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祁驿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召回部分奔腾B30汽车
日前,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决定自2020年7月15日起,召回2015年9月18日至2016年11月27日期间生产的部分奔腾B30轿车,共计45406辆。
召回原
本次召回范围内车辆由于火花塞与点火系统匹配不良,EMC电磁兼容性测试值偏高,使干扰电压回馈给主电路,造成点火系统的主要零部件(ECU、点火线圈、保险丝等)强烈干扰;另外,由于个别火花塞螺杆安装长度错误或采用错误的螺杆导致的内部电阻空腔问题,会产生更大的干扰电压,而持续的大干扰电压更容易造成点火系统的主要零部件(ECU、点火线圈、保险丝等)的损坏。可能造成车辆发生抖动、发动机失火、无法启动等,极端情况下可能出现车辆行驶中熄火现象,存在安全隐患。
解决方案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将委托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免费为召回范围内的车辆进行检查,如果车辆安装的是受影响的火花塞,则更换为其他品牌的火花塞;如果因原车火花塞问题已造成点火系统的主要零部件(ECU、点火线圈、保险丝等)损坏,则更换相关部件,以消除安全隐患。
本次召回活动是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启动缺陷调查情况下开展的。一段时间以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收到消费者关于此问题的缺陷线索报告。收到报告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立即部署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对上述问题开展缺陷调查和评估。受调查影响,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决定采取召回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将以挂号信等形式通知相关用户。用户可通过手机、固话拨打客户服务热线:400-888-8080或向一汽奔腾轿车经销商咨询。
迈凯伦汽车销售(上海)有限公司召回部分进口迈凯伦570S、720S、GT汽车
日前,迈凯伦汽车销售(上海)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自2020年5月10日起,召回部分2016至2020年款进口迈凯伦570S COUPE(GT旅行版)、720S(COUPE和SPIDER)和GT汽车,共计506辆。具体如下:
(一)2016年7月20日至2018年10月31日期间生产的570S COUPE(GT旅行版)汽车,共计68辆;
(二)2017年10月12日至2020年2月26日期间生产的720S COUPE汽车,共计279辆;
(三)2019年3月4日至2020年1月9日期间生产的720S SPIDER汽车,共计89辆;
(四)2019年11月26日至2020年3月18日期间生产的迈凯伦GT汽车,共计70辆。
召回原
本次召回范围内的车辆,位于铝制燃油箱下方的NVH泡沫垫可能积聚腐蚀性水分(如盐水),随着时间推移会增加燃油箱腐蚀的可能。如果不加以处理,可能会导致燃油蒸汽或液态燃油从燃油箱泄漏,从而增加车辆起火的风险,存在安全隐患。
解决方案
迈凯伦汽车销售(上海)有限公司将免费为召回范围内的车辆拆除燃油箱下方的NVH泡沫垫并检查燃油箱,如果漏油则更换燃油箱,以消除安全隐患。
应急处置措施:召回维修前,用户如果闻到燃油味或发现燃油箱漏油,应停止使用车辆并联系迈凯伦授权经销商处理。
迈凯伦汽车销售(上海)有限公司将以挂号信等形式通知相关用户。用户可通过拨打迈凯伦咨询服务热线电话:400-066-0560,获取此次召回的相关信息。
三菱汽车销售(中国)有限公司召回部分进口帕杰罗汽车
日前,三菱汽车销售(中国)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自2020年8月1日起,召回2016年10月14日至2017年11月25日期间生产的部分进口帕杰罗汽车,共计5094辆。
召回原
本次召回范围内车辆的右前悬架下摆臂在焊接工序没有对零部件进行充分固定,导致焊接位置偏移,造成右前悬架下摆臂的前衬套外筒和下底板端部的焊接深度不足,焊接强度下降。极端情况下,车辆制动时产生的负荷可能会导致该焊接部位脱落,由于该焊接部位的脱落,会造成其他正常焊接的部位受到过大的负荷,其他焊接部位也会发生脱落以及产生外筒变形,最终导致衬套从下摆臂总成上脱落,车辆行驶变得不稳定,存在安全隐患。
解决方案
三菱汽车销售(中国)有限公司将免费为召回范围内的车辆更换质量合格的右前悬架下摆臂,以消除安全隐患。
应急处置措施:车辆召回维修前,若非必须用户应尽量减少使用紧急制动。
三菱汽车销售(中国)有限公司将通过经销商以挂号信、短信、电话等方式通知相关车主。用户可直接与就近的经销商联系或拨打客服热线:400-977-3030进行咨询。
大众汽车(中国)销售有限公司召回部分进口途威系列汽车
日前,大众汽车(中国)销售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决定自2020年8月15日起,召回2016年10月13日至2017年2月7日期间生产的部分2017-2018年款进口途威系列汽车,共计55辆。
召回原
本次召回范围内的部分车辆,由于工厂整备工序对于安装车顶扰流板的作业指导不充分(温度、时间、清洁度等),影响了接合剂的粘合效果,造成车顶扰流板可能从车身脱落。如果车顶扰流板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脱落,可能干扰后车的正常驾驶,存在安全隐患。大众汽车(中国)销售有限公司将免费为召回范围内的车辆加装车顶扰流板固定螺栓,以消除安全隐患。
解决方案
应急处置措施:车辆召回维修前,用户可先自行检查车顶扰流板,如果已经出现松动请即刻前往进口大众授权经销商进行处理。
大众汽车(中国)销售有限公司将以挂号信等方式通知相关车主召回事宜。用户可通过大众汽车(中国)销售有限公司客户热线:400-188-0888,了解此次召回的详细信息。
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召回部分进口雷克萨斯LM及进口丰田埃尔法双擎、威尔法双擎汽车
日前,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决定自2020年5月21日起,召回部分进口雷克萨斯LM及进口丰田埃尔法双擎、威尔法双擎汽车,共计4558辆。具体如下:
(一)2019年11月7日至2020年4月13日生产的部分进口雷克萨斯LM汽车,共计781辆;
(二)2020年1月7日至2020年4月13日生产的部分进口丰田埃尔法双擎汽车,共计3080辆;
(三)2020年1月6日至2020年4月13日生产的部分进口丰田威尔法双擎汽车,共计697辆。
召回原
本次召回范围内车辆搭载的驻车辅助电脑的软件启动程序不完善,导致全景监控器所显示的警告性文字为英语,不符合国家相关强制性标准关于“机动车标注的警告性文字应有中文”的要求,可能无法对驾驶者起到足够的警示作用,在倒车时可能会造成车辆碰撞,存在安全隐患。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将为召回范围内的车辆免费修正驻车辅助电脑程序,以消除安全隐患。
解决方案
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将通过挂号信等形式通知有关用户此次召回事宜。雷克萨斯汽车用户可致电服务热线:800-810-2772(座机)或400-810-2772(手机),广汽丰田汽车用户可致电顾客服务热线:800-830-8888(座机)、400-830-8888(手机),一汽丰田汽车用户可致电顾客服务热线:800-810-1210(座机)、400-810-1210(手机),获取此次召回的相关信息。
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召回部分进口英菲尼迪Q50、Q60汽车和国产Q50L汽车
日前,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自即日起,召回部分进口英菲尼迪Q50、Q60汽车和国产英菲尼迪Q50L汽车。
(一)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召回2014年4月1日至2017年8月1日生产的部分进口英菲尼迪Q50、Q60汽车,共计4568辆。
(二)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召回2014年4月8日至2017年12月14日生产的部分国产英菲尼迪Q50L汽车,共计49616辆。
召回原
本次召回范围内车辆冷机起动时,发动机高压燃油泵与低压燃油管的接合部位可能出现渗油,此情况不符合《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 7258-2017 中12.5燃料系统的安全保护的相关规定,违反安全法规要求,有起火风险,存在安全隐患。
解决方案
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将通过东风英菲尼迪汽车有限公司,对召回范围内车辆免费更换改善后的燃油管路,以消除安全隐患。
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将通过东风英菲尼迪汽车有限公司,以挂号信等形式通知相关车主召回事宜。用户可登录英菲尼迪中国官方网站(infiniti)或者拨打英菲尼迪客户服务中心热线:400-890-9090,获取详细信息。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召回部分进口和国产奥迪汽车
日前,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决定分批召回部分进口和国产奥迪汽车,共计391874辆。具体如下:
(一)2019年9月19日至2019年10月30日生产的部分进口奥迪A4Avant 2.0T和A5 2.0T汽车,共计1868辆;
(二)2017年8月17日至2020年3月24日生产的部分国产奥迪A4L 2.0T、 A6L 2.0T和Q5L 2.0T 汽车,共计390006辆。
召回时间计划:自2020年6月5日起,召回进口A4 Avant、A5汽车和2019年8月31日前生产的国产A4L、A6L、Q5L汽车;自2020年9月29日起,召回2019年9月1日后生产的国产A4L、A6L和Q5L汽车。
召回原
本次召回范围内的车辆由于供应商制造原因,部分启动发电机的逆变器内部可能会存在细小的注塑气孔,当有湿气在气孔聚集可能导致逆变器内部电子元件发生电解短路,进而可能导致启动发电机内部局部积热,极端情况下不排除引发车辆起火的可能性,存在安全隐患。
解决方案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将委托奥迪授权经销商为召回范围内的车辆免费更换启动发电机,以消除安全隐患。为了确保备件及时供应,此次召回用的启动发电机将采用奥迪原厂再制造件,再制造件使用永久性防水涂料对启动发电机逆变器的导电支架进行密封,从而避免水汽进入导电支架导致的内部短路问题。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确认奥迪原厂再制造件完全满足奥迪的质量标准,并为召回更换的启动发电机提供十年不限里程数的延长保修服务。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将通过挂号信、短信等方式通知车主,奥迪授权经销商会根据召回计划主动联系相关用户并安排免费召回维修事宜。用户可致电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奥迪客户服务热线:400-817-1666,了解此次召回的详细信息。
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召回部分进口G级、S级、AMG GT汽车
日前,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召回部分进口G级、S级、AMG GT车辆,具体信息如下:
(一)自即日起,召回生产日期在2018年5月25日至2018年11月23日期间的部分进口G级汽车,共计1656辆。
召回原
本次召回范围内部分车辆前门线束的布线不合理,在车门开关时可能造成线束损坏。潜在的安全后果取决于受影响的具体线束,例如可能会影响侧面碰撞约束系统的性能、碰撞时车门的自动解锁、紧急呼叫时的车辆位置、门锁中的车门接触开关相关功能、后视镜功能(转向指示灯、盲点监控、后视镜调节和加热)等,会增加车辆发生碰撞和人员受伤的风险,存在安全隐患。
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将通过授权服务商免费对召回范围内车辆的前门线束重新进行布线,如果线束已经损坏则进行更换,以消除安全隐患。
(二)自2020年5月15日起,召回生产日期在2018年5月18日至2019年8月6日期间的部分进口G级、S级、AMG GT汽车,共计599辆。
召回原
本次召回范围内部分车辆的发动机涡轮增压器进油管的橡胶材料可能不符合要求。车辆行驶时的发动机热负荷可能造成涡轮增压器进油管出现泄漏,不能排除泄漏的机油与发动机舱中的热部件接触的可能性,会增加起火风险,存在安全隐患。
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将通过授权服务商,为召回范围内车辆免费更换改进后的涡轮增压器进油管,以消除安全隐患。
(三)自2020年8月28日起,召回生产日期在2018年5月25日至2019年9月24日期间的部分进口G级汽车,共计4611辆。
召回原
本次召回范围内部分车辆的前轴和后轴差速器锁止模块控制单元不符合规格,其内部特定电阻器可能会受到润滑油产生的含硫烟雾影响。如果电阻器受损,用该电阻器计算的电流将比实际存在的电流值高,造成控制单元和差速器锁定执行器之间的通信被关闭。在这种情况下,车辆的ESP和ABS系统都将停用,并且无法再更改差速锁先前锁定/解锁的状态。停用ESP和ABS系统可能会增加车辆在某些操作条件下发生碰撞的风险;如果车辆在具有高附着力的铺装道路上行驶时无法解锁差速器,车辆的操控性可能会受到影响;如果差速器在越野行驶条件下无法锁定,则可能会影响车辆的牵引力。考虑到以上所有潜在后果,相关的安全风险不能排除,存在安全隐患。
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将通过授权服务商,为召回范围内车辆检查前轴和后轴上安装的差速器锁止模块的零件号,如果是受影响的零件则免费更换合格的差速器锁止模块,以消除安全隐患。
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将通过挂号信等方式通知有关用户此次召回事宜。用户可以通过座机或手机拨打服务热线:400-818-1188咨询(服务时间为周一至周日,全天24小时)。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使用FBA卖家将被亚马逊收取5%燃油费
使用FBA卖家将被亚马逊收取5%燃油费,亚马逊以邮件形式向美国商家通知了这一决定,将于4月28日生效,这是该公司首次收取此类附加费,使用FBA卖家将被亚马逊收取5%燃油费。
使用FBA卖家将被亚马逊收取5%燃油费1亚马逊(AMZN.US)刚刚表示,计划向使用亚马逊物流服务FBA的第三方卖家收取约5%的燃油和通货膨胀附加费,将于4月28日生效,这是该公司首次收取此类附加费!
该通知称:“附加费将适用于所有产品类型,如非服装、服装、危险品、小件和轻型物品等,所有从FBA配送中心发货的产品。
随着美国通胀飙升,这家电子商务巨头正试图通过将费用转嫁给卖家来抵消部分成本。
根据第三方数据,2021年亚马逊的200多万卖家中,约89%使用了FBA。
亚马逊一位发言人对此表示:“2022年,随着世界各地的新冠肺炎疫情缓解和防疫限制放开,我们预计2022年将回归常态,但燃料和通胀带来了进一步的挑战。目前仍不清楚这些通胀成本是会上升还是下降,也不清楚这样的状况会持续多久,因此,我们将首次采用燃料和通胀附加费,而不是永久改变收费,这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供应链供应商的机制。”
这笔费用将被添加到每件产品的交付成本中,而非整个产品价格。例如,运送一件T恤衫的成本将从5.07美元升至5.32美元。每个包裹的平均涨幅将为24美分。
使用FBA卖家将被亚马逊收取5%燃油费2当地时间周三(4月13日),电商巨头亚马逊公司宣布,由于成本上升,该公司将向使用其货运服务的美国商家征收5%的燃油和通货膨胀附加费。
亚马逊以邮件形式向美国商家通知了这一决定,将于4月28日生效,这是该公司首次收取此类附加费,适用于使用其Fulfillment by Amazon (FBA)服务的商家,该服务包括装载、包装和运输产品
亚马逊在邮件中表示,这项附加费并非永久性的,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供应链供应商的机制。
该公司解释称:“我们经历了成本大幅上涨,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将其消化,以减少对我们销售合作伙伴的影响。2022年,随着世界各地对新冠疫情的封锁措施放松,我们预计会恢复正常,但燃料和通货膨胀带来了进一步的挑战。”亚马逊强调,其物流服务仍然比其他服务成本低得多。
周二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3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上升8.5%,续创40年来最高水平。国际油价持续处于高位,推动了美国国内汽油价格上涨。不断上升的成本促使一些公司纷纷将价格压力转嫁给消费者,以抵消成本上升的影响。
航空公司提高了机票价格,Adobe数字洞察公司(Adobe Digital Insights)周二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2022年3月份国内航班的票价比新冠疫情开始前高出20%,而2月份美国国内航班的票价仅比2019年同期上涨5%。
网约车公司Uber和Lyft上月提高了燃油附加费,联邦快递公司和联合包裹服务公司也提高了价格,不过附加费将根据包裹类型而有所不同。
近年来,亚马逊与其平台商家的关系不佳,卖家向监管机构抱怨称,亚马逊的权力让它可以支配条款,除了支付亚马逊的运费外,商家还被迫购买广告,这样才能使自己的产品在亚马逊网站上更引人注目。
业内人士透露,2021年,亚马逊从商家的销售额中抽取的提成为34%,远高于2014年的19%,而新的附加费用将进一步推高抽成,并且将会由消费者来承担这部分成本。
使用FBA卖家将被亚马逊收取5%燃油费34月13日,亚马逊发布公告称,自4月28日起,亚马逊将向使用其FBA服务的美国卖家征收5%的燃油和通货膨胀附加费,将适用于所有品类,如服装、危险品、小型和轻型物品。
这是亚马逊首次征收燃料和通胀附加费。
2022年,随着世界各地对新冠疫情的`封锁措施放松,美国经济逐渐复苏,一定程度上受益于低利率和美国政府为应对疫情影响而采取的相应措施,但现下过高的通胀率,显然已经成为了美国经济快速增长的绊脚石。美国经济暂且并无找到合适的解决之道,经济复苏暂缓。
受这些因素影响,亚马逊利润严重缩水,试图通过向卖家转嫁费用来抵消自己的一些成本,因此增加了这一项附加费用。
但亚马逊在邮件中提到,这项附加费并非永久性的,而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供应链供应商的机制。
此外,亚马逊发言人还进一步表示,此次虽然征收了燃料和通胀费,但其仍比其他快递公司便宜的多,低于UPS的42美分和联邦快递的49美分。
但无论如何,此次涨价通知一出,便在跨境圈里掀起了轩然大波。
这并不是今年亚马逊第一次上调运费。就在1月18日,亚马逊才刚刚变更了物流费用。
距今不过短短3个月余10天,亚马逊又再次上涨了运费。
对此,跨境卖家们都表示十分地愤懑。
还有卖家苦中作乐地表示,好歹亚马逊这次涨价还想了个看起来很正当的理由。
也有卖家呼吁大家,到亚马逊发布的公告下,点击“差评”按键,做一个无声的抗议。
AMZ123也了解到,截止发稿前,做“无声抗议”的卖家数量已经超出了一千个。
根据Jungle Scout的报告,2021年亚马逊美国站,200多万卖家中约有89%使用亚马逊FBA配送服务,第三方卖家的收入已成为亚马逊收入的重要来源。
此次亚马逊增加5%的燃油和通货膨胀附加费,转嫁费用抵消了自己的部分成本,却也无疑又给亚马逊卖家增添了一份负担。
目前,尚不清楚美国通胀会持续多久,跨境卖家也需持续关注物流进展,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
此外,跨境卖家们也可以在成本可接受范围内合适配比第三方海外仓和FBA存货量,从仓储方面分散风险,除了FBA以外,选择一家合适可靠的第三方海外仓储,平衡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