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之前使用的是中文领英,那需要切换成英文领英,那么请按以下操作:
全球只有唯一的网站: linkedin
非常简单,在我(Me)----语言设置(Language) ,进行相应的切换。
1."我"旁边的下三角按钮,在下拉列表中找到"界面语言"。
2. "界面语言",在语言选择下拉列表框中选择"English(英语)"。
返回到领英主界面,你就会发现在和中文领英界面相同的位置也有一个消息发布框:
大家会看到下面有一个"Write an article"的选项,进入即可写文章发布。
按以上步骤操作即可。
如果你是想拓展国际贸易的外贸小伙伴,当然建议用LinkedIn的英文版本。
如果你是想拓展中国业务,或是负责中国人才的招聘,当然建议用LinkedIn的中文版本。
如果你有小语种优势,除了英文语言界面,还可以尝试着用你的优势语种版本。
手机端APP就建议直接使用中文版"领英“app即可,中文版APP有时还会有一些福利活动。
领英是一家商业客户导向的社交网络服务网站,成立于2002年12月并于2003年启动。2011年1月,LinkedIn有超过9000万的注册用户。到2012年1月,LinkedIn已经超过1.5亿的注册用户。网站的目的是让注册用户维护他们在商业交往中认识并信任的联系人,这些人被称为“人脉”(Connections)。用户可以邀请他认识的人成为人脉。?
2014年2月25日,Linkedin正式公布了中文名称“领英”,并发布了简体中文测试版。2014年3月6日领英开放注册。
LinkedIn领英汇聚了全球3亿职场人士,对每一位用户来说,有效使用LinkedIn领英,充分发掘人脉和知识资源,就能快速而有效地积累职业资本,获得更多经济机遇。
如果你对领英还比较陌生,没关系,现在开始和我们一起探索领英的世界吧!今天,我们从与领英联系人进行沟通入手:
1)添加真正有价值的人脉
出于防垃圾信息的目的,一个LinkedIn领英账号只能发送3000个邀请,一个账号能够拥有的1度人脉(1stconnection)最多只有30000个。一个过于庞大而没有重点的人脉网络是难以维系、难以产生真正价值的。
如果发出联系人邀请后,收件人表示不认识你,以后则必须填写对方邮箱才能发送邀请,领英默认建立联系即表示和对方相互认识,它鼓励用户添加真正有价值的人脉。
2)了解你的人脉划分
在创建个人档案、建立一定数量联系人之后,系统会把所有人划定界限。在领英,人脉圈中的会员称为联系人,人脉圈包括1 度、2度和3 度联系人:
1 度联系人——通过接受邀请直接建立联系的会员。在搜索结果和会员档案中,可在其姓名旁看到1 度图标。1度联系人一般是你在商务环境中认识的人,比如同事、校友等。你可以查看他们的个人档案和人脉信息,不受限制地向对方发送站内信,还可以在你的个人首页看到对方在领英的动态消息。
2 度联系人?——已经与你的1 度联系人建立联系的会员。通俗理解就是你好友的好友,一般是没有建立直接联系,但和你可能有交点的人群。免费账户可以看到2度人脉的个人档案,可以看到和对方的共同联系人,但不可以直接发站内信。
3 度联系人——与 2 度联系人建立联系的会员。一版来说免费账户用户只能看到3度联系人的名字和职业头衔,不可以发站内信。不过, 系统会算出你们之间的关系和可能的关联人物,通过共同联系人,你可以获得引荐。
如显示的姓名为全名,您可建立联系发送邀请。
如没有显示全名,您可通过站内信或引荐向其发送消息,但档案不会显示建立联系按钮。
3)获得引荐是建立人脉的靠谱方式
对于2度联系人和3度联系人,你可以在对方个人档案页面的右边侧栏看到你们之间的人脉关系。通过熟人引荐的方式和对方进行第一次接触会靠谱许多。同时,LinkedIn领英也提供了撰写引荐请求的使用指南,1)说明目的,解释您希望获得引荐的原因。2)给对方回旋余地。
4)用站内信和目标联系人取得沟通
站内信(InMail)可以加大方面领英用户之间直接联系,同时保护收件人的隐私。站内信为付费功能,免费账号(Basic/free account)可单独购买10个站内信资格(InMail credits),高级帐户会员将自动获得。
在领英发送站内信后,首先,对方跟LinkedIn领英绑定的邮箱会收到一封邮件通知(notification),同时,对方的LinkedIn领英账户也会出现信息提示,只要对方不点开你的站内信,在网页顶部导航处,提示就会一直存在。这是LinkedIn领英为了保障付费用户的邮件回复率做的设置,有时候,用LinkedIn领英发站内信比单纯发邮件效果还要好。
LinkedIn领英本身可以成为非常强大的工具,不过,要解决使用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还需要大家主动去探索和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