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柜是随着快递服务越来越多的进入大家的视野,而推出来的一种基础设施,就是快递会被放到对应的快递柜子里面,然后你凭你的取件码就可以把自己的快递拿走,但是随之而来的带来了几个问题,比如说安全问题,费用问题。
安全问题就是说这个快递的取件码,一般来说数量都不是特别高,换个说法就是这个取件码的精度没有那么高,来回来去就是那几个4位数或者6位数,如果没有什么重要的东西放在里面,对方想要破解的话完全是可以的,你这个快递码有的时候根本不需要就能拿走,因为那个柜子有的时候它是坏的,所以引发了人们对自己快递物品的担忧,虽然在网上买的可能都不见得是特别贵的东西,但是总觉得这件事情有隐患。
费用问题就是有人讨论这个快递柜到底应不应该收费,有的地方推出了收费的政策,就是你要是在一天之内把它取走就不收费用,你要是超过了规定的时间,一个小时收取5毛钱或者一定象征性的费,用这件政策推出来,本来就是为了督促人们尽早的把自己的快递取走,但是也带来了一些其他的问题,比如有人说万一我这个时候正在外地,我不能及时赶回来,出差一周回来我买了一个20块钱的东西,快递柜的保管费用我要交50块钱,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快递业务的发展必然就会带来一些问题,因为快递的扩张已经越来越快了,国内这么多家快递公司总的来说,运输的速度基本已经解决了,但是这个快件的传递还有问题,有的是人显示签收了,但自己并没有看到货,有的是自己没有验收驿站就已经收了,到时候出了什么问题再去找售后,其实都是比较麻烦的。
如何保证快递的安全?
取件码一般是自己手机号比较安全。手机号可以选择号码隐藏式的。因为商家及快递公司是有备案的。如果取快递人递时,不用自己的手机号会取不出快递因为快递公司只认本人手机号,因为只有自己的手机号码可以收到短信通知你的快递已经到了别人就算知道你的手机号码但是并不是你的快递什么时间到。
国家邮政局发布《快递服务》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扬子晚报/紫牛新闻注意到,征求意见稿最大的变化之一是首次明确了“投递次数”,而且特定情况下的“送货上门”可额外收取费用。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22年12月6日。征求意见稿对投递方式的分类和细化。投递方式应主要包括上门投递、投递至智能收投服务终端(箱递)、投递至快递服务站(站递)以及其他方式。上门投递变更为箱递/站递的,应事先征得用户同意;没有约定且未经用户同意的,不应投递至智能收投服务终端/快递服务站。
值得关注的是,“投递次数”在征求意见稿中有了明确规定:快递服务主体应对上门投递快件提供至少2次免费投递,投递宜在8:00-20:00时间段进行。2次免费投递之间应间隔8小时以上,与用户有约定的除外。
上门投递2次未能投交的快件,快递服务主体可与收件人约定采用延迟投递或者箱递、站递方式投递;收件人仍选择上门投递的,快递服务主体可收取额外费用,但应事先告知收件人收费标准。无法联系收件人的,可根据寄件人要求对快件进行处理。
“快递延误”是消费者投诉的重灾区,那逾期多久才算是延误?征求意见稿明确,“彻底延误”时限应符合同城快递服务3天;省内异地和省际快件7天,国际快递21天。
当快件发生丢失时,应免快递费(不含保价等附加费用),还应对于购买保价的快件,按照被保价金额进行赔偿;对于没有购买保价的快件,按照相关民事法律法规赔偿。
下单细分为电商平台和个人两种方式
另一个重大变化是将用户下单细分为通过快递服务主体下单和通过电子商务平台下单两种方式。
征求意见稿提出,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如实向快递服务主体提供寄件人姓名、****和收件人姓名、****、地址、商品名称等必要信息,不应利用服务协议、交易规则以及技术等手段进行不合理限制或者附加不合理条件。同时,增加数据安全要求,对快递个人信息采集、数据存储等内容进行原则性规定。
对此,业内人士分析称,在个人信息保护要求愈发严格、需求愈发迫切的前提下,该规定有利于平衡电商经营者和快递公司在快递发展行业中的地位,有利于维护快递公司累积客户群、促进行业数据经济发展的正当权利。
快递费定价将向市场化再迈进一步,“价格战”或成为历史。征求意见稿提出成本分区,要求快递服务主体根据产品种类、服务距离等因素,科学测算成本,以快件收寄地所在县到寄达地所在县为基本单元,向用户公布服务时限和服务价格。征求意见稿同时强调,不应无正当理由以低于成本价格提供快递服务。
智能化、绿色包装被写进“新国标”
征求意见稿提及,在服务环节要增加智能化服务。对快递全程信息化运营与追溯、采用智能安检系统等进行规定,并增加智能信包箱、智能快件箱、寄递无人车、无人机等智能收投服务终端收寄和投递要求。
增加绿色包装要求。征求意见稿从优先选用可循环包装、可回收复用包装、通过绿色产品认证包装,以及禁止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物等方面,提出快递绿色包装要求。
据悉,十年来,我国快递业持续快速发展,快递业务量连续八年位居世界第一。现行《快递服务》系列国家标准于2011年底首次发布,距今已过十年。十年来,我国快递业发生了重大变化,标准已经不能适应发展新需要。2021年底,国家标准委下达了《快递服务》系列国家标准修订计划,由全国邮政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共同承担。
业内人士分析称,对于快递公司而言,需要让信息更加透明、服务条款更加清晰,对消费者真正起到告知义务,这有利于减少后续双方的“扯皮”成本;对于消费者而言,将选择服务方式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清楚了解费用支出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