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伟德的家在美国密西西比州,是一个运输企业世家,家族中有人是内河船船长,而施伟德本人,从小对天空充满了兴趣,15岁时就开始学习飞行。后来他把从家族继承的创新精神,也带上了天空。
1965年在耶鲁大学就读政治科学和经济的时候,施伟德已经看到了计算机将对整个商业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和变化。他当时得出的结论是:传统的物流运输将无法胜任计算机化的商业社会。为了能够直接运输这种非常重要、时间紧迫货物,帮助公司快速把零件翌日送达目的地,也许应该有自己的飞机。 当然,在当时耶鲁大学导师看来,买飞机专门用来送货的想法是荒谬的,而且绝对没有什么经济实用价值。施伟德的论文得到导师的一个一般的评分。 然而,教授当初的否定并没有使这位未来的企业家气馁。当愈来愈多的公司出现急需零件补充的情况,施伟德坚定了开创世界第一家专门提供可靠货运的航空公司的决心。 不过,毕业后的施伟德并没有马上去实践他的梦想,而是利用从家中得到的400万美元启动资金,首先买下了一家被称为阿肯色州航空(ArkansasAviation)的小型飞机服务公司。但在公司业务缓慢的发展过程中,施伟德亲身经历到了这个行业面临的一些问题:当他急需一些涡轮仪器部件时,即使他要求对方发空运,也常常要等2~5天,甚至一个星期才能收到货。 于是,施伟德看到了联邦快递的机会:用飞机运送快递业务。1971年,27岁的施伟德开始真正实施次日送达服务的创业梦想。当然这其中,存在许多困难。比如,为了买足够的飞机,他必须筹借到9100万美元的风险创业基金,而且面临的更大障碍是政府的调控政策。为了游说各方,施伟德几乎跑断了腿,还聘用了两家公司来研究公司的策划,调查潜在的客户数目。凭着坚韧不拔、近似偏执狂的精神,施伟德最终得到了投资集团的青睐,拿到了投资者8000万美元的投资基金。并在律师的帮助下,说服政府于1972年取消了政策限制。 最终,一家非同一般的航空公司在1971年诞生了,联邦快递购置了33架法国制的DassaultFalcon喷气机作为小型运输机。联邦快递就这样开创了一个全新的革命性的概念--把整支机队投入了运送包裹飞行。 今天,联邦快递的业务已经遍及全球22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了超过70架货机和超过7万辆货车,并且在全球聘用了超过25万名员工和独立承包商,每天平均处理600万货件。在24至48小时内递送全球GDP总值的90%。 联邦快递的竞争对手们,拥有百年历史的美国UPS以及荷兰的TNT公司,也慢慢意识到了用飞机运送快递的重要性,跟随联邦快递的步伐相继添置了公司自己的飞机,另一大快递巨头德国邮政旗下的DHL,最近几年也开始着手发展自己的自营全货机。 在30多年后回忆自己的选择时,施伟德常常引用这样一句话:永远不要因为害怕失败而放弃尝试新事物。
美国联邦快递是较早看准中国这个庞大市场的外资公司之一,它于1984年进入中国,近20年来,联邦快递发展迅速,一年一个台阶,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创造了诸多世界之最:当初的每周两次变为现在每周有11个班机进出中国,是拥有直飞中国航班数目最多的国际快递公司;快递服务城市1996年只有60个,现在发展到220个城市;1999年,联邦快递与天津大田集团在北京成立合资企业大田-联邦快递有限公司,双方合作顺利,配合密切,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快递业务的发展。联邦快递亚太转运中心一期工程于1月16日在广州花都区花东镇奠基动工。亚太转运中心已于在2008年10月投入运营。 联邦快递是第一个在中国设立洲际转运中心的跨国货运巨头,它给中国带来了1.5亿美元投资、每年60万吨货运量以及白云机场实现腾飞的机会。
转运中心建成投入使用后,起始阶段每周将有228班货机往返,其包裹分拣能力可以达到每小时2.4万件。2008年12月开始,转运中心承担了原本设在菲律宾的亚太区转运中心的业务。联邦快递一年就能为白云机场新增60万吨以上的货物吞吐量,以后将增加到80~100万吨。
2012年9月6日,国家邮政局官方网站公布,批准联邦快递(中国)有限公司(简称联邦快递)和优比速包裹运送(广东)有限公司(简称联合包裹/UPS)经营国内快递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