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别在于:
1、他们的服务对象和赚取利润方式不同:快递业务一般都是个人消费者的个人业务,在目标客户的筛选上一般是价格作为门槛,时效性很强。而快递公司赚取利润也是通过许多快件赚取这些消费者相对零散的利润。而需要提供综合类物流服务的客户多为各种大中型企业,多是以合同物流和项目物流的方式为企业提供服务。并且这些物流公司赚取的多是企业整合的利润。
2、送达方式不同:快递一般来说都是我们常见的到门服务,通常那些骑着电动车到大街小巷到处串的就是快递。而物流一般来说都是一些个固定的取货点,让客户自己过来提取货物。
3、货物的储运方式不同:快递一般都是尽量缩短储存时间,尽量通过快速分拨将快件发送出去,同过尽可能快的速度将快件送达到消费者的手里。而物流企业会提供一定的仓储服务,甚至专门为一些货物定制专门的仓储系统。
4、到货的时间不同:通常来说快递的到货时间一般是越快越好,而物流则不一定通过到货时间来评价其服务水平,比如通过时间窗口来评价等。
扩展资料:
物流的概念最早是在美国形成的,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原意为“实物分配”或“货物配送”。1963年被引入日本,日文意思是“物的流通”。20世纪70年代后,日本的“物流”一词逐渐取代了“物的流通”。
中国的“物流”一词是从日文资料引进来的外来词,源于日文资料中对"Logistics"一词的翻译“物流”。
中国的物流术语标准将物流定义为: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用户要求的过程。
物流英文名称:logistics定义:供应链活动的一部分,是为了满足客户需要而对商品、服务以及相关信息从产地到消费地的高效、低成本流动和储存进行的规划、实施与控制的过程。
物流:以仓储为中心,促进生产与市场保持同步。
物流管理(LogisticsManagement)是指在社会生产过程中,根据物质资料实体流动的规律,应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现代物流管理是建立在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基础上的。
参考资料:
:物流
快递旺季来临 大数据如何推动快递信息化
随着节日的到来,快递行业进入一年中最旺的季节。借助大数据分析,利用互联网工具优化快递流程、缩减物流成本、使得消费者获得更好的物流服务和体验,快递企业已经从低端劳动力密集型,向互联网高端管理转变。
电子面单
电子面单是一种高效率、环保的信息化面单。不同于以前快递包裹上的三联单或四联单。贴在包裹上的电子面单,全部是电脑打印,有的还有二维码标识,背面的不干胶使得消费者轻易可以撕下来。有了电子面单,一个包裹才能在上亿件包裹中被识别、处理、配送。
通过数据的流转,电子面单系统可以自动串联发货商家、送货快递公司、收货消费者以及干支线路的数据信息。基于电子面单串联的数据,可对快递链路进行一系列优化。
今年8月,国内排名前15的快递公司全部实现了电子面单的普及使用,这意味着占全国电商市场份额90%以上的主流快递企业全部完成了快递基础业务的信息化,大数据产品已经成为快递企业的标准配置。
据圆通、中通等快递企业的数据显示,使用电子面单,发货速度能提升30%以上。根据德邦快递的使用后的数据对比,录单效率提升了15倍。
大数据路由分单
根据目前快递企业收件路径,来自全国各地的大量包裹先集中到分拨中心,再按照收货地址将包裹归类后分拨往下一网点。
分拨中心流水线上会有大量的分拣员,他们需要看着包裹上的地址信息,凭记忆确定包裹下一站到达哪个网点,这个过程至少需要3-5秒。
“大数据路由分单”就好比人们出行时用到的高德地图,通过对海量的地址进行大数据分析,结合互联网地图的空间定位技术,可用数据实现包裹跟网点的精准匹配,准确率达98%以上,随着大数据沉淀,可向100%接近。
据中通和圆通等快递公司的数据显示,快递公司启用大数据路由分单后,分单的速度从3-5秒每单,下降到1-2秒每单,仓库分拣效率普遍提高50%以上。根据大数据路由的计算原理,订单一产生,就能够知道派送的网点,未来可帮助快递公司做网点派件量预报。
根据大数据处理产生的4级地址库,可以匹配消费者的配送地址到结构化的乡镇或是街道。有了这些架构化的地址讯息,就可以对揽件和派件地址进行精准定位,为快递员提供更精准的线路规划和配送分派。
“超时异常件”管理
快递公司的烦恼是什么?就是无法正常配送的“超时异常件”,即48小时尚未完成派送的包裹。通过大数据,将这些包裹订单数据筛选出来,可以帮助快递企业及时了解自己产生了多少“超时异常件”,哪个网点最严重,并通过订单及时了解原因,有针对性地着手改善。
目前,申通、中通、圆通、百世汇通等快递公司已经开始推广这个技术。据圆通快递介绍,运营了4个月之后,“超时异常件”的比例下降了30%。
物流预警雷达
物流预警雷达可以通过大数据对包裹量进行提前预测,来引导商家备仓发货,帮助快递公司调配运能能力资源,在“双11”这类旺季单量剧增的时候可以起到一个核心协调枢纽的作用。目前,国内已经有15家快递公司使用这一预警系统。在过去的两年“双11”,预警雷达成功地保障了海量包裹的有序顺利送达。
大数据反炒信系统
网购最难辨识的就是商家的信誉,虚假好评给消费者网购带来了很大困扰。如何杜绝商家刷单?大数据反炒信系统,控制好网购的最后流程、物流环节,对物流订单的流转数据进行全程监控,并且根据炒信订单特征,自动识别炒信运单号以及应对商家的商品订单。
未来,大数据越来越渗透到快递业务的每一个环节,成为快递的基础设施。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关于快递旺季来临 大数据如何推动快递信息化的相关内容,更多信息可以关注环球青藤分享更多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