653222207辖20个村委会:加汗巴格村、墩欧依拉村、喀拉库其喀其拉村、布拉克贝希村、依希克拉村、巴什依希克拉村、恰尔巴格村、墩阿热希村、达拉斯喀勒村、达里亚博依村、巴什达拉斯喀勒村、乌尊艾日克村、丘那克拉村、墩巴格村、墩艾日克村、恰喀村、阿依玛克村、巴什恰尔巴格村、阿克萨拉依村、喀亚什村。
阿克萨拉依乡
代码:653222203辖23个村委会:其乃巴格村、艾力什贝希村、巴什阿热果勒村、阿热麻扎村、阿亚克阿热果勒村、玉吉米力克村、乔拉克拉村、塔喀依拉村、巴什巴格艾日克村、阿亚克巴格艾日克村、古勒巴格村、阿鲁艾日克村、阿热巴格村、克提克拉村、巴什依希塔其村、阿亚克依希塔其村、阿亚克库木巴格村、乌尊艾日克村、依克其村、胡木丹村、巴什库木巴格村、巴什吉勒尕村、阿亚克吉勒尕村。
扎瓦乡
代码:653222202辖34个村委会:扎瓦村、阔坎村、亚贝希村、夏合勒克村、依格孜艾日克村、兰干村、谢依旦村、库木艾日克村、托格拉克麻扎村、萨依奴乎其村、库台玛村、硝尔鲁克艾日克村、库台克艾日克村、阿热果勒村、巴夏克其村、库勒艾日克村、博格达依艾日克村、铁热克阿依拉村、吾堂村、玉吉买阿依拉村、英吾斯塘村、麻扎阿依拉村、加依铁热克村、托盖托格拉克村、乔坎吉勒尕村、巴什乌尔其村、合尼村、阿亚克麻扎村、胡木旦村、托格拉亚村、托甫恰村、吾尔其村、巴拉木苏依村、喀什博依村。
萨依巴格乡
代码:653222206辖27个村委会:喀日克萨依巴格村、乌-阿塔村、英阿瓦提村、博斯坦托格拉克村、普喀村、库遂村、乌尊阿热勒村、乌恰特村、巴格达特村、阔克提热克村、兰干村、吐扎克其村、库木勒克村、阔塔孜萨依巴格村、托格热苏村、苏盖提博斯坦村、都塔尔村、托喀亚村、塔木勒克村、海尔派萨依巴格村、堆外萨依巴格村、塔什艾格勒村、塔木艾格勒村、其格勒克村、康帕村、阔什鲁克村、克西拉克村。
乌尔其乡
代码:653222204辖19个村委会:阔什阿瓦提村、乌尔其村、塔瓦尕孜村、喀热克村、色日克勒克村、帕塔艾格勒村、乔坎吉勒尕村、托格拉克阿勒迪村、米来提艾日克村、阿力米勒克村、阿瓦提村、伊斯拉木阿瓦提村、巴扎博依村、玉吉米力克村、希坎尔库木什村、喀让古托格拉克村、亚勒吾孜吾喀尔村、铁热克博斯坦村、色格孜勒克村。
奎牙乡
代码:653222201辖30个村委会:奎牙村、塔勒维兰村、迪汗村、帕万村、苏安巴村、得尔维希村、喀克勒克村、喀热库足克村、阔什艾日克村、萨亚特村、其甫坎村、哈鲁村、都先拜巴扎村、古勒其村、阿其克乌依村、阿特艾格勒村、巴什喀依古鲁克村、欧吐拉喀依古鲁克村、阿亚克喀依古鲁克村、且买克来村、阔什科瑞克村、依勒瓦村、尕对村、帕合太克村、喀热拉村、玉吉米力克村、巴什阿其玛村、欧吐拉阿其玛村、阿亚格阿其玛村、交通村。
雅瓦乡
代码:653222211辖22个村委会:居买巴扎村、巴什艾日克村、加汗巴格村、明亩村、阿鲁阿依拉村、库格达依村、夏合勒克村、尕热勒克村、巴什阿瓦提村、比合勒克村、塘开希村、加依铁热克村、恰先拜巴扎村、阔什科瑞克村、托特艾格勒村、其来克村、库来克村、依浪古鲁克村、巴格吉格代村、阿克切坎勒村、胡木丹村、英阿瓦提村。
芒来乡
代码:653222209辖15个村委会:巴扎博依村、巴什芒来村、托万芒来村、塔克沙村、布都休克村、恰喀尔村、巴什喀日拉村、托万喀日拉村、库尔桂村、阿勒吞其村、阿克塔木村、其乃巴格村、达汗村、喀亚什村、喀克勒克村。
喀尔赛乡
代码:653222200辖32个村委会:巴扎博依村、阿热勒村、恰其库木村、巴什科瑞克村、喀尔墩村、阿拉库木村、哈曼艾日克村、拍海孜墩村、赛先拜巴扎村、阔什铁热克村、巴格其村、昆其村、布拉克村、艾普艾格勒村、哈塔村、艾吉克村、库木什库勒村、尕孜艾格勒村、特日木村、夏勒迪让村、台吐尔库勒村、库银墩村、英也尔村、尧勒瓦斯哈纳村、吉格代库都克村、喀克勒克村、依提帕克村、尤勒滚墩村、塔格墩村、阔恰尤勒滚村、阿依丁库勒村、博斯坦村。
普恰克其乡
代码:653222208辖28个村委会:巴什普恰克其村、库勒艾日克村、巴什库都克拉村、阿亚克库都克拉村、欧吐拉普恰克其村、阿亚克普恰克其村、居买巴扎村、布达村、巴什吐格曼艾日克村、巴什亚尕其村、墩加依村、欧吐拉亚尕其村、阿亚克亚尕其村、阿鲁库勒村、巴什加依村、墩阿其玛村、阿亚克吐格曼艾日克村、阿亚克加依村、布达夏合勒克村、喀萨夏合勒克村、英库勒村、玉吉米力克村、克依墩村、巴什前墩村、阿亚克前墩村、巴什奥依库勒村、欧吐拉奥依库勒村、阿亚克奥依库勒村。
阔依其乡
代码:653222210辖25个村委会:孜瓦村、巴什哈萨克村、阿亚克哈萨克村、巴合希村、老汉村、科克亚尕村、羌古村、阔纳艾日克村、英艾日克村、库勒艾日克村、再盖尔村、夏哈尔村、吐特鲁克村、其热格墩村、艾热恰克村、盖再勒村、巴丘克村、夏普克村、墩艾日克村、阔希玛克村、萨达克村、塞克孜帕其村、其郎村、英库勒村、阔依其村。
吐外特乡
代码:653222212辖21个村委会:苏盖特力克村、吐外特村、欧依艾日克村、库木艾日克村、恰尔巴格村、萨亚特村、库特来木村、奥依村、苏甫拉村、托合玛克村、色日克托格拉克村、喀拉亚尕其村、库木博依村、琼库勒村、罕勒克艾日克村、阿拉多斯村、乌尊艾日克村、木尕拉村、阿亚克艾斯克村、亚勒古孜托格拉克村、纳格拉村。
英也尔乡
代码:653222213辖12个村委会:依玛木艾斯开尔村、库木亚依拉克村、加纳尼村、赛依巴格村、喀拉巴格村、塞克孜帕其村、阔什阔尕其村、米力克阿瓦提村、阿克吾斯塘村、英也尔村、苏库鲁克村、阔依克艾格勒村。
喀瓦克乡
代码:653222214辖23个村委会:比尔艾格孜村、喀瓦克村、其乃巴格村、夏合勒克村、兰帕村、博斯坦村、英其开村、墩库勒村、阔滚鲁克阿日希村、巴什阿吉艾格勒村、阿亚克阿吉艾格勒村、其那村、夏合塔什拉木村、巴什喀瓦克村、吉盖村、恰勒库都克村、博斯坦托格拉克村、吐孜鲁克奥塔克村、亚勒古孜托格拉克村、阿其克村、乃再尔巴格村、夏勒艾格勒村、玛亚克墩村。
历史沿革
1919年置墨玉县,因喀拉喀什河而得名。喀拉喀什系维吾尔语,黑玉、墨玉之意。《钦定皇舆西域图志》作哈喇哈什,《新疆识略》作哈拉哈什。《西域同文志》释:“哈喇,黑色,河中多产黑玉,故名。”
自西汉以来均属古于阗。乾隆二十七年(1862年)设喀什噶尔参赞大臣一员总理南疆八城,和田是八城之一,喀拉喀什是和田的属城。光绪九年(1883年)设和阗直隶州,喀拉喀什隶和阗直隶州。民国2年(1913年)和阗直隶州本州改置和阗县,含今和田、墨玉两县一市范围。1919年从喀拉喀什河以西析置墨玉县,喀拉喀什为县治。隶喀什噶尔道。1920年改隶和阗道,后属和阗行政区。1950年属和阗专区,1977年属和田地区。
2000年,墨玉县辖1个镇、15个乡:喀拉喀什镇、托胡拉乡、扎瓦乡、阿克萨拉依乡、加汗巴格乡、萨依巴格乡、乌尔其乡、芒来乡、普恰克其乡、阔依其乡、奎牙乡、雅瓦乡、喀尔赛乡、吐外特乡、英也尔乡、喀瓦克乡、吐孜鲁克奥塔克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405634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喀拉卡什镇46520喀尔赛乡34276奎牙乡36113扎瓦乡43746阿克萨拉依乡23176乌尔其乡13995托胡拉乡16871萨依巴格乡27620加汗巴格乡21038普恰克其乡28482芒来乡19191阔依其乡21619雅瓦乡27959吐外特乡21231英也尔乡10216喀瓦克乡9736兵团47团场虚拟乡3845
土地人口
墨玉县总面积2.5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8.5%,平原绿洲占5.9%,沙漠占85.6%。全县东西宽45-112.5公里,南北长319.5公里,地势南高北低,海拔在1120-3600余米之间,地形分三个地貌单位:南部为山腰起伏山区;中部为洪水冲积扇平原,是主要的农业种植区;西北部是冲积沙漠平原,生长着大面积原始胡杨林、红柳。
全县土地总面积3465万亩,宜农土地面积为694.5万亩,占总面积的20.03%,其中:可耕地总面积97.16万亩,现有耕地面积54.5万亩,园地6.9万亩,林地467万亩,天然草场128万亩,水面积35.2万亩,其它2.9万亩。
墨玉县居民以维吾尔族为主,其中维吾尔族40.6万人,占总人口的98.6%,汉族人口5504人,占总人口的1.33%,其它民族占总人口的0.037%。
地理气候
墨玉县南窄北宽,地势南高北低,地形分三个地貌单位:南部为山腰起伏山区;中部为洪水冲积扇平原;西北部是冲积沙漠平原。
墨玉县的气候属暖温带干燥荒漠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干燥少雨,春季升温快,秋季降温快,降水量稀少,光照充足,无霜期长,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11.3℃,1月平均气温-6.5℃,7月平均气温24.8℃,极端最低气温-18.7℃,年平均降水量为36-37毫米,蒸发量2239毫米,无霜期177天,年日照时数为2655小时。
经济资源
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水稻、高梁等;经济作物有:棉花、胡麻、向日葵、红花、-、烟草、小茴香等;经济林木有白榆、杨、柳、核桃、桑、杏、葡萄、桃子、石榴、苹果等60余个树种,境内野生植物有甘草、大芸、芦苇、胡杨、红柳、沙枣、罗布麻等,矿产资源有黄金、金刚石、玉石、石英、石灰石、石膏、盐、云母、水晶、铅等,据有关资料,黄金与石膏储量较多,黄金在境内分布广,具有一定的开采价值。此外,现已探明储藏天然气600多万立方,石油储量也十分可观。野生药用植物、畜禽种类繁多。
2020年乡村振兴传播影响力县区排名发布,墨玉县位列第53名。
和田市位于新疆最南端,地处喀喇昆仑山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之间,全市南高北底,北宽南窄,由南向北倾斜。是喀拉喀什河与玉龙喀什河的冲积平原。地处东经 79°50′20 ″ -79°56′40 ″,北纬 36°59′50 ″- 37°14′23 ″,东西最宽为 60 公里 ,南北最长约 200 公里 。海拔在 1300-1450 米之间。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 11.1℃ -13℃ ,全年日照充沛。距乌鲁木齐1500公里 。于1983 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从和田县划出,1984 年8月18日正式成立。是全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和田市东邻洛浦县,西、南、北与和田县相接。总面积约189平方公里,城区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已建成15.75 平方公里。市辖三乡(肖尔巴格乡、古江巴格乡、伊里其乡),一镇(拉斯奎镇),一个管理区(阿克恰勒管理区),四个街道办事处(古勒巴格街办、纳尔巴格街办、古江巴格街办、奴尔巴格街办)。
和田地区概况
和田地区东西长约670公里,南北宽约600公里,国土面积24.78万平方公里,占全疆的15%,绿洲面积973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274万亩,占绿洲面积的17.95%,人均耕地1.62 亩。和田地区辖七县一市共有86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1401个村委会。
和田地区是以农业为主体经济的地区,近年来,在中央和自治区的关怀与支持下,在北京市、浙江省等内地发达地区的援助下,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到2004年底,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43亿元,较上年增长1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07亿元,第二产业7.57亿元,第三产业15.34亿元,第一、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所占比重分别为47∶18∶35。全年财政收入3.05亿元。
2004年全地区农业产值达到40.81亿元。林果业发展迅猛,新增果园面积9.06万亩,水果产量达到21.65万吨,增长13.73%;畜牧存栏达到426.31万头只,增长4.06%,肉类总产达到48920吨,增长10.66%,羊毛产量6024吨,牛奶产量1.2万吨;棉花总产3.8万吨;74.65万亩,增长6%,产量48万吨,增长15.58%;粮食总产达88.2万吨。农村“六个30万”工程成效明显。全地区林果保有面积超过150万亩,其中精品林果示范基地7万多亩;新定植红柳3.6万亩,总面积达7万亩,其中接种大芸3万多亩;年末牲畜存栏:牛达到20.63万头,其中适龄母牛10.44万头,驴31.3万头,其中适龄母驴9.41万头;高密度棉花35万亩;新建蔬菜大棚1.6万座,总数达3.3万座。
目前全地区已拥有煤炭、电力、建材、机械、棉纺、丝绸、食品、工艺、美术等众多的工业企业307家,其中中型企业2家。有25%以上的产品远销外地,主要产品有:棉纱、棉布、生丝、丝织品、地毯、葡萄酒、果酒、果脯、阿胶、维药、原煤、玉雕制品等。
随着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和田地区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和田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猛,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地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地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活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和田民间投资的主要渠道,对拉动宏观经济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非公有制经济以第三产业的商贸饮服娱乐及运输为重点,广泛拓展了种、养、加、建、运、商等多个层次的行业与领域,吸引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分流,也吸纳了许多城镇下岗职工再就业。非公有制经济越来越成为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增长点。
根据地域分布规律及其生态的适应性、经济的合理性和技术的可行性,和田地区在稳定发展和田传统优势产业的基础上根据区域发展的特征,主要形成三个经济区域:
--和墨洛(和田市、和田县、洛浦县、墨玉县)工业、商贸经济区。人口占全地区的63%以上,集中了全地区70%以上的经济和科技力量,交通、能源等基础条件良好,并已初步形成一定的规模的轻纺、食品、果酒、电力、建材等工业群体。随着第二条沙漠公路和田至阿克苏的建设,这一区域将更增添新的活力。
--策勒、于田、民丰农牧旅游经济区。随着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开通以及将要开工建设的第二条新藏公路,民丰县作为和田地区的东大门和旅游资源大县,重点发展以旅游为重点的第三产业,药材及畜牧业生产;于田、策勒主要以粮棉、林果、药材产业为基础形成农牧旅游经济区。
--皮山特色林果经济区。该经济区主要以石榴、制干杏、核桃为重点产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林果经济区。
和田地区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重点,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围绕第一要务,实施“六大战略”、建成“五大基地”。“六大战略”即:农村经济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城市经济实施体制创新战略,基础设施实施西部开发战略,社会稳定实施稳疆固边战略,精神文明实施文化兴边战略,党的建设实施四中全会战略决策。“五大基地”即:农产品加工增值基地,能源矿产开发基地,林果园艺基地,畜牧饲草基地和特色维药基地。
随着改革开放与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交通、通讯、民航等基础设施建设得以加强,县乡村公路交通运输网络已经形成。现有大型民航机场一座,可起降波音757及相近系列飞机,每日均有至乌市航班,一个半小时即可到达。全地区县乡公路通车里程近4000公里,其中柏油路里面达到2000余公里,全地区86个乡镇全部实现了黑色化。邮电通讯实现了程控化、光纤化、微波化、卫星数字通讯等立体化格局。
和田古称“于阗”,历史上曾与疏勒、安西、龟兹并称为安西四郡。和田是新疆最南端的城市,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西域的玉石、宝马、瓜果经由这里传到中原,中原的丝绸也从这里源源不断地运往西域。
如今的和田是一个典型的伊斯兰教地区,而在历史上,和田(于阗)曾是中国大陆最早引进佛教的地区,早在公元前一世纪,印度佛教就传入了于阗,市区以南的热瓦克佛寺遗址就是这一时期佛教建筑的典型。直到十一世纪,于阗才成为大举进入的伊斯兰教的天下。
尼雅古城是和田最有影响力的景点,自1901年英国科学家斯坦因首次发现尼雅废墟至今,这里一直是世界各地探险家、考古学者们关注的焦点。
和田是有名的瓜果之乡,葡萄、石榴、苹果、无花果……每到夏秋时节,累累果实悬挂在枝头,让人垂诞。
概况
区号:0903
邮编:848000
位置:地处新疆北部,北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相邻,南依昆仑山。
民族:维吾尔族占总人口的96%。
区划:下辖1市7县。
当地特色: 于阗乐舞
于阗是西域各国中受佛教影响最大的地区之一,佛教音乐的传入给本来就崇尚歌舞的于阗国带来了清新的气息。高僧法显在于阗时,就见到“其国丰乐,人民殷盛,尽皆奉法,以法乐相娱”的场景。
汉代,随着西域文化的东传,以龟兹乐、于阗乐为代表的西域音乐也西风东渐传入宫廷。当时汉宫就收入了《于阗乐》作为宫廷乐曲,据载,汉高祖常在未央宫“以管弦歌舞相欢娱”;张骞出使西域回到长安时,又带回了经于阗、龟兹乐改编而成的佛曲《摩诃兜勒》;唐代,更是西域音乐的鼎盛时期,宫廷音乐十之七八都是胡音。
玉石之都
于阗美玉在历史上一直享有盛名:相传早在殷商时期,商王的宫殿里就有用于阗美玉加工而成的各种用具;楚国时的王公贵胄更以玉器作为身份的象征;到了两汉时期,越来越多的中原人士钟情于于阗美玉,各路王侯均遣工匠前往昆仑山周围采玉。经过这些采玉人的辛勤劳作,昆仑山下的玉英大批运往中原,丝绸之路才得以渐渐繁盛起来。
于阗玉是玉中上品,按类型可分为硬玉和软玉两种,以前者更为名贵;从色泽上可分为白玉、碧玉、青玉、墨玉、黄玉、红玉等。用昆仑山玉石雕琢而成的“大禹治水”玉雕,高达2米,有“玉中之王”的称号, 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内。
最佳旅游时间
和田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荒漠气候,全年干旱少雨,多风沙。和田是新疆受风沙侵袭较严重的地区之一,由于历史的原因,现在的和田已经从原来的位置向南迁移了150多公里。在进出和田的公路两侧,可以看到各种防沙栅栏。
每年三四月间,春暖花开的时节,和田的桃花和杏花竞相开放,为这座沙漠边的小城平添了一缕春意。和田白天日照很强,来和田旅游太阳镜是必备的物品,既可以防风沙又可以遮挡灼热的阳光。
购物介绍
和田巴扎是和田购物的主要场所,也是最能体现当地民风民俗的地方。每到休息日,附近各县的维族民众纷纷赶到这里,在人头攒动的市场上寻找需要的物品。巴扎上有日常用品、各类水果、玉石、丝绸、地毯等,有时,在巴扎上还可以看到当地民间艺人的精彩表演。
交通介绍
和田不通铁路,进出只有依靠飞机和长途汽车。
外部交通
航空:
和田机场位于市区南12公里处,每周有航班往来于和田和乌鲁木齐之间,你可以先到乌鲁木齐,再转飞和田。
民航售票处位于乌鲁木齐南路3号。
公路:
315国道经过和田,沿这条国道从和田往西北可以到叶城、喀什;往东可到民丰、若羌等地。民丰往北有一条笔直的沙漠公路,可以直达轮台,该路路况较好,从民丰到库尔勒的长途车多数走这条路,继续北上可到乌鲁木齐。
和田客运总站位于和墨路80号。
区内交通
由于和田地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区内的大部分景点都在沙漠之中,所以往来各景点最便捷的交通方式就是租车,为了旅途顺利,一定要租性能好的越野吉普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