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物流车经过几年的发展,数量不断增加,目前保有量已超过50万辆。越来越多的运营经销商、金融机构、终端用户开始接触新能源物流车。当前,部分城市的新能源物流车市场正处于觉醒时分,想加入新能源物流车推广应用大军的“新人”迫切需要指引,以避免前行路上的“陷阱”。
电车资源通过采访新能源物流车行业“老兵”,汇集各方多年积累的经验教训(血泪史),形成《新能源物流车市场觉醒》系列文章,供行业参考。本文我们先来说一说,选一块好电池,对新能源物流车有多么重要?
然而很多时候,事不发生在自己身上,即使别人再苦口婆心地讲,我们也很难真正领悟一些道理。下面,就从运营经销商、用户、二手车价值、金融这四个角度,分析新能源物流车搭载好电池和不好的电池对各方的影响。
电池好坏对运营经销商的影响
运营经销商是新能源物流车推广应用生态中的重要一环。一般情况下,车企通过运营经销商把车销售或租赁给终端用户。因此,可以说运营经销商是车企和终端用户之间的桥梁。
运营经销商在选择要经营的车辆品牌时,要注意车辆搭载的电池品牌。对运营经销商来说,选择搭载好电池的新能源物流车,意味着车辆销售出去以后维修少,用户满意度高,商家口碑好,生意会越来越好。
如果运营经销商不慎选择了不好的电池,那可能就为接下来一连串不幸遭遇埋下“伏笔”。搭载品质不好电池的电动物流车,在使用过程中就像一个经常生病的人,隔段时间就出毛病:夏天充电特别慢甚至充不进去电、掉电特别快、用后两三年只能跑几十公里......这种情况下,用户怎能满意?用户不满意,商家口碑不好,生意越做越难。何况现在新能源物流车市场逐渐成熟,用户已认识到电池质量的重要性,他们一般会选择装配好电池的车,搭载不好电池的车近乎“无人问津”。
在过去的几年里,动力电池行业不断洗牌,一些电池企业经营不善倒闭。数据显示,2017年国内大概有动力电池企业135家,2018年骤减至90家,2019年79家,2020年约72家。2021上半年新能源 汽车 市场共计53家动力电池企业实现装车配套,较去年同期减少4家。2017年至今,被淘汰的电池企业有几十家,他们之前配套的车辆后续电池保养、维护、更换、保修,谁来买单?这是个大问题。
如果某运营经销商全款买了装载这类电池的一千多辆车,而后这批车辆全部出现问题,无法正常租赁或销售,而此时电池企业倒闭,相应车企又在破产重组的边缘,那运营经销商就损失惨重,甚至因此倾家荡产。
冲在前沿的运营经销商用血泪史换来这条宝贵经验:一定要选好电池。
电池好坏对终端用户的影响
终端用户是新能源物流车的直接使用者,车辆搭载电池的好坏对终端用户的影响是最直接的。
一块好电池可保车辆安全、一般不起火;不会经常出故障,耽误送货;充电时间稳定在正常范围内,不会充电特别慢或者充不进去电;电池衰减在正常范围内,不会续航里程大缩水。以上这些优势在平时可能不起眼,但若是换成一块不好的电池,那带来的麻烦就会肉眼可见了。
首先,不好的电池可能安全性不过关,在一些情况下可能会自燃,对人身和财产安全带来风险。甚至有时候即使你这辆车装的是好电池,但是由于你选的这家品牌曾用过不好的电池导致起火,一些充电站会对这个品牌的车“敬而远之”,你就不好充电了。这就是不好电池的后遗症。
其次,不好的电池出故障的频率高。好电池的车可能一年都不会电池出现问题,而不好电池的车电池可能一年要修七八次甚至更多次。每修一次都会耽误送货,能修好还好一些,修不好续航里程大幅下降,跑不远,为了自身权益还要跟商家纠缠不清,心累。
运气更不好的,碰上电池企业倒闭,如果车辆电池坏了,想换都没地方换。花辛苦钱买来的“挣钱工具”,就这样砸在自己手里。
所以,对终端用户来说,在选车时一定要看好电池品牌,选“好电池”。
电池好坏对二手车残值的影响
电池好坏不仅在新能源物流车使用过程中带来不同影响,在二手车残值方面也有影响。
新能源物流车二手车残值与电池质量和衰减情况高度相关。好电池衰减速度慢,二手车价值相对高一点;不好的电池衰减速度快,二手车价值就会低很多。
目前新能源物流车二手车残值还没有明确的标准,一些从大城市退役下来的新能源物流车,往往被转运到内地城市,继续租赁使用。在这波交易过程中,一方面看整车品牌和电池品牌溢价,另一方面看车辆的实际续航。
因此,一块好电池能在二手车交易中受益,一块不好的电池在二手车交易中处于劣势。
电池好坏对金融的影响
不少人可能对新能源物流车金融了解不多,不过,金融在新能源物流车推广中发挥很大作用。由于新能源车辆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包括残值、车辆性能等),为规避风险,用户更倾向于选用金融产品购置车辆。金融产品一般包括银行的法人大客户按揭和融资租赁机构提供的以租代售两种模式。相比银行按揭,以租代售有更强的灵活性,因此成为客户首选。
想做新能源物流车金融服务业务,首要前提就是懂车。金融服务机构对车的评价,一般从品牌、性能、部件、价格、售后、口碑等维度进行。其中的部件,主要就是指的电池、电机。
在同样的外部条件(客户所处行业、运输频率、运输距离、运营模式、充电便捷程度等)下,配套好电池的车辆一般能正常运营,盈利能力强,能做到按时足额还款;配套不好电池的车辆经常不能正常运营,盈利能力差,有不能按时足额还款的风险。
金融服务机构想要控制风险,就必须慎重考虑车辆搭载电池的品牌。
电车资源小结: 假如从2015年算起,新能源物流车至今已走过6、7个年头。在这些年中,这个生态圈中几乎所有参与者都受到过电池不好带来的苦恼,有些不良影响甚至至今没有消除。因此,在新能源物流车领域,一块好电池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今年上半年数据显示,新能源物流车配套电池中,宁德时代装机量最高,占比42.3%;国轩高科第二,占比24.2%。两者合计占到新能源物流车市场的66.5%。
眼下,好电池又是缺货的,部分新能源物流车由于缺电池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此时此刻,主机厂是坚持用好电池、还是退而求其次?做这个决定,一定要慎重。
2019年年底的各大车企年会上,大家在欢声笑语中展望即将到来的2020年。然而,一场无情的新冠肺炎疫情让车企进入无限寒冬。那么,疫情下的新能源物流车前路如何?
2020年,车企压力不小
福田汽车年会上,展示了以“智蓝”命名——包括旗下欧马可、奥铃、图雅诺等多款纯电动、氢能源商用车产品;
东风汽车股份年会上,展出了东风EV350纯电动厢式运输车、东风EM1O纯电动冷藏车,展示了2020年东风汽车股份的方向之一;
中国重汽王牌商用车年会上展出了中国重汽王牌翼狮4X2纯电动牵引车;
……
这些画面依稀还在眼前,但疫情的爆发让大家措手不及。从停工停产,到复工复产,像坐过山车一样。同时,车企还要面临艰巨防疫任务、供应链短缺、资金短缺问题,车企苦恼可想而知。甚至从部分车企的降薪风波中,也可看到这次车企遇到的麻烦并不一般。
1月产销:“绿”的让人眼晕
2020年1月,新能源专用车2589台的销售走势相对较差,新能源专用车市场处于历史低位。
2020年前2月,国内新能源专用车共生产3435辆。车辆类型方面,新能源物流车占94%,环卫车占5.8%,其他专用车占0.2%。企业方面,前两个月有新能源专用车产量的企业共47家,与繁荣时期的130家相比,有约64%的企业在今年前两月没有生产新能源专用车。
不难看出,新能源物流车行业也已陷入低潮。
希望之火:创新布局,抢占市场
疫情下,车企同样不会停下奋斗的脚步。车企复工正面临挑战:生产资料供应受阻;整车销售恢复缓慢;企业应对标准法规的难度大幅加剧;企业出口压力大;防疫物品不足影响员工上岗工作;企业资金紧张……
但面对抗疫复产,车企还是勇敢奏响战斗的号角。
3月9日,北汽集团多款卫健物流产品进行线上首发。最新发布的五款卫健物流产品,为响应民生所需,构建城市物流的科技防疫保障。?
3月10日,吉利商用车与传化智联合资公司传化慧联—湖南烟草吉利远程E200新能源物流车交车仪式在长沙隆重举行。
3月12日,福田智蓝新能源2025战略的发布,标志着福田汽车在抢占新能源商用车未来发展制高点有了更明晰的发展路径,也为福田智蓝新能源成为全球新能源城市物流领导者的目标奠定了发展基础。
车企对于新能源物流车的布局从未止步,创新布局、抢占市场,成为当下车企攻坚的主旋律。
新趋势:新能源物流车的“危机”
好消息其实也在不断传来,像春风一样温暖,给遭遇严寒的新能源物流车行业带来了希望。
2020年3月1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官方网站公示了申报第330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其中物流车占比约61%?,约2倍于环卫车数量。卡车车型数量最多,其中卡车底盘共有19个型号。
近期,23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及,对纯电动轻型货车不限行或少限行。
地方政策也在不断出台,其中,近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发布了《北京市污染防治攻坚战2020年行动计划》,为新能源战略计划作出了下一步部署。《计划》第九条,新增和更新的公交、出租、环卫、邮政、通勤、轻型物流配送等车辆基本采用电动车。年底前,力争邮政、城市快递、轻型环卫车辆(4.5吨以下)、办理货车通行证的轻型物流配送车辆(4.5吨以下)基本为电动车。
3月17日,工信部下一步拟开展推动公共领域用车电动化行动计划编制工作,积极推动公交、环卫、邮政、出租、通勤、轻型物流配送等车辆电动化水平提高。
此外,3月1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司法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法规政策体系的意见》中指出,鼓励公交、环卫、出租、通勤、城市邮政快递作业、城市物流等领域新增和更新车辆采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汽车。
对于新能源物流车行业来说,这些政策无疑都是利好的消息。由此来看,危情之下,新能源物流车或将迎来一波新的机遇。
砥砺前行:发现问题?持续成长
对于新能源物流车市场发展趋势,熊猫智联曾在《城市绿色货运新能源物流车应用分析报告(2019)》中提出三个方向:城市货运应用场景丰富化;用户市场结构变化;产品结构变化提升物流市场渗透率。
未来日子里竞争会更加激烈。城市物流车未来仍以4.5吨蓝牌轻卡为主,各大车企肯定会加大其纯电动轻卡产品布局,比拼竞争力。新兴物流车企业的搅局,如吉利远程、比亚迪等极具竞争力的企业,让纯电动轻卡企业竞争格局更加扑朔迷离。还有,由于现阶段产品同质化也促使竞争越来越严重。
当然,纯电动产品作为重要的市场产品,由于购车成本高,推广起来困难,需要进一步降低成本,才能获得市场。
一方面,其在争取更多的政策和路权。2019年,新能源物流车政策和路权更加明朗,但随着购车补贴的退坡,新能源车辆在价格上已经逐渐失去优势,市场压力会更大。
另一方面,配套设施的建设需要完善。毕竟,充电桩普及才能使电动物流车在城市配送中展露风采。此外,技术需要革新、5G建设、服务质量也需要提高。
小结:
众所周知,新能源物流车在不少大城市不仅享有路权,还享有专为新能源物流车的运营补贴等政策。随着技术发展,新能源物流车优势终将显露。2020年新能源物流车的春天似乎来得晚些,但我们相信和期待,车企仍在奋斗的路上继续拼杀,“春天”会“迟到”但不会“不到”。
(物流商用车网?记者?晓春)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