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信息化
电子商务时代,物流信息化是电子商务的必然要求。物流信息化表现为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物流信息存储的数字化等。
2、自动化
物流自动化的设施非常多,如条码/语音/射频自动识别系统、自动分拣系统、自动存取系统、自动导向车、货物自动跟踪系统等。这些设施在发达国家已普遍用于物流作业流程中,而在中国由于物流业起步晚,发展水平低,自动化技术的普及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3、网络化
物流领域网络化的基础也是信息化,是电子商务下物流活动主要特征之一。物流的网络化是物流信息化的必然,当今世界Internet等全球网络资源的可用性及网络技术的普及为物流的网络化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物流网络化不可阻挡。
4、实体物流网络的变化
首先,仓库数目将减少,库存集中化。其次,将来物流结点的主要形式是配送中心。最后,综合物流中心将与大型配送中心合而为一。
5、智能化。
这是物流自动化、信息化的一种高层次应用,物流作业过程大量的运筹和决策,如库存水平的确定、运输(搬运)路径的选择、自动导向车的运行轨迹和作业控制、自动分拣机的运行、物流配送中心经营管理的决策支持等问题都需要借助于大量的知识才能解决。
在物流自动化的进程中,物流智能化是不可回避的技术难题。好在专家系统、机器人等相关技术在国际上已经有比较成熟的研究成果。为了提高物流现代化的水平,物流的智能化已成为电子商务下物流发展的一个新趋势。
扩展资料:
我国现有的物流企业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中央直属的专业性物流企业,即专营生产资料的物资储运总公司和外运总公司。仓储主要针对系统内部,因此商流与物流分离,受行政控制。
2、地方专业性物流企业,即地方商业系统的储运公司及粮食仓储系统,完全受当地行政领导。
3、兼营性物流企业,即集物流与商流为一体的物流企业,比重大,且数量正在不断增多。
-电子商务物流
什么是物流配送体系?
快递物流系统的要素介绍
所谓物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由所需输送的物料和包括有关设备、输送工具、仓储设备、人员以及通信联系等若干相互制约的动态要素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一、快递物流系统要素
快递物流系统的一般要素和所有的系统一样,快递物流系统的一般基本要素由三方面构成。
1.劳动者要素。
它是所有系统的核心要素、第一要素。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是建立一个合理化的快递物流系统并使它有效运转的根本。
2.资金要素。
交换是以货币为媒介。实现交换的快递物流过程,实际也是资金运动过程。同时快递物流服务本身也是需要以货币为媒介,快递物流系统建设是资本投入的一大领域,离开资金这一要素,快递物流不可能实现。
3.物的要素。
物的要素包括快递物流系统的劳动对象,即各种实物。缺此,快递物流系统便成了无本之木;快递物流的要素还包括劳动工具、劳动手段,如各种快递物流设施、工具,各种消耗材料(燃料、保护材料)等。
二、快递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快递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指的是快递物流系统所具有的基本能力,这些基本能力有效地组合、联结在一起,便成了快递物流的总功能,便能合理、有效地实现快递物流系统的总目的。快递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一般认为有运输、储存保管、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快递物流信息等,如果从快递物流活动的实际工作环节来考查,快递物流由上述七项具体工作构成。换句话说,快递物流能实现以上七项功能。 yumao/company/wuliu-c12519-1.html
1.包装功能要素。
包括产品的出厂包装、生产过程中在制品、半成品的包装以及在快递物流过程中换装、分装、再包装等活动,对包装活动的管理,根据快递物流方式和销售要求来确定。以商业包装为主,还是以工业包装为主,要全面考虑包装对产品的保护作用、促进销售作用、提高装运率的作用、包拆装的便利性以及废包装的回收及处理等因素。包装管理还要根据全快递物流过程的经济效果,具体决定包装材料、强度、尺寸及包装方式。
2.装卸功能要素。
包括对输送、保管、包装、流通加工等快递物流活动进行衔接活动,以及在保管等活动中为进行检验、维护、保养所进行的装卸活动。伴随装卸活动的小搬运,一般也包括在这一活动中。在全快递物流活动中,装卸活动是频繁发生的,因而是产品损坏的重要原因。对装卸活动的管理,主要是确定最恰当的装卸方式,力求减少装卸次数,合理配置及使用装卸机具,以做到节能、省力、减少损失、加快速度,获得较好的经济效果。
3.运输功能要素。
包括供应及销售快递物流中的车、船、飞机等方式的运输,生产快递物流中的管道、传送带等方式的运输。对运输活动的管理,要求选择技术经济效果最好的运输方式及联运方式,合理确定运输路线,以实现安全、迅速、准时、价廉的要求。
4.保管功能要素。
? 包括堆存、保管、保养、维护等活动。对保管活动的管理,要求正确确定库存数量,明确仓库以流通为主还是以储备为主,合理确定保管制度和流程,对库存物品采取有区别管理方式,力求提高保管效率,降低损耗,加速物资和资金的周转。
5.流通加工功能要素。
又称流通过程的辅助加工活动。这种加工活动不仅存在于社会流通过程,也存在于企业内部的流通过程中。所以,实际上是在快递物流过程中进行的辅助加工活动。企业、物资部门、商业部门为了弥补生产过程中加工程度的不足,更有效地满足用户或本企业的需求,更好地衔接产需,往往需要进行这种加工活动。
6.配送功能要素。
是快递物流进入最终阶段,以配送、送货形式最终完成社会快递物流并最终实现资源配置的活动。配送活动一直被看成运输活动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看成是一种运输形式。所以,过去未将其独立作为快递物流系统实现的功能,未看成是独立的功能要素,而是将其作为运输中的末端运输对待。但是,配送作为一种现代流通方式,集经营、服务、社会集中库存、分拣、装卸搬运于一身,已不是单单一种送货运输能包含的,所以在本书中将其作为独立功能要素。
7.快递物流情报功能要素。
包括进行与上述各项活动有关的计划、预测、动态(运量、收、发、存数)的情报及有关的费用情报、生产情报、市场情报活动。对快递物流情报活动的管理,要求建立情报系统和情报渠道,正确选定情报科目和情报的收集、汇总、统计、使用方式,以保证其可靠性和及时性。上述功能要素中,运输及保管分别解决了供给者及需要者之间场所和时间的分离,分别是快递物流创造?场所效用?及?时间效用?的主要功能要素,因而在快递物流系统中处于主要功能要素的'地位。
三、快递物流系统的支撑要素快递物流系统的建立需要有许多支撑手段,尤其是处于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中,要确定快递物流系统的地位,要协调与其它系统的关系,这些要素必不可少。主要包括:
1.体制、制度。
快递物流系统的体制、制度决定快递物流系统的结构、组织、领导、管理方式,国家对其控制、指挥,管理方式以及这个系统地位、范畴,是快递物流系统的重要保障。有了这个支撑条件,快递物流系统才能确立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2.法律、规章。
快递物流系统的运行,都不可避免地涉及企业或人的权益问题,法律、规章一方面限制和规范快递物流系统的活动,使之与更大系统协调,一方面是给予保障。合同的执行,权益的划分,责任的确定都靠法律、规章维系。
3.行政、命令。
快递物流系统和一般系统不同之处在于,快递物流系统关系到国家军事、经济命脉,所以,行政、命令等手段也常常是支持快递物流系统正常运转的重要支持要素。
4.标准化系统。
是保证快递物流环节协调运行,保证快递物流系统与其它系统在技术上实现联结的重要支撑条件。
四、快递物流系统的物质基础要素快递物流系统的建立和运行,需要有大量技术装备手段,这些手段的有机联系对快递物流系统的运行有决定意义。这些要素对实现快递物流和某一方面的功能也是必不可少的。要素主要有:
1.快递物流设施。
它是组织快递物流系统运行的基础物质条件,包括快递物流站、场,快递物流中心、仓库,快递物流线路,建筑、公路、铁路、港口等。
2.快递物流装备。
它是保证快递物流系统开动的条件,包括仓库货架、进出库设备、加工设备、运输设备、装卸机械等。
3.快递物流工具。
它是快递物流系统运行的物质条件,包括包装工具维护保养工具、办公设备等。
4.信息技术及网络。
它是掌握和传递快递物流信息的手段,根据所需信息水平不同,包括通讯设备及线路、传真设备,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等。
5.组织及管理。
它是快递物流网络的?软件?,起着连结、调运、运筹、协调、指挥其它各要素以保障快递物流系统目的的实现之作用。
;物流配送体系包括管理中心、订货中心、采购中心、结算中心和配送中心。
1、管理中心是物流体系的总部,是整个体系的最高权力机构。
负责整个体系的宏观管理、关键业务管理以及体系运作分析等。
(1)宏观管理主要是网络建设、宏观调控、政策制定、人事安排、职工培训等。关键业务管理主要有信息采集和分析、商品立项、合同谈判、价格策略制定、中央结算等。
(2)主要部门应设置财务部、技术部、人事部、办公室、采购部、配送部、物价部、市场部等部门。
2、订货中心是收受客户的订单的部门,是系统主要的销售渠道。
3、采购中心是向供应商下订单的部门,是系统的进货渠道。
4、结算中心是财务部的一个分支机构,主要负责同供应商及客户结算物流活动中的各种费用。
5、配送中心是物流体系的主要储运配送机构。
负责货物的验收、储存、货位管理、分拣、退货及相关区域的配送工作。在体系中可以有多个配送中心。特殊情况下在体系中可能还有配送中心所属的配送站,这是配送中心的一个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