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型特点
● 精度高
● 量程、零点外部连续可调
● 稳定性能好
● 正迁移可达500%、负迁移可达600%
● 二线制
● 阻尼可调、耐过压
● 固体传感器设计
● 无机械可动部件、维修量少
● 重量轻(2.4kg)
● 全系列统一结构、互换性强
● 小型化(166mm总高)
● 接触介质的膜片材料可选
● 单边抗过压强
● 低压浇铸铝合金壳体
智能型特点:
●超级的测量性能,用于压力、差压、液位、流量测量
●数字精度:+(-)0.05%
●模拟精度:+(-)0.75%+(-)0.1%F.S
●全性能:+(-)0.25F.S
●稳定性:0.25% 60个月
●量程比:100:1
●测量速率:0.2S
●小型化(2.4kg)全不锈钢法兰,易于安装
●过程连接与其它产品兼容,实现最佳测量
●世界上唯一采用H合金护套的传感器(专利技术),实现了优良的冷、热稳定性
●采用16位计算机的智能变送器
●标准4-20mA,带有基于HART协议的数字信号,远程操控
●支持向现场总线与基于现场控制的技术的升级。
不锈钢生产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公称直径(DN)与薄壁不锈钢管外径与壁厚(d×δ)对照表:
所有到场材料必须达到系统承压要求,薄壁不锈钢管满足1.0MPa和1.6MPa压力要求下,采用国标Ⅰ系列管材。
采用卡压式连接的管件与管材,其内、外径允许偏差应分别符合国家标准《不锈钢卡压式管件组件》 第二部分:连接用薄壁不锈钢管? GB/T19228.2和《不锈钢卡压式管件组件》 第一部分:卡压式管件? GB/T19228.1的规定。其他连接方式的允许偏差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扩展资料公称直径与无缝不锈钢管外径与壁厚对照表;
所有到场的不锈钢无缝管均应满足2.5MPa压力要求。不锈钢无缝管,不锈钢焊管,304无缝钢管,904L不锈钢管,双相不锈钢管生产厂家管材与管件必须配套进场,所有管件内径与管材内径一致,管件不得有通径损失。
不锈钢无缝管的管径和壁厚应符合《流体输送用不锈钢无缝管》GB/T14976-2012中的要求,并且壁厚应在允许浮动范围之内。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流体输送用不锈钢无缝钢管
不锈钢板加工工序复杂,也就是说不锈钢板在加工过程中的某一个环节不对就可能会导致不锈钢材料的浪费,不锈钢在加工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加工区:不锈钢件的加工区域应相对固定。不锈钢件加工区的平台应采取隔离措施,如铺上橡胶垫等。不锈钢件加工区的定置管理、文明生产应加强,以避免对不锈钢件的损伤与污染。
2、下料:不锈钢件的下料采用剪切或等离子切割、锯切等。
⑴剪切:剪切时,应与送进支架隔离,落料斗也应铺以橡胶垫,避免划伤。
⑵等离子切割:等离子切割后,割渣应清理干净。批量切割时,对于已完成的零件应及时清理出现场,以避免割渣对工件的玷污。
⑶锯切下料:锯切下料时,夹紧应加以胶皮保护,锯切后应清理工件上的油污、残渣等。
3、机械加工:不锈钢件在车、铣等机械加工时也应注意防护,作业完成应清理干净工件表面的油污、铁屑等杂物。
4、成型加工:在卷板、折弯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避免造成不锈钢件表面划伤和折痕。
5、铆焊:不锈钢件在组对时,应避免强制组装,尤其避免火焰烤校装配。组对或制作过程如有临时采用等离子切割时,应采取隔离措施以避免割渣对其它不锈钢件的污染。切割后,工件上的割渣应清理干净。
6、焊接:不锈钢件焊接前必须认真清除油污、锈迹、灰尘等杂物。焊接时尽量采用氩弧焊接,采用手工电弧焊时应采用小电流、快速焊,避免摆动。严禁在非焊接区域引弧,地线位置适当、连接牢固,以避免电弧擦伤。焊接时应采取防飞溅措施(如刷白灰等方法)。焊后应用不锈钢(不得采用碳钢)扁铲彻底清理熔渣和飞溅。
7、多层焊:多层焊时,层间熔渣必须清除干净。多层焊时,应控制层间温度,一般不得超过60℃。
8、焊缝:焊缝接头应修磨,焊缝表面不得有熔渣、气孔、咬边、飞溅、裂纹、未熔合、未焊透等缺陷,焊缝与母材应圆滑过渡,不得低于母材。
9、矫形:不锈钢件的矫形,应避免采用火焰加热方法,尤其不允许反复加热同一区域。矫形时,尽量采用机械装置,或用木锤(橡皮锤)或垫橡皮垫锤击,禁止用铁锤锤击,以避免损伤不锈钢件。
10、搬运:不锈钢件在加工过程中进行搬运时,应用运输工具(如小车、电瓶车或天车等),并应洁净有隔离防护措施,以防灰尘、油污、铁锈污染不锈钢。严禁在平台或地面直接拖拉,严禁磕碰和划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