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和对外贸易的高速发展,中国货运代理物流行业将呈现良好的发展前景,中外货代企业的合作也将进一步扩大。以下请听记者李琳采写的报道:
货运代理物流是指能为货主提供各种所需的运输、保管、配送等服务的行业。通过货代物流企业的运作,可以为货主缩短运货时间,节约成本。
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协会会长罗开富先生介绍说,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加速了全社会商品、信息和服务的流通,为货代物流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使货代物流企业数量迅速增长:
“在全国来讲,现在货代物流企业应该是有2万多家,特别是中小货代(物流)企业在(2005年物流市场全面)放开以后,如雨后春笋发展很快。”
此外,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实现了连续六年20%的年均增长率,并确立了世界贸易大国的地位。国际间商品和服务交易量的扩大,使中外双方需要更多优质、高效的国际货代物流服务,同时跨国公司对其全球供应链和网络布局的调整,也使得中国成为全球重要的采购加工中心,从而推动了国内物流与国际物流的对 接与融合。
2005年12月1日,中国履行加入WTO的承诺,由中国商务部发布《外商投资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企业管理办法》。按照该办法,中国允许设立外商独资国际货运代理企业,注册资本的最低要求实行国民待遇。此举标志着中国物流市场开始成为了真正的竞争性市场。
世界货代物流联盟网络总裁大卫·凯岳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中国经济的增长和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国外的货代物流企业非常看好中国的物流 市场,因此他们希望加深同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合作:
“众所周知,中国现在正以一种历史罕见的速度在发展,它现在的市场规模,不止是对物流行业,对所有的其他行业都蕴藏着巨大的机会,那么能够在中国迅速地建立起业务关系和(具备)业务能力(对于国外货代物流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与此同时,中国的货代物流企业也开始寻求同国外货代物流巨头的合作机会,以学习国外企业先进的经营理念。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协会会长罗开富认为,今后,随着中国货代物流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中国货代物流企业将面临国外货代物流企业竞争带来的挑战,但开放市场带来的机遇远远大于挑战。他说:
“第一,国外货代企业进入中国带来了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管理理念。第二,有了压力,必然迫使国内货代企业来改造自己,和国际接轨,迎接这个挑战。总的情况我看机遇大于挑战。”
罗开富说,货代物流在中国虽然只是一个朝阳产业,但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进一步扩大,货代物流行业一定能迅速发展壮大。
这位业界人士还透露,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协会正在同世界货代物流联盟网络共同筹办第四届中外货代物流企业洽谈会,该洽谈会将于今年6月在中国广州举行,希望这届洽谈会能为中外货代物流企业提供更好的互相交流与合作的平台。
个人总结:
1.我觉得货代还是比较不错的.因为现在市场经济,对外贸易的日趋增多,所以货代行业是发展壮大的趋势.
2.但是货代市场也日趋竞争激烈,做一名有实力的贷代,才能有长远的发展.
我个人认为实力包括:
一是与各家船东关系良好,可以批到优惠运价.
二是服务优势,遇到什么问题都能够帮客户解决.
三是拥有全球的代理网络,如果签到了价格非常优势的小单约价,那么市场潜力是巨大的.
改革开放20年来,伴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高速增长,我国国际货运代理业的发展方兴未艾,已成为一个初具规模的新兴服务产业。截止2000年底,经外经贸部批准的国际货代企业已达2100多家,但从整体上讲,我国目前国际货运代理业的现状可用4个字来概括——“小”(经营规模小、资产规模小)、“少”(服务功能少、专业人才少)、“弱”(竞争力弱、融资能力弱)、“散”(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缺乏网络或网络分散,经营秩序不规范)。随着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及入世后我国货运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我国的国际货运代理业必将分化重组。未雨绸缪,在这种大背景下,关注思考我国国际货代企业的发展方向就显得十分必要。经过研究探索,笔者将我货代企业发展方向定位于规模化、专业化、网络化、物流化。
一、 规模化
规模化作为我国货代企业发展的一项基本战略,是合理配置其现有资源、推动其永续经营的必由之路。规模化是货运企业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的必然选择。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就是优化配置全球资源,由其引发的主要特征是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移,其中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合并、收购、重组之势风起云涌,高潮迭起。拿航运业来说,东方海外收购美国总统,马士基收购海陆就是明显例证。这两年航运市场由低迷趋向活跃,经营业绩表现不俗,一方面是世界经济持续增长的驱动,另一方面,同航运业的兼并收购所产生的规模经济性密切相关。近一点的,中国货代业的龙头老大——中外运集团面对国内和国际市场出现的新变化,自1998年以来坚定不移地推进重组战略,使集团公司经营业绩稳步回升,“1 1〉2”的规模效应初步显现。他们的实践业已并将继续证明,规模化经营是货运企业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营运成本、壮大竞争实力、提高服务水准的重要途径。规模化是加入wto后整合我国目前中小货代企业资源的内在要求。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体制在货代行业同样存在,加之由于认识局限和监管不力,目前在中国已形成了一个“无处不代理”的货代市场。加入wto后,随着货运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实力超群的外资货代将大显身手,相当一批势单力薄的货代将被淘汰出局。我国的货代企业如果仍按“小、少、弱、散”的路子走下去,前方只能是死路一条。出路之一就在于联合、重组,搞战略联盟。而从货源、资金、网络的规模化入手,走规模经营之路,这是实施这一战略必要而有效的一步。目前外经贸专业储运公司这类货代虽在外经贸部核批的具备国际货代经营权的企业中占有近1/3的比重,但由于货源、网络、资金分散,导致其中的大多数发展缓慢,总体竞争实力不强。而联系历史渊源、经营机制、管理手段、政策条件等现实,统一认识,推进这类货代搞规模经营势在必行。以资产和效益为纽带,打破地域、行业、企业等界限,在业务上通过空运销售代理、海运订舱代理或指定代理、一程租船经营等方式,促进货源的规模化、集约化。在财务上,通过集中融资、吸纳外资、私营等民间资本,从资金上为推动规模经营提供保障。在管理上,通过经理层年薪、职工内部持股、竞聘上岗等机制创新,加大货代横向之间联合、兼并、重组的步伐,整合货代固有资源、推动其发展壮大。
二、 专业化
服务业中有一句深入人心的行话:无论从事何种类型的服务,只要能搞出特色,创出品牌,就能占领市场,赢得客户,从而决胜千里。它道出了专业化经营的精髓,体现出货代企业开展专业化服务的旺盛生命力,而敦豪快件、上海泛成和天津环联、松昌海运拼箱服务品牌的叫响,则从实例印证了专业化经营的市场价值和独特魅力。从完善服务功能、开展集约经营的角度出发,专业化服务是对货代企业的基本要求。目前我国多数货运代理仍停留在“代办运输”的中间人角色,服务功能单一,管理水平落后,客户需求只能低层次地得到满足,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客户需求的提高,货代企业还应当完成向独立运输经营人的角色转换,为此就必须拓宽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档次,在业务操作、员工素质、企业文化等方面按专业化服务的标准规范企业行为,从战略、成本、质量、营销等方面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专业化是培育货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最擅长的业务,是企业品牌、主业、实力、创新能力等综合资源优势的外化。而专业化是培育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经,一个货代企业只有立足于专业化经营,才能将它区别于其它企业的地方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通过核心竞争力来凝聚利润,从而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从经营的角度看,如果说货代企业的总(母)公司作为整体,可以靠网络或多元经营来实现规模扩张的话,那么它的分、子公司等营运网点则更多的要靠专业化经营来夯实利润,从而为总(母)公司实现资本扩张提供保障。国际货运代理的业务范围十分广阔,专业化服务的内容就是要求货代企业以培育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的,在空运、整箱、拼箱、租船、集港疏运、仓储分拨、物流配送等业务上选择其中的一、两项作为主业,在市场开发、企业战略、人才选用、管理规范等资源配置方面采用密集性的营销策略,稳扎稳打,滚动发展,最终成为市场领导者(market leader),达到制胜的战略意图。目前,我国相当一批中小货代企业货源、资金、人才等资源有限,瞄准专业化发展目标,这是他们迎接挑战,参与市场竞争激烈的明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