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 0531
青岛 0532
淄博 0533
德州 0534
烟台 0535
潍坊 0536
济宁 0537
泰安 0538
临沂 0539
河泽 0530
滨洲 0543
东营 0546
威海 0631
枣庄 0632
日照 0633
莱芜 0634
聊城 0635
山西
太原市 0351
榆次市 0354
忻州市 0350
大同市 0352
临汾市 0357
运城市 0359
阳泉市 0353
长治市 0355
晋城市 0356
朔州市 0349
忻州市 0350
在中国大陆拨打国内长途电话时,要先拨长途冠码0号。例如,自上海拨长途电话至北京时,要拨长途冠码0、北京区号10、然后加电话号码。我国的交换机结构采用四级汇接辐射长途电话网络。
第一级是国家总汇接中心、主国际接口局所在地,即首都北京,使用一位区号,就是1。
第二级为直辖市和大区中心使用两位区号,当时三大直辖市,除北京已使用1以外,上海、天津各使用21、22区号。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大区中心城市沈阳、南京、武汉、成都、西安使用24、25、27、28、29区号。
华北区因为北京兼任大区交换中心,原属于华北区大区中心的23区号空缺。又由于中南地区长话流量过大,因此设置华南大区交换中心,也就是广州,使用20的区号。
第三级为省交换中心和地区交换中心,使用三位区号,且首位与大区交换中心城市两位区号的末位对应(华北、华南区除外),区号第二位为1、3、5、7、9五个奇数,省级交换中心(一般为省会、自治区首府)除有大区交换中心兼的省份外,尾数为1。
第四级为县交换中心,使用四位区号,第一位数同相应地区交换中心三位区号的第一位数,第二位使用2、4、6、8、0五个偶数。这样,全国的国内长途区号就形成这样的编号布局。
不一样的,晋中区号是0354,太原区号是0351。
山西省各个地市区号分别是0349—0359。
截至2018年12月底,山西省共辖11个地级市,分别是:大同、朔州、忻州、阳泉、吕梁、晋中、长治、晋城、临汾、运城。
11个地区的区号分别是:朔州0349 / 忻州0350/ 太原0351/ 大同0352 / 阳泉0353 / 晋中0354 / 长治0355 / 晋城0356 / 临汾0357 / 离石0358 / 运城0359。
区号确定于“文革”之后,当时没有程控电话交换机,市级行政单位也不多(多为地区,少地级市),当地级单位多于10个不足15个时,部分长途电信流量较少的地区合用一个地区交换中心。
20世纪90年代,中国普遍使用了计算机控制的程控交换机,这种长途电话的多级汇接制也成为过去,地区电话网之间不需要经过上一级汇接中心即可实现通话。
但当年的区号格式却保留了下来,再后来合并了C4网,四位的区号已经消失。这样使得第二位为偶数的三位区号获得了号码资源,保证了每个市级行政单位至少有一个三位区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