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疫情对外贸的冲击已经基于2008年的金融危机了。
2020年,无数外贸人发出感叹:“今年真是史上最难外贸年”。打完了上半场,又开始下半场。受疫情影响,外贸企业普遍面临在手订单取消或延期,新订单签约困难,物流运输不畅及管制受限等诸多问题。
大部分国家关闭口岸仅限于人员流动,货物贸易并不受影响。目前受疫情影响的国家,采取封国隔离政策,但是大部分员工也和中国一样开启远程办公模式。疫情之后,外贸行业也面临新的洗牌。疫情即是危机也是转机,熬过去了就是峰回路转,在竞争中会缓和很多,因为部分对手都“死掉”了。
为降低疫情对外贸的负面影响,国家政府积极加强国际经贸合作,加强疫情防控的国际合作,共同促进国际间产业链、供应链、物流链的畅通,降低关税,减少壁垒。
传统外贸受到疫情严重打击,需要进一步发挥跨境电商独特优势,开展在线营销,实现在线交易,保订单、保市场、保份额,以新业态模式助力外贸攻坚克难。跨境电商快速发展,充分显示了其对外贸创新发展的引领作用。
6月初,外贸经济逐渐恢复,将会迎来爆发性增长,外贸行业需求不变,只是消费延期了,等下半年全球企业回升,全年有望整体维持小幅增长或是持平态势,无须过于担心 。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多年的积累,外贸发展更趋多元化,国际市场的“朋友圈”也越来越大,各国对“中国制造”的依赖性越来越强。2019年,我国对“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贸易增速明显。从外贸结构占比上,我国贸易结果进一步多元化,与230个国家建立了合作关系,是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
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为11.54万亿元,同比下降4.9%。其中,出口6.20万亿元,下降4.7%,进口5.34万亿元,下降5..2%。贸易顺差8598.1亿元,减少1.2%。
贸易的多元化降低了单个经济体对我国外贸的影响。所以即便美国等发达国家爆发了疫情,其他一些国家的订单影响并不是很大。但还是有必要集中火力尝试切换到国内市场,和控制公司规模及资金支出(现金流),不做风险投资
外贸最重要的还是结合产品才可以知道未来的发展前景吧!具体我也不是非常了解。我也从事外贸快两年了,也不是做的很好,但是我认为开始可以选择快消品行业,因为很容易出单,业务员信心满满的,像我是建筑行业,很复杂,需要设计团队反复出图沟通确认,新手很难掌握里面的知识。不知道你大学学的什么专业,要是英语其他小语种的话,在外贸知识上就要多下些功夫。要是国际贸易专业的要在语言上用功夫啦。但是入了职场一切都是重新开始的,还是要做起来,从简单的开始做,像老业务开始学习。做外贸还是有无限可能性的,至少我是这么想的,哈哈哈,我们一起加油吧
怎样看待现在外贸行业的发展?
稳外贸。
在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一些突发因素超出预期的背景下,稳外贸已成为我国稳增长的重要支撑。海关总署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10.7%,连续7个季度保持同比正增长,实现了来之不易的“开局稳”,为实现全年进出口目标打下了较好基础。
一季度外贸保持平稳开局,离不开我国宏观经济的坚实支撑。近年来,我国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直保持全球领先地位,产业链供应链平稳运行,再加上我国工业生产体系完备、配套优势明显,为外贸发展夯实了基础。
对稳外贸工作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我国外贸发展所面临的风险与挑战。特别是进入3月以来,疫情在国内多点散发以及俄乌冲突持续发酵,对部分外贸企业生产经营及供应链稳定带来了较大压力。
部分外贸产业链上的堵点、卡点从外循环转到了内循环,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直接体现在月度数据的变化上——3月当月,进出口增速整体均有所回落。
不过,我国外贸进出口自2020年第三季度起连续7个季度实现同比正增长,表明我国外贸韧性强、潜力大的优势仍然存在,外贸实现平稳增长仍具有坚实基础。有市场机构预测,尽管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增加,我国外贸增幅可能有所降低,但整体有望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
情况越是复杂,越要求我们未雨绸缪、积极应对。一方面,要密切跟踪形势、准确分析研判,加强对外贸领域重大问题和风险的分析研究,促进已出台的各项利好政策措施落实落地。
另一方面,要把加强和改进对外贸企业的服务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帮助广大市场主体积极应对生产经营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激发外贸企业的市场活力。
这方面,我们已经尝到甜头。据统计,一季度,我国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数量达43.2万家,同比增长5.7%,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14.1%,较外贸整体增速高出3.4个百分点。
在稳定市场主体、稳住外贸基本盘的同时,需要更加重视外贸增长的质量和效率,提升我国外贸参与国际价值链分工与竞争的能力。客观地看,当前影响我国外贸发展的有利与不利因素都不少,但最根本的一条是,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对此,我们既要正视当前的困难挑战,也要坚定未来外贸稳增长的信心,把减税降费等政策落实到位,把金融保险等惠企举措用足用好,把贸易便利化措施抓实抓细,把创新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外贸迈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发展。
出口贸易方式包括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和其他贸易。近年来,中国一般贸易出口整体呈上升趋势,加工贸易出口整体有所萎缩,其他贸易出口整体变化不大。
2020年以来,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服务贸易造成较大影响,服务进出口规模下降。面对新形势新挑战,需要加快实现服务贸易提质增效。2020年我国进口额2.06万亿美元,同比下降1.1%,出口额2.59亿美元,同比上涨3.6%,贸易顺差0.53亿美元。2021年,进出口贸易额快速恢复,同比增速分别为22.2%和60.6%。
出口加工贸易整体萎缩
出口贸易方式包括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和其他贸易。2015-2020年,中国一般贸易出口整体呈上升趋势,加工贸易出口整体有所萎缩,其他贸易出口整体变化不大。2020年,一般贸易和其他贸易方式均较上年有所增长,分别为59.34%、13.53%,加工贸易有所下降,为27.13%。从占比结构看,2020年相较2015年,加工贸易的占比下降7.94百分点,一般贸易占比增长5.9个百分点。
2015-2020年,我国一般贸易额自2016年来不断增长,而加工贸易额从7977.9亿美元下降至2020年的7027亿美元,加工贸易出口额进一步萎缩。
进口加工贸易萎缩
进口贸易方式包括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和其他贸易。从占比结构看,2020年相较2015年,加工贸易的占比出现下降,下降6.92百分点,一般贸易占比增长5.55个百分点;其他贸易进口占比变化不大。
2015-2020年,中国一般贸易自2017年来缓慢下降趋势,加工贸易额整体不断下降,至2020年进口额下降至4042.1亿美元。
综合来看,进出口贸易方式结构面临进一步调整,加工贸易额下降趋势将进一步延续。
—— 更多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对外贸易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