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外贸b2b企业如何转型外贸B2C跨境电商?
其实这是一个好问题,作为接近十年行业经验的 外贸老司机,我下面试图从2下几个维度来回答这个题目:
1. 为什么转型?
2. 转型过程中的阵痛!
为什么转型? 我们先来看一个简单的图:
以上红色+蓝色箭头是一个非常主流的传统B2B产品流通生态途径。
在这个流程里,工厂负责加工生产赚取0.5美金每个产品的加工费,外贸公司(如果是有工贸一体实力的厂家,这个环节省略)作为皮包商跟着喝汤赚取0.5美金利润。而整个产业的大头被渠道商,零售商和品牌商拿走,利润是上面2家的数倍。
这是传统架构,稳定和谐的走了几十年。 我们会想,零售商和品牌商凭什么拿走产业大头?
那肯定是因为人家干的多,干的久,拥有核心资源啊!
产品设计,核心技术,品牌专利,渠道,售后,营销都掌握在品牌商和零售商手里,拿走绝大部分利润无可厚非。这种生态必将持续下去很久很久,咱暂且不表。
大家都知道整个外贸流程里, 利润大头在拥有渠道和资源的中下游,那这部分利润, 和尚摸得,我们就摸不得?!
肯定不是这样,也不应该是这样。得益于互联网和电商的强劲发展势头,在线零售开始让我们中国供应商开始有了直接面向国外消费者并且和他们交易的游戏资格,这就是我们所谓的“跨境电商”。 目前越来越多的工厂和贸易公司都在积极转型或者开拓零售渠道。 像上图里的绿色和蓝色箭头标示的一样,越来越多的中国工厂和商户加入到直接和欧美零售商刚正面的gank中。
感谢internet, 感谢日益完善的国际物流体系,让过去遥不可及的,中国供应商不敢想,不敢做的事情越来越成为现实。Amazon,EBay, SMT, 甚至ALIBABA,自建网站等一些列营销平台都可以给我们本土商户提供越来越多的机会,直接将产品售卖给欧美消费者。
但,这条路注定不会平坦, 须知零售和制造业本身虽然是母子关系,但要打通这2个任督二脉,练成一体神功,绝非易事。
下面我就重点就聊聊2B转型2C的痛点,难点和要点。
1。 拥抱变化,主动选择实为上策!
我见过不少工厂和贸易商发现2B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利润日益浅薄,才开始病急乱投医,寻找别的渠道,闻风而动,打起零售的主意, 这是玩玩要不得的。 不管零售,批发还是进出口大宗交易,产品是我们核心,竞争力是我们的利润源泉, 不管是任何渠道和市场,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使我们的首要目标。 要转型跨境电商,我们一定做到早,快,稳! 等我们的产品失去竞争力的那一天,怎么转型只怕都是为时已晚。 而且一个有活力的产品,行业和市场,2B和2C是不排斥的,可以齐头并进,共同发展。如果作为工厂和贸易商,我们某天发现自己的产品已经很难生存了,那转型到零售又有何用?
2。 知识产权是无可回避的痛疼
在跨境圈,人人都在求资源,找供应,到处充斥着牛逼的工厂,骇人的产品,但,我这里要大声疾呼三声:
你能生产什么东西不代表你能卖什么东西!
你能生产什么东西不代表你能卖什么东西!
你能生产什么东西不代表你能卖什么东西!
“得益于”我们国内普遍长久来不重视知识产权的老毛病,侵权问题在跨境电商里一直都是顽疾。可以肯定的是,这个问题将来还会存在很久。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品牌也非一日之功,要做长久生意,品牌意识和知识产权必须引起我们国内商户的密切注意,工厂和贸易商也要严格要求自己,过去做代工,行走法律边缘,擦枪走火可能都是小问题,一旦确定要转型,直面消费者和零售环境,处理不好这种原则性问题只会引火烧身。
目前各大主流平台对侵权问题基本都是零容忍,轻则下架产品,重则冻结账户,没收货款。
3。转型要求彻底解放思想,尊重零售游戏规则
跨境零售电商属于零售行业,零售行业本是重资产行业。 但带上“电商”的光环,已经是大大给我们商户减负了。 不用做线下布局,无需海量资金做基础建设就可以把产品直接销售到海外,这很好。 但,如果我们还是固守一些B2B的思维模式来运作这个生意,就显得不太合适了。
这里我就简单说说一些在执行上常见的难点和痛点(不全面但比较常见):
决策者不愿意做库存,不愿意做营销,不想做库存,也不愿意投入开发产品。(比如某老板确定开展亚马逊业务,却连FBA都不愿意发。比如某工厂要做电商,寻遍整个样品室和仓库,却发现没有一款属于自己的东西,都是狗肉摆不上台面。。。)
没有团队建设和人才配备(老板指望和B2B一样, 以业务员一己之力,做出逆天的业绩,却忽视了电商是一个团队作战的项目)
贪多求全,却不精细运营。 (你是否听过老板大放豪言:我们要开所有渠道,某平台要开十个账号,我们要把我们产品铺满所有页面。。。。,结果呢?当然最终是运营效果不佳,黯然收场)
不尊重国外消费习惯,制定不符合欧美零售规律的产品和客服策略 ( 表现: 提供低质或者侵权产品,或者不符合欧美法律法规,客服不从消费者利益出发,对退货,换货,退款等不妥善处理,结果 Listing被移除,大量投诉,账号被关)
重电轻伤 (表现: 业绩表现不良,不从根本上找产品原因,而是从营销,技巧上去追究责任,本末倒置。 零售的生意,产品和供应永远是第一位的。 皮不在,毛何附?)
供应不利,后勤欠缺(大部分工厂,贸易商目前可能还都是以传统代工订单为主,即便是有尝试零售渠道,目前也是试水状态,还没有全力以赴。 这可能导致一个问题,整个公司体系还没有和零售部分对接完善,达不到一个零售要求的稳定供应状态。 传统订单都是按单生产,一个萝卜一个坑,但零售要求是提前预备,快速生产, 稳定而又迅速地把产品送入库存上架销售, 这需要时间和磨合)
以上只是一部分现象,现实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更多。。。
转型,意味着归零,转型,伴随着阵痛。
但,一旦打通了这个任督二脉,才有可能练就神功。 我们中国制造才有机会走出国门,成为中国品牌,走向世界!
我是外贸业务员,也属于销售。我发现我不喜欢这工作,性格内向。不知如何和客户沟通。我是不是该转行了?
其实做外贸业务 也不需要跟客户太多的面对面沟通啊, 主要是邮件,偶尔电话, 如果你连这种方式的沟通都觉得拘谨, 那真的不适合做业务, 可以先坚持一两年,如果还是觉得不舒服,就换职业方向吧
跨境电商和网店运营 基本上差不多, 都是网上销售产品, 但是我觉得国贸专业做这些有点屈才啊, 并不是说这些行业不好, 只是这些行业对英文要求不高, 能写产品英文描述 就行了, 当然做的好的运营 工资也很高, 能做到运营总监 那相当不错,但是那些职位对沟通能力要求很高,毕竟要带领团队前进,
业务跟单,单证, 就基本上不用什么英文了,
事业单位公务员, 能考上 最好了, 虽然工资低,但是很安逸,小日子过的舒服,
所以 外贸业务员, 相对来说比错的,工资按提成, 有些业务员收入几万一个月, 又不用管理团队,
行内9年回复仅供参考
兄弟你好我也是做销售的和你差不多,我性格也很内向。一开始也不喜欢这份工作。我也有过迷茫,但是你想转行的时候要看你的年纪和你自身的实际情况是否能再从头开始?
你想过没有如果咱们不知道如何和客户沟通,那去别的工作是不是也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家里如果没有条件和实力,做销售算是最快赚钱的一种办法,我性格也很内向但是咱们想过没有在这个社会内向的人就意味着人脉和圈子也少,咱又不是什么天才伟人自己不发光发热,最终内向只能被社会淘汰。
做外贸的主要是和客户通过邮件或者在线的一些软件沟通,以后的日子平时多打一些客户电话,多练练嘴皮子和英语,自信一点,全力以赴的再拼一下,就算真的不想干了也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如果你已经干了这行很多年可能隔行如隔山,你也许会找个安逸少沟通的工作,但是也意味着你的生活不会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