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作为我国的第一经济大省,高校资源尽管没有北京那么的突出,但整体高校数量和质量都是非常不错的。同时,广东省的广州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所以外语的学习也就显得至关重要。而在广东省正好就有一所集外语和外贸于一身的高校,它就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院校背景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前身是广州外国语学院和广州对外贸易学院。广州外国语学院于1964年11月设立,是原国家教委(现教育部)直属的36所大学之一。广州对外贸易学院成立于1980年12月,是原国家外经贸部(现商务部)直属院校。这两所学校分别在1994和1995年划归广东省管理;1995年5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将两校合并组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外语发展
在外语发展方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下了很大的功夫。首先,广外形成了外语学科与非外语学科“双轮驱动”、多学科多语种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学科格局,下辖25个教学单位,1个独立学院。该校致力于让新生从入学之日起,就打下坚实的外语基础。广外的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已经在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位于前2%,成为中国顶尖学科。
其次,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践行“明德尚行,学贯中西”的校训,以培养全球化高素质公民为使命,着力推进专业教学与外语教学的深度融合。广外已成为联合国高端翻译人才培养大学外延计划的中国合作院校以及国际大学翻译学院联合会和国际译联联席会员,不仅如此,广外还是世界翻译教育联盟的首创单位,是入选中日韩三国首脑倡导的“亚洲校园”计划唯一一所外语类院校。
外贸发展
在外贸发展方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坚持开放办学,努力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积极开展与国外大学、科研机构、国际组织以及企业的实质性合作,吸引国外知名学者和杰出人才来校工作,并且积极鼓励学生走出校门,和国外各高校进行交流合作,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对外贸易的潜能,积极提升学生、人才、教学、科研、管理五个方面的国际化水平。
此外,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还设置了经济贸易学院以及国际商务英语学院等专门培养对外贸易人才的院系,为广外的外贸发展提供良好的契机。
所以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把对外政策展现的淋漓尽致,从各个方面诠释了校名。面对这样一所致力于培养国际型人才的高校,谁能不心动呢?
高考择校时,考生及家长在关注院校本身时,也极为关注学校所在的地区,这是因为地理位置是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因素,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无论是就业资源还是发展空间,都有着极大的优势,能够有助于学生落实就业去向。
就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来说,该校坐落在我国四大超级都市之一的广州,这是世界级的一线城市,也是我国著名的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部分,文化繁荣,对外交流频繁,尤其是经济水平,根据相关数据来看,2022年广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高达28839.00亿元,同比增长1.0%,经济体量巨大。
经济的发展得益于企业的支持,近年来,广州的产业结构也不断优化,整体经济质量稳健提升。在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3全球独角兽榜》中,广州就吸纳了22家企业,是过去一年独角兽数量增长最快的中国城市,净增12家独角兽企业。对于广外来说,这无疑是重要的就业优势,可以让毕业生提前拿下就业先机,增强就业竞争力。
也正是在地理优势的影响下,近年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就业质量一直保持在高校前列。截至2022年12月15日,广外的毕业生总体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5.59%,其中本科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5.57%,基本实现全部就业,就业成绩十分瞩目。
更重要的是,广外的毕业生就业地区也呈现出明显的地区特征,其2022届毕业生就业地域主要集中在广东省内,占实际就业总人数的86.38%。这样的分布趋势,很大一部分原因想必正是学校的地理位置影响。
当然,高校的高质量就业成绩,一方面归功于地理位置这样的外因,另一方面,也来源于学校的内在动力。作为华南地区国际化人才培养和外国语言文学、全球经济治理、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基地,我国语言类大学中的佼佼者,在办学过程中,广外也十分注重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服务工作,多措并举,提高毕业生更高质量以及更充分就业。
在整个就业过程中,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不仅从就业思想上加强引导,将职业生涯指导融入学术指导、日常服务管理中,为学生提前打下就业基础。此外,为了拓宽就业渠道、丰富学生的就业资源,该校还积极开展“访企拓岗”专项行动,推动校企在完善对接渠道、扩大就业规模、精准对接、建立重点就业实习基地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正是在种种举措下,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才能向社会交出一份圆满的就业答卷,一举展现了自身的办学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