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贸易:
中国境内贸易公司通过一般贸易方式将商品进口到中国境内之后,可以直接通过自己的电商平台销售,也可以交由其他电商平台销售。这是最传统的国内进口商品电子商务通关方式,在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推行前,绝大多数合法商家都采取这种方式。
旅客行李:
是指进出境旅客所带的全部行李物品。因为海关对物品的界定是“自用”,也就是旅客所携带的应该是自己使用的物品或者无偿赠送给亲友的物品。因此用旅客行李这种方式作为物流渠道很容易触碰到法律红线,并不适合跨境电子商务。
个人邮递物品:
指通过邮运渠道进出境的包裹、小包邮件以及印刷品等物品。这种方式和快件的主要区别就是是否通过各国的邮政寄回,属“万国邮联”的邮政机构揽件的,到国内由各口岸邮局办事处监管清关,就属邮递物品;由商业快递企业揽件的,到国内由各口岸快件监管中心清关,就属商业快件。邮政系统由于承担着“平邮”这一最传统的邮递方式,加之各国邮政管理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达不到全信息化管理和数据申报的要求,所以海关对邮递物品的管理目前以手工为主。因此,“邮政税较低和大部分物品能免税”完全是错误认识,只是因为目前的邮政信息化程度实现不了严密监管,做不到严格执法而已。优点:被税率低;缺点:常常被塞爆,处理时效太差,国内派送的服务质量也不如商业快件。
快件个人物品:
B类快件和邮递物品一样,指自用、合理数量范围内的个人物品快件包裹。进出境快件监管一般都有信息化系统,因此处理能力和稳定性都比较好,由于存在竞争,清关费用也比邮政低。但是监管会比较严密。最大的问题是很多口岸没有开快件个人物品业务,或者有业务但由于种种原因处理量非常小。
走私途径:
包括个人携带和批量运输,非法渠道不作具体分析。
跨境试点一般进口:
成本上和邮快件一样,但由于经营资质上会有所放宽,所以清关费用肯定比邮快件低,而且处理能力比邮快件稳定,需要企业备案和三单对比,门槛会比邮快件高。
跨境试点保税进口:
由于备货仓储在国内,分拣打包贴标等人工费用会很低,而且发货时效快,用户体验高,也方便做退换货操作。综合物流成本最低。
跨境电商物流是指分属不同关境的交易主体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达成交易,进行支付结算,并通过跨境物流送达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种国际商业活动。
跨境电商物流包括三种物流模式:
1、跨境电商物流----国际小包
包括中国邮政小包、香港邮政小包和新加坡邮政小包等,特点是运输时间长。国际快递有DHL和EMS等,特点是成本较高。这两种是最为传统且最简单直接的物流方式。对于众多未上规模的企业而言,国际小包和快递几乎是唯一可选择的物流方式。
2、跨境电商物流----海外仓储
是在国外预先租下仓库,以海运或空运的形式先把货物运达仓库,然后在接到客户订单后从仓库直接发货。要实现这一模式并不容易,因为虽然在海外建仓库运输成本会低很多,还可以提高寄递速度,但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很高。
3、跨境电商物流----聚集后规模化运输
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企业自身集货运输,这种物流运输模式主要适用于B2C平台本身即为外贸公司,企业自己从国内供应商处采购商品,通过自身的B2C平台出售给国外买家,通过买入卖出赚取利润差价。另一种是通过外贸企业联盟集货,主要是利用规模优势和优势互补的原理,将一些货物相似的小型外贸企业联合起来,组成B2C战略联盟,通过协定成立共同的外贸B2C物流运营中心。这种类型的缺点是有较长的运输周期和复杂的物流程序,并且企业在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对于许多中小型外贸企业,这笔费用是难以承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