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库存商品因技术更新换代而变得过时,并且无法销售,也不适合当废品时,可以对其进行报废处理。账务处理上,主要涉及对库存商品的减值损失或报废损失进行确认和记录。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评估减值:首先,需要对库存商品进行减值测试,判断其可回收金额是否低于其账面金额。可回收金额是库存商品在正常业务中预期能够销售或使用产生的未来经济利益的现值。
2、确认损失:若可回收金额低于账面金额,应确认其差额为减值损失,并在利润表中体现。
3、报废处理:对于确定为报废的库存商品,可以将其账面价值完全冲减,同时确认为报废损失。例如,如果原有的库存商品账面价值为10万元,可以借记“库存跌价准备”或“管理费用”(或者其它合适的损益类科目),贷记“库存商品”10万元,将其从账面中移除。
4、实际处理:在账务处理完毕后,可以对实物进行处理,如环保回收、销毁等。
特别注意:在处理库存报废的同时,还需要考虑税务问题。不同地区的税务规定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最好咨询下所在区域内税务局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