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新会陈皮的诗句如下:
1.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宋代: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2.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五代:李璟《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3.醉拍春衫惜旧香。天将离恨恼疏狂。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中到夕阳。——宋代:晏几道《鹧鸪天·醉拍春衫惜旧香》
4.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宋代:姜夔《暗香·旧时月色》
5.旧香残粉似当初。人情恨不如。一春犹有数行书。秋来书更疏。——宋代:晏几道《阮郎归·旧香残粉似当初》
6.蓼岸风多橘柚香。江边一望楚天长。片帆烟际闪孤光。——五代:孙光宪《浣溪沙·蓼岸风多橘柚香》
7.枕函香,花径漏。依约相逢,絮语黄昏后。时节薄寒人病酒,刬地梨花,彻夜东风瘦。——清代:纳兰性德《鬓云松令·枕函香》
8.非银非水映窗寒,试看晴空护玉盘。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清代:曹雪芹《香菱咏月·其二》
端午节的资料
黄芪茯苓陈皮茶的功效
黄芪,即绵芪,有2000多年的药用历史。茯苓,又称万灵桂、茯菟,是寄生在松树根上的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陈皮,即橘皮,是橘树的成熟果皮经阴凉或通风干燥制成。那么黄芪茯苓陈皮茶的功效都有什么呢?
黄芪茯苓陈皮茶的功效
1.理肾利尿
黄芪、茯苓和陈皮都可以通过调理脾肺肾来治疗寒湿或湿热的小便不利和水肿胀满。
2.和胃健脾
茯苓性平味淡甘,健脾和胃。陈皮性温味甘苦,温胃散寒、理气健脾。有医学研究表明,陈皮中富含的挥发油和橙皮甙等成分可以温和刺激胃肠道、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排除肠道内积气和增加食欲,对脾虚饮食减少、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胃部胀满、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咳嗽多痰等症状都有不错的疗效。
3.宁心安神
陈皮和茯苓都可以宁心安神,舒缓烦躁情绪。
4.增强免疫
黄芪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有较广泛的抗菌作用。另外,黄芪还可以增强心肌收缩力、扩张冠状动脉,进而改善心肌供血功能。
黄芪茯苓陈皮茶的功效主要是以上这些,其一般在饭前饮用可以达到更好的功效。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 ;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