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需求是供应链的驱动因素,一条供应链正是从客户需求开始,逐步向上延伸的。例如,当一个顾客走进沃尔玛的商店去买洗发水,供应链就开始于这个顾客对洗发水的需求,这个供应链的下一阶段是沃尔玛、运输商、分销商、P&G生产工厂。一个供应链是动态的,并且包括在不同阶段之间流动的产品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每一个阶段执行不同的过程并且与其它阶段互相作用。沃尔玛提供产品、价格信息给顾客,顾客付款获得产品,沃尔玛再把卖点信息和补货信息给配送中心,配送中心补货给沃尔玛,分销商也提供价格信息和补货到达日期给沃尔玛。同样的信息,物料,资金流在整个供应链过程中发生。
供应链管理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代表着始于20世纪60年代伴随实体配送的形成和对企业物流出货方的'关注而产生演变的第三阶段。五六十年代大量的研究表明了这一系统概念所具有的潜在性,关注系统总成本并通过分析交易细节来达到最好的或最低的实体配送系统的成本。
如我们所知,随着运输业与金融机构管制的解除,20世纪80年代成为了变革的年代,同时技术革命也在进行着。80年代,物流或整合物流管理概念开始被越来越多的组织机构运用,最简单的物流构成就是实体配送的出货物流加上进货物流。对运输业解除管制,能够将大型托运人的进货运输和出货运输结合起来,通过减少空回程车来降低承运人的运输成本,从而降低承运人的运费。同时,进货物流中的原材料和物资的全球采购越来越重要,由此而导致全球运输受到关注,全球运输意味着对生产计划的特殊挑战,他与出货物流系统的配合是成功的关键。
确切地讲,直到20世纪90年代,供应链管理这一术语在引起许多企业高级管理层的注意。
他们认识到供应链的方法能够增强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从而改善股东权益。
依照产品实体在价值链各环节的流转程序,企业的价值活动可分为上游环节和下游环节两大类。企业的基本价值活动中,原材料供应、产品开发、生产运行可被称为?上游环节?;成品储运、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可称为?下游环节?。上游环节增值活动的中心是产品生产,与产品的技术特性密切相关,下游环节的中心是满足顾客,与市场紧密相联。任何企业都只能在?价值链?的某些环节上拥有优势,而不可能拥有全部的优势,在某些价值增值环节上本企业拥有优势,而在其余的环节上其他企业可能拥有优势。为达到?双赢?乃至?多赢?的协同效应,企业之间彼此在各自的关键成功因素――价值链的优势环节上展开合作,可以求得整体收益的最大化,这就是企业建立战略联盟的原动力,而循着价值链上溯、以原材料及产品供应和业务外包为特征的企业间的纵向联盟即可称为?供应链?或?供应链网络?。
基本体系或总成本概念仍然是物流概念的基础,但价值链概念已经成为企业竞争性分析与战略的工具。出货物流与进货物流是价值链重要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为企业客户提供价值并使企业财务具有生存能力。其他有关销售、生产与物流的整合同样是价值链的重要方面。
前面已经提到,供应链管理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流行,并成为组织机构在全球市场更具竞争力的关键。供应链管理被认为是通过各种中介公司有效地将供应商的产品流或物资流、服务流、信息流、资金流输送到用户的渠道,或是联结卖方和最终用户的物流网络系统。供应链管理概念的扩展代表了物流概念在逻辑上的延伸。应注意的是,越来越多的术语被个人和组织所运用,有些术语比?供应链管理?更恰当、全面和先进。这些术语包括需求链管理、需求流管理、价值链管理、价值网络和同步管理。有人认为供应链管理太局限于物资和原材料,没有强调对成品的需求。本文对供应链管理的定义是广泛和全面的,需求和价值与供应链的物流是同步相关的。
一、价值链是指企业进行的一系列符合特定模式的活动。或者说,价值链是企业生产的产品或服务增值的环节或链条,价值链中的每项活动都增加了产品或服务的价值。
根据价值链理论,企业的经营活动可以根据其对企业经营价值的影响分成若干个小的活动。他们被称为“价值活动”。企业所创造的价值是由其产品或服务的购买者所愿意支付价钱的多少来衡量的。企业之所以盈利,是因为企业所创造的价值超过了企业从事该价值活动所支付的成本。企业要取得竞争优势,超过竞争对手,就必须做到,要么以更低的成本从是价值创造活动,要么从事的经营活动会导致差异性的结果,或者创造更多的价值,从价值的提高中取得更多的盈利。
价值链又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考察,一个微观角度,称为企业价值链;一个是宏观角度,称为系统价值链。
企业价值链是以企业内部价值活动为核心所形成的价值链体系。企业的价值活动可以分为两类活动,即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共计九项一般的活动类型。基本活动是那些涉及到产品实物形态的生产、营销和向买方的支付,以及产品支持和售后服务等。辅助活动指的是那些对企业基本活动有辅助作用的投入和基础设施。
企业价值链
任何价值链中的价值活动之间都具有相互依存的关系。每个价值活动都会对其他的相联系的价值活动产生影响。这种影响也可能是成本上的影响,也可能是在价值效果上的影响。很多情况下这种关系往往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这是一个优化选择的问题。例如,一项设计成本和原材料成本都很高的产品往往会导致售后服务成本的降低。企业对此应该根据市场情况以及自己的经营战略进行优化选择,才能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同时,在任何价值链中价值活动之间还具有相互协调的关系。例如,企业能够向客户按时准确交货一定要依赖内部各部门的协调、企业外部的物流管理、服务体系的良好工作。良好的协调体系可以使企业向客户按时准确交货而不需要占压资金,保持很高的存货比例。
系统价值链
企业价值链又包括在系统价值链中。
供应商价值链 企业价值链 渠道价值链 购买者价值链
--------------------------------------------------------------------------------
上游价值活动 企业价值活动 下游价值活动
价值链体系包括供应商的价值链,因为供应商向企业价值链提供投入要素,企业的产品通常经过一系列系统价值链渠道一直送到最终的购买者。最后,产品又变成购买者价值链中的一个投入要素,购买者利用该投入来从事购买者的价值活动。
企业通过优化组合和有效协调企业价值链与企业价值链之间的关系,就可以达到一定的竞争优势。例如,一家糖果场可以要求其供应商以液体而不是固体的形式供应巧克力,这样可以缩短糖果的加工过程和节省成本。
系统价值链上的协调关系如果能处理的好,其意义远远大于企业的物流管理或订单的处理,因为系统价值链中的每个企业都能够通过彼此的良好合作取得实际的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