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18日,长安逸达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3款配置车型,官方指导价为8.79-10.79万元。新车作为长安序列旗下全新紧凑型轿车,基于方舟架构打造而来,逸达的到来可以说是进一步提升了该级别价位的竞争程度,国内市场真的是“卷”啊。另外,如今智能化大行其道环境下,燃油车也要有一定的科技配置实力以此来保证自己足够的产品表现,在这点上长安逸达就做的不错,具体表现如何,它的用车成本怎样,本文揭晓。
保险费用:每年保险费5024元
保险费用计算层面,我们按照交强险、车船税以及基础商业险来计算,基础商业险按照100万的三者责任险以及车损险,其它像车上人员险等险种消费者可以视自身情况来选择购买。我们的价格不考虑多年不出险的市场折扣价。
车型层面,我们选取2023款长安逸达尊贵型,一年车船税420元,一年交强险950元,基础的商业险价格是3654元,一年保险总计5024元。
保养费用:1年保养费用2935元
保养层面,新车首保为5000公里或6个月进行,之后基本每5000公里或6个月进行保养,6万公里/6年总保养支出为8806元,如果按照每年2万公里计算,平均一年保养费用为2935元。
从保养具体明细来看,新车机油、机滤基本保养每隔5000公里或6个月保养一次,整体保养间隔与项目价格都比较合理,不过空气滤以及火花塞保养项目间隔略微频繁,如果能适当延长间隔那就更好了,还好在6万公里内没有出现变速箱油保养项目,大大节省了一定的保养费用支出。
一年油费:总共为9180元
2023款长安逸达尊贵型搭载一台1.5T涡轮增压发动机,发动机需要加注92号汽油,结合目前上海油价7.67元/升,WLTC工况百公里综合油耗为5.99升,若是一年跑2万公里来看,其2万公里燃油费总共约为9180元,6万公里为27540元,油费支出相对不贵。
外观上,长安逸达采用全新家族式设计语言,通过众多锋利线条塑造出车头的力量感,而无边界中网配合排列有序的点阵式镂空纹理样式以及贯穿式下包围等造型,提升了视觉层次感。值得一提的是,新车犀利的大灯组到前轮拱上方之处,用上了黑色饰板工艺,看似就像是灯组的一部分,其实不然,但辨识度很高。车侧处,新车整体车身比例修长适中,并且还配备了隐藏式门把手设计,再加上小溜背车顶,运动感和科技感有所兼顾。至于车尾,逸达尾灯整体显得落落大方,不仅立体感丰富,熏黑尾灯组、黑色小尾翼以及双边双出排气造型也突出了它的运动氛围。车身尺寸方面,新车长宽高分别为4770/1840/1440mm,轴距为2765mm。
内饰方面,长安逸达虽然是一款燃油车,但车内简约高档的氛围可以说扑面而来,极简的线条刻画以及带有玫瑰金色点缀的贯穿式空调出风口、电子换挡区域十分有质感的木纹饰板等,都让它看起来档次感十足,还带有一份科技味道。当然,科技的味道也能从它配备的10.25英寸全液晶仪表+13.2英寸竖置中控屏有所展现,尤其是中控屏内置MT8666芯片,8核CPU,同时搭载讯飞飞鱼4.0系统,支持360度全景影像、高德地图导航、语音识别、车联网以及OTA升级等功能,大大提升整体用车体验。
动力部分,新车全系搭载一台蓝鲸新一代NE1.5T涡轮增压四缸发动机,最大马力为170匹,最大扭矩为260牛·米,匹配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
写在最后:长安逸达是一款大气时尚且富有科技感的中国紧凑型轿车,综合动力、油耗以及配置等方面都是有着不错的表现,综合一年保险费用、保养费用以及油费,我们计算得出一年的成本支出大概在17139元左右,每个月大约花费1428元,整体月均费用并不贵。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零零柒车邦德,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油价那么贵为什么很多朋友还是继续要开油车
虽然油费贵,但是买新车更贵
油车每年的花销还算可控虽然现在油价是比较贵了,但是比起花一大笔钱,买一台新车来说,这个油价其实就还好。
家里的老空调,能耗是5级的,都标红的,每年夏天电费都是不好说了,但你说让我重新去买一台省电的新空调,这钱一算上去,我觉得原来那空调也还可以。
电车的车价会相对贵一些
如果说我们去把车子卖掉换了台电车,反而一下子就大出血了。假设一台10万块钱的电车,首付5成还3年,月供1500左右,加上电车可能更贵的保险,以及日常停车开销等等。
摊下来一个月花个2500块钱都有可能了,反而比之前开销要来得大了。而且不光开销问题,10万左右的电车,还买不到比较适合家用的车型了。一般都是车长4到4米2的小型车,要带个孩子、坐个长辈的话,就有点挤了,10万块钱的油车,买台A级轿车选择还比较多了。更何况,有的朋友之前开的可能是空间更大的B级车,如果要换同规格的电车,差距就更大了。燃油车里面,B级车优惠还比较多的,迈锐宝、索纳塔、速派等等这些,15万左右挺好了。电车想要买到同尺寸的,没个2、30万下不来的,换车成本高的很。
就好像同样一台75寸电视机,普通液晶电视5000块钱,有可能还有优惠。要换个迷你LED、OLED什么全新技术,再来个超级大牌,8000、1万、十几万都有了。
买了电车,需要改变使用习惯,停车不方便
除了换车本身的预算、开销,油车和电车在使用习惯上面也是有差别的,不少朋友也适应不了或者说不愿意。平时开油车,到家找个停车位,没位置就隔壁小区、马路边上、路边,能停就停一下,明天再走就行了。出门没油顺便加个油,反正加油站到处都是,5分钟搞定了,对不对?大部分朋友都这样,对吧?电车就不一样了,我一定要停在我家的、我自己的车位,或者我租来那个车位的,因为有充电桩的,是吧?
还要么或者停在别人这:“哎呀,亲爱的邻居,我给你转100块钱,你的车位让我充会电,好不好?”就比较麻烦的,选择性也会比较少。到外面的公用充电桩充电的话,我们先不说它贵不贵、充电桩会不会坏、要不要算停车费。
上班突然没电了怎么办嘛,对不对?我们到哪里去等2小时充满了再去上班?但这种机会比较少,只是说机动性和油车的补能还是有区别。
长途出行不方便
除了停车、充电相对来说会稍微郁闷一点、一点点,一年偶尔总有几次长途用车吧?这个东西不能说影响大局吧,但是我心中负担还是有的。住建部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监测与治理实验室、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发布了一个《2021年度中国主要城市充电基础设施监测报告》上面有个数据的。
长三角、珠三角区域的高速充电桩数量,只有3条建设比较好的高速,达到了有0.4台/km充电桩。其余的都是0.1到0.2台/km,个别高速只有0.03台/km,这个你不用记。
说人话就是,电车跑长途和油车跑长途的确不一样,油车的话,服务区都有的,哪个服务区没加油站的,很少的,对吧?电车不一定在每个服务区都能充得上电的,一定程度上会改变我们的使用习惯,或者是体验。
纯粹是燃油车的粉丝
当然了,有些朋友不愿意换电车,纯粹是因为我就是燃油车的粉丝。没有「轰轰」的猛虎咆哮的声浪,我又不喜欢,没有“灵魂”,是不是?没有这个声音,是吧?武汉理工大学的杜松泽有篇论文的,《汽车发动机进气系统声品质控制与优化研究》,里面讲到。驱动电机发出的噪音,高频成分是比较多的,就好比是蚊子的那种声音了「嗯」。
你自己地库去听听,「呜」这种一般是车子在倒车,会增加行车中的烦躁感的。发动机的进排气系统的声音,就相对是更加低频、中频,这个声音就能让人听起来感觉更浑厚、更轻快,这种体验相对来说也是会更好一些。
一些车企的做法也可以看出这一点,比如说:宝马i8、i4,虽然是电车,它会用车里面音响模拟燃油车的声浪,让我们体验到油车的感觉,毕竟是终极驾驶机器。
简单讲:燃油车的声浪听起来就更舒服,不是因为心理作用,是这个真的有依据的,就是高频和低频。听着狮子吼,觉得很厉害;听着蚊子叫,就想拍死它,就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