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飞机安全舒适,并且速度很快,因此不少商务人士都会选择乘坐飞机。不过飞机这种交通工具对于天气的要求可是十分严格的,如果遇上什么强降水天气,或者什么雷雨暴风天气,统统都是不能飞的。但是就算这样,每年还是有不少飞机坠毁。造成飞机坠毁的原因更是十分多样,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意外事件、机械故障都可能让你从万米高空落下来!下面就一起了解下详细知识吧。影响飞机正常飞行的因素出发地机场天气状况能见度低、低空云、雷雨区、风向风速突变
目的地机场天气状况能见度低、低空云、雷雨区、风向风速突变。
飞机航路上的气象情况高空雷雨区。
航空公司飞行标准航空公司飞行标准决定了当前气象条件下作出专业决策存在差异。
飞机状况机型对气象条件的安全标准不同。
因恶劣天气导致的后续状况多指机场导航设施受损、跑道不够标准(如结冰、严重积水等)
飞机坠毁的原因有哪些自然因素1、恶劣天气
与天气原因密切相关的空难数不胜数,如巴基斯坦空难以及波兰总统坠机事件,均伴随浓雾天气。而雷击造成的空难则在夏季时有发生,2010年8月的哥伦比亚空难,就是由于飞机在着陆时被雷电击中后断成三截,造成1人死亡,5人重伤。据统计,全球每年平均发生两起由雷击导致的空难。但由于用作飞机外壳的铝合金是一种良好导体,当飞机遭遇雷击,电流会经由铝合金外壳扩散,一般不会对飞机构成严重影响。此外,由于天冷导致的机翼结冰以及飞机起飞、降落时遭遇风切变,也就是俗称的“怪风”导致飞机失事的例子也很多见。
2、电磁波干扰
为什么在飞机上使用手机很危险呢?原来,飞机上的导航设备是利用电磁波来测定方向的,它接收到地面导航站不断发射出的电磁波后,就能测出飞机的准确位置。当手机工作时,也会辐射出电磁波,干扰飞机上的导航设备和操纵系统,会使飞机自动操纵设备接收到错误的信息,从而进行错误的操作,引发险情,甚至使飞机坠毁。除手机外,使用笔记本电脑、游戏机时也会辐射电磁波,因此这些设备也不能在飞机上使用。此外,太阳黑子和北极光等天文现象产生的电磁波也会干扰飞机的正常航行。
意外事件1、撞鸟
同在天上混,飞机难敌大鸟。即使是一只麻雀一样大小的鸟儿,对高速飞行的飞机的破坏力也不亚于一颗炸弹;而一只体重为3000克左右的鸟儿与飞机相撞时可以产生16吨的冲击力,对飞机来说无异于遭到一枚导弹的袭击。1988年埃塞俄比亚的一架波音737飞机在爬升到3800米高度时,突然遭遇大鸟袭击,结果造成机上85人死亡,21人受伤。如果鸟儿从飞机涡轮机的进气口处被吸入发动机,轻则造成每片价值数万美元的叶片因扭曲变形而损坏,重则造成发动机停机,甚至因鸟在机内摩擦而起火,引发飞机爆炸或坠毁,造成重大空难。因此,为了避免或减少鸟撞的发生,各地机场采取了很多措施。除了原始的单纯靠人工驱赶、鸣枪示警、设立拦鸟网或围墙等驱散鸟类的办法之外,从鸟类的视觉、听觉、食性等方面入手的防止鸟撞的各种先进设备也不断问世。
2、被劫持
2001年9月11日早晨,19名基地组织恐怖分子劫持了四架美国民航喷气式客机。劫持者故意使其中两架飞机分别冲撞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双塔,两座建筑均在两小时之内倒塌,劫机者还迫使第三架飞机撞向位于弗吉尼亚州的五角大楼。而第四架飞机于宾夕法尼亚州的乡村坠毁,2993人为此丧生。这就是震撼世界的“9·11”袭击事件,也从此拉开了美国“反恐战争”的序幕,造成近十年的战火不断。
3、神秘失踪
飞机神秘失踪,这也是诸多世界未解之谜之一。1985年,一架失踪了48年的菲律宾双引擎客机,在新几内亚的一片森林沼泽内被发现。机身簇新,甚至保温瓶内咖啡依旧温热。1984年,墨西哥北部的沙滩上突然出现了5架美国军用飞机。机身闪亮,油箱里储藏了汽油,但机舱里却空空如也,不见人迹。美国专家认为,它们就是1945年在百慕大海域上空突然同时失踪的那5架战机。2009年6月1日,一架从巴西里约热内卢起飞载有228人的法航飞机突然从雷达上消失,虽然外界作了各种猜测,如被雷击、燃料耗尽坠海,但至今无法得出确切结论。这些飞机上究竟发生了什么?被外星人劫持,还是闯入多维时空异区?我们依然期待合情合理的解释。
人为原因1、飞行员操纵错误
这种事故屡见不鲜,毕竟飞行员也是人,即使是受过专业训练,也不能保证绝不犯错。比如1982年的日本航空350号班机空难,就是因为患有精神病的机长故意将飞机发动机的推力反向器打开,意图撞毁飞机,最终导致飞机坠落水中,24名乘客遇难;1995年的罗马尼亚空难是因为机长在飞机落地前突然丧失行动能力;2001年美航587次航班则是飞行员过度使用方向舵把好好一个垂尾弄折;更离奇的则是1994年发生的俄航593次航班空难,据调查原因可能是机长为让15岁的儿子一试飞行体验而酿成的惨剧。
2、地勤人员检修错误
包括地勤人员的装卸不当、违规维修等,这等于在飞机上放了一个定时炸弹,随时都有可能发生事故。比如1979年美航191次航班因为引擎野蛮装卸导致其在起飞时掉落,最后使飞机坠毁;2000年阿拉斯加航空公司261次航班则因为尾部舵机没有定期更换所以在飞行中失去控制,让客机坠入冰冷的大西洋里。这实在是由于地勤人员工作懈怠、不负责任导致的,让本不应该发生的灾难成为现实。
3、飞行员通信错误
航空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1977年特内里费空难,583条生命因为飞行员和地勤人员之间的沟通不畅而无辜丧生。由于当天机场大雾弥漫,两架在滑道上候命起飞的波音747客机无法看到对方,由于其中一架飞机的飞行员与空中交通管制员沟通时,错听指令发动飞机,导致两机同时起飞,在滑道惨烈相撞。1997年的印尼空难是由于空中交通管制中心将飞机引致错误的方向,导致飞机撞山而毁。此外,由于空中交通管制员没有清晰地向飞行员报告高度、表达模糊、违反程序等等导致的空难层出不穷。
4、飞机相撞
你也许会想,天上那么大的地儿,两架飞机怎么偏偏就撞在一起,其实,这种事故还是有可能发生的。天上的空间虽然大,但人们还是划出了“空中走廊”,就是为了防止撞击,一架客机只能在自己的走廊内飞行以免发生碰撞。而机场附近有很多客机在盘旋等待降落,这是碰撞的高发地带。一旦飞机飞偏了,后果就不堪设想。1986年墨西哥航空公司498次航班,在美国加州上空被一架私人飞机撞掉尾翼坠入住宅区,两架飞机上无人生还;1996年一架波音747和一架伊尔76在德里上空迎面相撞,死亡349人;2002年一架图-154在德国上空被一架波音757的尾翼切成两半?空中撞击非同小可,死亡率可以说是百分之百。
机械故障1、引擎故障
发动机是飞机提供推力的装置,没有的话飞机就无法飞行。不过实际上引擎故障远没那么可怕,如今的客机都有两个以上的发动机,一个坏掉的话一般不至于造成机毁人亡的事故。波音747备有四个发动机,坏掉两个发动机都可以正常降落。当然,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如2009年英国米德兰航空092航班空难的飞行员误把好的发动机关掉引发悲剧,或者两个以上发动机同时坏掉等几率极小的事情发生,都只能说回天无力了。
2、液压失灵
在客机上液压管道连接着飞行员的踏板和手柄,到飞机的所有控制面、副翼、升力面等等。可以说飞机完全是靠它的液压系统来控制的。液压就像针管一样,从一头推进去,再从另一头出来。在一般情况下液压系统非常可靠,不过有个缺点,一旦液压管道上有任何裂缝的话里面的液体就会很快漏光,整个一套液压系统也就没用了。一架液压失灵的飞机就像一辆没有方向盘的汽车,所以液压失灵是非常可怕的事故。为了防止这样的事故,大型客机上一般装有三套独立的液压系统,以避免一套失灵后无法控制。不过话虽是这样说,全部液压失灵的事件也是时有发生的。1985年日航123次航班因为后舱门掉落损坏尾翼,三套液压同时失灵,飞机失控坠入山区,524人只有4人生还。如今已经有两种可以避免这类事件发生的技术。第一种是电子控制系统,利用电力代替液压控制飞机的控制面;另一种是引擎推力控制系统,利用变换飞机两边的引擎推力来实现升降和转弯。但这两种系统至今还都未在客机上得到普及。
3、油箱起火
航空燃油在汽化状态非常易爆。听起来很可怕,但事实上,直接由油箱爆炸造成的事故非常少。因为燃油在没有外部因素作用下一般是不会在飞行中起火的,起火主要是在飞机坠落之后。当然,如果飞机真的在飞行中发生爆炸的话,那将是致命的危险。1990年以来,美国共发生3起飞机油箱爆炸事故,其中最严重的是1996年7月环球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47客机在纽约长岛上空爆炸的事故,共造成230人丧生。据分析,事故主要是由于静电火花点燃油箱内燃料蒸气引起的。由此,联邦航空局最近将要求国内各航空公司在飞机上安装一种油箱安全装置,防止油箱起火爆炸事故。新的安全装置将用泵向油箱内灌注不易燃烧的氮气,以减少油箱燃料蒸气中的氧气含量,这种装置几乎可以完全消除油箱起火爆炸的概率。
4、爆炸性减压
喷气式客机一般飞行在平流层,那里的气压要比地面低很多,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话人是活不了多久的。所以客机都装有增压装置,让机舱里的气压保持在地面的水平。这就需要把机身做得严丝合缝,有任何一点缝隙,飞机就会像被刺破的气球一样炸开,这种情况叫作爆炸性减压,一旦发生后果严重。你血管里的气体会变成泡泡阻止血液循环,同时血管破裂造成内出血,肺也会被胀破。最早的彗星式客机连摔两架,都是这个原因。1988年洛克比空难中飞机在恐怖分子的炸弹爆炸后,也因为爆炸性减压凌空解体。和这个相近的还有一种缓慢减压,这种事故也一样严重。因为飞行员常常无法意识到舱内气压在降低,所以常常在采取措施之前就进入昏迷状态,请想象一架没有飞行员的飞机吧。
5、金属疲劳
一架飞机是一整套系统的结合,任何一套系统失灵都可能造成事故。最常见的故障原因是金属疲劳,举个例子,就好像你反复弯曲别针的后果一样。飞机飞行的时候会产生各种频率的震动,再加上每次起降的增压/减压循环,如果哪个部位没有检查到而发生了疲劳断裂的话就会引发事故。1992年的阿姆斯特丹空难,就是因为发动机架的销钉发生疲劳断裂,两个引擎同时掉落并且栽入住宅区,死亡47人;1989年美国联合航空232次航班,尾部发动机叶片发生疲劳断裂导致发动机解体,液压系统失灵,飞机坠毁在跑道上,导致296人中111人死亡。
中国军舰越来越多,燃油越烧越少,怎么办
关税及关税及税金可以按照联邦快递的要求以下列方式给付:现金、支票(个人支票或公司支票、以能辨别其有效性者为限)、汇票、旅行支票、各大信用卡(联邦快递所接受者)、或迟缓付款帐户。当本公司要求收件人确认偿还代缴款的偿还方式时,本公司将于托运货物于目的地国家/地区可进行清关的当日联络收件人,并通知收件人估计的关税及税金价值(当关税及税金超过某一金额时)。如本公司满意偿还的方式,则托运货物将完成清关手续并且予以递送。如本公司已代寄件人完成清关手续而寄件人仍未有付款安排,托运货物将会于付款后才予以递送。税金的账单应于接到该账单时立即给付。
作为全球规模最大、机动力最强的海上力量,拥有数百艘频繁在全球各地巡航的舰船,美国海军无疑是耗油大户。根据美国国防部的数据,国防部是联邦政府内的燃油消耗第一大户,其中海军的燃油消耗量每天高达1.22万桶之多。
石油作为非可再生资源,已经是越用越少。美海军的战舰如果不改变对石油的依赖,终将面临兵马无草料的局面。为了应对这一局面,美国海军已于数年前提出了绿色舰队的概念。在美国海军的设想中,到2020年,海军一半以上的战舰和作战飞机,将不再以石油作为能源驱动,这支伟大的绿色舰队的全部航母和护航潜艇将采用核动力,其他水面舰艇和作战飞机则使用生物合成燃料,即建设一个完全不依赖石油燃料的航母打击群。
2016年2月美国海军首支绿色舰队首次作战部署
在如此宏伟目标的指引下,美国海军都做了什么呢?目前,石油燃料仍是最主要的能源,而对石油燃料的依赖在短期内也很难改变。为此,美国海军打算通过以下3方面措施来节约燃油:第一,改变舰船的驱动方式。目前海军舰船的驱动能源主要是核能和石油2种。海军希望减少石油能源驱动舰船的数量,而最可能的做法是扩大核动力舰船的数量以及扩大新型驱动方式舰船的数量。新的驱动方式,主要是使用电力驱动或者混合驱动。这一概念在现代汽车上已有成熟应用。2009年10月24日,第一艘燃气轮机和电力驱动混合动力的舰船马金岛号两栖攻击舰,在圣迭戈军港开始服役。提供混合动力技术的公司主管表示: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如果使用电力发动机,可以12节的航速运作,由此每艘驱逐舰每年节省的燃油将达1.2万桶。
美国海军上世纪就梦想打造全核舰队
第二,改变舰船及其系统的运作方式。改变舰船的驱动方式毕竟是大工程,只有在舰船新建或大修时才能进行,对于大部分巡弋海上的舰船来说,改变舰船及其系统的运作方式更为实际。因此,海军制订了激励能源保护计划,通过灵巧汽化、灵巧装载和实行节能奖励来达到节能的目的。所谓灵巧汽化,就是调整舰船的工程顺序,提高燃油利用效率。比如说,仅仅运行那些对执行任务非常重要的系统和动力装置,在执行任务的前夜关闭主推进系统,使用辅助动力进行生活供电,可以节约燃料达70%以上;由燃气轮机和柴油机双轴推进的舰船,可以使用单轴推进巡航,可以节约50%的燃料。所谓灵巧装载,指的是调整舰船的压载物,以提高舰船在水中的行动能力。因为舰船航行状态的不同,舰艏艏高或者舰艉高,前进所需的动力是不同的。海军还为此建立了能源使用报告系统,每个季度发布燃油使用报告,对水面舰船的能源消耗情况进行量化。具有最好航行燃油节约记录的舰船将获得褒奖,奖金将达到9万美元。
使用燃电动力的马金岛号两栖攻击舰
第三,加强对于现有成熟节能技术的应用。海军通过舰队战备、研究和开发计划,进一步研制节能新装备。基于这种设想,海军已经研制了一种新型覆盖材料,舰船停泊于港口时,这种材料可以避免海洋生物与船体和推进器的粘连;舰船开始航行,这些材料会随着拖曳而使不断增加的聚积物快速脱落,最大限度地减少舰船航行的阻力,从而使舰船所需动力减少。此外,海军还研制了一种艉翼来节约燃油。这是一种狭窄的翼状结构,安装在舰船的尾部水线位置,将船艉拉高,减少水面的湍流,从而减少拖曳所需要的动力。目前,艉翼已经安装到海军大部分舰船上,未来还将在两梄舰船上进行试验。战斗舰只安装艉翼而节约的燃料费用,估计是每艘艘船35万-40万美元。
美国海军新型混合燃料
在海军的能源构想中,发展新型燃料也是其能源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投入使用及正在开发的新型燃料包括:生物燃料和微生物燃料。海军已经着手积极打造使用生物燃料的绿色超级大黄蜂战斗机。2009年10月13日,海军测试了它的第一台混合燃油发动机。该发动机以50%对50%的比例,混合使用亚麻荠燃油和JP-5航空燃油。亚麻荠燃油由亚麻籽提炼而成,亚麻籽、芥菜子和油菜籽同属一科。亚麻将仅用极其少量的水和氮气就能生长得十分茂盛,而且可以在边缘农业土壤中种植。2010年4月22日,海军首架绿色超级大黄蜂,在马里兰州帕塔克特森河海军航空站成功首飞。11月份,同样是在这个海军航空站,MH-60S海鹰直升机使用上述新型燃油进行了飞行试验,这似乎标志着海军朝着减少对石油燃料的依赖更进了一步。
JP-8混合航空燃料
首架绿色超级大黄蜂
在微生物燃料方面,海军正在努力开发一种徽生物燃料电池,这将成为一种革命性的海军能源。微生物燃料电池,能将海洋环境中的生物体(甚至包括腐烂的海洋生物机体)和氧气转换为电能海军舰艇换用这种电池后,可避免传统电池和燃料对海洋环境的影响。燃料电池能为许多类型的传感器提供能源,也能为无人水下航行器、水中传感器和用于海洋环境监测的装置提供能源。理论上讲,如果没有其他新的替代能源出现,它将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为这些系统和设备提供能能源。
美国海上力量的能源构想、无疑是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正所谓,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这种战略上的前瞻性,对我们也是有多层面启发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