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延林 闫伟
(黑龙江省煤田地质局 哈尔滨 150001)
摘要:依兰煤田位于伊依地堑方正断陷东北缘,形成于古近纪,为断陷型含煤盆地,含煤地层为达连河组。该组仅有一个煤层群,集中分布于煤系底部10~40m厚的范围内,煤层群厚约10~30m,含煤五层,煤层平均厚度14.63m。煤层群顶部为巨厚油页岩层(70~140m),煤类为长焰煤,煤层含气量为4~12m3/t,平均8.0m3/t,煤层渗透率0.29mD。依兰煤田煤炭保有储量1.97亿t,预测煤炭资源量3.61亿t;煤层气资源量为52.73亿m3,埋藏于1500m以浅。本区煤层群顶板厚层油页岩,是煤储层最理想的封盖层,断层不发育的块段,是依兰煤层气相对富集的地带。2009年施工2口煤层气生产试验井,经射孔、压裂、排采,初步获得成功,经过近10个月的排采试验,日产气量均在1500m3左右。2011年正在施工煤层气生产井3口,计划再施工生产井10口,煤层气生产井总数可达15口,初步形成小规模勘探开发网。本文通过对依兰煤层气钻井、固井、压裂、排采等工程的分析和总结,认为依兰煤田煤层气勘探开发的前景非常广阔。
关键词:依兰煤田 煤层气工程 经验总结 前景展望
作者简介: 曲延林,男,研究生,副局长,高级工程师,多年从事煤田及煤层气勘查开发工作。地址: 哈尔滨市南岗区新永和街 46 号,邮编: 150001,电话: 0451 - 85728666,传真: 0451 - 87709301,E - mail: quyanli0451@ 163. com。
Achievements and Prospects of CB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s in Yilan Coal Field
QU Yanlin YAN Wei
( Coal Field Geology Bureau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Harbin 150001,China)
Abstract: Yilan coal field is located at the northeast of Fangzheng Rift of Yiyi Graben and it is a rift-type coal-bearing basin. Yilan coal field was formed in the Paleogene and the coal-bearing layers belong to Dalianhe Group. This group has only one coal seam group that concentrates in the bottom of the coal measure strata with the thickness about 10 ~ 30 m. This group includes five layers of coal,the average coal thickness is 14. 63 m. There is an oil shale layer on the top of the coal group with the thickness 70 ~ 140 m. The coal in Yilan coal field is long- flame coal,its gas content is 4 ~ 12 m3/ t,average 8. 0 m3/ t,the coal reservoir permeability is 0. 29 mD. Yilan coalfield holds the coal reserves 197 million tons and the forecast coal amount of resources 361 million tons with the CBM resource of 5. 273 billion m3,buried within 1500 m. In this area,the roof of coal seams is thick oil shale, which is the most ideal coal reservoir cover layer,and the faults don't grow in the section. It is relatively rich zone of Yilan coal bed methane. Two coal bed methane production test wells were constructed in 2009. Meanwhile, we've obtained initial success by the perforating,fracturing,and extraction. After nearly 10 months of extraction test,daily gas production is around 1500 m3/ d. In 2011,3 CBM production wells are being under construction. Another 10 have been planned to drill as well. Then the total number of coal bed methane production wells will be up to 15. Thus a small-scale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grid is coming into being. This article confirms that Yi- lan coal bed methane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 is very bright,which is based on the analysis and sum- mary of Yilan coal bed methane drilling,cementing,fracturing,extraction projects and so on.
Keywords: Yilan coal field; coal bed methane project; experience summarizes; prospect forecast
1 概况
依兰矿区位于黑龙江省依兰县达连河镇境内,松花江东岸。地理坐标为东经129°19'00″~129°28'45″,北纬46°04'30″~46°11'00″,面积约49.70km2,见交通位置图(图1)。
图1 依兰矿区交通位置图
依兰矿区现有达连河露天矿在开采,年产量可达400万t。依兰二矿及多个地方小井均已停产。
依兰煤田煤炭保有储量1.97亿t,预测煤炭资源量3.61亿t。煤层气资源量为52.73亿m3,均埋藏于1500m以浅。
2 地质背景
依兰矿区位于我国东北地区著名的北东向构造———伊通依兰地堑内(黑龙江境内佳依地堑),为一早新生代半地堑式断陷含煤盆地。地堑内主要充填有古近系始新统达连河组(E2d)含煤地层,厚1500m左右。达连河组只发育一个含煤组,五个煤分层,位于盆地基底附近,煤类为长焰煤。
2.1 地层
矿区煤系基底为海西期花岗岩。区内沉积有古近系、新近系和第四系地层,由老到新简述如下:
(1)古近系达连河组(E2d):为本区主要沉积地层亦是含煤地层,厚度0~1500m。岩组可分为三段,下部含煤段,厚50~250m;中部油页岩段,厚70~150m;上部砂泥岩段,厚450~1100m。
(2)新近系道台桥组(N1d):由灰绿色粉砂岩和弱胶结细砂、砂砾石组成,厚度0~35m,向西部增厚。
(3)第四系(Q):由粘土、亚粘土夹细砂、砾石等组成,厚5~30m。
2. 2 构造
依兰矿区为一走向近东西的断陷型含煤盆地。盆地形成以来,经历喜马拉雅晚期的构造运动,致使原始煤盆地北侧抬升剥蚀,煤系地层直接出露地表,南侧沉降、含煤地层被深埋,形成现今向南倾斜的半掩盖式单斜构造形态。矿区东南为北东向盆缘断裂所斜切(佳依地堑东南缘断裂)。
2.3 煤层
本区只有一个可采煤层群,其最小厚度12.28m,最大厚度约46.19m,平均27.24m。可采煤层5层:上1、上1上2、上2、中、下煤层。纯煤总厚度最小1.77m,最大23.08m,平均14.63m,一般值在11.10~18.17m。
煤层群集中分布于煤系的底部靠近基盘10~30m的部位,所以煤层厚度受古地形影响较明显,尤其是下煤层很不稳定。各煤层厚度见表1。
表1 依兰矿区煤层厚度情况表
2.4 煤岩、煤质
本区显微煤岩组分以镜质组为主,占90%以上,详见表2。煤质特征见表3。
表2 依兰矿区显微煤岩特征表
表3 依兰矿区煤质特征表
上煤层及下煤层属于中灰煤—富灰煤。中煤层灰分最低,属于特低灰煤—低灰煤。
3 储层特征
依兰达连河矿区煤层气含气量资料较少,截至目前,已有5个参数井含气量资料,以资料比较好的YD02井为主,叙述如下:
3.1 含气量
YD02井共测含气量煤芯煤样22个。其中,上1、上2煤层各5个样,中煤层气7个样。归纳如下,见表4。
表4 YD02井煤层甲烷含量表
3.2 储层压力
YD02井试井分两个层段进行,既上1+上2煤层、中+下煤层。煤层埋藏深度在766~809m之间。主要参数见表5。
表5 YD02井煤层试井主要参数表
从表中看,本区煤储层压力基本正常。中下煤层渗透率也相对较好。
3.3 等温吸附特征
YD02井煤层兰氏体积、兰氏压力见表6。根据本区实测含气量数据,经计算本区煤层气含气饱和度明显偏低(叶建平等,1998)。
表6 YD02井煤层等温吸附参数表
3.4 气藏特征
依兰煤田总体构造特征为一向南倾斜的单斜构造,矿区深部有一走向北西、倾向西南的大型逆冲断层。煤层上部发育一层70~140m厚的油页岩层,为煤层气藏的良好盖层。本区的煤层气藏类型应为水力封堵和构造封堵两种煤层气藏(叶建平等,1998)。
4生产试验井施工
2009年黑龙江省煤田地质局与合作方在依兰矿区施工两口煤层气生产试验井(YD03、YD04),经排采两口井日产气量均在1500m3左右,达到了工业气流的标准。有必要对其施工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
4.1 井位选择及布置
依兰矿区构造形态总体为一近东西,向南倾斜的单斜构造。矿区中部有一走向北西,倾向西南的逆断层,断距300余米,并由东向西逐渐尖灭,甚至扭变为一个正断层。因矿区浅部为露天矿开采区,以往含气量测试数据较低。而矿区深部暨逆断层南部(上盘)煤层厚10m左右,属未采动区,煤层气藏类型应属于构造圈闭型气藏。依兰矿区首批生产试验井YD03、YD04井,经研究评审布置在逆断层上盘一个构造高点的斜坡上。
4.2 井距确定
黑龙江省首次施工煤层气生产试验井,没有经验,因担心井距大,两井沟通不好,为保证初次施工煤层气井成功,井距确定为150m。后经压裂施工,两口井连通,证明井距偏小,但也包括因小断层而形成连通的因素,或两井距联线与构造节理方向一致的原因。后期正在施工的YD05、YD06、YD07三口井距改在250~300m之间。
4.3 完井方式
依兰矿区煤层气煤层气生产试验井采用套管完井,完井原则为下煤层一下60m完钻。采用Φ273mm的表层套管,Φ139.7mm的生产套管。固井水泥返高位上1煤层顶板以上200m。
5射孔层段确定
据YD03井测井资料,YD03井见煤3层,中煤层厚12.40m,上2煤层及下煤层均为复杂结构的煤层组,煤层组厚度分别为8.00m和8.15m厚。经研究确定YD03井射孔3段,分别为上2煤层射8.00m;中煤层射开8.00m,顶底板处各留2.00m左右厚的煤层;下煤层射8.15m。见图2。
据YD04井测井资料,YD04井见煤4层,中煤层厚12.95m,上2煤层、上1煤层及下煤层均为复杂结构的煤层组,煤层组厚度分别为8.80m、11.95m和3.70m厚。经研究确定YD04井射孔4段,分别为上2煤层射8.80m;上1煤层射11.95m;上2煤层射11.95m;中煤层射开8.00m,顶底板处各留2.00m左右厚的煤层;下煤层射3.70m。见图3。
射孔均采用89枪型、89子弹。孔密16孔/m,相位90。
图2 YD03井射孔段设计示意图
图3 YD04井射孔段设计示意图
6 压裂施工
6.1 压裂设计数据
YD03井三层压裂数据基本一致。前置液一般注入37.5min,注入量300m3,排量8m3/min。砂比由5%逐渐增至20%,注砂时间预计50min,总注砂量40m3,携砂液740m3。
YD04井第二和第三层压裂数据基本与YD03井一致。前置液一般注入37.5min,注入量300m3,排量8m3/min。砂比由5%逐渐增至20%,注砂时间预计60min,总注砂量40m3,携砂液730m3至765m3。
第一和第四层,前置液一般注入37.5~50min,注入量300m3,排量6~8m3/min。砂比由5%逐渐增至20%,注砂时间预计40~50min,总注砂量30m3,携砂液635m3。
石英砂粒径选用0.45~0.9mm,少量100目石英砂。压裂液就地取水,经化验合格,液型MC1。施工最高泵压不得超过35MPa。
6.2 实际压裂数据
实际压裂数据见表7。
表7 依兰煤层气生产试验井压裂数据表
压裂过程中,在压裂液中加少量助排挤(表面活性剂)和柴油(用于消沫)。
7 排采工作
YD03、YD04两井经过3个多月的排采试验,取得了完整的排采数据,现介绍如下。
为了改善气井储层渗透率、安全稳定的释放井底压力,准确的取得相关参数,排水采气试验工作主要分为四个阶段。
7.1 控制溢流排量释放井内压力阶段
该阶段参照低阶煤煤层气开发区所采用的中级排采强度(产水量20m3/d左右),以免因井底压力释放过快造成於井、卡泵及堵塞气水通道。此阶段,YD03井用了12天的时间。YD04井用了19天的时间。
7.2 清洗通道逐渐改善渗透率阶段
该阶段通过对压裂液的反排,井底压力得到了连续稳定的降低,从而使煤储层中液体流动的动能得到控制,在不堵塞通道的基础上达到了清洗通道、扩大通道、减少污染的目的。此阶段,YD03井用了48天的时间。YD04井用了37天的时间。
7.3 提高煤储层渗透率、探索合理的工作制度阶段
该阶段通过对各项参数的分析,急时调整排采工作制度控制水位降深、控制井底压力,达到了进一步提高储层渗透率的目的。YD03井用了13天的时间,井口压力从0增长到1.80MPa。YD04井用了31天的时间,井口压力从0增长到1.70MPa。为后期的产量评价做好了准备工作。
7.4 产量评价阶段
进入该阶段后开始逐渐的释放套压,并降低井内水位深。随着井内水位的逐渐降低产气量也日益增加。此阶段,YD03井用了35天时间,当水位深稳定在660m左右,套压稳定在0.25MPa,此时储层产气量达到了1200Nm3/d左右,产气量趋势平稳。YD04井用了24天时间,当水位深稳定在660m左右,套压稳定在0.28MPa,此时储层产气量达到了1450Nm3/d左右,产量趋势基本平稳。见图4、图5。
图4 YD03井排采曲线
图5 YD04井排采曲线
8 结论
(1)依兰矿区为古近系小型断陷型沉积盆地,地层产状以单斜为主。煤层发育于煤系地层下部,距基底古风化壳较近。应加强对本区水文地质条件的研究,确定其与本区煤层气储层之间的相互关系。
(2)通过生产井施工,本区小型断层较发育,其发育方向及构造位置直接影响生产井布井及井距选择,应加强构造及应力情况研究,总结小断层的发育规律,合理设计布井方案及选择合理的井距。
(3)本区煤层气井产气量、产水量、套压、水位深等参数的相关关系不够明确,应在今后的排采工作中进行探索,寻找本区储层排采规律,确定合理的排采工作制度,达到最佳排采效率。
(4)2011年正在施工煤层气生产井3口,2012年计划再施工煤层气生产井10口,煤层气生产井总数可达15口,初步形成小规模勘探开发井网。
综上所述,依兰矿区煤层气勘查开发,无论从地质构造、含煤地层、煤层厚度、煤层气资源量、储层特征、单井产能等多方面看,依兰煤田煤层气勘探开发的前景非常广阔。
参考文献
叶建平,秦勇,林大扬等.1998.中国煤层气资源[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03~184
连河公园写作文
属于:黑龙江哈尔滨市依兰县
依兰县面积4672平方千米。总人口39万人(2004年)。
县人民政府驻依兰镇,邮编:154800。代码:230123。区号:0451。拼音:YilanXian。
行政区划
依兰县辖6个镇、2个乡、1个民族乡:依兰镇、达连河镇、江湾镇、三道岗镇、道台桥镇、宏克利镇、团山子乡、愚公乡、迎兰朝鲜族乡。
历史沿革
依兰原名三姓,满语为“依兰哈喇”(即:依兰为“三”,哈喇是“姓”)。据《三姓志》载:清初,松花江中游胡尔哈河(今牡丹江)口、汤旺河口、汤旺河口顺流而下玛那哈地方及胡尔哈河正东倭和地方分别有赫哲人数十户或百余户居住。天聪年间,挑选胡尔哈河一带赫哲1000人,前往山东征剿。于顺治二年(1645年),对未出“天花”赫哲人等由军营全行撤回,“因为出力,将此赫哲人等一并作为新满洲,国语依册(伊彻)满洲。随将卢业勒、葛依克勒、胡什哈哩、舒穆鲁等四族长编为世管佐领。”又据伪满《依兰纪略》记载,“嗣以胡氏徙居宁古塔,只余卢、葛、舒三姓,遂呼斯地为三姓”。简称“依兰”。依兰,古为肃慎地,唐属渤海、黑水都督府分辖,辽为女真五国部地(即剖阿里、盆奴里、奥里米、越里笃、越里吉五国)。“越里吉”居于五国最西之三姓为“五国头城”,亦称“五国城”,为历代军事重镇。金设胡里改路,初设万户府,后改设节度使。元设胡里改军民万户府,明设奴儿干都司忽儿海卫。清初,1714年(清康熙五十三年)筑城,始设三姓协领衙门。1731年12月(清雍正九年十一月)批准,添设三姓地方副都统,管理旗务,镇守地方。翌年3月12日(清雍正十年二月十六日),委任二等侍卫觉罗七十五为副都统。所辖疆域包括黑龙江下游、松花江中下游与乌苏里江流域以及海滨和库页岛等地。三姓向为重镇,又是松花江水路干线的中继要港。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吉林将军上奏:“三姓一城,为吉江(吉林、黑龙江的简称)门户,又为松花、牡丹两江汇流东下之区,地多沃壤,户口殷繁”,请求设置府治。1906年2月15日(清光绪三十二年正月二十二日)获准,设置依兰府,隶于滨江关道。知府于同年8月2日(农历六月十三日)启用依兰府关防。1909年6月2日(清宣统元年四月十五日),清廷批准,于依兰府城设置东北路兵备道,管理依兰、密山、临江(今同江)一带边务及东北沿边兵备事宜,并管理依兰等处关税、交涉事宜,同时裁撤三姓副都统。中华民国成立后,1913年3月,将依兰府改为依兰县。1914年6月,将东北路道改为依兰道,依兰县隶属依兰道管辖。1929年2月,撤销依兰道,由吉林省直辖。全县总人口16.4万人,时为二等县。东北沦陷后,初隶吉林省,1934年12月改隶三江省管辖。
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依兰县隶属合江省管辖。1947年春,将土龙山、宏克力一带划出,于土龙山设置依东县;将双河一带划出,于双河区设置双河县;将刁翎、三道通一带划出,于刁翎区设置刁翎县。原依兰全境“一分为四”。1948年6月,撤销依东县,将其北部宏克力一带划归依兰县,将其南部土龙山一带划归桦南县。1949年5月,撤销合江省,依兰县改隶松江省管辖。1953年人口普查,全县总人口11.7万人,为丁等县。1954年8月,松江、黑龙江两省合并后,隶属黑龙江省管辖,划入合江专区。1985年1月,正式撤销合江地区,改由佳木斯市领导。从1991年4月1日起,划归哈尔滨市领导。
1992年,依兰县位于黑龙江省中部,松花江中游,县城座落在牡丹江、倭肯河注入松花江的汇合处,三面环水。西与方正县、通河县、铁力市接壤,北与伊春市、汤原县、佳木斯市为邻,东与桦南县、勃利县毗连,南与林口县相接。全县总面积4658平方公里。全县共辖7镇、13乡。1992年末全县总人口36.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1.5万人;满、朝鲜、回族等少数民族人口约2万人,占总人口的5.3%。县政府驻地依兰镇。(以上摘自《黑龙江省志·地名录》)
依兰是满语“依兰哈喇”的简称。清初时,此城曾叫和屯噶珊(汉文叫古城屯)后因赫哲族的葛、卢、胡三姓居住,并成为此地的地方族长,便改名依兰哈喇。“依兰哈喇”汉语的意思为“三姓”,“依兰”为“三”,“哈喇”为“姓”,后简称为“依兰”,沿用为地名。
虞夏商为肃慎地;汉晋为挹娄地;南北朝时属安骨部的属境;隋为__;唐属忽汗州;金属胡尔哈路;元为海兰府顾达勒达(指生女真而言)路地;明为胡尔哈部;清初,努儿哈赤征服东海萨哈连部时,把居住在黑龙江流域的赫哲族三大姓——葛依克勒(葛姓)、胡什哈里(胡性)、卢业勒(卢姓)迁居于此。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筑城,设协领,此城原名是和屯葛珊(汉文叫古城屯),被王姓所据后,改名依兰哈喇(汉文三姓)。雍正十年(1732年)设三姓副都统,管辖松花江下游、乌苏里江、黑龙江下游直到库页岛的广大地区,三姓副都统归吉林将军管辖,光绪八年(1882年)设三姓厅,三十二年(1906年)设依兰府,民国二年(1913年)改为依兰县,三年六月划属吉林省依兰道;民国十八年(1929年)东北政务委员会成立,废道制,县归省直接管辖,依兰隶属吉林省,为二等县;伪满大同元年(1932年)公布省公署官制,确立东北为五省,依兰县仍属吉林省,为甲类县;康德元年(1934年)十二月实行地方行政机构改革,将东北划为十四省,依兰划属三江省所辖,在此后历次行政机构改革中此县均隶属于三江省管辖。直至东北光复后,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公布东北新省区方案。将伪省合并为九省,依兰划属合江省所辖。全国解放后划东北为三省,又将依兰县划归黑龙江省管辖。
链接:《依兰县志·历史沿革》
2000年,依兰县辖7个镇、10个乡、1个民族乡:依兰镇、达连河镇、江湾镇、三道岗镇、道台桥镇、宏克力镇、德裕镇、土城子乡、演武基乡、长岗乡、护林乡、平原乡、团山子乡、涌泉乡、愚公乡、蛛山乡、红星乡、迎兰朝鲜族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364108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依兰镇73430达连河镇37522宏克力镇13885道台桥镇20037三道岗镇22319德裕镇15231江湾镇10748演武基乡14959珠山乡10406涌泉乡14185愚公乡17144团山子乡18596平原乡19566护林乡18405长岗乡16109土城子乡9717红星乡13961迎兰朝鲜族乡17888
2020年6月,依兰县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东北抗日联军片区)。
2020年1月2日,农业农村部认定依兰县为全国第四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
2018年2月22日,依兰县上榜2017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11年12月20日,依兰县上榜第三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单。
1. 游黄连河公园的作文
我家楼下有一个小公园,每天放学后,我常常和左邻右舍的小朋友在那里玩。
“丽华,去公园玩了!”这不,楼下的小伙伴又在大声叫喊了。我穿好鞋后,蹦蹦跳跳地和小伙伴们来到了公园。
走在公园的小路上,两边的花草树木五花八门、五颜六色,简直就是一个百花争艳、万紫千红的大花园。使整个公园看起来非常美丽,真是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地方。
但是,在以前,这里却是一片杂草丛生的废墟。大部分地方简直成了垃圾山:生活垃圾、果皮纸屑、甚至还有一些残旧的家电和钢铁堆积如山。
污泥浊水臭不可闻。我们这些小朋友都不喜欢到那里,因为那里不但根本没地方玩,而且担心那么差的环境会影响到我们的身体健康。
听说这种荒凉的景象已经持续了几十年。终于到了21世纪,人们懂得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于是,医院的领导请了一帮工人,用了一个多星期的时间,把所有的垃圾运走,把污水清干;又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在荒凉的土地上种树、种花、种草,大力植树造林,美化环境,才有了今天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邻居们都喜欢晚饭后到公园里散散步。
因为那里优美的环境使人心旷神怡,清新的空气使人精神抖擞。散完步后,一天辛苦工作的疲惫也荡然无存。
可见,优美的环境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多么重要。 虽然我们医院公园的环境搞好了,但这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我们今后仍要不断努力,从自己做起,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共同搞好绿化,保护好环境。
这样才能使我们生活的家园变得更加美好。
2. 游黄连河公园的作文我家楼下有一个小公园,每天放学后,我常常和左邻右舍的小朋友在那里玩。“丽华,去公园玩了!”这不,楼下的小伙伴又在大声叫喊了。我穿好鞋后,蹦蹦跳跳地和小伙伴们来到了公园。走在公园的小路上,两边的花草树木五花八门、五颜六色,简直就是一个百花争艳、万紫千红的大花园。使整个公园看起来非常美丽,真是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地方。
但是,在以前,这里却是一片杂草丛生的废墟。大部分地方简直成了垃圾山:生活垃圾、果皮纸屑、甚至还有一些残旧的家电和钢铁堆积如山。污泥浊水臭不可闻。我们这些小朋友都不喜欢到那里,因为那里不但根本没地方玩,而且担心那么差的环境会影响到我们的身体健康。听说这种荒凉的景象已经持续了几十年。终于到了21世纪,人们懂得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于是,医院的领导请了一帮工人,用了一个多星期的时间,把所有的垃圾运走,把污水清干;又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在荒凉的土地上种树、种花、种草,大力植树造林,美化环境,才有了今天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邻居们都喜欢晚饭后到公园里散散步。因为那里优美的环境使人心旷神怡,清新的空气使人精神抖擞。散完步后,一天辛苦工作的疲惫也荡然无存。可见,优美的环境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多么重要。
虽然我们医院公园的环境搞好了,但这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我们今后仍要不断努力,从自己做起,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共同搞好绿化,保护好环境。这样才能使我们生活的家园变得更加美好!
3. 游览柳河公园作文300字1
暑假,我住在外婆家,那是一个美丽的村庄。门前有一条小河,因为河两岸都是柳树,大家称它为“柳河”。
清晨,初升的太阳挂在柳梢上,金灿灿的阳光把柳河照得闪闪发亮,像洒上了一层金光。柳姑娘把小河当作镜子,在那儿梳妆打扮,鱼儿在柳条中穿来穿去,小鸟在水面上尽情地嘻戏,这一切构成了一幅美丽动人的画面。
中午,骄阳似火,蝉儿仿佛也抵挡不住夏日的炎热,在不停在鸣叫着,把空气都搅得热起来。我们表兄弟几个坐在茂密如荫的柳树下,向小河里丢小石子,静静的河水泛起圈圈波纹,慢慢地荡漾开去。终于,我们忍不住跳进了小河,那味道真爽!
傍晚,河面上笼罩着一团淡淡的轻烟,像在向太阳公公再见。夜幕降临了,点点灯光映在河面上,闪闪发亮,分不清哪是星星,哪是灯光,那景色真是美丽迷人。
住在柳河岸边真是一种享受,明年暑假,我还要去那里享受享受。
2
我见过奔腾不息的长江,看过气势澎湃的黄河,望过神奇美丽的京杭大运河,可我偏偏忘不了我们家乡的柳江河。
早晨,太阳缓缓的从地平线上升起,阳光洒落在江面上,使江面波光粼粼,她就像一条美丽的丝带把柳州一分为二,小鸟在天上鸣叫着,似乎要打破这份宁静,老人们早早起床出来沿着柳江河散步,静静的欣赏着如诗如画的美景。
中午,太阳高高的挂在天上,岸边的小草给大地铺上了绿地毯,那郁郁葱葱的柳树整整齐齐的排列在了在一起,它们的枝条垂落着。一阵微风吹过,枝条像柳树姑娘的头发微微飘起,这时,河水清澈透明,一眼望下去,能看到很深的地方。
晚上,夜色笼罩着城市,皎洁的月光照亮了大地,城市的灯火纷纷亮起,人造瀑布变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从山上流泻下来,清澈的河水把山装饰的异常美丽,城市的灯火映照到了江面上,和月光一起,使柳江河看起来五彩斑斓就像一座水下城市。
这就是美丽的柳江河,如果你有时间,就来这里参观吧。
4. 游河公园作文游河公园渭南的游河公园是个景色秀丽的大公园。
一进公园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只昂头抬脚的凤凰,下面写着八个大字:“欢迎来到游河公园”,周围是争奇斗艳的鲜花,红的·黄的·白的·粉的,招引来了许多密蜂和美丽的彩蝶。接着看到了一座假山,有两个洞,一个是出口,一个是进口。
穿过假山,来到了游河湖堤岸。岸边有数不清的杨柳,它们的枝条随风飘动,就像一个个仙女摇摆着长发。
湖面上漂浮着一条条轻巧的小舟·游船,船上的游客悠闲的谈笑。一阵风拂过,湖上泛起波纹,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着发光,美丽极了。
湖中心有个石雕,雕的是一只扬帆了的船。看它那样,好像正准备冲浪。
在游河湖上有一座桥,它有七个桥洞,所以得名——七孔桥,桥上有很多石栏杆,每根石栏杆上都有一个石刻小狮子,小狮子有的滚线团,有的仰着头······,形象逼真,可爱极了。走下七孔桥就听到了热闹的声音,这声音把我引进了游乐园。
这里有龙火车·碰碰车······五花八门,玩也玩不过来。游河公园真美丽呀!我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它会变得更加美丽。
5. 达连河一区公园旅行记作文400字在个 *** 辣的夏天,妈妈带我去了一次公园,我们在路上有说有笑,不大一会,到了公园的门口。
走啊走,我们来到了水平如镜的湖边,微风吹到了湖面,湖水好似露出了笑容,微风吹到树叶儿的体枝上,它发出了哗哗的响声,微风吹到小朋友红彤彤的脸蛋上,孩子露出了欢快的笑容,往左一看,湖水变得波光粼粼,像许许多多的鱼鳞,有星一颗晶莹剔透的蓝宝石一般漂亮,再往右一看 me惊呆了,那美景使我惊呆了,自己仿佛沉浸在了美画之中,‘用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因为那可爱的荷花姐妹以美如天仙,似乎和西施一般美丽。
过了湖就来到了土山脚底,我们仰头一望一大片树覆盖了整个土山,我们开始登山了,山虽不高,而我早已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像个落汤鸡一样了,我左扶小树右扶石头不时大叫宝来救我,把我拉上去,到了汕头,高瞻远瞩,低矮地小草,火红的落日波光粼粼的湖水美丽的荷花……全都映入我的眼帘。
我们似乎有了情感,谁也不可分开,我们一步一步的踏出公园,冷不丁的向后一看,这才发现公园真美。
6. 游会仙河公园作文400字以上近年来,北流市把大力推进绿色城乡一体化和实现祖国绿化的新突破,作为改善生态环境和提升投资环境的重要手段,努力为城市营造绿色“生态屏障”。北流在绿化城市的同时,创建了许多美化精品工程,如荔枝公园、城西公园、江滨公园以及会仙河公园等。其中,被美誉为“梦之园”的会仙河公园最为闻名。
会仙河公园位于北流市西南角玉容一级公路边贵人关路段。会仙河作为北流市的梦之园,规划面积为1800亩,内有水体400多亩,山体200多亩。梦之园是按照“一河、两片、六区、一园”的设计理念来设计的。公园主入口广场可以看到,通体由山东天青石雕刻而成的牌坊大门,广场中有石龟日晷和一个鼎盛千秋宝鼎,广场两边还有具有传统风格的龙腾柱。梦之园内的小路大多数是由水泥砌成的,偶尔还能看到由鹅卵石铺成的小路。园内有很大面积的会仙河,弯弯曲曲的,总体来说便是道路通幽,水出系蜿蜒。一座座精巧的拱桥点缀于河上,桥有古典风格也有现代风格。园内有形态各异的天然石山,从山脚到山顶,有一级级阶梯,山上有许多独特的楼亭。站在高处,俯览梦之园,此时便会有一种雄伟激昂的感觉,看到的小路是四通八达的。梦之园内还有竹林、桃花林,到了桃花开花的季节,桃花林便是一片桃红,就如同陶渊明所说的“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给人以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的感觉
7. 游汤河公园作文国庆节放了几天长假。
因为爸爸工作很忙所以不能带我去看外面的世界,但我有幸跟妈妈一起游览了汤河公园。 我随妈妈来到汤河桥中央,便被桥下雷鸣般的流水声吸引住了,忍不住低头往桥下看去,只见喷涌而出的河水,就像从桥洞里飞奔出来的野马,咆哮着又掉进漩涡,就像一块块石头投入水中溅起的一朵朵晶莹的水花一样。
水雾迷漫,水声轰鸣,气势磅礴。从桥上向东眺望,树木郁郁葱葱,有的像是顶天立地的巨人,有的又像是亭亭玉立的绿衣仙女,在云雾中若隐若现。
迷雾中,隐隐约约地看见一座漂亮的宫殿,像**里的仙境一般,漂亮极了。我以为自己眼花了,便催着妈妈快去看看。
走近一看,啊!原来是汤阴一中新建的图书馆,图书馆高五层,下半部分是按现代建筑模式建造的,显得很气派,顶层又不失古建筑的风格。图书馆矗立在风景优美的汤河公园,孕育着悠久的汤河文化。
我想这一定是建筑师的独到之处吧! 欣赏完了图书馆,我和妈妈又顺着图书馆门前的小路,向假山上走去。来到假山上,这里树木郁郁葱葱、鸟语花香。
最特别的是山上的石头奇形怪状,千姿百态。这些奇石虽然不是天然生成的,但是却体现出了能工巧匠的精心设计。
再看看脚下飘落的各种树叶,有黄的、红的、深绿的,五颜六色真是美极了。我们又到山腰的一座阁楼上,向四处看去,笼照在雾中的景色更是妙不可言。
我感觉自己像仙女一样腾云驾雾、悠然而去,好美啊! 我像在仙境里似的,随着妈妈不知不觉地回到了桥头。回头望去,河水泛起一道道秋波,这时太阳也冲出云层,照在水面上显得波光粼粼。
再看看远处的景色,在未散的云雾里,显得朦朦胧胧,汤河公园不愧是家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啊。
8. 美丽的兰江公园作文450字[美丽的兰江公园作文450字]在我的家乡澧县,有一处风景点,我十分喜欢它,它就是兰江公园,美丽的兰江公园作文450字. 走进大门,第一眼就会看到一个巨型的大花坛,里面种着各式各样的花.有迎春花,有牵牛花,还有玫瑰花……有的开出了鲜艳的花朵,有的长出了含苞欲放的花骨朵.红的似火,白的似雪,粉的似霞……大花坛里繁花似锦,漂亮极了.花坛周围绿树依依,小树站在花坛四周,为花坛遮风挡雨,风儿来时,它还高兴地跟人们打招呼呢! 再往前走过一片草坪后,你会看到一座纪念牌,上面写着“革命烈士纪念碑”七个大字,在纪念碑顶端有一座解放军战士吹冲锋号的雕像.我每次看到这个纪念碑,心里就会产生一种庄严的感觉,眼前就会出现那些革命烈士的样子,他们是多么的伟大啊!他们抛头颅,洒热血,把生命献给革命,才换来我们今天美好的生活,小学二年级作文《美丽的兰江公园作文450字》.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 再往前下了楼梯,你又会见到溧河,溧河的水很清,清的连河里的小鱼都看得见,河边的垂柳依稀可见,美丽极了.有许多人都在这里钓鱼、划船……一片欢歌笑语,真是美丽极了! 啊!多么美丽的兰江公园呀!我爱你美丽而鲜艳的花朵,更敬佩那些为了革命的胜利,而献出自己生命的革命烈士们!文章来源。
9. 鸣鹤公园作文500字还没走进鸣鹤古镇,就看见了一大片平静的湖水,如一块碧玉一般。
岸边的杨柳在风中扭动着身子,为这湖水增添了几分妩媚。几只五彩的小船留下阵阵涟漪,静悄悄地行驶着,点缀着湖面。
远处的青山倒映在湖水中,像是用翠绿凝成的。在丝丝带着春天气息的风中,我们走进了鸣鹤古镇。
白色的墙,黑色的瓦,青色的石板路,构成了这个简朴的小镇。狗摇着尾巴欢快地走过来,孩子们在路旁嬉戏,大人们有些在厨房里忙活,有些在小河边洗衣服,处处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
我们穿梭于各条小弄堂中,还不时走进一些高大的房子。在这些房子中,最有趣的莫过于天井了。
房子中处处都阴森森的,只有天井中才有明媚的阳光,重新找到那温暖的感觉,真是舒服极了。在其中一栋房子的天井中,我看到了一口井,井口是黑黝黝的,但在那冰冷的井水下,却明晃晃地映照出蓝天白云,让我不禁怀疑井下是否有一面圆镜。
来到弄堂中,只闻人声渐渐大起来。我快步往前走去,眼前顿时豁然开朗,一条蜿蜒的小河从我面前流过,人们惬意地坐在小河边的长廊下,享受着春日灿烂的阳光,一群老人用各种中国乐器演奏着好听的曲子,陶醉在动听的旋律之中,我也跟着调子摇头晃脑地哼唱起来。
走过窄窄的石板路,拐了一个弯,我们就来到了一条开阔的路,旁边的小河也开阔起来,这里极少有人,房子旁的晾衣绳上晾着几件衣服,一个小娃娃咧嘴笑着,玩弄着地上晒着的菜干,大人们在一旁逗他玩,一群鸭子“嘎嘎”地大声叫着,在河中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金色的阳光伴着丝丝寒意,照耀着万物。
一幅金色的画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之中。逛遍了整个古镇,我们踏着轻盈的步伐来到了镇外的湖,一条小路通往湖心小岛,我在岸边俯下身子,湖水凉丝丝的沁入我的心田,一阵风打着旋儿过了。
抬起头,远远地望见鸣鹤古镇。这是一座生活着的古镇,可惜这里正在被开发,乐曲将被喧闹声所替代,晾衣绳将被大大的招牌所替代,玩耍的孩子们将被人来人往所替代。
当我再来这里时,不知是否还能找到现在的那份质朴?鸣鹤古镇是旅游的好去处,那里风景优美,古色古香,感觉时光倒退了几十年。还没走进古镇,我们就看到了一个很大的湖,如一个皎洁的大玉盘一般。
两岸的杨柳在风中扭动着身姿,甩着长长的辫子,为这湖水增添了几分妩媚。几只五彩的小船向四面八方驶来,留下阵阵涟漪,静悄悄地行驶着,点缀着湖面。
远处的青山倒映在湖水中,像是用翠玉凝成。沿着湖心一路过来,我们穿梭于人来人往的小弄堂中,不知不觉地走进一幢既高大又古典的房子。
仰头一看,上面写着醒目的四个大字“沈家大院”,环顾四周,最有趣的要数天井了,房子中处处都黑沉沉的,只有天井中才透出一缕明媚的阳光,让人重新找到温暖的感觉,真是惬意极了。这个古老而又简朴的小镇,不得不让我为之赞叹啊!我的家乡在慈溪东部的鸣鹤古镇,这里没有大草原的一碧千里,没有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也没有玉龙雪山的冰天雪地,但是,它可是名副其实的江南古镇,山水之乡。
鸣鹤古镇,迄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悠久的文化在此凝聚,呈现出优美的自然风景和深厚的人文景观。
从远处眺望古镇,明清时代的房子重重叠叠,若隐若现。走进古镇,漫步在狭长深邃的石板古道,一股古色古香的味道扑面而来。
再走近些,仔细观察这些业已破落的房子,你会看到高大结实的马头墙上苔绿斑斑,仿佛在向游客们倾吐着古镇昔日的繁华与辉煌。随意推开一扇油漆斑驳的大门,进入古老而幽深的宅院,一股清凉的气息迎面扑来。
如果在炎炎夏日,犹如进入一处避暑圣地,让你感到无比惬意。 这里的院子大多以三进式院子为主,院里的梁柱、窗框、门楣都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是梅竹松兰等高雅之物,有的是龙凤等吉祥物,各种精美的石雕和木雕无一不体现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
因为变迁的关系,宅院只剩三五六房,但仍可见昔日的风采:暗红的油漆闪着光泽,高大的门框、粗壮的圆木梁柱,一看就知道主人当初的辉煌。我们从另外一扇门走出,就进到了一条小巷。
小巷四面被古老的房子包围着,好像一不小心就会碰到石壁。再看脚下,小路崎岖不平,一块块已发白的石板仿佛正向我们诉说着鸣鹤古老的历史。
抬头往上看,一条条参差不齐、呈不规则交叉的屋檐展现在我们眼前。屋檐的两端大都是龙头塑像,两个龙头两两相望,就成了双龙戏珠。
两个龙头缠绕在一起,那便是黄龙出海。这些在当时都体现了人们对龙——这种想象中的图腾的无限敬畏。
走完小巷,来到笔直宽阔的大道,那一盏盏古色古香的路灯再次衬托出鸣鹤古老的气息。大路边是一条悠悠流淌的小河,漫步在河边,微风徐徐吹来,令人心旷神怡。
放眼望去,一座座古老的石拱桥平行着横跨在主河道上,错落有致,别有一番味道。低头一看,河水缓缓地流着,鱼儿在其中悠然自得,河两旁的景物倒映在河水中,如同一幅浑然天成的印象派油画。
置身其中,仿佛我也成了画中的一景。 我爱我的家乡——美丽的鸣鹤古镇,它就像一颗千年的碧玉在慈溪大地上述说着古老的故事。
10. 游游?Y河公园王轩宇早上,天空瓦蓝瓦蓝的,微风轻吹,小鸟唧唧喳喳地叫着,和煦的阳光普照大地。
这一切似乎代表着我们愉快的心情。我们全体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起来到了?Y河公园参观游览。
进入北门,我们顺着南边的小径一直向前走。一阵风吹来,树叶从树上飘落下来,无疑为这个深秋的清晨增添了一片萧索之色。
一会儿,一座精美的石拱桥出现在我们眼前,拱桥小巧玲珑,桥身有许多浮雕,造的十分精美。过了石拱桥,在一片树木掩映间,一个喷泉池出现了,这便是我们游览的第一个景物。
喷泉池已干枯,梅花状的水池,中央有一座雕塑,塑的是三条巨龙紧紧缠绕在一起,龙身直立在飞扬的水花之中,龙头向上昂着,使我们仍能感受到它昔日的辉煌与气势磅礴。这个雕塑多而不繁杂,线条精美而恰到好处。
闭上双眼,我仿佛听到了“哗、哗、哗”的泉水从龙口向外涌动的声音,似乎因为有了它,旁边的树木也长得枝繁叶茂。离开喷泉池,我们来到了一座凉亭。
走近一看,这是一座小型重檐六角式的建筑,名为“夜月亭”。这座亭子外型仿古,亭子六只角上面都有一只只小狮子,每只亭角都是龙头样式。
它的色彩已有些脱落,这更加为它添上了几分古香古色。在亭子里,地面上有许多精妙绝伦的图画,这些绚丽的图画和亭子外那两只憨态可掬的石狮子,让大家啧啧赞叹。
顺着鹅卵石铺成的小路,我们又来到了第三个景区——假山群。这里怪石嶙峋,石头形态各异。
有的像喝醉酒的诗仙李太白、有的像万年神兽大乌龟,还有的像中国的吉祥物龙……。最高的一座假山有三层楼那么高,上面的台阶都是石块自然形成的,山上的山洞、石阶十分自然地糅合在一起。
在山上还有一个十分险要的地方,那是一块石头,一幅欲坠的样子,我们从那儿走过时,一个个都是小心翼翼。来到山的另一边,我们发现这里还有一个蝴蝶样的小水池,在水池的上方的假山上,有一个雕刻是巧夺天工的龙头。
听老师说:在她们小的时候,这个龙头会喷水,从龙嘴里有一股清泉直泻而下,跌入下面的蝴蝶水池中,会溅起一米多高的水花,很壮观。在假山群玩了一会儿,大家便恋恋不舍的离开了这里。
从假山群出来,我们便来到了?Y河公园风景区中最大的湖,因为没有名字。这里,我暂且称它为“无名湖”。
在无名湖的四周是柳树、松树、冬青;一阵风吹来,湖面荡起一阵阵涟漪,湖边的树、蔚蓝的天、远处的亭子到映在湖水中,有虚有实,有浓有淡,真是宛如一幅刚刚画完的山水画。在湖的北岸有许多石阶,石阶的尽头就是湖岸,在这里游玩的人可以近距离感受无名湖的水光树色。
这时,有几位同学拿着几片树叶走来,他们把树叶放在水中,任它们飘荡。这些飘荡的树叶也许包含着他们美丽的梦吧。
站在无名湖最高的石阶上,整个?Y河公园的景色尽收眼底。看着这美丽的景色,我心潮起伏,等我长大了,我一定要用我的画笔描绘出更美丽的?Y河公园。
—————————————————————————————作者通信地址:渭南市胜利大街105号邮编:71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