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工程专业解读
中国物流业的快速成长,物流人才被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也是国家十大振兴产业规划中唯一的服务业。下面为大家解析一下什么是物流工程专业!
一、专业解析
什么是物流工程?
物流工程(Logistics Engineering),是以物流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与资源优化配置、物流运作过程的计划与控制以及经营管理的工程领域,主要为交 通运输、生产制造、商贸流通、信息等社会经济中的物流活动培养从事物流系统分析、规划、设计、控制、运营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物流工程专业培养的学生,是能够针对具体的物流问题,运用相关的.优化理论与技术手段,有效解决物流低成本高效率运转问题的运筹帷幄人才与指挥人才。这个专业工学特征明显,适用于理工科学生报考。
物流工程学什么?
为满足物流工程的培养目标,高校的物流工程专业通常会开设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运筹学、大学英语、大学物理、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制图、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系统工程学等工科理论课程,为以后就业或继续深造打下宽口径厚基础。
在专业课程方面,通过学习物流工程学、交通运输工程学、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技术经济学、物流经济学、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技术与装备、物流信息技 术与数据库、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智能运输系统、仓储与配送管理、采购与管理、国际物流学、电子商务与物流、特种物流等课程,这是本专业的基本技能。
除了上述专业课外,物流工程专业还包括大量的专业实践教学课程,如专业认知实践、物流工程仿真课程设计、物流信息技术课程设计、物流系统建模、学科竞赛、物流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将课堂所学应用到具体的工程应用实践中,做到学以致用。
二、专业与就业
当前我国物流成本占企业成本的比例高达30%-40%,2015年物流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6%,与发达国家相比高出近一倍。除了市场环境方 面的原因之外,物流领域高级人才紧缺是制约物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因此培养满足企业与社会各个方面所需的物流工程专业高级人才迫在眉睫。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大区域性经济发展战略的推进,物流业一体化进一步得到发展,物流与产业布局发展的关系日益密切,物流 企业也加紧积极拓展国际市场。从2015年开始,全国现代物流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形成新的运行机制,由国家发改委、商务部、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以及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轮流主持,支持物流业发展。
2015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互联网+高效物流?等11项重点行动。物流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市场细分深 化,快递快运、电商物流、冷链物流等生活消费性物流快速增长,成为市场投资热点。截止2015年年底,我国从事物流活动的企业法人单位超过30万家,是所 有实体行业中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物流岗位吸纳的从业人数超过3000万人,也是所有实体行业中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
物流业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拉动消费作用大,其行业地位和作用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可预见的将来都不会改变,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物流业发展前景与物流工程专业的就业前景都会非常看好。
毕业生主要就业去向
物流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领域主要分布在流通领域,如交通运输行业部门(公路、铁路、航空、水运)、大型运输企业、新兴的物流企业、仓储企业、工程建设行 业、生产制造企业、科研院所与大专院校、行业协会与政府行政部门等相关单位从事物流工程领域的物流系统分析、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物流系统运作管理、物流技 术装备应用、物流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物流系统仿真、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等相关工作。
;1.物流环境存在差异。国际物流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是,各国物流环境的差异,尤其是物流软环境的差异。不同国家的不同物流适用法律使国际物流的复杂性远高于一国的国内物流,甚至会阻断国际物流;不同国家不同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会造成国际物流处于不同科技条件的支撑下,甚至有些地区根本无法应用某些技术而迫使国际物流全系统水平的下降;不同国家不同标准,也造成国际间“接轨”的困难,因而使国际物流系统难以建立;不同国家的风俗人文也使国际物流受到很大局限。
由于物流环境的差异就迫使一个国际物流系统需要在几个不同法律、人文、习俗、语言、科技、设施的环境下运行,无疑会大大增加物流的难度和系统的复杂性。
2.物流系统范围广。本书已谈到,物流本身的功能要素、系统与外界的沟通就已是很复杂的,国际物流再在这复杂系统上增加不同国家的要素,这不仅是地域的广阔和空间的广阔,而且所涉及的内外因素更多,所需的时间更长,广阔范围带来的直接后果是难度和复杂性增加,风险增大。
当然,也正是因为如此,国际物流一旦溶入现代化系统技术之后,其效果才比以前更显著。例如,开通某个“大陆桥”之后,国际物流速度会成倍提高,效益显著增加,就说明了这一点。
3.国际物流必须有国际化信息系统的支持。国际化信息系统是国际物流,尤其是国际联运非常重要的支持手段。国际信息系统建立的难度,一是管理困难,二是投资巨大,再由于世界上有些地区物流信息水平较高,有些地区较低,所以会出现信息水平不均衡因而信息系统的建立更为困难。
当前国际物流信息系统一个较好的建立办法是和各国海关的公共信息系统联机,以及时掌握有关各个港口、机场和联运线路、站场的实际状况,为供应或销售物流决策提供支持。国际物流是最早发展“电子数据交换”(EDl)的领域,以EDI为基础的国际物流将会对物流的国际化产生重大影响。
4.国际物流的标准化要求较高。要使国际间物流畅通起来,统一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如果没有统一的标难,国际物流水平是提不高的。美国、欧洲基本实现了物流工具、设施的统一标准,如托盘采用1000×1200毫米,集装箱的几种统一规格及条码技术等,这样一来,大大降低了物流费用,降低了转运的难度。而不向这一标准靠拢的国家,必然在转运、换车底等许多方面要多耗费时间和费用,从而降低其国际竞争能力。
在物流信息传递技术方面,欧洲各国不仅实现企业内部的标准化,而且实现了企业之间及欧洲统一市场的标准化,这就使欧洲各国之间系统比其与亚、非洲等国家交流更简单、更有效。
教材《物流系统工程》
上海财经大学 出版
作 者:周溪召
出版时间: 2010-5-1
ISBN:9787810980135
内容简介
《物流系统工程》研究物流管理的系统化问题,是具有一定深度和难度的教科书。
本书的主要目标是:(1)通过系统阐述物流系统工程的理论与方法,使读者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的定量方法与决策手段。这将有助于提高读者的物流管理理论水平,为物流管理的现代化与科学化奠定理论与人才基础。(2)将系统思想应用于物流系统,使读者学会用系统的、科学的观念进行物流管理与决策,避免用孤立的、割裂的观点进行物流管理与决策的现象。
章节目录
1 导论
1.1 系统及系统工程概念
1.1.1 系统
1.1.2 系统工程
1.1.3 系统工程的形成与发展
1.2 物流及物流系统
1.2.1 物流
1.2.2 物流系统
1.3 物流系统工程
1.3.1 定义
1.3.2 物流系统工程方法介绍
1.4 系统方法在物流系统中的应用
1.5 本章小结
习题
2 物流系统分析................
重庆大学出版社 出版
作者:张潜
ISBN:9787562446217
出版日期:2008 年11月
内容介绍
本书从现代物流管理与物流工程应用研究领域出发,系统地阐述了现代物流系统工程的基础理论知识与供应链管理实践应用中涉及物流管理问题的数学建模与求解方法。本书以基础性、实用性为原则,具体内容涵盖了物流系统工程的基本概念、途途物流配送系统,途途物流系统建模,途途物流系统优化问题方法,物流系统选址方法,物流系统仿真,常用物流系统分析软件应用、物流系统的经济效益分析与评价、国际物流系统的运作实务共9章。每章侧重系统论与方法论的应用,结合相应的实证分析与案例分析,帮助读者学习采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解决供应链管理的实践问题。本书观点明确、结构严整、通俗易懂,适用于物流管理、物流工程、交通运输等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及相关专业的高职高专学生,也适用于该领域的教学科研人员以及物流相关行业咨询从业者和对该领域感兴趣的社会读者。
章节目录
第1章 物流系统工程概述
1.1 系统与系统工程的含义与特征
1.2 物流系统工程
1.3 物流系统工程的应用
1.4 国内外物流的形成与发展
案例 途途物流系统改造
第2章 物流系统分析方法
2.1 常用的运筹学方法概述
2.2 系统建模与仿真方法
2.3 系统决策与评价方法
2.4 常见的物流系统分析的问题类型
案例 途途物流网的物流系统
第3章 物流系统建模方法
3.1 物流系统建模的含义和步骤
3.2 物流系统建模的方法
3.3 物流系统问题的建模工具
3.4 常用几类问题的建模与求解方法
案例 武汉春天生物工程股份csp物流系统案例
第4章 物流系统优化问题方法
4.1 物流系统优化问题的分类和程序
4.2 物流系统优化问题的设计方法
4.3 物流网络优化的设计方法
4.4 物流运输方案的选择与优化方法
4.5 物流配送路线的优化
4.6 供应链库存管理优化策略
案例 “美的”零库存运动:vni双向挤压供应链成本
第5章 物流系统选址方法
5.1 物流系统选址问题的含义和类型
5.2 物流系统选址方法
5.3 配送中心的选址与设计方法
5.4 仓库系统的选址与设计
5.5 物料搬运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案例 北京途途物流配送中心
第6章 物流系统仿真技术
6.1 物流系统仿真概述
6.2 物流系统仿真的方法
6.3 基于witness软件的物流系统仿真设计
第7章 常用物流系统的分析应用
7.1 机电物流供应链优化模型案例
7.2 物流系统评价的方法及其应用
7.3 国际物流系统运营方法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