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物流的涉及面非常广泛,需要有共同遵循的规划。物流涉及军事领域、生产领域、流通领域、消费及后消费领域,涵盖了几乎全部
社会产品在社会上与企业中的运动过程,是一个非常庞大而且复杂的领域。仅以社会物流的共同基础设施而言,我国相关的管理部门,就有交通、铁道。航空。仓储。外贸、内贸等六大领域分兵把口,更涉及到这些领域的更多的行业。实际上,这些领域和行业在各自的发展规划中、都包含有局部的物流规划。这些规划,由于缺乏沟通和协调,更多是从局部利益考虑,再加上局部资源的有限性,往往不可避免地破坏了物流大系统的有效性,必然给今后的物流发展留下诸多的后遗症。
所以,必须有一个更高层次的、全面的。综合的物流规划,才能够把我国的现代物流发展纳入到有序的轨道。吧
第二,物流过程本身存在“背反”现象,需要有规划的协调。物流过程往往是很长的过程,一个过程经常由诸多环节组成,物流系统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这些环节之间往往存在“效益背反”现象,如果没有共同的规划可以遵循制约,各个环节各自独立去发展,就可能使“背反”现象强化。
rumen8-入门吧收集整理入门资料
第三,物流领域容易出现更严重的低水平的重复建设现象,需要有规划的制约。物流领域进入的门槛比较低,而发展的门槛比较高,这就使物流领域容易出现在低水平层次的重复建设现象,尤其最近几年的“物流热”引发一定的“寻租”的问题,加剧了物流领域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这种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问题,在配送中心,一般物流中心和小型物流结点方面可能有突出的表现。
第四,物流领域的建设投资,尤其是基础建设的投资规模巨大,需要有规划的引导。物流领域大规模建设项目的规划尤其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这是因为, 就我国而言,这种项目的数量相当多,仅深圳市就规划了六个规模比较大的物流园区,如果再加上港口、车站、货场等基础设施,一个城市大型物流项目就会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由于投资规模巨大,如果没有有效的规划,就不能有效地利用资源,就可能造成巨大损失。 rumen8-入门吧收集整理入门资料
第五,要跨越低水平的发展阶段,实现我国物流跨越式的发展,需要有规划的指导。我国物流系统建设刚刚起步,已经与发达国家有了几十年的差距,要迅速追赶,需要跨越发达国家曾经用几十年时间的低水平发展阶段。我国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而言,实现这一跨越是完全有可能的。但是,如果缺乏规划引导和制约,任其行事,那么必然会有相当多的地区和企业,要从头走起,重复低水平发展阶段,白自的消耗我们的资源和我们的时间。
第六,就生产企业而言,在暴利时代结束之后,“轻资产”运行的新型企业,需要改变过去大量投资于生产能力旧的投资方式,而将大量制造业务外包,这样就必须建立诸如“供应链”之类的物流系统,形成以联盟为新的组织形式的、虚拟的企业。
物流案例分析:物流规划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物流系统是由许多不同层次的系统组成的,各个层次在地位与作用、结构与功能上表现出等级秩序。按照物流范围的不同,物流系统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层次秩序,即国家一级物流系统→省市一级物流系统→企业物流系统。高一级的物流系统包含低一级的物流系统,在进行物流规划时应该表现出这种层次性。其主要表现在;
第一,国家一级的物流规划,应是着重以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基础网络为内容的物流基础平台规划,应当和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国策相吻合。这个物流基础平台的规划,应当从现代物流综合的角度进行全面的规划,组建综合的网络,其中包括不同运输方式线路的合理布局和使网络发挥更大效用的综合物流结点--物流基地,以及相应的综合信息网络。
第二,省、市一级的物流规划,应当着重于地区物流基地、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三个层次的物流结点以及综合的物流园区规模和布局的规划。物流基地、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三个层次的物流结点是省、市物流外结内连的不同规模、不同功能的物流设施,也是较大规模的投资项目。这三个层次物流结点的规划是省、市物流运行合理化的重要基础。
第三,企业的物流规划,应当着重于“物流支持营销”的规划。生产企业,尤其是大型生产企业,从“营销支持”和“流程再造”角度进行物流系统的建设规划,会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素质,增强企业的运营能力。
城市物流规划是指在一个城市及其周边,地区范围内,根据现有物流状况以及未来的物流发展需求,从社会的整体利益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城市经济、交通、环境等各个方面,合理配置城市物流资源,以最小的社会消耗完成城市物流。
在现代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条件下,物流中心的规划设计的合理确定,对于企业、地区、城市的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物流中心规划的主体 物流中心是物流网络中的节点,更多地体现为道路运输系统的基础结构,也是不同运输方式选择决策的抉择点和协作、协调的结合部。在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经济圈或区域经济圈的体系中,物流中心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所以大范围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是由政府主管部门指导、组织制定的。 物流网络、物流中心及基础设施的规划与筹资、融资、建设与运行密切相关。投资主体将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民营企业也将成为主体之一。
物流中心布局与选址是很复杂的问题,涉及到法律、法规、规划、土地使用权、物流业务种类、物流设施、筹资能力、交通环境因素、自然条件等因素。因此,物流中心布局选址所涉及的一些关键因素,需要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起来进行,或采用综合集成的方法进行选址工作。在选址与布局过程中,常采用以下一些方法: ①解析技术:这是一种物流地理重心方法,它根据距离、重量或两者的结合,通过在坐标上显示,以物流结点位置为变量,用代数方法来求解物流结点的坐标。 ②线性规划:这是一种最优化技巧,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战略和战术物流计划与设计工具,它一般是在一些特定的约束条件下,从许多可用的选择中挑选出一个最佳的方案。 ③仿真技术:它通过模拟仿真(如电脑的三维显示技术)在选扯与设计中的实际条件,来确定物流中心的选址与设计。目前仿真技术主要有两种,一是静态仿真;一是动态仿真。
三、物流中心的规模设计 根据市场总容量、发展趋势以及领域竞争对手的状况,决定物流中心的规模。规模设定应注意两方面的问题:第一是要充分了解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地区、全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预测,预测范围包含中、长期内容。第二是要充分了解竞争对手的状况,如:生产能力、市场占有份额、经营特点、发展规划等。因为市场总容量是相对固定的,不能正确地分析竞争形势就不能正确地估计出自身能占有的市场份额。如果预测发生大的偏差,将导致设计规模过大或过小。估计偏低,将失去市场机遇或不能产生规模效益;估计偏高,将造成多余投资,从而使企业效率低下,运营困难。 物流中心的数目少,物流功能比较集。