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物品 article
经济活动中涉及到实体流动的物质资料
3.2 物流 logistics
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3.3 物流活动 logistics activity
物流诸功能的实施与管理过程。
3.4 物流作业 logistics operation
实现物流功能时所进行的具体操作活动。
3.5 物流模数 logistics modulus
物流设施与设备的尺寸基准。
3.6 物流技术 logistics technology
物流活动中所采用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方面的理论、方法,以及设施、设备、装置与工艺的总称。
3.7 物流成本 logistics cost
物流活动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
3.8 物流管理 logistics management
为了以最低的物流成本达到用户所满意的服务水平,对物流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3.9 物流中心 logistics center
从事物流活动的场所或组织,应基本符合以下要求:
a) 主要面向社会服务;
b)物流功能健全;
c)完善的信息网络;
d)辐射范围大;
e)少品种、大批量;
f)存储\\\\吞吐能力强;
g)物流业务统一经营、管理。
3.10 物流网络 logistics network
物流过程中相互联系的组织与设施的集合。
3.11 物流信息 logistics information
反映物流各种活动内容的知识、资料、图像、数据、文件的总称。
3.12 物流企业 logistics enterprise
从事物流活动的经济组织。
3.13 物流单证 logistics documents
物流过程中使用的所有单据、票据、凭证的总称。
3.14 物流联盟 logistics alliance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济组织为实现特定的物流目标而采取的长期联合与合作。
3.15 供应物流 supply logistics
为生产企业提供原材料、零部件或其他物品时,物品在提供者与需求者之间的实体流动。
3.16 生产物流 production logistics
生产过程中,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产成品等,在企业内部的实体流动。
3.17 销售物流 distribution logistics
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出售商品时,物品在供与需方之间的实体流动。
3.18 回收物流 returned logistics
不合格物品的返修、退货以及周转使用的包装容器从需方返回到供方所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
3.19 废弃物物流 waste material logistics
将经济活动中失去原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收集、分类、加工、包装、搬运、储存等,并分送到专门处理场所时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
3.20 绿色物流 environmental logistics
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料得到最充分利用。
3.21 企业物流 internal logistics
企业内部的物品实体流动。
3.22 社会物流 external logistics
企业外部的物流活动的总称。
3.23 军事物流 military logistics
用于满足军队平时与战时需要的物流活动。
3.24 国际物流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物流。
3.25 第三方物流 third-part logistics (TPL)
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
3.26 定制物流 customized logistics
根据用户的特定要求而为其专门设计的物流服务模式。
3.27 虚拟物流 virtual logistics
以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物流运作与管理,实现企业间物流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的物流方式。
3.28 增值物流服务 value-added logistics service
在完成物流基本功能基础上,根据客户需要提供的各种延伸业务活动。
3.29 供应链 supply chain
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
3.30 条码 bar code
由一组规则排列的条、空及字符组成的,用以表示一定信息的代码。
同义词:条码符号bar code symbol[GB/T 4122.1-1996中4.17]
3.31 电子数据交换 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 (EDI)
通过电子方式,采用标准化的格式,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结构数据的传输和交换。
3.32 有形消耗 tangible loss
可见或可测量出来的物理性损失、消耗。
3.33 无形消耗 intangible loss
由于科学技术进步而引起的物品贬值。
企业物流工作系统通常由物流信息、物流网络、物流运输和物资储存等几个部分组成。
1、物流网络
所谓物流网络,是指由企业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不同物流设施组成的物流工作通路。地理位置、具体设施和规模大小是组成企业物流网络的基本要素。
2、物流信息
物流信息是企业物流作业的“千里眼”或“顺风耳”,是联结各项物流作业的纽带,通过信息这根纽带,各种物流作业才可以流畅地进行。而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物流作业信息化奠定了技术基础。物流作业运用信息处理技术的重要目标之一是要平衡物流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的工作,使物流网络总体运行效果最佳。
3、物流运输
在既定的物流网络结构和信息处理能力的条件下,运输是指在不同的地域范围间,以改变物资的空间位置为目的,对物料进行空间位移的活动。从物流的观点来看,有三个因素对运输是十分重要的,即成本、速度和一致性。
4、物资储存
一个企业的存货需求取决于它的物流网络结构和它对顾客服务的期望水平。仅就对顾客服务来讲,企业可以在物流网络中大量储备每一种销售的产品,以便更好地为每一位顾客服务。但是,这样做会增加总成本,几乎没有哪家企业能够承担得起如此耗资的存货。
存货的目的是要以符合存货成本要求的最低限度的存货来实现企业所期望的顾客服务。虽然较高的存货可以用来弥补物流网络设计的不足,但在某种程度上却降低了物流管理的质量,而且如果把过多的存货用作向顾客提供服务,最终将导致较高的物流成本。
扩展资料:
企业高度化物流战略分为以下三点:
1、全球化物流战略:
当今,企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国际化经营不断延伸,出现了一大批立足于全球生产、全球经营和全球销售的大型全球型企业。这些企业的出现不仅使世界上都在经营、消费相同品牌的产品,而且产品的核心部件和主体部分也趋向于标准化。
2、互联网物流战略: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迅速向市场渗透,正在促使企业的商务方式发生改变。由于互联网具有公开标准、使用方便、相当低的成本和标准图形用户界面等特点,使得利用互联网的物流管理具有成本低、实时动态性和顾客推动的特征。
3、绿色物流战略:
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伴随着大量生产、大量消费而产生的大量废弃物对经济社会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这不仅因为废弃物处理的困难,而且还表现在容易引发社会资源的枯竭和自然环境的恶化。所以,如何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所有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必须考虑的重大问题,对于企业物流管理而言也是如此。
-企业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