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临港经济区立足世界一流工业区的标准,将建成“五位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形成“十二通一平”的完善配套保障,实现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商务流的顺畅与便捷,成为功能齐备的工业新城。临港经济区主要建设内容是:一港、一带、一园、六个基地:
一港即天津市第二深水港区。目前航道已经达到5万吨级,水深-12.5米,到2011年将达到10万吨级,水深-15米,进而形成融航路、铁路、公路、管路为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最大限度降低成本,减少排放。
一带即生态绿化隔离带。临港规划了一条宽1000米、长8公里的生态绿化隔离带,其中一期宽500米、长4公里区域已经建成。对工业区自身及3公里外的生活区、10公里外的中心城区形成了的生态屏障。
一园即公用工程园。建设了集水、电、燃气、蒸汽、工业气体、污水处理、海水淡化于一体的公用工程园,集中供应,规模生产,为入区企业提供完整配套服务。
六个基地分别为:以海陆运输设备制造板块、海上工程设备制造板块、矿山机械和起重吊装设备制造板块、新能源设备制造板块等四大板块为支撑的造修船、海上工程设备和重型装备制造基地,以中粮油等项目为代表的中国最大的粮油基地,以天碱、大沽化等项目为代表的生态型化工基地,以航道码头和立体交通网络为依托的港口物流基地,以建设蓝领公寓、邻里中心等为依托的配套生活服务基地,以清华大学、天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及入区企业研发中心为依托的研发转化基地。 天津临港经济区努力健全安全、环保、生态三大屏障。在企业引进上,实行安全、环保一票否决制,优先发展高科技、高投入、低污染项目。在安全保障上,委托国家权威部门,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展国家“863”计划,努力建成全国应急求援体系示范工业园区。在环保建设上,建成了污水处理厂、景观河和以2平方公里集中绿化景观带为代表的生态环保系统,将临港工业区建造成环境优美的新型生态工业园区。往事越千年,沧海变桑田。在开发开放的滨海新区,临港经济区将牢牢抓住大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始终遵循“拼搏领先、诚信共赢”的开发理念,牢固树立“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工作标准,始终坚持循环经济的科学发展思路,创天津之新,引滨海之先,迅速成为天津加快发展的强大引擎,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聚焦的渤海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