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阳县共下辖7镇、11乡、2农场。分别是:
7个镇:城关镇、新站镇、鲁台镇、临蔡镇、四通镇、安岭镇。
11个乡:豆门乡、朱集乡、冯塘乡、刘振屯乡、王店乡、大连乡、葛店乡、黄集乡、白楼乡、齐老乡、曹河乡、郑集乡。
2农场:县原种场、县农场
扩展资料淮阳,淮阳县位于河南省东部,居周口地区之腹。西临川汇区、西华县,北倚太康县、鹿邑县,东接郸城县、沈丘县,南邻项城市、商水县。距省会郑州市214公里。
淮阳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史上曾三次建国、五次建都,有“中华姓氏起源地”、“中国魅力小城”的美誉。
参考资料:
淮阳县安岭镇党委、政府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立足镇情抓特色,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引导农民大力发展畜牧业,走出了一条兴镇富民的发展路子。该镇以示范带动、政策驱动、科技推动为战略,使畜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该镇作物秸秆资源十分丰富,发展畜牧业有着较好的条件。镇党委、政府从本镇实际出发,把畜牧业生产作为一项主导产业来抓。
切实加强领导,理清发展思路。针对粮食作物效益下降,农民经济收入增长迟缓这一现象,该镇抓住中国加入WTO之后,畜禽产品具有竞争力的优势,把畜牧业发展作为兴镇富民的重要举措,成立了畜牧生产领导组,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快安岭镇畜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文件,制定了发展规化,明确了指导思想,实施“龙头带动工程”,即以大场为龙头,带动千家万户养殖上规模、上数量、增效益,实现由畜牧大镇向畜牧强镇跨越。
以科技为先导,优化品种结构,提高生产质量。为加快畜牧业发展步伐,该镇狠抓了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了畜牧防疫组织。该镇以畜牧站为中心,在本镇辖区内建立了34个畜牧防疫分站,培养防疫人员40多人。在畜牧防疫中,该镇对畜牧防疫人员实行目标管理,技术承包,责任到人。为进一步提高畜牧业的科技含量,镇里还与有关大专院校攀亲联姻,聘请畜牧技术专家、教授来镇里为农民传授养殖技术知识,从而解决了农民的技术棚架问题。为优化畜禽品种结构,提高生产效益,该镇还在本镇范围内建立了8个畜牧改良站,引进了夏洛莱、西门塔尔牛冷冻精液和大约克、杜洛克种猪、波尔山羊,还利用人工授精等先进技术改良畜禽品种。全镇畜禽改良率已达到95%以上。
制定优惠政策,激励农户饲养上规模。为调动农民搞畜牧养殖的积极性,镇里还出台了文件,规定凡在安岭镇境内办规模养殖场的,免办一切用地手续,免征各种费用。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的原则,镇政府还在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给予倾斜、扶持,对于个人办场规模较大、经济效益好、社会效益显著的,镇里给予表彰奖励,颁发荣誉证书。 抓典型引路,促辐射带动,加快畜牧业发展。该镇在畜牧发展中,实施“示范带动工程”,让养殖大户带动养殖小户,促使农户饲养上规模、增效益。该镇程楼村农民董书文、湾张村农民张俊华依靠养牛致了富,年黄牛存栏达10余头,年均经济收入2万余元,成了镇里的养牛致富状元。在他们的示范带动下,该镇规模养牛户逐渐增多。该镇还以程维尚的2000头二元母猪繁育场和李汝兵的1000头养猪场为龙头,辐射带动周边湾张、大冯、庙西张等10余个村、30多户规模发展养猪事业。该镇生猪存栏6.2万头,黄牛存栏1.8万头,羊存栏5.5万只,鸡存栏40万只,仅畜牧业一项,年人均经济收入760元,畜牧业已成为一项主要经济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