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大概是这样的
其他的平湖内部资料我们也弄不到
我只能帮到这里了
一、孙村镇服装产业发展历程
孙村镇服装产业起步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当时在芜湖市红光针织厂的技术指导下,于1988年孙村镇成立了第一家镇办集体服装企业——繁昌县针织服装厂,以生产针织服装为主的专业性工厂。
到九十年代初期,该企业拥有熟练工人1100余人,资产总值达到3000万元,年销售收入2700万元,年加工各类针织服装300万件。经过不断的发展壮大,到九十年代中期,孙村镇已发展有3家规模服装企业,十几家配套小厂,已初步形成发展服装产业的活力基础。
本世纪初,我镇对集体企业进行全面改制,理顺了企业的产权关系,充分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企业犹如获得新生,大量民间资本迅速聚集到服装产业上,众多服装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的迅速崛起,孙村服装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近几年来,孙村服装积极承接沿海纺织服装产业转移,逐步由外贸加工向内贸品牌、完善产业链、自营出口升级。加工的服装出口到欧美、东南亚、澳洲、韩国等国家和地区,自主品牌有红花山、秋婷、龙乐等。到2006年末,全镇共有服装加工及配套企业近150家,其中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36家,年生产加工各类服装5000万件,提供就业岗位1.5万个,已初步形成集织造、染整、水洗、印花、制线、成衣加工、包装、物流等较为完整的纺织服装产业体系。
孙村已成为安徽省内最大的纺织服装加工产业集中区,2007年,招商引资成果显著,内、外资大的项目如:上海升星印染、日本博莎、浙江新明达服装等纷纷落户工业园。2007年6月被安徽省服装商会授予“安徽服装第一镇”。
二、繁昌县经济开发区孙村轻纺服装工业园建设
随着全镇纺织服装企业的快速发展,如何积极整合资、发挥集聚优势,引导企业将纺织服装产业做大做强的问题逐步摆在了孙村镇党委、政府的面前。2002年初,经批准,孙村镇正式兴建孙村服装工业园,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定位于外贸服装加工及配套。园区集纺织、印染、漂染、水洗、印绣花、成衣加工、包装、物流为一体的纺织服装产业集中区。
建园以来,已投入资金近亿元,完成开发建成面积3.5平方公里(分东、西两区同步建设,东区完成2平方公里,西区1.5平方公里),为园区配套建设110KV变电所1座,35KV变电所2座,长江引水工程贯通工业园,日供水量达8000吨,实现“水、电、路、下水道、通讯、土地平整”五通一平,园区框架基本形成,并产生了一定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
到2006年末,园区建成面积已达3.5平方公里,入园企业90家,已投产企业42家。2006年园区企业实现产值4.56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3.19亿元),出口产品交货值达2.64亿元,实现利税2791万元,安排就业8100人。
三、孙村镇服装产业发展特点
1.发展环境优越。从宏观层面看,当前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战略,为发展农村经济提供了有力保障。从微观层面看,孙村镇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明显,境内交通便捷,周边劳动力充足,民间资本充裕,群众创业热情高。这些都为孙村镇服装产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发展环境。
2. 发展思路明确。衣食住行,衣摆在人们生活的第一位,人们的日常生活永远离不开对服装的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服装无论是需求量,还是面料、款式、做工都将会有很大的提高。可以说,服装产业的前景非常广阔,服装产业永远是“朝阳产业”。同时,由于沿海发达地区随着土地、劳动力等成本的不断提高,劳动密集型的服装产业必然面临大量转移、外迁。因此,孙村镇党委、政府审时度势,在原有发展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对服装产业的扶持力度,主动做好服装产业梯度转移的承接工作。可以说,大力发展本地服装产业是找准了方向,走对了路,是恰逢其时。
3.发展速度明显增快。经过十余年的不断积累,孙村镇服装产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整个产业群正经历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过程。近两年来,孙村镇每年新增服装企业超过50家,企业各项指标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递增。
4.发展后劲足。孙村镇服装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党委、政府的重视与扶持。为建好产业园区,镇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目的就是为了为入园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便利的条件。目前,孙村镇道路、通讯、水、电等基础设施完备,涉及服装产业的各类配套企业和设施齐全,各种优惠政策、扶持措施执行到位,这些都有力地保证了我镇服装产业的健康、稳步发展。同时,我镇服装企业多为中小型民营企业,机制灵活,对市场敏锐,把握市场机遇能力强,能够迅速适应市场变化,许多企业在扩大自营出口权的同时,正在向创品牌方面努力。
5.完整的服装产业链初见端倪。经过多年发展,目前我镇共有服装产业近150家,形成了一条以服装加工生产为核心的纺织服装产业链,涉及织造、染整、水洗、印花、制线、成衣加工、包装、物流等领域。部分企业自身也逐步走向从原材料生产到成衣制造的“一条龙”生产销售体系,这样既节约了生产成本,又提高了企业竞争能力。
四、孙村服装产业发展规划
1、加快解放思想,更新经营理念,为孙村经济发展提供意识保障。做到思想先导,思路决定出路,每一次思想进步,都会极大地推动经济发展。要想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企业要发展,法人是关键,要把埋头苦干拉车与抬头看路结合起来,我们的企业法人,要从生产中解脱出来,积极地走出去,多看、多听、多了解,找到本行业本企业快速发展的切入点。对企业在自营出口,装备升级,产品研发、自创品牌,外出参展,融入资金快速发展等方面政府将出台相应政策,给予扶持。从以几方面激励企业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增强我镇企业在行业和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
2、积极谋划,合理布局,加快企业向产业集中区发展的步伐。
①、做好产业规划,明确产品定位,做大、做强、做精服装产业。
②、加快纺织服装产业集中区建设,筹建中小服装企业创业园,为中小企业搭建良好的平台。
③、积极规划并启动服装及辅料市场和职工公寓楼项目建设,推动孙村服装产业发展和加快相关人才引进步伐。
④、严把企业入园关和建筑规划设计关,同时以科技进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以支柱产业为依托,做大、做强、做优、纺织服装产业集中区。
⑤、加大对入园企业的扶持力度,根据各级政府相关政策规定,在财政上给予扶持和奖励。
⑥、以工业园区为载体,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紧紧围绕服装产业,做好纺织服装上游原材料和下游市场的培育和配套延伸,力争在年内引进2家产业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的大项目或知名品牌企业落户工业园。
⑦、成立纺织服装协会,共同应对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变化,及时调整整体发展思路。
虽然面临问题与困难不少,但我们也看国内外服装行业发展的广阔市场,服装产业永远是“朝阳产业”。我们坚信,只要我们牢记“发展是第一要务”,把握机遇,迎接挑战,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力度,全面改善园区投资环境,做大、做强园区规模,发展品牌企业,孙村镇一定无愧于“安徽服装第一镇”的美誉。
平湖为什么叫服装城?
有一条叫“县后底”的小街上,坐3路车可以到
南门菜场楼上也是,坐1、2、5、10路能到,这地方再往北面点(美丽家旁边)还有个慧腾服装城。平湖服装业起布于80年代,经过20多年的发展,现有外贸服装企业2000多家,从业人员15万人,年产服装3亿多件(套)是全国服装生场第一大市,外贸服装资源极其丰富.
杭州四季青服装市 场 杭州龙翔服饰城 义乌宾王市场,温州黄龙市场 湖州的童装,如果要做,我认为你还是最好亲自去了解价格行情,才能找到你认为适合的 4. 嘉兴的平湖县
那家我是不知道啊 ,你可以去平湖第一人民医院(县后底)那条街去看看.那里外贸服装比较多也很集中. 5. A货.原单,跟单,味单,外贸!
因为服装产业是平湖最重要的支柱产业
产品出口日本、欧美等85个国家和地区,耐克、迪桑都、ARMANI等100多家世界知名品服装商与平湖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全世界每100件品牌服装中,就有1件产自于平湖!平湖市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和中国服装协会命名为中国出口服装制造名城、中国跨国服装采购产业基地、首批中国纺织企业社会责任试点地区、中国旅行箱包之都、全国最大的外贸服装生产基地、世界品牌服装加工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