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货物还没到达。立刻与卖家沟通,要求更换快递。并且要求卖家承担更换快递的费用。卖家若是不愿意,请搜集聊天截图,向客服投诉。
2、如果已经收到货物,先与卖家沟通,要求返还一部分费用,如果卖家不同意,请不要确认收货,同样请搜集聊天截图,向客服投诉。
3、当然,也可以选择在货物送达时拒收,让快递员讲货物送回。然后与卖家沟通,让其进行补偿或者重新发货。当然这种办法比较折腾,不建议尝试。
扩展资料:
一、网络购物特点具有隐蔽性,购物体验感差等。所以在选择购物平台时一定要选择那些依照国家工商局《网络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暂行办法》实行实名制的网站,维护自己应有的权益。
二、仔细阅读退换货条款,隐设门槛的不予选择。
三、注册账号,对个人信息能少填的尽量少填,邮箱避免用工作邮箱,因为商家的广告会接踵而至的。
四、在购物前需与商家咨询协商,数量、规格、颜色、发货时间、质量问题处理方式等。
五、拍下物品养成不直接支付的习惯,关闭支付页面,在自己账号后台打开所购商品,并支付。这样的好处是有效防止钓鱼网站借壳钓鱼。
参考资料:
物流把货物损坏怎么办
物流损坏可以按照双方约定价格或市场价格赔偿,标准如下:
一、要确认货物丢失或损坏事实、时间、价值等。
二、看是否有、托运签收单,货物明细,如有,看运输合同、托运签收单等的约定,有约定则依据约定赔偿;如无,则托运人需要另行举证证明托运事实及货物价值,以及注意托运单中或背面是否有托运合同、最高赔付约定及是否签字认可。
三、看是否由保险公司承保,有则走保险理赔。
四、一般商业货运公司与邮政货运有区别,邮政法规定了邮政最高赔付标准,但一般商业货运虽说有的在托运合同中约定了最高赔付标准,但适用的主要是,在如托运人有足够证据证明托运货物价值及远远大于最高赔付标准时,则可主张实际损失价值。依据司法实践,不乏得到法院支持案例。
五、如是货物买卖过程中的托运,则需注意货物风险转移时间,运费的承担主体等。
六、建议托运人托运贵重物品或价高物品,尽量投保,并选择信誉良好实力雄厚物流公司托运,并一定注意办理好托运手续及保留相应凭证,一旦发生货物丢失或损坏,及时收集保留相关证据,以尽可能避免损失或减少风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八百三十二条 运输过程中货物毁损、灭失的责任承担承运人对运输过程中货物的毁损、灭失承担赔偿责任。但是,承运人证明货物的毁损、灭失是因不可抗力、货物本身的自然性质或者合理损耗以及托运人、收货人的过错造成的,不承担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八百三十三条 确定货物赔偿额货物的毁损、灭失的赔偿额,当事人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按照交付或者应当交付时货物到达地的市场价格计算。法律、行政法规对赔偿额的计算方法和赔偿限额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明示签收是指运输合同的履行或合同的终止。从法律关系上看,承运快递公司已经履行了全部义务和责任。即一旦货物签收,快递公司的所有法律责任将被免除。即使加了货物运输安全险,举证的法律效力也很小,向保险公司索赔的难度相当大。以下是快递的相关协议和履行程序:
1.约定每个快递单都有类似“请仔细核实货物完好后签收”的字样。如果是网购,卖家会在留言或店铺页面再次明确提醒“请仔细核实物品完好后再签收”。
2.《运输合同法》明确规定了托运人(发货人)、承运人和收货人的权利和义务:
(1)托运人的主要权利
包括:要求承运人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安全运输到约定地点;在承运人将货物交付给收货人之前,托运人可以要求承运人停止运输、退货、变更到货地点或者将货物交给其他收货人,但对承运人造成的损失应当予以赔偿。
(2)托运人的主要义务
包括:如实申报货运基本情况的义务;办理相关手续的义务;包装货物的义务;支付运费和其他相关费用的义务。
(3)承运人的主要权利
包括:收取符合要求的运费等费用;如果延迟交货,承运人有权收取延迟交货的仓储费。收货人不明或者收货人拒绝受领货物的,承运人可以将货物提存。不适合提存的,可以拍卖物品的提存价款。未支付运费、仓储费和其他相关费用的,承运人可以对相应运输的货物享有留置权。
(四)承运人的主要义务
包括:按合同约定配置合适的运输工具和设备,接收货物,并按期将货物运至指定地点;从收到货物到交付给收货人,有义务安全运输并妥善保管;货物交付到指定地点后,应及时通知收货人领取货物。
(五)收货人的权利和义务
收货人的主要权利有:货物运输到指定地点后,承运人凭证书领取货物的权利;当发现货物短缺或丢失时,他们有权要求承运人赔偿。收货人的主要义务是:检验货物的义务;及时提货的义务;支付托运人少付或未支付的运费或其他费用的义务。
综上所述,快递关系是一种特殊的运输合同,即从发货人从快递公司取得快递回执的那一刻起,运输合同就已经达成。收货人签收货物后,视为合同已经履行。即使损害实际上是由承运人的过错造成的,一旦签收,也就失去了举证的机会。除非有黑匣子等直接证据或者强有力的第三方证据(比如野蛮装卸货物的视频和),否则很难索赔成功。
二、买到假货怎么办?
发现假货,首先要保护好证据,包括物品和发票。最好不要直接和商家协商,避免正面冲突或者丢失证据。
正确的步骤是:
1.请技术质量监督部门鉴定;
2.请消费者协会调解(注:只有调解权);
3.如果调解不成,可以向工商部门举报。
4.如果这件事是典型的新闻,商家怕造成对自己不利的社会影响,也可以向新闻媒体举报。
5.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依法要求赔偿。
如果在现实生活中买到假货,可以先保留相关购买的发票,再去技术质量监督部门进行鉴定。鉴定后可以由消费者协会协调,也可以报请工商部门对商家进行行政处罚。最后,还可以提起诉讼,要求商家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