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3年以来,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物流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众所周知,淘宝搞的双十一活动,掀起了一股网购大风。不仅如此,快递包裹也跟着席卷开来。各地的物流仓库都出现了快递包裹爆仓,出仓的速度远远跟不上进仓的速度。这种现象的出现与快递配送的“最后一公里”不无关系。
各行各业试图解决这快递“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包括增加配送人员,包裹代收,设立共同配送点等等,不过还是改变不了人等人的局面。最终,智能快递终端被引用进来。
在国外,24小时自助快递站已经有10多年的发展历史,日本每栋楼宇都有一个标准的配置用来收发快递,操作十分简单,只有像信用卡等贵重或者重要物品一定要送达本人签字,德国、俄罗斯、法国、爱沙尼亚等欧洲国都在使用。
2012年2月至6月,DHL国际快递对瑞士3个不同地点的3台全天候自助包裹终端机进行了测试。第一台自助包裹终端机于2月安装在苏黎世的一家加油站,已经投入运营,另外两台将安装到瑞士西部地区。
在国内,智能快递终端还处于刚刚起步状态。不少高新科技公司纷纷推出了各种快递终端。小部分地区已经出现了智能快递终端的身影,它们分布在大中专院校、企事业单位、社区、写字楼、工厂等地。给收件用户提供了一个自由便捷的快递服务。
也许智能快递终端不能完美地解决物流的“最后一公里”,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它将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